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港鎮街道愛國村:「黨建+」模式,共圓「蘇陝協作」小康夢

2020-12-22 網易新聞

「陳丁園:羽絨服四件,褲子三條,鞋子兩雙。」「這件新的羽絨服,捐給教學點的小學妹。」……12月18日,南通市崇川區天生港鎮街道愛國村「小院志願課堂」聯合南通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第二學院螢火蟲志願服務團隊開展志願捐衣聯建活動,志願者們用捐獻的衣物完成了與南通「一衣帶水」的長江源頭的陝西省寧強縣二郎壩鎮羅家壩村教學點七名學生的「微心願」,用「微愛」共圓漢江學子的「暖冬夢」。

自2017年4月蘇陝兩地扶貧協作開展至今,愛國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論述,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探索「黨建+」扶貧工作新模式,「量體裁衣」的精準舉措,先後攜手對口幫扶的寧強縣高寨子街道戚家埡村和二郎壩鎮羅家壩村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黨建+脫貧扶『志』」,樹立脫貧信心。有了脫貧的志向,才有脫貧的動力。愛國村在對對口幫扶村的地理位置、自然資源、人員結構、致貧原因等全面詳細了解的基礎上,通過招引旅遊、勞務輸出、生態養殖等項目,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對症下藥,為扶貧戶量身定做切實可行的、易於脫貧的途徑和方法,切實幫助扶貧戶挖掉「窮」根子,甩掉「窮」帽子,幫助貧困戶樹立脫貧信心,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黨建+結對送『智』」,轉變脫貧思想。改變貧困的面貌,除了從志向上進行扶貧還需從思想上進行根本性的轉變。為此,愛國村積極推動兩地文化惠民建設,努力完善當地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一是物質幫扶,幫助結對村完善「農家書屋」、組建「電子閱覽室」,引導貧困戶用知識武裝頭腦,用智慧改善生活。二是精神幫扶,作為「蘇陝協作」的首個理論合作項目和南通市基層理論宣講品牌——「愛國村『小院課堂』」以「聽得懂、用得上、見實效、有成果」的宣講方式迎合了當地黨員群眾對黨的創新理論的需求,小院模式在寧強得到全縣發文推廣,成為幫扶村的致富課堂、科普課堂、文明課堂,變成引領群眾脫貧奔小康的「助推器」。

「黨建+項目發展」,強化脫貧實效。項目和產業對接是扶貧開發和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愛國村緊緊扭住發展這個促使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第一要務,立足資源、市場、人文旅遊等優勢,因地制宜找準發展路子。自結對以來,先後5次到寧強開展扶貧項目對接,入寧考察的企業負責人超過20餘人次,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9項、項目合同6個。泥鰍養殖、九臺山旅遊開發、出國勞務等一批扶貧項目,解決了當地青壯年勞動力的輸出問題,實現了當地村民就業脫貧,有力推動當地豐富資源轉變為發展動能,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幫扶理念攜手結對村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黨建+幹部交流」,完善脫貧措施。為確保扶貧協作的效果,從2018年4月起,愛國村與對口幫扶村開展頻繁的交流走訪,精準對接、融合工作。走訪調研,互派幫扶工作人員到兩地開展座談交流和實地調研10次,在相互了解和密切交往中碰撞思想、完善舉措、順暢工作。交流掛職,愛國村先後派出2名工作人員到寧強駐點掛職,協調工作,扭住教育這個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建立和完善了各項幫扶措施,小額人生意外險讓戚家埡村的455名村民生命得到保障,700多件教學用品改善了寧強學校的教學「軟體」,11.5萬元的愛心善款緩解了當地困難群眾的燃眉之急,280件過冬物資實現了漢江學子「溫暖過冬」的微心願。兩地「走親戚」式的互融互通、互幫互助,編織了一張兜住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安全網,確保了在全面建成小康路上不讓一個老鄉掉隊、不讓一個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黨建+文化宣傳」,提高當地知名度。為宣傳寧強、宣傳高寨子、宣傳戚家埡村,愛國村黨總支書記陳輝發揮自身寫作的特長,創作反映當地人文、風景、民俗的詩歌20餘首,如《一路追夢到寧強》《神奇的高寨子》《第二故鄉》《唱首情歌給戚家埡》……部分作品被譜成歌曲,朗朗上口、易於傳唱,大大提高了寧強的美譽度和知名度,使之成為人們「旅遊採風、休閒踏青」的嚮往之地。

愛國村通過「黨建+」精準扶貧工作模式,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是「紅色引領」的又一次生動實踐,為幫助「親戚戶」高寨子街道戚家埡村和二郎壩鎮羅家壩村實現脫貧奔小康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障、制度保障,也為蘇陝協作結出碩果貢獻愛國力量。

來源:南通發布

相關焦點

  • 蘇陝協作:扶貧項目深植三秦大地 決戰決勝全面小康
    24年,蘇陝兩省攜手並進、迎難而上、創新進取、真抓實幹,蘇陝扶貧協作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特別是近年來,蘇陝兩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西部協作發展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協作不斷拓展深化,協作協議和合作項目持續落地見效,協作成果更加有效地惠及了陝西省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李銀芝所在的安康市恆口示範區鳳凰社區,是一個移民搬遷安置社區,落戶在這裡的毛絨玩具企業,吸納了周邊需要就業的移民搬遷群眾,使他們實現「樓上居住、樓下工作」。
  • 蘇陝協作:見證吳堡巨變的「儀吳情誼」
    在蘇陝協作的「社區工廠」——吳堡縣寶船玩具有限公司,五十餘名工人正在流水線上有序作業。作為「扶貧車間」的受益者,40歲的岔上鎮川口村農民薛小利現在已經成為一名熟練工,已經開始帶徒弟了。她曾是一名家庭婦女,依靠丈夫打工收入維持一家人的生計。兩年前,她作為易地搬遷戶入住縣城後就報名入職了寶船玩具廠成為一名女工,通過自己的雙手增收致富。「感謝我們的社區工廠我才能自食其力。
  • 共圓小康夢——瀟湘好歌主題演唱會在長沙舉行
    「共圓小康夢—瀟湘好歌主題演唱會」在長沙市實驗劇場舉行。演唱會演唱者都是湖南的青年歌唱家和少兒歌手。演唱會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民族性。整臺演唱會藝術地反映了決勝全面小康的歷史徵程。紅網時刻新聞12月9日訊(記者 夏君香)12月8日晚,由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音樂家協會主辦的「共圓小康夢—瀟湘好歌主題演唱會」在長沙市實驗劇場舉行,省文聯主席鄢福初,黨組成員、副主席鄧清柯等領導和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長沙市文聯等單位或部門領導觀看演唱會。
  • 漸行漸遠漸無聲的天生港號子,是一個時代的迴響
    / 點擊視頻,欣賞天生港號子 //1/天生港號子曲調高亢優美、音域寬廣時而舒緩,時而急促猶有原始遺風,甚是好聽農耕時代,沒有輕便的農具,更沒有高效率的農用機械,所有的農活都需要靠扁擔鋤頭,身搬肩扛。這種情況下,淳樸的農民選擇「扯兩嗓子」來為繁重、枯燥的農耕日常增添「熱鬧」。
  • 合陽:蘇陝協作為社區工廠注入新活力 藝美蓮專業合作社盛開致富花
    近日,由合陽縣勞動就業服務中心組織實施的蘇陝協作技能提升培訓項目——合陽縣藝美蓮水生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區工廠技能提升培訓班在洽川鎮開班。合陽縣藝美蓮水生花卉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區工廠是由縣人社部門核定新建的社區工廠。
  • 揚州邗江區邗上街道:畫好黨建「同心圓」 唱好擔當「初心曲」
    近年來,揚州市邗江區邗上街道圍繞省委「五聚焦五落實」,聚焦「組織力和政治功能」雙提升,深化拓展「同心圓」黨建,街道基層黨建工作取得新實效。邗上街道規範組織、建強隊伍、完善陣地並且嚴格落實各項保障。
  • 「基層動態」十三敖包鎮解放村開展「脫貧奔小康、共圓中國夢...
    6月16日,為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脫貧攻堅,解放村與幫扶單位聯合舉辦「脫貧奔小康、共圓中國夢」貧困戶聯誼活動,80多名貧困戶和幫扶人一起參加活動。此次活動設置了脫貧攻堅知識有獎問答、文藝節目表演、個人才藝即興表演等活動,通過此次活動,進一步增強了貧困戶內生動力,拉近了與幫扶人之間的感情,同時進一步掌握了扶貧相關政策和應知應會內容,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牢固的基石。
  • 【展覽預告】 奮進新時代 共圓小康夢
    南京江北新區美術家迎新年寫生作品邀請展巡展即將開展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省直分會和南京市美術家協會,為弘揚新時代奮‍進向上主旋律,謳歌小康社會的偉大成果,主辦《奮進新時代    共圓小康夢——南京江北新區美術家迎新年寫生作品邀請展巡展》,此次展覽得到南京江北新區駐區高校、江北新區文化館、江北新區美術家協會的積極響應
  • 商都縣七臺鎮「唱響新時代、共圓小康夢」主題文藝展演大賽
    連日來,商都縣七臺鎮「唱響新時代、共圓小康夢」主題文藝展演大賽持續開展。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進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進一步鼓舞士氣、振奮精神,激發乾事創業熱情,七臺鎮黨委、政府對此次比賽提早謀劃、精心布置,20個社區積極參與、認真組織,共有46個節目參賽。  本次大賽參演者全部是社區文藝愛好者,年齡最大者76歲、最小者十幾歲。
  • 「攜手共圓小康夢」 天長·潤州書畫作品聯展開幕
    金山網訊 昨天上午,「攜手共圓小康夢」天長·潤州書畫作品聯展在市美術館開幕。展覽集中兩地書畫家近百幅作品。聯展由安徽省天長市委宣傳部、鎮江潤州區委宣傳部、鎮江市美術館主辦,11月22日在天長市博物館首展。
  • 【基層動態】西門街道:共駐共建 助力非公企業黨建
    【基層動態】西門街道:共駐共建 助力非公企業黨建 2020-07-25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圳松崗:基層黨建助推高質量發展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王際娣 通訊員 李寅龍 曹載鑫 謝羽丹  近年來深圳市松崗街道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抓手,
  • 黨建引領聯防聯控,成龍路街道齊心共築抗疫防線
    黨建引領聯防聯動緊抓疫情防控不鬆懈成龍路街道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並建立了「3+5+N」組織體系和「社區+物業+居民」聯動機制,整合機關幹部職工、城管隊員組成突擊隊,配合社區工作者、黨員群眾志願者等共計
  • 中華街道:黨建「鄰」 聚力 社區展風採
    在中華街道,社區裡充滿著「近鄰情」氛圍,社區與居民同心協力,不僅空間距離近了,心的距離也悄悄貼近。  昨日上午,中華街道以「中華『鄰』聚力,黨建有溫度」為主題,舉辦了「一社區一近鄰品牌」展演擂臺賽,六大社區凝練方法、分享經驗、展現風採,最終仁安社區以「紅色小巷」黨建工作模式摘得桂冠。
  • 上海市閔行區古美路街道:黨建引領社區共治 共建共享「融樂家園」
    一、古美「城市家園黨建」的實踐背景 古美路街道歷經近20年的持續發展,具備了較為典型的現代化城市特徵:從社區形態看,作為城市化快速推進、較為成熟的純居住型社區,既區別於中心城區,又有別於城郊結合部或遠郊農村。民生服務、社區治理,是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
  • 共建共治共享,畫出高質量小康最大「同心圓」
    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社會治理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一直以來,中山市重視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形成「全民參與社會治理」「全民創無」等社會治理名片。「十四五」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中山必須緊緊抓住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這個「牛鼻子」,加快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畫出高質量小康「最大同心圓」,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 第六屆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警務協作聯席會議在河南三門峽召開
    12月17日,第六屆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警務協作聯席會議在三門峽召開。會上,籤署了《晉陝豫三省四地持續深化警務協作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意見》,組織四市公安局代表觀看學習《習近平在河南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新聞片。同時,就一年來區域警務協作開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建議逐一發言並深入討論。
  • 寶蓋鎮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創新運行機制 推行「五聯五共」黨建模式
    12月9日,記者走進寶蓋鎮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發現,這裡又有新的變化,綜合體內的宣傳牆又增添了新內容。據悉,經過兩年的探索與實踐,寶蓋鎮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在「ISE71」機制的基礎上,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不斷充實與創新運行機制,推出了「五聯五共」黨建模式,進一步挖掘出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的作用。寶蓋鎮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位於寶蓋科技園區內,除了服務鎮村兩級外,這一綜合體的重心任務則為助推園區提檔升級,服務企業發展。「五聯五共」黨建模式應運而生。
  • 同心共圓小康夢 ——定西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掃描
    原標題:【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同心共圓小康夢 ——定西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掃描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揚州雙橋街道:一張黨建地圖畫出社區治理新...
    在雙橋街道虹橋社區,記者看到了三份治理清單,虹橋社區黨總支書記陳功描述了這三份清單的功能,一是為民服務清單;二是黨建資源清單;三是紅盟活動清單。  據了解,2018年6月,虹橋社區黨總支與36家駐區單位黨組織攜手成立區域化黨建紅色聯盟(簡稱「紅盟」),以社區為核心,延伸工作半徑,畫出黨建「同心圓」,打造「接地氣、聚人氣、有生氣」的黨建聯盟和治理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