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發展成癌,一般要10年時間,醫生:遇到3種炎症,需儘快治療

2021-01-18 騰訊網

「我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已經很多年了,會不會得胃癌?」「我曾經得肝炎,是不是會得肝癌?」類似這樣的想法很多人都會有,畢竟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大家對癌症都是高度重視和防治的心態。尤其被人科普後,有些慢性炎症可能會誘發癌症,大家心裡更是害怕。那炎症、癌症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什麼是炎症?

相信大家都得過大大小小的炎症,即使是小小的唇炎也會讓人感覺不適,這些無關痛癢的炎症即使不吃藥也能痊癒。炎症會出現在我們身上的部位,例如皮膚炎症、口腔炎症、咽喉炎症等,炎症就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所產生的反應,由於細菌或者病毒的存在激活了免疫和非免疫細胞,然後這些細胞開始工作消除細菌或者病毒,炎症也慢慢轉好直至消失。也就是說,炎症是身體損傷和修復損傷的整個過程。一般炎症的症狀就是:紅腫、疼痛、發熱等,嚴重的炎症還可能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炎症」和「癌症」一字差別,到底存在什麼關係?根據大量的醫學臨床數據顯示,很多癌症的出現、發展甚至是轉移都和炎症有一定的關係,20%以上的癌症都是由慢性炎症誘發的!因此大家對慢性炎症要引起重視,若是不幸患上這三種慢性炎症,請儘快治療。

肝炎

先來了解一下惡變過程:患上肝炎,不加控制轉化為肝硬化,最終誘發肝癌。這裡的肝炎不僅是指病毒性肝炎,還是包括了脂肪性肝炎。若是患上肝炎不進行科學的治療,炎症就會持續對肝細胞進行攻擊,從而誘發肝癌,因此治療炎症是預防癌症最有效的辦法。此外大家平時還應該預防肝炎,從源頭上切斷肝癌的發病因素。

1.病毒性肝炎

相信大家在平時生活中都聽過A肝、B肝、C肝等疾病,這些都是屬於病毒性肝炎,A肝的傳染往往是因為某地方的環境衛生條件差引起的,因此大家平時要注意衛生,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勤洗手勤洗澡保證不會感染A肝病毒。而B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是血液傳播,因此大家出門在外不要隨意借用別人的私人用品,例如牙刷、剃鬚刀、指甲剪、碗筷、貼身毛巾等,切斷感染源是預防B肝最有效的辦法。

2.脂肪性肝炎

脂肪性肝炎也非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預防酒精性的很簡單,平時要控制酒量,最好是做到零抽菸零喝酒。預防非酒精性的,飲食方面少吃高油脂、高糖、高膽固醇等食物,減輕肝臟的負擔是保護肝臟最好的途徑。還應該注意不能濫用藥物、過度節食,以免損傷肝臟。

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變,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是患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因此大家平時要注意防治幽門桿菌,例如保持用餐距離,不要嘴對嘴餵飯;不與他人混用碗筷;少吃生食或者半生不熟的食物等。若是不幸感染,要積極接受根除性治療,從而降低患癌風險。此外萎縮性胃炎患者平時還減少菸酒、食用鹽、醃製類食物、煎炸類食物等物質的攝入,打好「保胃戰」預防胃癌!

慢性胰腺炎

相信大家都聽過胰腺癌,它是癌中之王,惡性程度極高,五年內生存率低於8%。是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而患有慢性胰腺癌的患者比常人患胰腺癌的風險要高出數倍,因此不僅要及時接受治療,平時還應該做到零菸酒,飲食上少吃高蛋白、高糖分、高脂肪、高膽固醇等食物。此外需要提大家,若是家族有胰腺癌病史的朋友,即使未患慢性胰腺炎也不能掉以輕心,你們屬於胰腺癌的高危人群,醫生建議你們做好定期體檢。

由此可見,小小的炎症也有可能變成癌症,大家平時要多加關注自身健康狀況,患上疾病及時治療,做出相應的改變,避免癌變的可能。

相關焦點

  • 炎症發展到癌症,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醫生提醒:3種炎症別拖延
    到目前為止有相關研究表示,現在15%的癌症都和感染病菌有關,有20%的癌症都是由炎症發展而來,比較容易出現這種情況的,就是肝炎胃炎以及HPV感染,這些炎症發展成癌症,大約需要10年的時間,當然自己如果有著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加重癌變的過程,所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不要耽擱。
  • 醫生告誡:體內有3種炎症,趕緊消炎不要拖
    有人聽說炎症是癌症之源,炎症長時間存在,真的會變成癌嗎?如果體內有3種炎症,要乾淨消炎,拖久了,可能真的會變成癌前病變,大大增加癌症風險,下面就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哪3種炎症,時間長了,可能會發展成癌?第1種:B型肝炎。B型肝炎跟肝癌的關愛十分密切,有近八成的肝癌都是有B肝演變而來的。而在我國,肝炎人數眾多,光是B肝人數就高達七千多萬,還有很多尚未得到治療,更需注意。
  • 炎症發展到癌症,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提醒一下:3種炎症別拖延
    有些患者會問醫生,「肝炎會不會發展成肝癌?」「胃炎到胃癌大概有多久?」這樣的問題比較常見,今天就集體做個解答。首先在生活中,炎症比較常見,受到病菌感染可能引發炎症,人體內的病變也可能產生炎症。而確實有一些炎症會隨著疾病的不斷發展,誘發癌變,發展為癌症。
  • 錯把宮頸癌當炎症,28歲女子不幸離世,醫生:3個區別要搞清楚
    因為太像了宮頸癌是一種惡性腫瘤,從HPV感染到宮頸癌的誘發中間需要很長的時間。有些人前期是沒有明顯跡象的,即使是有明顯的白帶異常、腹痛等情況,也被大部分人認為是普通的婦科炎症,而被忽略掉,因為兩者的前期跡象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很容易被混淆。
  • 這3種常見婦科炎症要及早處理,拖著沒好處
    有人擔心宮頸炎會演變成宮頸腫瘤,確實宮頸炎症一直放任不管,可誘發嚴重的宮頸糜爛,久而久之發展成宮頸腫瘤,所以要及早治療。不過,宮頸糜爛並不是疾病,單純性的宮頸糜爛並不會直接誘發宮頸腫瘤。但宮頸抵抗力較差時,再加上慢性宮頸炎合併高危型HPV病毒感染,致病菌會趁虛而入,進而誘發宮頸腫瘤。由此可見,宮頸腫瘤跟婦科炎症有一定的聯繫。
  • 炎症不能拖,久拖易變成癌?碰到4種炎症,最好儘早治療
    當這些病毒從外界到達人體後,就會在肝臟內迅速持續增多,對於肝臟器官的危害性也會持續增加,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後期變成肝硬化、肝癌的機率會很大。02 胃炎胃炎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會有點,但是今天所說的是由於幽門螺旋桿菌導致的胃炎,它會造成胃部出現潰瘍引發胃炎,而且這種情況會不斷的加重,如果人們當成普通的胃病去醫治,很容易就會治不好的同時,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 上海育寶門診吳智勇醫生:前列腺鈣化——炎症的馬仔,惡變的兇兆
    於是憂心忡忡地跑去找醫生,而醫生往往卻輕描淡寫地說沒事,問題不大,繼續觀察觀察。 這前列腺鈣化,究竟是什麼東東?前列腺出現了鈣化,我又該怎麼辦?真的只需要「觀察觀察」嗎?
  • 專家談炎症性腸病:高發於青少年 良好依從性是有效治療的保證
    中新網北京5月19日電 (記者 李亞南)5月19日是「世界炎症性腸病日」。專家指出,炎症性腸病(IBD)高發於青少年,隨著這些年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和飲食環境的改變,患病人數逐年上升。除了獲得專業知識和指導以外,患者具備良好的依從性是獲得有效治療的保證。
  • 身體的小炎症會自動消失,不要擔心?提醒:3種炎症有癌變風險
    說來奇怪,我們的身體說它堅強,一個小傷口也會引起嚴重;說它脆弱,身上有些小炎症也會慢慢痊癒,因此很多人對小炎症都不是很在意,換句話說就是對自身的免疫系統很自信。但是有三類炎症如果不加以治療的話,可能會變成癌症。
  • 反覆腹瀉、腹痛要當心炎症性腸病!
    但也有人可能經歷頻繁的腹瀉、腸潰瘍和身體的其他部分存在的問題,如關節的炎症、皮疹和眼睛等問題。克羅恩病可以導致腸道阻塞和疤痕組織產生等。有這種情況的人可能更容易受到感染和在腸道周圍發展為膿腫。 潰瘍性結腸炎只會影響大腸。炎症多始於直腸(肛門端直腸,糞便存儲的地方),只會影響直腸或與大腸連接的部分。最常見的潰瘍性結腸炎的症狀是腹痛和腹瀉帶膿血。
  • 女性常常被炎症折磨?5種陰道炎要分清,治療做好這2點
    大部分女性在患了陰道炎後,都曾使用過很多方法治療,但是發現還是會經常的反覆發作,或者治療的效果不理想。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有可能沒有區分清楚到底是感染了哪種陰道炎,因為不同的病菌導致的炎症特點不同,治療也存在差異。
  • 身體有炎症,若拖著,多久後會癌變?沒有這3種情況,值得高興
    器官出現癌變,在早期也不過只是炎症。只是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和調理,從而導致細胞癌變。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時候小小的炎症也會突變成讓人心驚膽戰的「癌症」,所以當身體出現下面這三種炎症是,千萬不要大意。身體有炎症,若拖著,多久後會癌變?沒有這3種情況,值得高興第1種:胰腺炎一旦患上胰腺炎千萬不要放鬆警惕,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 我姓「炎」|炎症|炎症反應|機制|-健康界
    平時最常見的往往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前者可侵入機體細胞並將其殺死,引起炎症,後者通過釋放一種叫內毒素的物質激發炎症反應。物理創傷、燒傷、燙傷,以及化學試劑引起的腐蝕性損傷,則是直接破壞機體組織,進而引發炎症。此外,組織的長時間缺氧或缺養也能造成炎症。
  • 雲南協美醫院坑嗎(原雲南協和)雲南看婦科炎症
    誤區一:讓中成藥唱主角婦科中成藥大多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一般用作慢性婦科炎症的輔助治療,不能作為選擇治療,否則用「慢兵對強敵」,引起炎症的病原體會趁機擴散、發展,從而耽誤了病情。誤區三:各種婦科炎症不分同一種疾病,可能是由不同的致病菌造成,所以一定要去醫院,確定致病菌後再針對治療,否則極有可能造成疾病的遷延不愈。
  • 女性必看:這幾種炎症可能影響懷孕,甚至容易讓胎兒感染!
    細菌性陰道炎 主要是指陰道內的菌群平衡失調,導致有益菌群逐漸減少,當外界病菌入侵時大量繁殖而引發的炎症感染。在平時如果過度清洗陰部,採取不合理的避孕措施等都會提高炎症感染風險,這種情況需要服用抗生素以及陰道用藥治療來減輕炎症以及併發症。
  • 白細胞酯酶是什麼,它竟與女性炎症有關,如何預防
    對於白細胞酯酶的檢測結果,大家需要知道下面幾點:1、如果檢測的結果是陽性,那就說明被檢測的人體內存在白細胞,也就是說體內有炎症。2、一般引起人體白細胞酯酶指標升高的原因大多都是生殖泌尿系統的炎症,因此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就醫治療。
  • 疫情迴轉期炎症性腸病患者生物製劑-英夫利西單抗治療注意事項
    2020年一場疫情使我們的IBD患者英夫利西單抗的規律治療面臨了各種問題,在此總結一些大家關心的話題,結合實踐經驗以及文獻給大家做一個解答。 a) 有關於推遲輸注以及緩解狀態下後續治療的建議 對於已經進入較長時間(1年以上)的緩解期並且復發風險相對較低(比如達到黏膜癒合)的患者,可以適當推遲輸注。較理想狀況是可以早日恢復注射,建議推遲的時間越短越好,最長推遲時間不超過3個月。
  • 腎小球是血液過濾器,病變時,腎功能或受損,這6種炎症要警惕
    常見的腎小球炎症有哪些?1、急性腎小球腎炎大部分急性腎小球腎炎是由感染引起的,如上呼吸道感染和皮膚感染,還有猩紅熱等,腎臟體積較大,病變可累及腎小球。有時會出現一過性高血壓或腎功能不全,主要症狀是血肌酐輕度升高,一般1~2個星期左右就能恢復。另外急性腎炎綜合期易引發充血性心力衰竭。2、急進型腎小球腎炎幾乎所有的急進型腎小球腎炎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常見的是病毒感染或鏈球菌感染。
  • 世衛:各國醫生應關注兒童多系統炎症症候群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15日在疫情例行發布會表示,過去幾周收到來自歐洲和北美的報告,少數兒童出現多系統炎症症候群,被送入重症監護病房,某些特徵與川崎病和中毒性休克症候群類似。圖說:在俄羅斯莫斯科一所收治新冠兒童患者的醫院,醫護人員在重症監護室工作。
  • 女人患上「宮頸肥大」,治療期做這「3件事」,或許炎症悄悄溜走
    近幾年,女性發病的機率要比原先那些年高出很多,尤其是對於已婚的女人來說,發病率更高一些,因為已婚的人都有性生活,只要有性生活的女性出現宮頸肥大,宮頸糜爛的機率還是非常高的,宮頸肥大其實可以談得上非常嚴重的疾病的,一般可以通過正常的調節就可以慢慢的恢復,但是,如果宮頸肥大的女性患者對這個疾病的重視度還不夠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