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類是關於散亂的過失,又分成兩個部分:由於缺乏了解所造成的散亂,以及情境造成的散亂。
一、缺乏了解所造成的散亂,發生在無論做多少禪修都沒有進展時。這是由於不了解如何將修持切分成不同的座間。你開始跟口訣教授和上師背道而馳,或者由於不了解如何辯別理論和禪修體驗的不同,而讓你變成一位愚痴的行者。
這種情況的解決方式是,祈請你的上師;培養對於口訣教授的確信;將修持區分為不同時段,然後多次重複修持。莫讓自己涉入太多外在活動,要寬坦自在地禪修。當清明的覺受生起時,切斷念頭的紛擾散亂,然後再持續禪修,這樣便可克服散亂,並且增益禪修體驗。
二、情境造成的散亂,發生在某些外在事件使你掉入五毒或是六種感知當中,使你變得散亂分心且失去正念覺察。為了處理這樣的問題,要立刻運用對治法,粉碎對所感知對境的執取,並且視之為神奇的幻相。
措嘉,如果想要斷除這些的偏歧,你便要迎面棒打煩惱!
第四類是煩惱造成的偏歧:嘗試要保任禪修訓練的行者,會遇到為數眾多的敵人與竊賊,也就是自身的煩惱。
這些煩惱又可以區分為五種:嗔恨、驕慢、貪慾、嫉妒和痴迷,從這些根源又生起了八萬四千種煩惱,使得你無法保任於禪修中。這些五毒當中的每一個都會使你捲入這五種煩惱中,讓你更加陷入輪迴。
因此要像曾經失去唯一孩子的母親,提高警覺的態度,防止自己因五毒而散亂分心。
要像發現腿上有毒蛇一樣地捨棄這些煩惱情緒。
要認出這些煩惱情緒,保證正知警覺且正念覺察,接下來便要如培養見地的階段一樣,繼續修持練習。
除非以這樣的方式來修行,否則惡業時時刻刻都會被造作出來。
措嘉,如果你想要避免這樣的偏歧方式,便要正確地取受與斷舍,絲毫不離於戒慎警覺,善巧地投身於對抗五毒的戰役中吧!
無論如何,只要你的見地與修行尚未達到穩定,你就應該像只受傷的鹿一般逃到隱居靜僻處。要像碰到毒蛇一樣,逃離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