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事業和家庭,女性有很多選擇。我見過一些全職媽媽,包括高知願意為家人洗手、煲湯和全心全意在家照顧孩子的成員。在古代,女人叫「三從四德」,在許多人眼裡,母親有家庭價值遠大於職業價值。然而這種認識實際上是有偏見的。
我有一個朋友,他在事業上很成功,幾年前結婚後,他辭去了他那份繁榮昌盛的工作,專心於家庭。我沒想到她會對我哭,她的丈夫不理解她的辛苦,她的孩子們總是生她的氣,一切似乎都很不和諧,「早知道我之前就不辭職了!」
實際上我相信,不僅她母親會面臨這種情況。如今的媽媽們面臨著這樣一種情況:家裡人太多了付出無法理解。都是「有苦說不出」。在這個時代,女性的價值不僅僅局限於家庭,只有個性獨立的女性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平衡工作和家庭,實現自己的價值。
電影《荼蘼》——女性工作與家庭的動態平衡
我看了一部豆瓣評分為8.6-《荼蘼》的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我們有一個女性故事徘徊在工作和家庭之間,最終找到了答案。在夫妻之間中,工作和家庭總是有衝突的,就像《荼蘼》中的主人公鄭如薇。鄭如薇突然得到了加薪的升職,但是工作場所卻在上海。她面臨著工作和愛情之間的抉擇。《荼蘼》好吧,告訴我們兩個選擇的結束。
選擇工作鄭如薇,有自己的事業,開個店,發瘋時傷心shopping……她什麼都有,除了愛;選擇愛鄭如薇,住在男朋友家,幫男朋友照顧生病的父親;等男朋友和妹妹回來,他們甚至會面臨無處可住的困境——她只有一個愛,而愛也漸漸被生活衝淡
這部電影發人深省,因為沒有一條路他是不完美的。選擇愛情,就要面對生活的尷尬;選擇工作,就要長期接受孤獨。事實上生活就是這樣,這個選擇有兩個不完美的情況下選擇,作為婦女和母親,我們需要在家庭和工作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不要輕易讓他們失去平衡。
申聖雲在《人生若只如初見》中說「人生的得與失是一定的,我們要懂得維持平衡。」
在工作和家庭之間,有的人的觀念太過頹廢,認為女性的價值只能體現在家庭中,所以認為「女子無才便是德」是錯誤的。其他人認為女人應該學會獨立,所以大肆宣揚「不結婚」「做女強人」……實際上是一個更極端的想法。做一個好母親和做好工作之間沒有衝突。如果我們能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就能在家裡和工作中實現我們的價值。
實現人格獨立——認識家庭與工作的關係
要實現家庭與工作的平衡,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擁有一個獨立的人格。
鄭培民說「做人就要有獨立人格。」
所謂獨立人格是指人的獨立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他要求人們不要依賴任何外在的精神權威,要有自己的選擇,要堅定。在婚姻中,女人往往是容易的嚮導。有多少母親在家人的勸說下放棄了工作選擇,回到了家庭。再者,由於上一代老舊的觀念,一些女性在家庭中地位低下,更不用說獨立人格了,有時甚至自由也受到限制。
什麼是家庭?裡耶說「家庭不單是身體的住所,也是心靈的寄託處。」所以家庭應該是港灣和心靈的棲息地。現在,有多少人認為家庭是「避難所」「旅店」或者甚至不想回家……,事實上很多人對家庭的看法有些偏差,甚至不知道什麼時候,家庭似乎成了女性的負擔。
家庭和工作應該相輔相成。每個人都是我們生命中的禮物,我們渴望一個溫暖的家庭,也希望在我們的職業生涯中成為大展宏圖,所以我們不應該為了任何一個而放棄另一個。如朔所說「舒適的家庭生活,是幫助一個人成事立業的要素。」
如果我們想安全地工作,我們需要家庭的穩定;同樣,如果我們想要家庭的穩定,我們需要事業。只有我們不放手,我們才能擁有更多幸福的生活。
如何實現人格獨立?
首先,不要太依賴別人
許多女孩太依賴周圍的人,沒有TA她們甚至活不下去。有時,另一邊不可能一直陪伴著我們,我們應該學會接受一個人的生活並習慣於獨立。如果我們想獨立,我們需要擺脫過度依賴。過度依賴父母、依賴另一半、依賴對孩子……總是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壓力,最終給家庭帶來負擔。
第二,有自己的愛好
許多母親把自己的事業、愛好甚至生命都獻給了家人,而家人卻不珍惜這些。事實上他們給的太多了,即使我們已經結婚成家,我們仍然可以有自己的生活。說高爾基
婦女的事業和家庭一直是值得所有母親關注的問題。在這個新時代,只有做好選擇,才能收穫最好的幸福。要保持家庭與工作的良好平衡,就要從培養自己獨立的人格開始。詩人凌洛說「我寧可坐在一隻大南瓜上,由我一個人佔有它,不願意和他人擠在天鵝絨的墊子上。我寧可坐一輛牛車,自由自在來去,不願意坐什麼花梢的遊覽車去天堂,一路上呼吸著汙濁的空氣。」我們的生活畢竟應該由我們自己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