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尚品:線上線下融合併舉 助推傳統文化IP創新發展

2020-12-28 文化尚品

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促使文化產業持續增長,文化產業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中非常重要組成部分,而文化IP作為其中關鍵力量又處於一個發展機遇期。

傳統文化IP的開發,商業模式至關重要。正因為缺乏好的模式,國內很多傳統文化項目最終無疾而終,有的只能以「公益」項目維持。「文化尚品」等系列項目卻是個例外。據了解,「文化尚品」根植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對文創衍生品、非遺產品的原創設計與深度開發,積極拓展線上營銷渠道,創新開發線下渠道,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取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文化尚品「柴燒粗陶茶具」

線上發力 開闢產品營銷新陣地

網際網路未普及前,文創產品開發受渠道和地域的局限,可覆蓋到的人群非常有限,造成文化IP衍生品的開發成本高、動銷慢,但電商的賦能,可以將品牌影響力延伸到任何地方,打破之前的局限性。

「電商渠道成本較低,不受地域限制,覆蓋群體廣,對文創產品的銷售有巨大的助推作用。」「文化尚品」早就意識到線上渠道的重要性,不僅開發上線了「文化尚品」的官方商城,還相繼入駐了京東、亞馬遜及海外各大電商平臺,目前天貓旗艦店也在籌劃中,預計今年下半年可正式上線運營。

此外,為了進一步推廣產品,增強品牌影響力,「文化尚品」還參與阿里巴巴、京東、快手等網絡平臺發起的「非遺購物節」,以及濟南文旅局和濟南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的「2020濟南文旅『雲端好物節』」,並開通了「央視頻」非遺手藝人Live實驗室,通過「雲」直播的方式,擴大非物質文化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讓消費者在非遺購物體驗中,感受非物質文化的獨特性與工藝之美。

線下創新 拓展文化體驗新業態

「當然,除了結合新技術、新媒體、注重營銷方式外,未來還需豐富文化體驗形式和文化業態,提升文化資源利用層次,拓展文化產業發展空間。」「文化尚品」相關負責人表示,發展文創產業僅僅依靠線上渠道是遠遠不夠的,還需通過線下創意空間開拓新的維度,發掘文化產品和服務「走出去」新手段。

文化尚品「海外文化交流驛站」

據了解,為了推動傳統文化的市場化、產業化,「文化尚品」還在濟南自貿試驗區成立了海外文化交流驛站,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海外中心城市建立實體運營中心,同時建設融通共享的網際網路「雲」平臺,開展跨境電商、「雲」博覽、「雲」招商,在國內創建項目孵化基地,創建「實體+網際網路雲」模式的中國文旅經貿國際交流平臺,以此強化我國文化創意和設計產業與海外國家和地區的消費需求對接,推動我國文化資源面向海外國家和地區的授權與合作,推廣優秀文化創意產品,帶動中國文化產品及文化項目海外推廣,充分發揮驛站的國際文化交流、文創銷售、城市介紹、文旅推介、招商引智等作用。

文化尚品「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

此外,通過創立和運營濟南百花洲傳統工藝工作站,為非遺傳承人及手藝人提供工作室,促進非遺傳承人和項目的保護與創新,建成一種基於生活方式的體驗展示交流平臺和工作站園區。據悉,該平臺也是國家文旅部非遺司設立的首個「傳統工藝城市工作站」,目前匯聚超過2000名非遺及傳承工坊代表,有超過150萬的傳統愛好者參與展覽,舉辦非遺研學體驗活動120多場,並幫助雲南、貴州、西藏、新疆、青海等十五個省市地區2000餘家非遺工坊及手工匠人進行產品研發、推廣。

「文創產品不能一味注重商業價值,必須把文化價值提到首位,把講好中國故事作為目標。」在「文化尚品」看來,文創產業若想取得長足發展,必須要注重文化價值與商業價值的統一,要在產品設計與研發上下功夫。關鍵是,打造傳統文化IP,要堅持守正創新,要善於從傳統文化寶庫中挖掘素材並精心創作,也要善於從時尚元素中尋找與傳統結合的有效方式,推出更多優質IP品牌。

文化尚品「大寧河刺繡團扇」

據了解,自「文化尚品」誕生以來,先後開發了非遺系列、敦煌系列及梅蘭芳系列文化產品,開創了琴棋書畫、文房四寶、非遺美學、家居用品等九大版塊50多個品類,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好物、好品直接面向消費者和愛好者,真正讓原產文創正品從廟堂之上走入百姓之家,讓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供應鏈模式創新:線上線下融合之路》,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江志斌教授與劉兆斌會長認為,作者在專著中梳理了線上線下融合之前供應鏈運作面臨的困境,概括了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的驅動因素,並對現代供應鏈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全書主線鮮明,層次清晰,理論性強,應用性好,是近年來在供應鏈模式創新研究上的一部佳作。
  • 文化尚品.中國首家文化產業線上綜合服務平臺亮相
    ,同時也是山東省首屆文化惠民消費季官方指定的線上交易平臺。文化尚品打造文化產業全品類垂直電商平臺,目前已在平臺為我省近百家優秀企業搭建了專屬店鋪,實為我省文化產業電商網際網路化的有力工具。文化尚品將「傳承工藝+文化創意+網際網路技術」充分融合,實現文化藝術融入大眾生活。
  • 文化尚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
    作為中國文化源點IP轉化的踐行者,文化尚品藉助電子商務,以中國傳統文化作為優質內容,從源頭進行深度研發和設計,加上營銷渠道的創新性拓展,在商業資本的運作之下貫通了一條文創產業價值鏈,由此挖掘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 文化旅遊融合線上線下展覽
    雖然天空下起了小雨,但還是有市民、遊客提前通過網上預約,如約來到中國客家博物館參觀。為了讓更多人在博物館日享受到「文化大餐」,中國客家博物館還舉辦了「黨的光輝照南粵——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東革命歷程展」和「天香神器——歷代香爐展」,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據悉,展出時間將持續至6月28日。
  • 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現代流通體系,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降低企業流通成本,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也提出,要健全現代流通體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消費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 線上引領線下融合,革新經濟新模式
    雖然這特殊時期對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同時也推動著傳統經濟進行革新。疫情對傳統產業,尤其是需要消費者「身體力行」的產業帶來衝擊的同時,也倒逼其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業務形態,積極向線上化、智能化靠攏。隨著線下服務行業積極向線上化、智能化靠攏,以更好地迎合大眾特殊時期的消費需求,這些都能看出線上經濟的又一個春天已經開始。
  • 推動線上線下融合 政府工作報告提振餐飲、文旅行業信心
    對於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的交通運輸、餐飲住宿、旅遊娛樂、文化體育等行業,政府工作報告專門提出要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快推動消費回升,同時還提出將從減稅降費等層面保障相關行業穩定發展。 鼓勵企業主動擁抱「線上」 過去幾個月,直播帶貨、線上雲遊等形式成為餐飲、文旅行業創新的突破點。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則提出「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繼續出臺支持政策,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 「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舉辦
    央廣網上海12月4日消息(記者傅聞捷)12月3日,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共同指導下,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成功舉辦。
  • 2020廣州國際購物節啟動,線上線下活動亮點紛呈
    當前,廣州正全力打造綜合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具體行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抓手。 此外,天河路商會發布了「天河路商圈商旅文服務規範」白皮書,通過規範服務標準,加快實現商圈服務標準化、規範化和精細化,推動天河路商圈服務的高質量發展。啟動儀式上還對歐派、尚品宅配、小鵬汽車等廣州市首批10個「定製之都」示範企業、平臺、體驗館等頒發了獎牌。
  • 線上線下融合,匯聚發展最強合力
    線上線下融合,為千年古鎮摁下了文旅融合的「快進鍵」,在網際網路的東風下,芙蓉鎮成為炙手可熱的網紅打卡地,收穫了疫情之下旅遊業蓬勃發展的亮麗成績單。線下旅遊,芙蓉鎮不乏「硬核」資源。這個「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有土司王朝的輝煌歷史,有燦若星河的夜景,有因電影《芙蓉鎮》聞名的劉曉慶豆腐,有古風淳樸的民情風俗,有神秘的「梯瑪」……數不勝數的旅遊資源,構成了這座古鎮獨特文化的根和魂,讓這裡成為了聞名全國的旅遊勝地。可以說,在這裡發展民族風情文化旅遊,是因地制宜找準致富「金鑰匙」,精準施策實現疫後重振的一個好舉措。線上直播,芙蓉鎮以其實力「圈粉」。
  • 線上線下融合:重塑傳統意義上的教與學
    只有充分發揮好線上、線下學習方式的各自優勢,實現線下支持線上、線上賦能線下的高效融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能力和思維品質,也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趨勢。線上、線下融合的重心在「學」不是「教」OMO即Online-Merge-Offline(線上、線下的融合)。OMO學習方式就是把傳統面授學習與線上網絡化學習相融合,線下支持線上、線上賦能線下,二者優勢互補、相輔相成。
  • 相芯科技助力新東方教育,推動線上線下教學融合發展
    深入發展在線文娛,鼓勵傳統線下文化娛樂業態線上化,支持網際網路企業打造數字精品內容創作和新興數字資源傳播平臺。其實,早在今年7月,由在線教育而生的「網課老師」這個新興職業就已經得到官方認可。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新發布的9個新職業中,「在線學習服務師 」 赫然在列。
  • 首屆線上線下教育融合(OMO)創新大會召開
    12月3日,由中國網際網路教育產業聯盟、院校橋、上海市信息服務業行業協會等聯合主辦的「2020線上線下教育融合創新大會」在上海科學會堂舉辦。回望2020這特殊的一年,線上線下加快教育融合,湧現出未來教育改革的新圖景,新樣態。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將引發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信息化推進處處長錢曉在大會致辭中表示,「十四五」將是教育信息化跨入從"量變"到"質變"的關鍵階段,在線教育新模式創新將成為推動學校教育變革的重要力量。
  • 山東出版:將新華書店打造成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綜合性文化服務平臺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9月29日訊,有投資者向山東出版提問, 公司有怎樣的戰略布局公司回答表示,公司首先以出版主業和現有發行體系為依託,做強做大主業,出版板塊聚焦「精品書出版」、「暢銷書出版」「融合出版」和「出版走出去」,發行板塊狠抓創新轉型,全力打造全新發行商業模式,將新華書店打造成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綜合性文化服務平臺
  • 國家發改委:將引導傳統服務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進一步釋放服務...
    國家發改委:將引導傳統服務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進一步釋放服務消費潛力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 馬玲
  • 線上與線下教育融合發展 KOOV探索機器人編程賽事新模式
    評委們則以直播的形式實時觀看小選手的賽場表現,並通過大屏幕遠程指導,最後綜合作品的完成度、創意度與小選手的表達能力進行線上打分。賽事的成功舉辦不僅昭示著家長、學校對於STEAM教育的高度重視,更全方位地展示了索尼綜合應用優質豐富的教育資源、嚴格保障的網絡平臺運行以及線上資源與線下教育的充分融合而打造出的線上賽事解決方案。
  • 國務院:推進線上線下互動 支持商業模式創新
    大力發展線上線下互動,對推動實體店轉型,促進商業模式創新,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310328,基金吧),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具有重要意義。為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推進線上線下互動,加快商貿流通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鼓勵線上線下互動創新  (一)支持商業模式創新。
  • 國內首家文化創新型「非遺書店」線上商城啟幕
    5月30日,國內首家融合非遺傳承、產業轉化、青年創業及閱讀社交四大要素的文化創新型「桐視界·非遺書店」線上商城隆重開啟。屆時將有上千種非遺圖書、藝術類圖書上線,並精選千餘類非遺文創推出,數量將達到萬餘件。
  • 教育大咖討論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新模式
    本文轉自【大眾網】;7場重量級教育家最前沿的主旨發言,14場精彩紛呈、觀點鮮明的論壇報告,360分鐘碰撞與激發共探基於新技術的未來教育……當教育即將進入4.0時代,線上、線下融合教學成為新常態,如何促進教與學的變革與創新?
  • 北京出臺28條舉措 助推疫情下的文化企業健康發展
    北京出臺28條務實舉措,助推疫情下的文化企業健康發展2月19日,北京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聯合多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市文化改革和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