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建築聯盟學院招收女學生百年,玻璃天花板是否依然存在

2021-01-18 澎湃新聞

女性在就業中往往會經歷一些不公正的待遇,這或許會導致女建築師對職業生涯的幻滅。即使如此,頗有成就的女性建築師其實並不少。

英國建築聯盟學院最早於1917開始招收女學生,一個世紀過去了,從現代主義先鋒簡·德魯(Jane Drew)到明星建築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學院已經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女建築師,為了慶祝學員們的成就,學院前不久也舉行特展以表祝賀。

阿曼達·萊維特(Amanda Levete)設計了英國V&A博物館公共庭院和地下展廳

「女性建築師是一個實驗,在未來才能得知其成果,也只有時間能向我們證明結果是好是壞。」薇妮弗蕾德·賴爾(Winifred Ryle)於1918年寫道。作為最早進入英國建築聯盟學院(AA)學習的四位女性學員之一,賴爾在日記裡表明她自己也是一隻關在實驗室裡的小白鼠。

英國建築聯盟學院最早於1917開始招收女學生,當時正處於戰爭年代,而女性參政運動也風生水起。一個世紀過去了,從現代主義先鋒簡·德魯(Jane Drew)到明星建築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學院已經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女建築師。

儘管1917年招收女學生是在女性參與社會工作並有權接受教育的平權運動的大背景下展開的,此次展覽聯合策展人林恩·沃克(Lynne Walker)卻解釋說:「其實是出於財政原因。學校當是剛在貝德福德廣場收購了兩棟建築,然而全世界還處在戰爭的緊要關頭,需要湊些人頭來填滿名額。」在高等院校學習有利於讓女性獲取更多機會,從文化層面來看,這比直接進入一個由男性壟斷的建築行業實習要更容易讓人接受。

最早進校的四位女性完全滿足人們對建築系女生可能抱有的期待,她們各個獨立自主,且都出生於家境良好、思想開放的中產階級家庭。四位學員接下來的職業進展如下:其中兩位(包括賴爾)之後和在校的同學結成連理,並夫妻合璧共同奮鬥,事業一帆風順,另外兩位則在中途與非建築領域工作的人士成婚,因而中斷了學業。

賴爾在自己的文章中機智詼諧地回應了那些對於女性「無法順利晉升」的言論,但她無法解決一個範圍更廣的問題,那就是已婚婦女被認為不應該工作。對此,她只能寄希望於社會價值的轉變。

正如賴爾預料的那樣,展覽中陳列的照片足以表明女性在面對職業晉升和發展時根本不會遇到很大的障礙和困難(1960年代的一張照片表明她們甚至會穿著搖擺靴、戴著羽毛帽子手拎小提包優雅地攀登職業高峰)。學校長期舉辦的一些遠近聞名的社會活動也一一記錄在案,其中一張1930年攝的照片上,一組光彩照人的女學生在排練舞臺劇,完全看不出是一群處於戰爭期間的建築系學生。

1930年,一組光彩照人的建築女學生在排練舞臺劇

「人們普遍會揣測說女性只不過是一個附屬品,但談及男性時他們就不會發表類似言論。」另一位聯合策展人伊莉莎白·達令(Elizabeth Darling)如是說,「我們想要挑戰這些主觀臆斷,並且冷靜地去重新定義這些女性建築師作品的分量和她們的傑出成就。」

相關的三場講座目的在於指明女性建築師在過於一個世紀裡扮演的特殊角色,比如她們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在都柏林城市建築風貌的締造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再到家具和材料設計師弗洛倫斯·克諾爾(Florence Knoll)如何改革了現代室內裝潢,克諾爾在建築聯盟學院就讀了一年並深受其教學的影響。講座也同樣展望未來,期待看到女建築師們今後的表現。

城市設計師Ann de Graft-Johnson,照片拍攝於1986年

1917年當女性開始進入學校學習時,人們普遍認為她們會專注於設計她們最熟悉也是生來就本應該最擅長的領域,比如家居、護士學校和託兒所。「學校管理層不認為女性具備從事大規模公共建築設計的能力和經驗,似乎室內裝潢和家居更符合她們的天性。」沃克解釋道。

事實證明,女性在家居領域確實有所作為,但她們採取了更具有進步性甚至有些極端大膽的方式,來積極迎合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對高質量的現代住房的要求。比如朱迪斯·萊德波爾(Judith Ledeboer)就發表了公文為戰後住房管理法規奠定了基礎。達令也表示:「人們往往不會提及的是,正是女性的靈感和專業性從根大程度上塑造了戰後的世界。」

1977年,Eldred Evans是雄心勃勃的倫敦亞力山大路房產項目(Alexandra Road Estate)的建築師之一

建築聯盟學員畢業的女性學員們在七十年代繼續積極參與改革和社會活動。馬克斯-巴菲爾德設計工作室負責設計了倫敦眼和i360塔。其合伙人茱莉亞·巴菲爾德(Julia Barfield)回憶了自己在學院第一年時學習了一門名為「居無定所」的課程,從無家可歸者的角度探討了住房問題。當時她恰好和另外六個同校的學生一起住在倫敦伊斯靈頓區的一間空屋裡,試著把課上學到的理論運動到實際生活中,讓這間屋子能夠居住。

「要知道實踐出真知,」巴菲爾德說,「我記得我在校的第一年幾乎沒動過筆,更多是在和螺絲刀和錘子打交道。」她表示學校鼓勵建築師們把自己定義為解決問題的人,她在之後進人理察·羅傑斯公司(Richard Rogers Partnership)和福斯特公司( Foster Associates)時也都一直秉持著這種態度。在積攢了足夠經驗後,她和丈夫大衛·馬克斯一起成立了他們自己的設計師事務所。

茱莉亞·巴菲爾德與其丈夫大衛·馬克斯在英國布萊頓i360塔

上世紀八十年代湧現出來一種具有女性主義精神的建築思潮,這種思潮正是伴隨著Matrix女性主義設計合作社(Matrix feminist design cooperative)的成立而展開的(合作社的不少成員都是建築聯盟學院的畢業生),他們試圖顛覆由男性視角主導的建築設計和基礎設施建設。他們在設計時會與建築的最終用戶進行磋商,尋找最合適的方案,這在當時十分罕見,如今則已是行業的規定了。1984年Matrix合作社出版的一本書封面上畫著一為扛著嬰兒車努力爬樓梯的母親,明顯是在質問:「會有女性把樓梯設計成這樣嗎?」

然而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類似場景在今天的生活裡依舊隨處可見。這是否意味著由男性領導塑造的人工環境將會持續引發各種問題?「男性非常自信,認為整座城市都『屬於』他們,無論是他們能夠到達還是不能抵達的地方。」埃爾希·奧烏蘇(Elsie Owusu)坦言道。這位女建築師的項目中包括坐落於倫敦的最高法院。

「隨著女性更多地加入到工作團隊中並且逐漸展現出自己靈活、高效的工作能力,我認為需要保證她們從離開單位到回到家這段時間裡足夠安全,即使可能是凌晨三四點。任何單一文化的環境都會喪失活力,所以建築領域的女性越多,整個行業才會更加欣欣向榮。「

dRMM工作室的創立者薩蒂·摩根

薩蒂·摩根以黑斯廷碼頭設計榮獲英國斯特林建築獎

如今建築領域學生的性別比趨於平衡,然而女學生的輟學率卻讓人擔憂。《建築評論》和《建築師日報》的年度調查表明女性往往會經歷諸多不公正的待遇,比如薪水低、性騷擾、性別歧視和社會欺凌等,這都會導致女建築師對職業生涯的幻滅。「整個行業都應該更加坦誠地意識到障礙究竟是什麼。」

即使如此,女性建築師依舊戰鬥在第一線,創造了一些英國最高端、最讓人敬佩的建築,她們中不乏有茱莉亞·巴菲爾德、dRMM工作室的薩蒂·摩根(Sadie Morgan)——該工作室設計的黑斯廷碼頭榮獲2017年的英國斯特林建築獎、阿曼達·萊維特(Amanda Levete)——其作品包括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陽光充足的公共庭院和地下展廳。轉而談及致力於小規模項目的女性時,建築聯學院最有作為的畢業生、已故的扎哈·哈迪德最有發言權:「我敢保證作為一名女性我可以設計一幢很棒的摩天大樓。」

2016年去世的扎哈·哈迪德是首位獲得普利茨克建築獎的女性建築師

【艾米麗·布魯克斯(Emily Brooks)系英國《電訊報》記者】

相關焦點

  • 黛博拉·伯克:百年耶魯建築學院首位女院長
    康乃狄克州紐哈芬市耶魯藝術學院2015年底,美國耶魯大學校長任命黛博拉·伯克(Deborah Berke)為耶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黛博拉·伯克成為耶魯大學建築學院百年歷史上第一位女性院長。該銀行位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哥倫布市,該市是現代主義大師之作雲集之地,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美學的試驗田。歐文聯合銀行大樓坐落在一片開闊的帶狀購物中心區域,其中包括大型商場和一個停車場。該設計要滿足大多數美國城鎮普遍存在的現象,即為主要道路上經過的汽車提供明顯的建築景觀,因此首先需要一個簡單而大膽的外觀設計策略,防止這座規模不大的建築迷失於開闊的空間之中。新大樓的主要部分是服務於美國汽車文化的免下車銀行。
  • 這個被稱為「颶風」的女性將給英國建築聯盟學院帶來什麼
    英國建築聯盟學院的首位終身女性院長伊娃弗朗斯·吉爾伯特將於7月1日正式上任。這個被形容為「颶風」和「自然力」的女人將會帶來哪些革命性的改變?「澎湃新聞·藝術評論」對英國《衛報》評論員諾曼·穆爾(Rowan Moore)的相關文章進行了編譯,在這位建築評論家看來,弗朗斯對一切都充滿熱情,她既有前衛的想法,又注重建築中的技術和程序,她的出現必將帶來重大改變。
  • 如何才能成功申請建築聯盟學院碩士?
    建築聯盟學院,創辦於1847年,是英國最老的獨立建築教學院校。常簡稱為AA,有時亦翻譯為建築協會學院、AA建築學院,英國建築聯盟或英國建築學院。因為其特殊性,所以通常不會出現在各大排行榜中。那麼如何才能成功申請建築聯盟學院碩士?
  • 能和建築大師做校友,AA建築聯盟學院你真的不考慮嗎?
    說到兩位獲得普裡茨克建築獎的建築設計大師的共同點,那可能就是... 他們都畢業於同一所「激進」的英國老牌建築名校,同樣也是培養出眾多頂尖建築設計師的搖籃——建築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今天,和創藝術留學就帶大家走進英國的這所頂尖建築設計名校,喜愛建築設計的同學們,繼續往下看吧!
  • 英國建築聯盟學院院長伊娃談「臨街屋」到AA:打破界限
    伊娃弗朗斯·吉爾伯特是紐約「藝術建築臨街屋中心」的執行總監和首席策展人,也是今年新上任的英國建築聯盟學院(簡稱AA)院長。這個髮型特別的西班牙女人總是能在人群中被一眼認出,而她對於建築的理解也有點「離經叛道」。在5月12日的「藝術,鋼鐵之都的蝶變」——上海吳淞藝術城論壇上,伊娃弗朗斯·吉爾伯特(Eva Franch i Gilabert)進行了演講。
  • 神秘的AA|在建築聯盟學院,你將被賦予建築領域極大的自由
    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建築聯盟學院, 簡稱AA,是全世界最具聲望與影響力的建築學院之一,也是全球最「激進」的建築學院,充斥著讚譽與爭議。AA是英國最老的獨立建築教學院校,在16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培養了一批建築設計、景觀規劃領域的國際級頂尖人物。
  • 突發新聞|AA建築聯盟學院院長被開除
    突發新聞:AA建築學院院長EVA FRANCH I GILABERT因領導力不足沒有得到學生和其他教師職工投票支持而導致無法繼任主任一職.AA發表聲明:「我們遺憾宣布,AA建築聯盟學院終止了與院長長EVA FRANCH I GILABERT的僱傭合同」。
  • 英國建築設計的作品集要求
    英國的景觀建築設計是中國學生藝術留學深造的理想選擇之一,因為英國作為現代景觀建築設計專業的發源地,藝術留學申請成功的關鍵,就在於作品集。很多學生苦於不知道作品集該如何準備,不得不改專業申請或者去不了心儀的學校,真的非常可惜。今天留學360英國部為大家解析景觀建築類專業申請的作品集該如何製作。
  • 臺灣省第一所學院暨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同名,建校歷史上百年
    說到世界頂尖的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必定榜上有名,畢竟72位諾貝爾獎得主、3位菲爾茲獎得主以及6位圖靈獎得主的「戰績」擺在那裡,任何排名不會將其排出前十,THE世界大學排名更是連續四年將其列為世界第一。不過在我國臺灣省,也有一個大學曾以「牛津」為名,一用就是上百年,現在雖然已經改名,牛津學堂卻也保存了下來,這便是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的真理大學。
  • 貴陽教堂彩色玻璃穹頂圖片
    貴陽教堂彩色玻璃穹頂圖片, 彩色玻璃具有幾百年的歷史,其獨特的顏色紋理如水墨畫般的多姿飄逸,顏色多達二千多種,即使是在同一塊玻璃上都呈現很自然的顏色深淺變化,過渡自然隨和,展現彩色玻璃超前的個性化魅力。貴陽教堂彩色玻璃穹頂圖片, 玻璃穹頂廠家闡述其如何遮陽?
  • 中國銀行與貝聿銘建築事務所的百年不解之緣
    在現代建築史上,貝聿銘被稱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遊走在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他,無疑是建築界一個特殊的存在。他始終堅持著現代主義風格,在將建築人格化的同時為其注入東方的詩意。貝聿銘的建築設計作品,善於使用鋼材、混凝土、玻璃與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東廂、法國巴黎羅浮宮擴建工程、卡達多哈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等。
  • 去英國留學,你需要知道這些
    該高校聯盟被稱為英國「常春藤聯盟」,代表著英國大學的最高學術水平。羅素大學集團成員每年共獲得全英大學65%以上的科研經費和贊助資金。牛津大學是英國第一所國立大學,培育出無數的頂尖傑出人士:4位英國國王,4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25位英國首相,3位聖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紅衣主教。在牛津處處都是優美的哥德式尖塔建築,因此有「尖塔之城」之稱。
  • 哥德式教堂:用石頭和玻璃做的《聖經》教堂
    的確,通過我的描述,你或許會斷定這種用飛扶壁做支撐的建築一定會搖搖欲墜、醜陋不堪,可是實際上並非如此。這些建築不會東倒西歪,當然偶爾也有一兩個建築因為蓋得不仔細而倒塌,可那些最大、最好的建築至今還依然完好無損。儘管還有些守舊的人堅持認為不是古希臘、古羅馬風格的建築就不好看,但是我們大多數人卻為這些所謂哥德式建築的美麗、壯觀而驚嘆。
  • 英國私校全面湧入中國,疫情下再開16家
    據統計,未來幾年還將會有至少15個英國私校品牌入駐中國內地。隨著中國國際教育市場趨於飽和,英國私立學校在中國內地的迅速擴張也將會引發更加激烈的競爭。預計到2022年,排在前四位的在中國運營私校的英國教育品牌將會是:哈羅公學(10所)、德威學院(8所)、惠靈頓學院(6所)和赫特伍德學校(4所)。
  • 古老建築和玻璃金字塔交相映輝,這就是羅浮宮
    歐洲好像非常熱衷凱旋門這種建築,很多地方都有的。過了凱旋門,就是羅浮宮了。這門前很大一塊廣場和香榭麗舍大道一樣是沙地,風一吹,塵土飛揚,非常壯觀。羅浮宮,呈現區字形,中間就是貝聿銘設計的玻璃金字塔。當年爭議非常大,說和羅浮宮的建築風格不符。
  • mv男主留學燒仙草學院?你以為杰倫想奶茶想瘋了,Grassjelly其實大有來頭!
    注意,錄取男主的藝術學院Grass jelly University of Arts。英國藝術大學燒仙草學院?這是什麼學院?英國確實沒有圖中英國皇家攝影學院(即燒仙草學院), 但是的確是有這麼一個英國皇家攝影協會 Royal Photographic Society。
  • 百年古城一朝散?梁思成一生守護的建築,被李嘉誠用200億毀了?
    北京自明清以來作為我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保留了無數的古老建築,那是中國的財富,也是世界的珍寶。 有很多人為古建築奉獻一生,梁思成就是其中的一位,但是他的守護最終抵擋不止李嘉誠200億的財富,難道我們的百年古城就要就此散落了嗎?
  • 【MID建築聯盟】你不能不知道的經典建築紀錄片
    該片運用直觀3D動畫技術,結合歷史資料研究,真實再現了中國古代建築發展歷程,為中國首個古建築領域大型傳承性紀錄片製作。本片在全國各地共拍攝101處古建築,同時還運用三維動畫還原了消失的古建築面貌,採用高清格式為觀眾展現中國建築的細部和魅力,表現出中國古建築之「大勢」。本片製作團隊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資深導演和攝像師聯合組建。
  • 想要報考英國皇家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表演類專業的小夥伴請戳進來
    ,同時也表明了心中存在的很多顧慮,希望我能夠幫忙解答並多提供些關於英國表演藝考的信息。你在英國學習表演這麼多年,藝考時還會有語言障礙嗎?當然有。作為一名母語不是英語的中國人,語言的障礙時時刻刻都存在。即使我已經在英國生活和學習,並經歷了近四年幾乎無間歇的戲劇表演訓練。學無止境嘛,英語對我來說依然是一門很有趣很神秘的語言,尤其是在表演中要做到熟練並深刻地運用它去表達感受,刻畫人物,其背後隱含的挑戰和魅力是極大的。出乎意外地比我想像的要多一些。
  • 她是最閃亮的建築女魔頭,用溫柔的流水打造出完美藝術館,轟動全球
    在黎巴嫩就讀過數學系,1972年進入倫敦的建築聯盟學院AA school學習建築學,1977年從AA Diploma畢業,獲得建築聯盟學院本科學位。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中包括米蘭的170米玻璃塔,蒙彼利埃摩天大廈以及杜拜舞蹈大廈(DANCING TOWERS)。扎哈在中國的第一個作品是廣州大劇院,北京銀河SOHO建築群、南京青奧中心、和香港理工大學建築樓等也都出自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