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宣布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贏得了深超總C塔項目建築方案設計的國際競賽。該方案是由兩棟塔樓共同組成的一座多維度「垂直都市」,以滿足未來都市發展的需求。該方案完美地回應了深超總城市規劃設計的「十字生境」理念,並與周邊的公園和廣場建立了直接的聯通關係。這種交流互通的關係也在向上延伸的兩棟塔樓中進行了詮釋與體現。方案強調塔樓的核心是公共空間。而將兩棟塔樓串聯在一起的連橋環形空間,就是各類文化娛樂活動發生的場所,市民在此可以欣賞到城市周邊的全景視野。
作為深圳地鐵網絡的延伸部分,C塔裙房梯田狀的空間形態將地面的中央綠軸自然地引入到了裙房的公共空間中,作為一個全球化的科技創新中心,給市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動感都市體驗。該方案整合了各類公共運輸資源,並考慮了行人和自行車用戶的通行需求,以更好地促進都市中的人群流動。
扎哈事務所的方案還藉助三維模型的搭建對塔樓的建築體量、立面及其朝向、以及地板跟立面的比例關係都進行了細緻地推敲。C塔項目好似一個多維度的垂直都市。兩棟均高約400米的塔樓包含了無柱的自然採光辦公空間、購物廣場、娛樂及飲食設施、酒店、會議中心、文化設施以及展覽展示館等。該方案採用了雙層隔熱的整體式玻璃幕牆技術,旨在將玻璃窗作為垂直通道來實現自動遮陽和內外通風的功能。這樣一來,塔樓的每一層都可以享有自然且高效的通風環境。
塔樓還將與整個基地的智能管理系統進行聯動,以時刻監視塔樓的內外環境狀況,並通過遠程控制來將塔樓的能耗降至最低。扎哈事務所的方案還包括了集水回收利用以及光伏發電的環保設計模塊。理想狀態下,該塔樓可以為所處的整個街區收集太陽能。梯田狀裙房內則設置了魚菜共生花園,以通過生物手段來過濾當地環境中的汙染物。而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大規模使用,意在最大程度地減少室內汙染物和顆粒物的存在。深超總C塔項目作為深超總規劃的一部分,對各種節能減排技術和可循環材料都進行了充分地考量和運用。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致力於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的商業金融需求,以扮演全球總部聚集區、都會文化高地、國際交流中心等不同的功能角色。建成後,超總員工容納量將達到每日30萬人。此外,深超總還將考慮住房居住、交通運輸、沿海溼地、以及生態綠地等必備的未來城市功能,以打造全球城市「巔峰之作」。
建築師: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
項目總監: 派屈克·舒馬赫 (Patrik Schumacher)
競賽階段項目總監: Satoshi Ohashi, Paulo Flores
競賽階段項目合作: Jingwen Yang, Karoly Markos, Michail Desyllas
競賽階段負責人: Xuexin Duan
競賽階段項目團隊: Xiaoyu Zhang, Lida Zhang, Bogdan Zaha, Gaoqi Lou, Huiyuan Li, Jiaxing Lu, Leyuan Jiang, Mariana Custodio dos Santos, Martin Gsandtner, Nastasja Mitrovic, Rui Zhao, Sebastian Andia, Xiangfan Chen, Yuan Feng, Zhiming Wang, Boyan Hristov, John Kanakas, Enoch Kolo, Karina Lin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