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良渚小城鎮展現新面貌「顏值」「品質」雙提升

2021-01-09 中國杭州

 

安溪集鎮

 

 

安溪集鎮

 

 

安溪集鎮

 

 

夢棲小鎮

 

 

老牆門

 

 

小山橋

 

 

楓風書店

 

   「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用這句話來形容良渚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最為恰當不過。作為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組團」總體規劃中「良渚組團」的中心街道,良渚以其執著的「良渚精神」創造著一座文明與創新交融共舞的美麗城鎮。

   在過去的兩年多裡,良渚街道向「髒、亂、差」的城市頑疾宣戰,牢牢樹立「產業為王、環境為王」兩大意識,將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與產業規劃和布局相結合,把彰顯小城鎮產業和人文特色的要求貫穿小城鎮規劃設計工作全過程,使產業及文化融入小城鎮的大街小巷和居民的生活場景中,從產業升級、環境衛生、城鎮秩序到鄉容鎮貌,實現了令人矚目的升級跳。

   

   夢棲小鎮成為設計師的搖籃

   莫幹山路3111號—中國首個工業設計小鎮,夢棲小鎮。幾年前,這裡還是一片廢棄已久的工業廠區,破舊的廠房分布零散,空間關係混亂。經過改造,橙色鋁網吊頂下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嶄新工作室、鋼筋混凝土加築形成的年代感建築呈現在大家眼前。

   「目前已成功打造7大文創空間,區內集聚文創企業有600餘家。」據良渚新城黨工委委員、良渚新城管委會副主任江旻介紹,從剛開始的以工業設計為主的發展定位,到如今的有核無邊、輻射帶動,小鎮更新更健全的設計產業生態鏈正日漸明晰。

   在夢棲小鎮周邊,曾經的建機廠已經改造成了世界工業設計大會會址,曾經的糧庫搖身一變成了「大師村」。未來,以莫幹山路為發展軸、以工業設計大會會場為支點,莫幹山路一側居住區將打造成以工業設計、智能研究等產業為主的新型創業街區。

   如今,夢棲小鎮已成為不少設計家的靈魂棲息地,完善的產業鏈讓他們的作品得以更好地展現,一個又一個的設計夢想在這裡展翅翱翔。讓小城鎮更加宜居宜業、更有特色活力,成了良渚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主旋律。

   

   安溪集鎮串聯起大畫卷

   位於良渚古城遺址區塊東北角的安溪集鎮,是遺產地的必經之路。清康熙《錢塘縣誌》載 :「大遮山下為安溪鎮,有稅科司,有安溪閘,苕水經此。」不難看出,安溪自古就是水陸交匯之要津,其改造意義,則更為重大。

   「老百姓的呼聲在哪裡,我們的整治現場就在哪。」良渚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葉欣告訴記者,在這次整治中,面對不斷出現的問題和挑戰,項目組的成員不僅要快速完成環境整治任務,更要解決集鎮居民的實際困難,實實在在提高老百姓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低矮陳舊的輔房被拆除,安溪集鎮上的古香樟露出了面容,給集鎮平添了幾分雅致;原先安溪電力營業所被改造,復原了宋朝時的「安溪渡」,成為居民茶餘飯後的好去處;集鎮上的小水塘被串聯,變身為一個完整的水系,古鎮長廊也圍繞著它建設起來,一條水岸景觀遊線就這麼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對於整治後的安溪集鎮,在鎮上住了20多年的蔣老伯很是滿意:「能明顯地感覺到環境的變化,只要不下雨,每天傍晚我會都帶著小孫女去鎮上逛一逛。」

   

   底蘊文化留住城鎮「根與魂」

   此次小城鎮的整治,絕非只停留在「面子」上。其中之義,更有著對老底子文化科學和可持續的保護。

   在良渚荀山村小山橋區塊有一座「八字牆門」,上方石樑刻有 「長發其祥」 字樣,寓意該地很早以前就有天賜的安祥。據老一輩的人講,自宋朝以來這座牆門一直靜靜佇立,它守護著這一方土地,是荀山村文化底蘊的象徵。

   因此,小山橋的整治,變得格外謹慎。「我們將老牆門原樣保留,採用風格過度、形式穿插、元素滲透等設計手法,將地方歷史文化元素融入現有民居,遠期,我們還將對小山橋區塊內部民宅進行改造,打造一片新杭派風格的民居住宅。」葉欣說。

   相較於其他地方,良渚的小城鎮整治還有極大特殊性。比方說,荀山村與老集鎮兩個區塊均有部分屬於重點文物保護區塊,在整治過程中難免會碰到文保難題。良渚街道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負責人高曉平說,「在整治中我們始終堅持以保護良渚遺址為主。整治前期我們跟良管委、省考古研究所、省文物局經過多次對接,在施工前進行文物勘探,施工時由省考古研究所派人到現場駐點,一旦有疑似遺址現場的立馬叫停,並進行搶救性發掘,等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意見,再進行下一步工序。」

   

   老集鎮舊貌換新顏

   玉琮路是串聯良渚老集鎮的一條重要道路,北連東西大道,南接莫幹山路,在熙熙攘攘的熱鬧背後,不僅有亂設攤、亂搭建、亂佔路的「集鎮病」,也有亂扔垃圾、亂排汙水、亂堆雜物的「農村病」,更有亂停車、停車難、交通擁堵等「城市病」。這次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除了要把老集鎮的「毛細血管」疏通,還要把沿街的立面整一整。

   一年間,老集鎮內店面門牌完成了統一整改、街道變得乾淨整潔、糾纏著的「空中蜘蛛網」消失了、流動攤販和違章建築也不見了蹤影。

   集鎮快速的蛻變,吸引了當地群眾主動參與背街小巷、房前屋後治理,他們的眼中充滿期待,因為他們知道,終於要和「髒亂差」、參差不齊擁擠的集鎮說再見了。「我們茅庵村整治了四天,整出了很多很多垃圾,亂放的雜物、破舊的老物等等,其實也沒什麼用,但是老百姓就喜歡放著,現在清理了以後乾淨多了,蚊蟲也會少很多。」茅庵村的姚阿姨笑著說。

   茅庵村的變化,並不是唯一。

   「楓風書店」是一家紮根良渚17年的草根書店,從313路良渚車站旁,到曾經的良渚小學附近,再到現在的水口頭港西側,楓風書店已經經歷了五次搬遷。

   在書店老闆娘何朝霞看來,書店的多次搬遷,跟良渚的建設不無關係。近兩年,莫幹山路整治、水口頭港整治、她都無條件支持。她說,「書店從13平方米到80平方米,規模越搬越大;眼看著門口亂擺的雜物沒了,路寬了,生意也越來越好。」

   整治行動,蹄疾步穩。猶如按下「美顏加速」鍵的良渚,城鎮面貌不斷提升,人居環境不斷改善。三年來,良渚街道集鎮整治範圍內共拆除違章建築261處,面積達6.9餘萬方,全域範圍共拆除37萬方,整個轄區範圍開展兩非車輛交通專項整治120次,集鎮範圍內8條道路主線上改下、橋架都已經完成……把良渚建設成為「兩美浙江」示範鎮,打造成杭州「城北副中心」,良渚蓄力待發。(本站編輯 洪曉霞摘編)

相關焦點

  • 杭州將新開建一座遺址公園!5000年良渚文化魅力又一個展示窗口!
    杭州將新開建一座遺址公園!5000年良渚文化魅力又一個展示窗口!坐落於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超12萬平方米的餘杭區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即將於今年年底前開工啦!這個公園未來長啥樣?杭小微帶你先睹為快!良渚文化的又一展示窗口
  • 2021中國國際網絡文化博覽落戶杭州餘杭
    重新啟航的網博會以將自身打造成文化和旅遊產業數位化、網絡化、智慧化的國家級平臺,推動數字文化產業繁榮發展,提高國家軟實力為定位,將通過多種類活動聯動,以會、展、活動相結合的形式,展現新時代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面貌、新成果、新趨勢。
  • 一步即一景,餘杭良渚高級中學效果圖出爐,明年竣工
    千呼萬喚使出來,杭州餘杭的良渚高級中學效果圖出爐。良渚高級中學項目為餘杭區教育局直屬學校,項目預計2021年竣工。中學位於良渚新城棕櫚路以南、北六路以東,佔地面積112249平方米(168.374畝),總建築面積為151084平方米,辦學規模60個班,總投資概算為9.3248億元,學校規劃60個班,預計容納學生3000人,學校建設包含教學樓、綜合樓、食堂、報告廳、圖書館、行政樓、學生宿舍以及有恆溫泳池的體育館等。
  • 餘杭:安居譜「新曲」 「唱」享幸福新生活
    餘杭瞄準「高質量可持續快發展」目標,狠抓安置房建設這項民生實事,加速度、提品質,攻堅克難,全力保障全區安置房項目建設不拖進度、不扯「後腿」、不失品質。看著一個個安置房項目落地交付和安置戶們一張張喜悅的臉龐,這是餘杭交出的最為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之一。
  • 五千年前的良渚玉到底有多牛?一文搞懂各種良渚玉器的區別和來頭
    這件「鉞王」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件雕有神像的良渚玉鉞。圖:玉鉞(餘杭反山 12 號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圖:三叉形器與雕有八組弦紋的長玉管(餘杭反山 12 號墓出土,浙江省博物館藏)圖:雕有神人獸面紋的三叉形器(餘杭瑤山 7 號墓出土,良渚博物院藏)冠狀器其實是一種玉梳背,卯銷或鑲插在骨質或象牙質梳子上,整體作為一種頭髮上的插件,用於束髮。
  • 餘杭這個高顏值安置房小區完工啦!一大波實景圖曝光!預計年底前分房!
    前不久良渚新城運河村農居點二期已順利完成竣工備案,等待分房今天小編又收到一個好消息良渚新城運河村農居點三期也已經完成竣工備案,良渚新城運河村農居點三期——運河錦庭三區,位於杭行路以東,橋良路以南,東港村河以西,金德路以南,總建築面積8.11萬平方米。該小區地塊設計充分考慮安置戶的意見與實際需求,設計建造了60平方米、80平方米等不同面積的多種戶型共計676套住宅。
  • 良渚、崇賢、瓶窯、仁和學區解讀
    | PART 3 |   「薄弱」   除了臨平和未來科技城,餘杭其他板塊的教育資源都相對薄弱,良渚   兩地的中學教育質量讓當地家長頭疼不已,重高錄取率、餘高錄取率在餘杭區近乎墊底。另外,仁和的小學,有經驗的老教師短缺,主力師資為教學管理經驗相對匱乏的年輕教師。
  • 榮獲2020年度新時代美麗城鎮稱號的餘杭 交出了一份更美麗的答卷
    消費日報網訊(記者 葉德寶 口馬佳麗)近日,浙江省城鄉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公布了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2020年度工作考核結果,餘杭區獲評2020年度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優秀縣(市、區)。截至目前,餘杭區已圓滿完成倉前街道、良渚街道、塘栖鎮、瓶窯鎮、徑山鎮、運河街道等6個首批創建樣板鎮街的省、市級考核驗收工作,6個鎮街全部獲評美麗城鎮市級樣板,其中倉前街道、瓶窯鎮、塘栖鎮獲評美麗城鎮省級樣板,樣板數位列全省第一。(圖為瓶窯鎮)美麗城鎮建設是高質量推進經濟發展、提升群眾幸福生活的重要抓手。
  • 數字文旅在良渚 擦亮王牌IP金名片
    12月18日,良渚數字文旅IP建設和推進會在餘杭良渚拉開序幕。在良渚數字文旅IP建設與推進會上,良渚新城管委會副主任樓寅介紹了良渚數位化產業的發展以及良渚數字文旅IP的打造情況,餘杭區文廣旅體局姜明菁分享了餘杭(良渚)數字文化產業規劃,阿里雲、騰訊、網易、華為等多家知名數字企業先後分享了在文旅領域的成功經驗。
  • Up杭州·聯連餘杭丨一丘之貉的「貉」在餘杭被發現 之前已消失多年
    2020-11-18 09:39 |浙江新聞客戶端 |共享聯盟餘杭站
  • 隨手一拍就是大片,看本地資深「達人」如何定格餘杭
    目前,全區已建成臨平、良渚和餘杭三大汙水處理系統,日處理能力達到46.5萬噸。徑山美景2020年1-10月,餘杭區(臨平城區)環境空氣優良率達到89.7%,主要汙染物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降至27.2微克/立方米,均達到新國標實施以來的同期最好水平。
  • 餘杭:「一河一品」打造幸福河湖
    餘杭是典型的江南水鄉
  • 良渚文化&張小泉籤約合作
    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中華之光」良渚文化與傳承剪刀鍛制技藝的百年名企張小泉碰撞在一起會產生怎樣的火花?「良鋼」+「良魂」的組合,會給人們帶來什麼不一樣的驚喜?12月6日下午,良渚文化&張小泉合作籤約儀式暨新品發布會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舉行,本次發布會由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和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世界文化遺產「良渚」攜手民族品牌「張小泉」,以「中華瑰寶 良鋼良魂」為主題,推出多款融合五千多年文明精粹與現代生活新風尚的國潮新品。
  • 餘杭文創厲害了!「刀刀狗」把工作室開到餘杭!翻翻動漫要和奧斯卡獲獎導演拍電影!
    今年動漫的主題是「動漫嘉年華,創玩新天地」。      用TFBOYS的話說就是,「跟著我,鼻子眼睛動一動耳朵」,有好聽的也有好看的。  刀刀的動漫展位在B館4樓A廳,今年是刀刀狗出道十五周年,在展館裡,你能看到刀刀的經典場景、刀刀畫廊,還有不少好玩的互動遊戲等你玩。
  • 餘杭6168套安置房年內交付!還有這些老舊小區即將啟動綜合改造提升...
    下面跟小餘兒一起了解一下這些項目吧!項目位於餘杭區良渚街道,古墩路以東,白洋港以南,北六路以西,金匯南路以北。該項目總建築面積36.61萬平方米,用地面積為147.16畝,建設套數為2436套,總投資概算12億元。
  • 餘杭全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 高品質邁入大都市新區
    高品質邁入大都市新區 「這樣一改造,我們像是住進了新小區一樣。」79歲的許寶松是餘杭區臨平街道梅堰小區的住戶,隨著餘杭老舊小區改造的快速推進,整個梅堰小區迎來了大變樣。今年已經「26歲」的梅堰小區是杭州市老舊住宅綜合改造提升試點項目之一。
  • 良渚與古代中國:修城築壩做手工,中國最早的文明是什麼樣的?
    良渚也是其中一種「文化」,但隨著近年考古的新發現,許多學者將其安上了「文明」的稱號。那這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其實這裡所說的「文化」,指的是「考古學文化」。就是考古發現中,可供人們觀察到的屬於同一時代,分布於共同地區,並且有共同特徵的一類遺存,往往代表著一處人類生活的共同體。在實踐中,往往以出土地域、所屬年代相近的一組陶器來界定。
  • 她關注 | 2019年度餘杭婦女工作先進表彰來看光榮榜!
    一年來,在區委的正確領導和全國、省、市婦聯的指導下,區婦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區委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婦女和婦女工作的重要論述,牢牢把握「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的根本要求,圍繞「三個全域」建設和「三大比拼」要求,服務中心、服務婦女群眾,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有力推進了我區婦女事業邁上新臺階,湧現出一大批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 餘杭「大動漫」實力出圈 成為轉型升級新勢力
    持續吸引來自全世界的目光、信息、資金與人才資源,餘杭正展現出全省建設「重要窗口」的頭雁風採,以數字經濟助力動漫遊戲產業創新發展,謀局未來產業生態。    從搬運到原創,夯實產業「硬核」優勢    在餘杭,有聞名遐邇的數字經濟,有蓬勃發展的製造、生物醫藥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