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已經很多年了,會不會得胃癌?」「我曾經得肝炎,是不是會得肝癌?」類似這樣的想法很多人都會有,畢竟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大家對癌症都是高度重視和防治的心態。尤其被人科普後,有些慢性炎症可能會誘發癌症,大家心裡更是害怕。那炎症、癌症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什麼是炎症?
相信大家都得過大大小小的炎症,即使是小小的唇炎也會讓人感覺不適,這些無關痛癢的炎症即使不吃藥也能痊癒。炎症會出現在我們身上的部位,例如皮膚炎症、口腔炎症、咽喉炎症等,炎症就是身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所產生的反應,由於細菌或者病毒的存在激活了免疫和非免疫細胞,然後這些細胞開始工作消除細菌或者病毒,炎症也慢慢轉好直至消失。也就是說,炎症是身體損傷和修復損傷的整個過程。一般炎症的症狀就是:紅腫、疼痛、發熱等,嚴重的炎症還可能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炎症」和「癌症」一字差別,到底存在什麼關係?根據大量的醫學臨床數據顯示,很多癌症的出現、發展甚至是轉移都和炎症有一定的關係,20%以上的癌症都是由慢性炎症誘發的!因此大家對慢性炎症要引起重視,若是不幸患上這三種慢性炎症,請儘快治療。
肝炎
先來了解一下惡變過程:患上肝炎,不加控制轉化為肝硬化,最終誘發肝癌。這裡的肝炎不僅是指病毒性肝炎,還是包括了脂肪性肝炎。若是患上肝炎不進行科學的治療,炎症就會持續對肝細胞進行攻擊,從而誘發肝癌,因此治療炎症是預防癌症最有效的辦法。此外大家平時還應該預防肝炎,從源頭上切斷肝癌的發病因素。
1.病毒性肝炎
相信大家在平時生活中都聽過A肝、B肝、C肝等疾病,這些都是屬於病毒性肝炎,A肝的傳染往往是因為某地方的環境衛生條件差引起的,因此大家平時要注意衛生,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勤洗手勤洗澡保證不會感染A肝病毒。而B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是血液傳播,因此大家出門在外不要隨意借用別人的私人用品,例如牙刷、剃鬚刀、指甲剪、碗筷、貼身毛巾等,切斷感染源是預防B肝最有效的辦法。
2.脂肪性肝炎
脂肪性肝炎也非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預防酒精性的很簡單,平時要控制酒量,最好是做到零抽菸零喝酒。預防非酒精性的,飲食方面少吃高油脂、高糖、高膽固醇等食物,減輕肝臟的負擔是保護肝臟最好的途徑。還應該注意不能濫用藥物、過度節食,以免損傷肝臟。
慢性萎縮性胃炎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變,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是患慢性萎縮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因此大家平時要注意防治幽門桿菌,例如保持用餐距離,不要嘴對嘴餵飯;不與他人混用碗筷;少吃生食或者半生不熟的食物等。若是不幸感染,要積極接受根除性治療,從而降低患癌風險。此外萎縮性胃炎患者平時還減少菸酒、食用鹽、醃製類食物、煎炸類食物等物質的攝入,打好「保胃戰」預防胃癌!
慢性胰腺炎
相信大家都聽過胰腺癌,它是癌中之王,惡性程度極高,五年內生存率低於8%。是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而患有慢性胰腺癌的患者比常人患胰腺癌的風險要高出數倍,因此不僅要及時接受治療,平時還應該做到零菸酒,飲食上少吃高蛋白、高糖分、高脂肪、高膽固醇等食物。此外需要提大家,若是家族有胰腺癌病史的朋友,即使未患慢性胰腺炎也不能掉以輕心,你們屬於胰腺癌的高危人群,醫生建議你們做好定期體檢。
由此可見,小小的炎症也有可能變成癌症,大家平時要多加關注自身健康狀況,患上疾病及時治療,做出相應的改變,避免癌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