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癌症由炎症引起!你害怕炎症失控嗎?想要炎症少,抗炎食物得知道

2020-12-27 騰訊網

生活中,很多人受到過炎症困擾

小到毛囊炎、咽炎

大到肺炎、腸胃炎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炎症並不致命

但是,一旦炎症失控

就會擾亂人體功能

甚至發展成癌症

炎症會致癌

炎症是臨床常見的一個病理過程,可發生於各個組織和器官。

日常生活中以感染性炎症居多,它是機體對於刺激的一種防禦反應。

一旦部分機體「遇襲」,炎症反應隨時可能發生,常見的有胃炎、鼻炎、扁桃體炎、肺炎、肝炎、腎炎等。

你或許認為,炎症都是「小病」,吃點「消炎藥」就能好。

但它可能發展成多種疾病,治療也不能亂來。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項報告顯示,世界上1/6的癌症是由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這些感染便是老百姓俗稱的「炎症」。

這是因為,當人體內長期存在炎症或是無法抑制炎症的發展時,就會攻擊人體組織,這對癌症的誘發、促進、惡性轉化、侵襲和轉移等過程都起到推動作用。

炎症不除傷全身

有時候,引起炎症的原因並沒有消失,會讓炎症變成一種長期的、對身體有害的狀態,甚至誘發下列疾病。

1

精神抑鬱

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表明炎症也會誘發情緒低落、食慾不佳、睡眠質量差等抑鬱症狀。

2

危及心血管

血管中脂肪斑塊的形成會引發慢性炎症,吸收白細胞,進而形成血栓,最終導致心臟病發作。

3

引發糖尿病

體重的增加、肥胖,多表現為血脂、血糖的增加。

一旦脂肪增多,會分泌更多的炎症因子,使得免疫系統異常活躍,導致脂類的代謝異常,進而增加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指數。

4

損傷骨骼

若是炎症發生在骨關節,會出現疼痛與僵硬感。

有時,骨腸道炎症也會損傷骨骼,因為炎症會阻止人體吸收鈣、維生素D等構建骨骼的營養素。

5

誘發癌症

病毒感染是誘發癌症的一大原因。

醫學界已明確,宮頸癌與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有關。

另有研究表明,肝癌與肝炎病毒有關,鼻咽癌與皰疹病毒感染有關,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

防炎症,常吃抗炎菜

其實,預防炎症很簡單,除了從生活習慣上預防,正確的飲食也能幫助我們對抗炎症。

有研究表示,下列食物均具有預防炎症的功效,也被稱為「抗炎菜」。

1

三文魚

三文魚含有抗炎成分ω-3脂肪酸,對預防許多疾病都有幫助。

2

海帶

海帶富含纖維素,有抗腫瘤和抗氧化的功效。

3

十字花科蔬菜

西蘭花、紫甘藍、圓白菜、菜花等十字花科蔬菜富含抗氧化劑,能有效抑制炎症損傷。

4

藍莓

藍莓不但可以減少炎症,而且可以防止大腦老化和預防癌症以及老年痴呆。

5

姜具有對抗炎症和控制血糖的作用。

6

大蒜

有多項研究表明,大蒜可以幫助對抗炎症、調節血糖和控制感染。

7

綠茶

綠茶含有抗炎的類黃酮成分,是一種絕佳的抗炎飲品。

8

紅薯

紅薯含有豐富的複合碳水化合物、纖維、β-胡蘿蔔素、錳和維生素B6、維生素C,可以幫助體內的炎症康復。

促炎飲食,你聽過嗎?

1

精緻穀物

高血糖也會讓身體的炎症反應上升,少吃甜食和精米白面,增加一餐中雜糧、薯類和蔬菜的比例,有助控制餐後血糖。

2

反式脂肪

反式脂肪會升高有害膽固醇,引起炎症、肥胖和胰島素抵抗。含有反式脂肪的食物包括油炸食品、快餐、焙烤食品,比如花生醬,以及含有氫化油和人造黃油的食品。

3

加工肉

炎症時應該少吃富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紅肉、加工肉。

4

酒精

長期飲酒會對多個器官造成刺激,最終可導致癌症。

5

人工食品添加劑

阿斯巴甜和味精是兩種食品添加劑,它們可觸發炎症反應,大家儘量少吃。

相關推介

西安中醫腦病醫院營養科

我院營養科是陝西省臨床營養學會會員單位,下設腸內配置室。科室主要負責全院病人的營養會診、營養評價、營養治療、營養監測和營養宣教等工作,重點開展我院危重病人的腸內、腸外營養支持;針對糖尿病、漸凍人、腦癱、植物人、癲癇以及其他營養相關性疾病進行營養治療和飲食指導;基本滿足住院病人營養治療的需求,承擔醫院住院病人以及全院工作人員的營養宣教工作。

本文綜合自人衛健康、生命時報、養生中國及網絡,版權歸原創所有

編輯丨張麗姝

責編丨高雲寧

審核丨李彩紅

相關焦點

  • 癌症是拖出來的?醫生告誡:體內有3種炎症,趕緊消炎不要拖
    水滴石穿不是一天能產生的,同樣,癌症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形成的,大病往往都是小毛病拖久了拖出來的。有人聽說炎症是癌症之源,炎症長時間存在,真的會變成癌嗎?如果體內有3種炎症,要乾淨消炎,拖久了,可能真的會變成癌前病變,大大增加癌症風險,下面就具體向大家介紹一下。
  • 20種食物是天然消炎藥,吃的越多,身體炎症越少!
    雖然炎症是免疫系統的保護性反應,是身體攻擊有害異物的自然機制,然而,即使你沒有受到任何外來物質的威脅,也可能發生炎症。儘管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這種炎症被稱為慢性炎症,它持續時間長而且危險,往往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關節炎等許多重大疾病有關。一般來說,慢性炎症的原因包括現有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壓力太大、不良的飲食習慣、肥胖等。
  • 這些炎症可能比癌症更可怕,發病快、致死率高
    關於炎症,大家都覺得它是不好的,只會帶來「紅腫熱痛」等一系列的不適,但凡事都有兩面性,炎症也是一樣。 1、一定程度的炎症有助於鍛鍊免疫力 所謂炎症,其實是機體對致炎因素引起損傷的防禦反應。即當各種因素導致機體損傷時,人體會啟動免疫系統抵抗外敵、修復受損組織,這一過程中會釋放炎症因子。
  • 炎症發展到癌症,大概需要多長時間?提醒一下:3種炎症別拖延
    首先在生活中,炎症比較常見,受到病菌感染可能引發炎症,人體內的病變也可能產生炎症。而確實有一些炎症會隨著疾病的不斷發展,誘發癌變,發展為癌症。看似只有一字之差,但聯繫還是比較密切的。炎症是人體內的一種保護機制,通過激活人體內的免疫系統消滅病原體來促進病情恢復,保護身體免受疾病侵擾。但是如果長時間的炎症很可能刺激體內的細胞產生損傷,從而發生癌變。
  • 炎症發展成癌,一般要10年時間,醫生:遇到3種炎症,需儘快治療
    「我是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已經很多年了,會不會得胃癌?」「我曾經得肝炎,是不是會得肝癌?」類似這樣的想法很多人都會有,畢竟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大家對癌症都是高度重視和防治的心態。尤其被人科普後,有些慢性炎症可能會誘發癌症,大家心裡更是害怕。那炎症、癌症之間到底有什麼聯繫呢?
  • 生活方式醫學院08:膳食炎症指數(DII),助你降低疾病危險!
    膳食炎症指數( the Dietary Inflammatory Index,DII),乃助力健康的好工具;採取更抗炎/更少促炎性的飲食,能降低許多疾病的風險!
  • 炎症發展到癌症,大概需要多長時間?醫生提醒:3種炎症別拖延
    其實現在所有的人都有著諱疾忌醫的心態,尤其是年齡越大越害怕去醫院,就會讓小毛病發展成大問題,會讓很多小的炎症,後來發展成癌症,這些炎症和癌症看起來只有一字之差,但實際上這兩者之間卻有天壤之別,因為炎症是人體自我保護機制,而癌症卻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
  • 天冷謹防感冒、流感引起的呼吸道炎症
    感冒、流感都能引起呼吸道炎症 不論是普通感冒還是流行性感冒,大都是由病毒引起的。病毒從呼吸道進入,侵襲咽部,引起上呼吸道炎症,導致患者出現咽痛、咳嗽等症狀。呼吸道炎症產生的痰液會積蓄在呼吸道內,如果不能及時排出,對支氣管造成持續刺激,繼發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更嚴重的肺部炎症。
  • 身體的小炎症會自動消失,不要擔心?提醒:3種炎症有癌變風險
    說來奇怪,我們的身體說它堅強,一個小傷口也會引起嚴重;說它脆弱,身上有些小炎症也會慢慢痊癒,因此很多人對小炎症都不是很在意,換句話說就是對自身的免疫系統很自信。但是有三類炎症如果不加以治療的話,可能會變成癌症。
  • 婦科炎症發病率這麼高?聊聊婦科炎症的那些事
    婦科炎症有哪些症狀? 婦科炎症的危害有哪些? 我們來聽聽專家怎麼說! 什麼是婦科炎症?
  • 我姓「炎」|炎症|炎症反應|機制|-健康界
    由此看來,炎症對機體是有利的,雖然炎症反應往往伴隨著疼痛、瘙癢等不好的感受,但這些症狀幾天後就能隨著炎症一起消除。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有些炎症失控時對機體自身也會產生損害。此外,機體有時會將一些無害因子錯認為有害因子,產生本不該發生的炎症,比如花粉過敏。
  • 你知道這些都可能引起狗狗腸道炎症嗎?
    腸炎可作為僅侵害小腸的一種獨立疾病,但更常見的是胃、小腸和結腸的廣泛炎症。通常所說的腸炎是包括胃、小腸和結腸炎症的通稱。一、犬腸炎的病因:腸炎的病因與狗狗胃炎的病因大致相同:1、採食了腐敗或汙染的食物,或誤食了毒餌、刺激性藥物、異物等。
  • 婦科炎症有哪些症狀 六大婦科炎症警示婦科病
    婦科炎症有哪些症狀1、白帶異常症狀:如果是白帶異常的情況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了,在發生這種情況下的時候會出現無色透明粘性白帶,白色或灰黃色泡沫狀白帶,凝乳狀白帶,豆腐渣樣白帶,水樣白帶,白帶有血絲或白帶增多、減少、有異味。
  • 堪稱「天然消炎藥」的食物,都有哪些?體內有炎症的人,不妨多吃
    炎症是生活中常見的一個小毛病,很多人體內有炎症時,已經習慣了吃消炎藥,覺得這樣好得會更快。但有句話說是藥三分毒,一有啥小毛病就吃藥,時間長了,也不利於健康,反而會對藥物產生依賴,治標不治本。其實,日常中有一些食物,堪稱「天然消炎藥」,體內有炎症的人,不妨常吃,或許能幫助減輕炎症,促進恢復,下面具體向大家介紹下。哪些食物堪稱「天然消炎藥」?苦瓜:苦瓜雖然吃起來苦,但其中含有的生物鹼、苦味素等成分,可以殺菌消炎。
  • 炎症不能拖,久拖易變成癌?碰到4種炎症,最好儘早治療
    根據最近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發布的一篇研究報告顯示:世界上將近六分之一的癌症都是因為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此篇文章立刻讓群眾議論紛紛,這裡所說的感染其實就是日常中經常會出現的炎症。目前我國各類炎症的患病率迅速增多,據調查,慢性咽炎、鼻炎的發病率在87%,慢性胃炎的發病率在30%,慢性腎臟病在11%,那如此種類繁多的炎症究竟何種炎症容易爆發成癌症呢?
  • 長時間沒有「需求」的女性,會得婦科炎症嗎?和你想的不一樣
    在日常生活中對於性生活,女性往往比男性表現得更加靦腆,不會主動需求或者是害羞拒絕,正常的成年女性也需要一定的性生活頻率,要達到符合你當前年齡段的性生活次數,才算是女性的正常性生活需求。那么女性長時間沒有性生活,會得婦科疾病嗎?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10年老咳嗽、哮喘、肺部炎症,戒掉米麵糖多吃肥肉後,竟然消失了
    相關閱讀減肥到底是要少吃米麵糖,還是要少油少鹽? 當氧化1個葡萄糖分子時,身體會消耗6個氧分子,並產生6個二氧化碳分子,葡萄糖/碳水化合物的呼吸商計算下來就為1.0。 而脂肪則不同,其呼吸商僅為0.7,這代表脂肪代謝時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分子更少。
  • 炎症的自述:發生、機理和結局|中性粒細胞|炎症|機理|損傷|-健康界
    1炎症的發生炎症是由機體損傷造成的一種反應,是高等動物用來對抗感染和外傷的手段,能夠將有害因子和損傷組織清除,由此看來,炎症對機體是有利的,雖然炎症反應往往伴隨著疼痛、瘙癢等不好的感受,但這些症狀幾天後就能隨著炎症一起消除。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有些炎症失控時對機體自身也會產生損害。此外,機體有時會將一些無害因子錯認為有害因子,產生本不該發生的炎症,比如花粉過敏。
  • 多吃這些抗炎食物 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網易體育12月21日報導:《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近期刊登的文章指出,常吃抗炎食物能夠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風險。
  • 研究發現口腔炎症如何引發腸道炎症
    研究發現口腔炎症如何引發腸道炎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17 16:12:34 美國密西根大學Nobuhiko Kamada研究組的最新工作發現口腔炎症如何引發腸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