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小炎症會自動消失,不要擔心?提醒:3種炎症有癌變風險

2021-01-18 甲狀腺乳腺外科任毅

說來奇怪,我們的身體說它堅強,一個小傷口也會引起嚴重;說它脆弱,身上有些小炎症也會慢慢痊癒,因此很多人對小炎症都不是很在意,換句話說就是對自身的免疫系統很自信。

但是有三類炎症如果不加以治療的話,可能會變成癌症。而很多癌症早期都沒有症狀,或者被自身忽視從而拖成了中晚期,大大降低治癒率,因此面對身體的炎症,大家不可掉以輕心。

01宮頸炎,要查明感染源

這個炎症的高發群體是已婚已孕的婦女,是一種很常見的婦科炎症,由於女性朋友獨特的生理結構因此易發感染。宮頸是女性很重要的器官的之一,於是很多人得了宮頸炎都比較害怕,其實宮頸炎也分不同感染,若是你是淋球菌或者衣原體感染導致的宮頸炎,癌變概率是很小的,不過醫生建議大家是要接受正規治療。

若你是感染HPV導致的宮頸炎,那麼癌變的概率會很大,因此若是不幸患上宮頸炎,不要隨意用藥甚至不用藥,應該及時去醫院查明感染原因,從而對症下藥。俗話說「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若是因為自身的鬆懈而導致癌變成宮頸癌,這個苦果只能自己咽。

因此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講究衛生,即使在生理期也要勤洗澡勤換內褲。如果有條件的可以接種HPV疫苗。此外醫生提醒大家,女性朋友在25歲左右後每年都應該做一次宮頸癌篩查,尤其是家族中有宮頸癌病史的朋友。

02慢性萎縮性胃炎,預防幽門桿菌感染

很多朋友因為忙於工作和家庭,三餐經常都是隨意糊弄,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患上慢性胃病,大部分慢性胃病只要合理用藥和加以調理都能慢慢痊癒,但是慢性萎縮性胃炎十分難治,而且它是胃癌的癌前病變,若是不好好接受治療會大大增加胃癌風險。萎縮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是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預防感染幽門螺旋桿菌。

日本是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高發國家,主要是他們愛吃刺身或者生冷的食物的緣故,醫生在這裡建議大家進食時,儘量多將食物煮熟,減少寄生蟲和細菌感染從而預防幽門螺旋桿菌。孩子身體抵抗力弱,在十歲前都是感染幽門桿菌的高發期,因此家長們不要嘴對嘴餵飯或者將食物嚼碎了給孩子吃,餐具最好也是單獨分開,保持適當的用餐距離才是真的愛孩子。

患上萎縮性胃炎後,大家除了要接受正規治療外,還應該在生活中多加調理。很明顯的,對於生冷、辛辣、油炸燒烤、醃製等食物一定要少吃,最好是不吃;吃飯時應該做到細嚼慢咽,這樣不僅易消化還能減輕胃腸道負擔。而普通人也應該做好預防,因此若是有抽菸喝酒、濫用藥物等不良生活習慣的朋友,應該及時糾正減少生病機會。

03肝炎,肝臟問題要重視

肝硬化是肝癌的癌變病變,而肝炎是誘發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引起肝炎的原因有多重,例如B肝或者C肝,因此大家在感染病毒性肝炎後,應該及時接受正規治療加以控制。此外病毒性肝炎具有很強的傳染性,B肝或者C肝主要是由血液傳播的,A肝主要是通過糞口傳播的,大家要切斷傳播來源預防疾病,保證自身健康。

生活中還應該少喝酒、少吃高脂肪的食物來保護肝臟,這兩種不良飲食習慣都會誘發脂肪肝,若是不加以控制則會引起肝炎,從而損傷肝臟健康。若是有服用解酒藥來安慰自己的朋友,可以將家裡的解酒藥都扔了,因為市面上所有解酒藥通通沒用。

肝臟不僅參與食物和酒精代謝,還參與了藥物代謝,因此大家不可濫用藥物,不管是西藥還是中藥,很多藥物都會引起肝酶升高甚至是肝臟衰竭。養肝其實不必那麼複雜,醫生建議大家儘量少吃保健品、保健藥物等,這些保健品若是加入了不明成分反而會損害肝臟。

若是患上這三種炎症,醫生都建議大家及時接受治療,若不加以控制苦果只能自己承擔!而常人也應該做好預防。

相關焦點

  • 身體有炎症,若拖著,多久後會癌變?沒有這3種情況,值得高興
    器官出現癌變,在早期也不過只是炎症。只是沒有及時進行治療和調理,從而導致細胞癌變。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有時候小小的炎症也會突變成讓人心驚膽戰的「癌症」,所以當身體出現下面這三種炎症是,千萬不要大意。身體有炎症,若拖著,多久後會癌變?沒有這3種情況,值得高興第1種:胰腺炎一旦患上胰腺炎千萬不要放鬆警惕,積極配合醫生治療。
  • 炎症發展到癌症,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提醒一下:3種炎症別拖延
    有些患者會問醫生,「肝炎會不會發展成肝癌?」「胃炎到胃癌大概有多久?」這樣的問題比較常見,今天就集體做個解答。首先在生活中,炎症比較常見,受到病菌感染可能引發炎症,人體內的病變也可能產生炎症。而確實有一些炎症會隨著疾病的不斷發展,誘發癌變,發展為癌症。
  • 炎症發展到癌症,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醫生提醒:3種炎症別拖延
    其實現在所有的人都有著諱疾忌醫的心態,尤其是年齡越大越害怕去醫院,就會讓小毛病發展成大問題,會讓很多小的炎症,後來發展成癌症,這些炎症和癌症看起來只有一字之差,但實際上這兩者之間卻有天壤之別,因為炎症是人體自我保護機制,而癌症卻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
  • 醫生告誡:體內有3種炎症,趕緊消炎不要拖
    有人聽說炎症是癌症之源,炎症長時間存在,真的會變成癌嗎?如果體內有3種炎症,要乾淨消炎,拖久了,可能真的會變成癌前病變,大大增加癌症風險,下面就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哪3種炎症,時間長了,可能會發展成癌?第1種:B型肝炎。B型肝炎跟肝癌的關愛十分密切,有近八成的肝癌都是有B肝演變而來的。而在我國,肝炎人數眾多,光是B肝人數就高達七千多萬,還有很多尚未得到治療,更需注意。
  • 身體各處的炎症,久拖不治,多久會癌變?醫生:不可以小看這3處
    ,尤其是這3個部位出現炎症,大家一定不要忽視,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避免器官出現癌變。癌症是很多人都不願意發生的疾病,所以大家就千萬不要小看咽喉部位出現的炎症,在感覺到自己身體出現不適症狀時,不要想著拖一會就不難受了,通常情況下疾病都很難自己痊癒,尤其是患有慢性炎症的患者,需要長期治療,很多人在治療一段時間後都會自行停止,選擇放任炎症發展,讓炎症逐漸發展成癌症,積極治療,堅持戒菸戒酒
  • 炎症發展成癌,一般要10年時間,醫生:遇到3種炎症,需儘快治療
    「我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已經很多年了,會不會得胃癌?」「我曾經得肝炎,是不是會得肝癌?」類似這樣的想法很多人都會有,畢竟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大家對癌症都是高度重視和防治的心態。尤其被人科普後,有些慢性炎症可能會誘發癌症,大家心裡更是害怕。那炎症、癌症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 炎症不能拖,久拖易變成癌?碰到4種炎症,最好儘早治療
    此篇文章立刻讓群眾議論紛紛,這裡所說的感染其實就是日常中經常會出現的炎症。生活中,炎症這種疾病對於我們來說真的是再熟悉不過了,什麼鼻炎、胃炎、肝炎、皮炎、耳膜炎等等很多很多,算是一種小型疾病,基本上都是靠吃藥來解決的。
  • 癌症也會從炎症「入手」?身上這3處發炎,小心拖出癌細胞來
    殊不知,小炎症可能會誘發大問題,有時一個長期存在的炎症,甚至會和「癌」扯上關聯! 炎症和腫瘤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研究認為炎症出現後,炎性細胞在嵌入炎症部位的同時,還會產生大量的活性氧、活性氮物質且慢性嚴重發展的過程中,內部也會產生抗氧化機制的抑制作用,這些都可能會損傷患者細胞DNA,最終引發癌變!
  • 20種食物是天然消炎藥,吃的越多,身體炎症越少!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雖然炎症是免疫系統的保護性反應,是身體攻擊有害異物的自然機制,然而,即使你沒有受到任何外來物質的威脅,也可能發生炎症。儘管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這種炎症被稱為慢性炎症,它持續時間長而且危險,往往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關節炎等許多重大疾病有關。一般來說,慢性炎症的原因包括現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壓力太大、不良的飲食習慣、肥胖等。
  • 1/6癌症由炎症引起!你害怕炎症失控嗎?想要炎症少,抗炎食物得知道
    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機體對於刺激的一種防禦反應。 一旦部分機體「遇襲」,炎症反應隨時可能發生,常見的有胃炎、鼻炎、扁桃體炎、肺炎、肝炎、腎炎等。 你或許認為,炎症都是「小病」,吃點「消炎藥」就能好。 但它可能發展成多種疾病,治療也不能亂來。
  • 醫生提醒:6種聽起來嚇人的「婦科病」,實際根本用不著治
    其實根據女性不同的位置,它會有不同的分類,比較常見的婦科病就有陰道炎,宮頸炎,以及宮頸糜爛等等,如果發生在自己的宮腔內部,可能就會有子宮肌瘤和子宮內膜炎或者是卵巢囊腫,出現在盆腔部位,多見於盆腔積液或者是盆腔炎,有些疾病聽起來非常可怕,但實際上根本就不嚇人。
  • 社交疏離、精神孤獨與身體炎症
    而由社交疏離所引發的一些人的孤獨的現象,隨著隔離時間的增長,可能會對人的身體造成有別於病毒的其他負面影響。這值得引起人們的警惕。 最近,一項回顧性研究就分析了社交疏離和孤獨感與身體炎症的關係,發現它們之間存在顯著關聯。作為一種常見的身體健康狀況的信號,研究者估計,炎症可能是孤獨和社交疏離這樣的社會行為和心理層面的因素從生理上影響人的一種表現。
  • 久病恐會拖成「癌」,身體的這3種病,不要忽視,得癌風險大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對於醫院總會有種莫名的恐懼和牴觸,而這種牴觸帶來的就是,不管自己身體多麼的不舒服,只要是能堅持到不到醫院能扛過去是絕對不會到醫院的;除非是實在己扛不住了。而扛不住的那刻,也是身體已經到了極限的那刻,小編就曾經如此過,那時候牙疼,一開始只是輕微的,就自己每天喝點菊花茶,想著清熱去火,慢慢就好了。
  • 堪稱「天然消炎藥」的食物,都有哪些?體內有炎症的人,不妨多吃
    炎症是生活中常見的一個小毛病,很多人體內有炎症時,已經習慣了吃消炎藥,覺得這樣好得會更快。但有句話說是藥三分毒,一有啥小毛病就吃藥,時間長了,也不利於健康,反而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治標不治本。想要預防和減輕炎症,建議大家也要做好下面幾事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範圍內,肥胖是會導致炎症反應的,建議大家將自己的BMI控制在18.5-24之間,體重合理,身體也會更健康。想要體重保證在健康範圍,就要管住嘴邁開腿。
  • 胃部有炎症時,身體會出現這3種症狀,注意預防,避免腸胃病變
    導語:如今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買房買車的壓力逐漸增加,有些人只顧及工作,卻並不關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尤其是對於吃飯休息等並不在意。這非常容易導致我們的胃出現問題,最常見的胃部疾病就是胃炎了。胃部有炎症時,身體會出現這3種症狀,注意預防,避免腸胃病變1、食欲不振胃部有炎症時,胃黏膜受了損傷,我們的胃部消化吸收功能就會受到影響,最早出現的就是食欲不振,沒有胃口。這也是胃部對自己的保護。
  • 這3種常見婦科炎症要及早處理,拖著沒好處
    據統計,75%的女性一生中會患有一次婦科炎症,這是女性常見病和多發病。部分女性覺得這是難以啟齒的事,當感覺到身體不適時也不好意思去醫院做檢查,結果讓小疾病拖成大問題,甚至拖成癌症,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宮頸腫瘤和婦科炎症有沒有關係?
  • 婦科炎症有哪些症狀 六大婦科炎症警示婦科病
    女性最容易頭疼的及時婦科病的發生,其實婦科炎症並不是很難發現,我們只要在生活中很好的觀察它,就一定會發現婦科炎症的症狀。因為婦科炎症的出現有很多的不容忽視的症狀,那麼在出現這些症狀的時候我們就一定要注意了。
  • 女人別錯把宮頸癌前兆當簡單婦科炎症,要警惕身體這4種異常
    實際上,宮頸癌一旦到來,身體就會有相關的警告,如果能夠及時關注,引起注意,就不會達到這最後一步。一、身體若有這4種異常,就需要警惕1、非經期出血,如接觸性出血它是宮頸癌的早期表現。如過自身已經絕經,但再次出血,應儘早到醫院檢查。
  • 10年老咳嗽、哮喘、肺部炎症,戒掉米麵糖多吃肥肉後,竟然消失了
    2周之後,其中10名兒童表現出中度改善,3名兒童出現明顯改善;3周之後,15個孩子中有14個表現出中度以上改善。 這個時候身體為了運行,就會自動開啟另一種供能模式:燃燒脂肪—生成酮體。 想想看,化身「燃脂機器」的你,能不瘦麼?這也對因為肥胖帶來的肺部功能障礙起到了極大改善作用。
  • 炎症的兩個面孔——「保護」和「傷害」
    炎症的「兩個面孔」炎症反應是一種強大的保護形式,可以擴張血管,提高體溫並吸引大量免疫細胞進入感染或受傷的組織。但是,有時炎症不會消失,持續的炎症不但沒有起到有益的作用,反而成為一種持續的、無限制的負擔,會嚴重損害皮膚、關節甚至增加患癌症的風險。細菌或病毒感染後可能會產生慢性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