由國際銀行業聯合會、國際資本市場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和金融時報社主辦的第十七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12月17日在上海舉行。業內人士在論壇上圍繞新時期的金融創新與金融服務融合發展展開討論,聚焦利用科技支持「零接觸」金融服務。
今年以來,全球數字經濟發展迅猛,大型科技公司不斷探索數字經濟轉型和創新。
國際銀行業聯合會(IBFed)總裁海德薇格挪倫斯通過視頻致辭時指出,要通過技術和政策手段加強合理監管,在新冠肺炎疫情後期進行經濟和金融復興所必需的是支持和塑造金融行業的有序現代化。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副行長、財務長萊斯利馬斯多普在演講時表示,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是數字科技的推動劑和催化劑,讓很多行業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金融機構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他指出,危機之後需要建立一個更具包容性、更綠色的未來,從業者需要用好數位技術的潛力,從而讓社會進一步可持續發展。
以5G、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興起,為「十四五」時期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
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行長李若谷在演講中表示,數字經濟發展空間巨大,在創造巨大機會的同時也帶來了莫大的挑戰,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人工智慧、區塊鏈、雲計算等新興科技正在被廣泛應用到金融領域,加快數位化轉型已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金融業界的重要共識。
火幣中國CEO袁煜明在區塊鏈峰會專場時提出,在全球數位化競賽中,社會各行業數位化轉型已迫在眉睫,實體產業數位化、數位技術產業化都離不開區塊鏈技術的賦能。
袁煜明直言,不論是發展數字經濟還是發展數字金融,最核心的要素是數據。然而,當前的金融數據治理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包括權責確定難、精細定價難、隱私保護難等。而要解決這些龐雜的數據難題,離不開區塊鏈技術的加持。
數字經濟是新發展階段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在實體產業數位化、數位技術產業化的趨勢中,區塊鏈技術將成為建設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石。「這不僅有利於強化市場動力和產業支撐作用,而且有利於構建良性的數字金融生態。」袁煜明說。
【來源:經濟參考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