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嗅覺障礙幹細胞治療有新方法
(記者孫國根)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餘逸群研究員、餘洪猛教授和孫希才副主任醫師臨床課題組,利用生物體來源的嗅黏膜組織,實現了體外幹細胞的成功培養及嗅感覺神經元的高效誘導分化,為利用幹細胞移植治療嗅覺障礙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學材料來源,並有望向臨床轉化。相關論文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治療診斷學》上。
據悉,嗅覺障礙是指部分或全部嗅覺功能下降、喪失或異常,臨床表現為嗅覺減退、喪失、缺失、倒錯,幻嗅和嗅覺刺激敏感性增加。隨著現代社會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加劇,嗅覺障礙的發病率不斷提高。但嗅覺障礙的發病機制一直不十分清楚,治療效果也不令人滿意。在體外培養出能夠分化為成熟嗅感覺神經元的嗅黏膜幹細胞是實現幹細胞治療嗅覺障礙的前提。
餘洪猛說,在哺乳動物的嗅黏膜中存在幹細胞,當嗅黏膜受到損傷後,幹細胞能夠分化成嗅感覺神經元替代受損細胞。但在嗅覺障礙患者中,嗅黏膜幹細胞的激活和分化能力受損,無法生成新的嗅感覺神經元。研究發現,利用幹細胞移植治療,在體內生成新的嗅感覺神經元後,達到恢復嗅覺功能是嗅覺障礙的理想治療方法。
為此,臨床課題組研究人員利用小鼠和人源嗅黏膜組織,通過三維培養方法,在體外成功建立了嗅黏膜幹細胞的培養體系。在進一步研究中,他們利用不同的小分子化合物和生長因子的藥物組合,分別在體外培養的小鼠和人源嗅黏膜幹細胞上誘導分化出成熟嗅感覺神經元,並通過鈣成像技術證明這些嗅感覺神經元能夠對氣味分子刺激產生響應。此外,通過測序技術,研究人員發現不同培養條件下可產生具有不同形態的小鼠嗅黏膜幹細胞,因而可以治療不同成因導致的嗅覺障礙患者。(孫國根)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