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裡蘭大學女畢業生演講,她的嘴裡有一個我不認識的中國

2021-02-18 LinkedIn

昨天,一段畢業演講在網絡上引起了巨大爭議。

演講者楊舒平——一位來自美國馬裡蘭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在演講中將中美的空氣品質、言論環境進行了比對。

其中一句「美國的空氣都是甜的」,輕易引爆了敏感而複雜的網絡輿論。


一些網友認為她演講中所提到的環境汙染和言論自由有失偏頗;另一些聲音主張她只不過是說出了很多人逃避和不敢戳破的真相。

一時間,叫囂著「人肉搜索」的鍵盤俠群情激奮,被代表的中國留學生群體感到莫名其妙,而善於製造輿論漩渦的營銷號則貼出「辱華」的標籤.

在一陣喧囂中,當事人通過微博進行了回應:「演講只是分享自己的留學體驗,完全沒有對國家及家鄉的否定或貶低之意, 在此深表歉意,並衷心希望大家給予諒解,今後會吸取教訓。同時也希望不要再有更多的解讀,甚至人身攻擊。」

對於這則回應的真誠度,這裡不做過多的解讀 。

各式漫無邊際的揣測甚至「陰謀論」,我們也不必花費心思。

而「辱華」一詞的沉重,這篇畢業典禮上的致辭也擔當不起。

不如讓我們用理性的態度,客觀地看一看這篇演講稿。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阿喵。

畢業典禮又不是脫口秀,

你拋的梗真的不好笑

People often ask me: Why did you come to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人們經常問我:為什麼你選擇來馬裡蘭大學?

I always answer: Fresh air.

我總是回答:新鮮的空氣。

這是楊舒平演講的第一句話,一個算得上是有意思甚至有點吊人胃口的開頭。讓人不禁要問,新鮮的空氣和你去美國上大學有什麼聯繫?

馬上,楊舒平就給出了答案——對於習慣了每次外出都要戴口罩的她而言,新鮮空氣不只是一種愉悅的體驗,更是一種前所未有的自由。

她對美國的空氣的描繪是:新鮮、甜美、甚至奢侈。

如果是在脫口秀上,一個人說「美國的空氣是如此地甜美」,然後話鋒一轉「充斥著大麻和菸草的味道」,這大概是個有意思的梗。

可是在畢業典禮這種隆重而正式的場合上演如此誇張的對比,只會引起更多的誤解。

除了呼吸自由,楊舒平在馬裡蘭大學感受到的還有言論的自由——

從前,「生命,自由和對自由的追求」只是自己為了考試拿高分死記硬背的知識點。直到在美國見識了課堂上的爭論、和導師對峙、甚至給老師評分時,她才意識到自由表達是一種權利。

死記硬背,只能說是她個人的理解和方式,在追求知識這條路上,從來沒有人可以阻擋你在死記硬背之外的修為。

至於「課堂上的爭辯」,我相信每一個有過如此經歷的人都知道事實是什麼。

真正引起爭議的是這兩句話——

「學生演員們公開的談論種族歧視、性別歧視和政治話題。我很驚訝,我從來不曾想過這樣的話題可以背公開討論。」

「一直以來,我都很渴望去講述這樣的故事,不過我曾相信只有權威的人才有資格講述,只有權威部門才能界定事實。」

如果我是一個從未去過中國的人,單單聽這篇演講,會很容易認為中國是個環境根本不適宜生存、輿論受到嚴重控制的國家。

和那些美國小報上面的偏見言論,真的一模一樣。

這個鍋馬大學的學生不背,

留學生也不背

對楊舒平的演講表達憤怒和不認同的,首先是身處演講現場的其他中國留學生。

我的朋友小A就在這次畢業典禮的現場。

當聽到一些關於空氣品質的誇張描述時,他一度以為這會是一次欲揚先抑的勵志宣言。

可是聽完整篇演講,小A坐不住了。

在備受矚目的公眾場合,通過誇大甚至有些扭曲的事實換取掌聲,小a無法認同。

更讓他感到無奈的是,演講結束後,全場起立鼓掌,身邊的美國同學轉頭對他說——「it’s such a good speech。」

是啊,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踏足美洲以外的土地,卻熱衷對別人品頭論足、不加求證地相信小報和新聞裡片面的攻擊與抹黑。

這場演講,更加印證了他們對這個遙遠國度的肆意揣測。

熱烈鼓掌的,還有坐在二樓的中國家長們。

中國留學生在畢業典禮上代表發言,驕傲而榮光。

然而大多數家長,根本沒聽懂位楊小姐在講什麼。

他們憑藉著楊小姐豐富的面部表情猜測,她大概是像其他發言人一樣,感激著自己的父母家庭辛苦的培養和付出。

「希望她為自己的言論負責,也希望學校出面道個歉吧,畢竟她的演講不能代表我們其他人的想法」,小A這樣對我說道。

學校的解釋在一天後出爐——馬大對外協調人員表示,對於楊舒平的發言,學校自豪的支持,

"她表達了對於有機會在美國和馬裡蘭大學學習的感激,並分享了她對這段經歷的想法。 我們也對她在這個歡樂的場合發出她的聲音表示讚賞。」

當華裔為打破刻板印象努力時,

你又為此豎起高牆

畢業演講最重要的一是感謝,二是真誠。

這篇演講最大的問題在於,既沒有感謝之情,又缺乏事實依據。

楊舒平來自昆明,中國空氣環境最好的城市之一。在這樣的情況下,她說出門不帶口罩就會生病這樣的話,實在是不負責任。

要知道,很多美國人對於中國的偏見,都是來自美國媒體的報導和楊舒平們的發聲。

通過經不起推敲的貶低來博大家一笑,只會加深他們內心深處的偏見。

從這一點來看,這一切並不好笑。

楊舒平不是今年馬大畢業典禮上演講的唯一華人。在前幾日的理科畢業典禮上,同是演講人的Boyan Xia在演講的一開始用中文感謝爺爺奶奶的養育之恩。

在TED上面,越來越多的華裔挺身而出,打破西方社會對華人群體的刻板印象。

他們站在舞臺上,告訴世界,我不是你心中那個只會學習只想當醫生的華裔小孩。我也有個性、有興趣、熱愛體育。

有人說,留學生有三類——

第一類人通過自己的優秀改變了別人對中國的偏見,比如在哈佛大學發表畢業演講的何江,用一個不貶低中國的演講獲取滿場掌聲;

第二類是沒啥能力卻也不會給祖國抹黑的吃瓜群眾,比如小A;

第三類人卻在有意無意通過貶低自己來獲得認同感 。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楊舒平的這次演講偏偏是第三類。

刻板印象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逾越的高牆。當留學生們和華裔群體努力地發聲,以身作則去打破這高牆的時候,楊舒平的這次演講卻又為其加高加厚。

幸運的是,一群馬裡蘭大學的留學生們發起了運動#proud of china,通過視頻的方式來反駁楊舒平的觀點:

「我知道中國還在發展,我們需要聆聽外界的建議。但我絕不同意由人用謊言來貶低我的國家。」

我們無法要求每個出國的人都像百年前的留學生一樣,「此去西洋,應深知中國自強之記,舍此無所他求。背負國家之未來,取盡洋人之科學。赴七萬裡長途,別祖國父母之邦,奮然無悔」,肩負起成為文化交流使者的重任。

可有一點很重要,外國的月亮並沒有比較圓。

如果你偏偏通過說它比中國的月亮圓來討外國人歡心,那麼你所獲得的認同感也是卑微的。

你怎麼看馬大留學生演講?


寫下走心評論或今日職場感悟

明天你也能上領英日籤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阿喵。

LinkedIn歡迎各類廣告品牌合作,發郵件至wechateam@linkedin.com獲取更多信息。

©2017 領英 保留所有權利

相關焦點

  • 馬裡蘭和哈佛兩場演講的崇高和低劣
    >近日,中國留學生楊某某在美國馬裡蘭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惹怒了國內外中國人。緣由很簡單:子不嫌母醜。關起門來,批評跟自己息息相關的人和事,無傷大雅。愛得深,才責之切。同樣,家醜不外揚。在美國的土地上,數典忘祖,放肆批評自己的出生地,到底是何居心?目的何在?馬裡蘭大學事先沒有把關?沒把關,就有縱容、指使之嫌。事後,網傳的馬裡蘭大學公開聲明,對楊某某的言論表示讚許,認為要成為見多識廣的全球公民,要傾聽不同的觀點,對持有不同意見者給於聆聽和尊重。
  • 美國馬裡蘭大學留學生楊舒平Charity資料微博 演講涉辱華
    本文圖片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國青年網  然而近日,在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中國留學生楊舒平的畢業演講卻讓臺下的中國同學們感到無比尷尬和氣憤。  她的演講全程圍繞兩個要點:  中國的空氣骯髒不堪,而美國的空氣竟然好到令她無比驚訝。她說:「美國的空氣是那麼的甜美清新,而且是一種奇特的奢華。」  中國沒有自由,只有在美國她才體會到什麼是自由,在美國她可以想說啥說啥,想做啥做啥。
  • 今年又有一位留學生在馬裡蘭畢業禮演講,這回大家都給他點讚
    今年,馬裡蘭大學的畢業演講舞臺上,又迎來了一名中國留學生的面孔和來自中國的聲音。今年的這位同學名叫朱子曜,相信這次演講後,會有更多人會記住他。因為在他完成演講後,現場觀眾稱他的表現鼓舞人心,「brought the house down」(炸裂全場)。
  • 美國大學演講的楊舒平真的涼了
    馬裡蘭大學是世界知名學府,出過很多諾貝爾獎得主,科研水平在美國乃至世界都有一定的影響力,國內的孩子考上這樣一所名校的確是一件很難得的事。1993年出生的楊舒平就是這所學校的畢業生,她出生在雲南昆明,2017年畢業於馬裡蘭大學。在馬裡蘭大學畢業典禮上,她代表中國留學生發言。
  • 歐巴馬對黑人大學畢業生發表演講:世界要變好,就得靠你們自己
    上周,歐巴馬先生在一個私人電話裡向曾為他工作過的數千名支持者表示,現任政府對大流行病的應對措施是 「貧弱不堪」。「即使有最好的政府,面對這樣的疫情也會很棘手。」歐巴馬在電話中說,「當人們被固定思維控制——不管這個思維是『這裡頭有我什麼事』,或者『跟其他人一起去見鬼』——在我們的政府中盛行時,就絕對會製造混亂的災難。」
  • 楊舒平笑容滿面的演講:諂媚比辱國更可怕
    吐槽或發洩,我其實都不認為是好的文字,可能帶來很大的流量,但過眼雲煙。 不過,我還是忍不住,說說這個關乎國家大體的事兒:楊舒平的畢業演講。 今天說的主角是楊舒平,一個剛滿24歲的留美女大學生,就讀於美國馬裡蘭大學。5月21日,楊舒平在畢業典禮用英文進行演講。能夠在萬眾矚目下侃侃而談,述說夢想和未來,一定是非常優秀的學生。
  • 美國馬裡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留學怎麼樣
    學校簡介  美國馬裡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成立於1807年,位於美國馬裡蘭州的巴爾的摩市區,是馬裡蘭地區唯一一所公共學術、健康、人文服務與法律中心。學校成立於1807年,包括幾所全國乃至全球最古老的專業學院,是馬裡蘭大學系統的原址所在地,目前是馬裡蘭大學系統的成員之一。  學生情況  學生總數12268人,師生比1:20。
  • 從楊舒平到許可馨事件:中國精英教育都為他人做了嫁衣裳?
    我想,這個人,這段話,大家一定並不陌生。她就是楊舒平,生於四季長春的雲南昆明,畢業於美國名校馬裡蘭大學。我們記住她,並不是她有什麼豐功偉績,作為中國人,我們為之自豪,為之驕傲。恰恰相反,她是以億萬國人難以啟齒的方式一夜成 「名」,被永恆地定格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 楊舒平charity辱華演講遭人肉 楊舒平爸媽是官員嗎?國家會封殺她們...
    當地時間21日,在美國馬裡蘭大學(以下簡稱馬大)2017年畢業典禮上,名為Shuping Yang(楊舒平)的中國女留學生作為全校學生代表上臺發表畢業演講。根據現場視頻和出席這場畢業典禮的林同學介紹,來自昆明的楊舒平在演講中說,她在國內每天出門都要戴口罩,到了那邊才呼吸到又甜又新鮮的空氣。她稱,「在走出機場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自由。
  • 華中農業大學優秀畢業生梁靖雨,成功保研同濟大學,她有話想說!
    猶記得初入校園時,紫竹路上鬱鬱蒼蒼的樹林讓我一見傾心,那裡誕生了我和華農的第一張合照。這情景仿佛就在昨日,但眼前的一切卻清楚地告訴我:最寶貴的四年求學生涯即將結束。萬千感慨,油然而生:「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所幸,時間的飛逝沉澱了許多難忘的回憶和珍貴的情感。猶記得開學典禮上徐本禹師兄的演講,把志願服務的種子播種在了我的心上。
  • 美國馬裡蘭大學牙醫學院師生訪問交大口腔醫院
    近日,馬裡蘭大學牙醫學院師生來訪西安交大口腔醫院,開展學術交流活動。 馬大師生參觀了包括頭頸腫瘤外科、牙槽外科、正畸科、牙體牙髓科、口腔種植科、牙周黏膜科、兒童口腔科和口腔修復科在內的醫院各臨床科室,並對中國學生豐富的實習機會表示驚訝。
  • 女留學生美國演講惹風波 中國社交平臺流行「香甜體」
    女留學生美國演講惹風波 中國社交平臺流行「香甜體」 2017-05-23 15:00:4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中國留學生演講:美國空氣都是甜的
    近日,馬裡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中國留學生Yang Shuping(楊舒平)受邀為全校師生做畢業演講,這本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但她說出的話,卻讓中國留學生們聽了十分生氣!演講全文Good afternoon faculty students parents and friends.
  • 口腔醫院本科生赴美國馬裡蘭大學牙醫學院交流
    馬裡蘭大學牙醫學院(原名為巴爾的摩口腔學院)成立於1840年,是全世界第一所牙醫學院,具有優良的教學傳統和深厚文化底蘊。口腔醫院與馬裡蘭大學牙醫學院自2015年5月建立合作關係以來,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如學生互訪、教師交流、科研合作等。
  • 昆明一中楊舒平charity個人資料微博照片 楊舒平辱華演講內容全文
    近日,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畢業典禮上,中國留學生Yang Shuping受邀上臺演講,這本來是挺值得驕傲的事。然而她的演講內容卻讓臺下的中國同學感到無比尷尬,傳到國內來,更是讓人大吃一驚。五年前,從中國來的時候,我準備了5個口罩。從飛機上下來,離開達拉斯機場候機樓時,我正準備戴上口罩時,吸入了第一口美國的空氣,然後我將口罩收了起來。I was surprised by this.
  • 中國留學生 首登哈佛畢業典禮演講 「蜘蛛之吻」講述童年農村經歷
    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上第一位中國留學生代表研究院致畢業答辭的生物系博士何江,26日發表題為「蜘蛛之吻」(Spider's Bite)的演講,用自己在中國農村成長的經歷,呼籲哈佛畢業生思考教育資源平等普及化。 哈佛大學26日舉辦2016年畢業典禮,近萬本科和研究生院畢業生在近3萬來賓和親友見證下,邁向人生新篇章。
  • 廈大教授鄒振東贈別畢業生演講內容全文、現場視頻觀看
    6月19-20日,廈門大學在建南大會堂隆重舉行四場2016屆畢業典禮,歡送今年畢業的7627名畢業生。教師代表胡榮、鄒振東、尤延鋮、李慶順分別發言,結合自己的求學、工作經歷,送給畢業生們幾句臨別寄語。
  • 英媒:中國鼓勵低收入大學畢業生創業
    10月16日,位於天津外國語大學校園內的「璣瑛青年創新公社」開始投入運營。該「公社」是天津首批17個高校「眾創空間」之一,佔地約1000平方米,為在校學生提供辦公場地及創業項目諮詢、政策扶持等服務。(新華社發 劉東嶽 攝) 中國日報網10月21日電(遠達)英國路透社10月19日報導稱,如果在過去,放棄接待員的工作、加入搖滾樂隊並創辦風險小企業的大學畢業生賈丁(音)在中國恐怕會被視為叛逆者;而現在,她的行動符合政府的號召。坐在自己位於上海一條時尚大街的小酒吧裡,31歲的賈丁說:「我已經好幾年沒有正式工作了。」
  • 陳冠希紐約大學英文演講:只要有一個年輕人懂我,我就沒有徒勞
    論壇在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舉行。面對臺下的中國留學生,陳冠希以一個創業者和音樂人的身份告訴大家,金錢永遠第二,熱愛才最重要。我記得有件非常有警示作用的一件事,當我說我們是中國製造時,所有人都驚呼「天啊,那也太糟糕了。」對此,陳冠希表示不服。他用數十年的行動維護了中國身份和中國產品的形象。陳冠希自豪地稱自己是中國人,一切出發點都是中國。
  • 七成中國畢業生繼續深造!浦東這所大學的畢業生成績單亮了
    這是一個特殊的畢業季。一場全球直播的畢業典禮,為上海紐約大學229名2020屆本科畢業生的大學生活畫上了句號。「我們是在艱難時刻矢志不渝、在未知混亂面前迎頭而上的一屆畢業生!」正如畢業生阿德勒在畢業典禮上所言,上紐大2020屆學子已經做好準備面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