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飯圈搞臭,你們就滿意了?

2020-08-27 威看世界

1993年9月初,正值央視35周年臺慶。

趙麗蓉搭檔蔡明、郭達出演小品《追星族》,在CCTV1首播。

三人扮演祖孫三代。

其中,蔡明飾演的追星女孩,與趙麗蓉飾演的奶奶有段對話。

放今天看,依舊很

蔡明:我們冒著大雨,捧著鮮花,在馬路旁邊等著他的車 。 忽然車燈亮了,越來越近,我看見那個歌星衝我微微一笑,我捧著鮮花呼喊著,上前攔他的車的時候,就聽見那車輪「唰」的一下......趙麗蓉:停住了?蔡明:開過去了。 可是,那車它濺我一身的泥,那是多麼幸福的泥點子啊。


追星追到這份兒上,被作踐也幸福。

聽得郭達(飾爸爸)直冒火: 「真是個神經病。」

蔡明追的誰?

牆上貼著的四大天王。

九十年代,劉黎張郭四人於歌壇」廝殺,「香港十大勁歌金曲獎」近乎被他們壟斷。

那幾年,四人神曲疊出,風頭無兩。

只可惜。

2000年後,「臺灣金曲獎」以更加包容的姿態騰飛。

周杰倫首張專輯《JAY》便獲了獎,新的時代呼嘯而來.......

八零九零後,誰人不識周杰倫、五月天,抑或是王力宏、蔡依林......

2002年,第13屆金曲獎

十年一轉變,二十年一巨變。

如今,金曲獎已無人問津,各類「數位音樂榜單」粉墨登場。

四年前,《周杰倫的床邊故事》以36小時破1000萬銷量的速度,堪稱奇蹟。

上個月,肖戰發布新單曲《光點》,3元一張。

僅24小時,銷量便破7000萬, 93小時銷量破億。

成亞洲銷量第一,全球銷量第三。

排他前面的是獲格萊美傳奇獎的Elton John,後面是獲格萊美終身成就獎的Bing Crosby。


當真年紀輕輕,大有作為?

但,隨之爆出的,是粉圈內部煽動性購買言論。

王健林式先定個小目標:

口吐芬芳式怒其不爭:

等價量化式張貼大字報:

與媽翻臉式借錢氪金:



這......

從「追星族」到「飯圈」,二十七年了。

粉絲竟比蔡明更加狂熱,父母比郭達更加焦灼,吃瓜群眾比趙麗蓉更加摸不著頭腦。

《新周刊》隨之轉載了一篇文章,題目便是:

「割韭菜,還是飯圈的刀快。」

不禁好奇,飯圈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01 入圈

飯圈, 相 同 愛好的人組成的圈子。

這個愛好,可指粉單一明星、某一團體,或著某對CP......

入圈,本始於「愛」,出於自願。

但,近幾年 圈門檻越來越高,標準也越來越嚴苛。

進入飯圈,新手需要上車指南:

打什麼榜?

買什麼代言?

關注什麼博主?

發博有什麼要求?

......


上車之後,要勤勉努力。

微博超話作為主戰地,每日籤到、發帖互動,必不可少。

提升超話等級,領取積分,再用積分為超話打榜。

超話排行榜,隨之成為各路飯圈必爭之地。

個人超話等級,也成為檢驗粉絲忠誠度的重要指標之一。

在某後援會粉絲群的入群條件中,明確標明:

超話等級需要 ≥ 9級。

此外,微博主頁相關博文需超150條。

且必須只粉一人。

為何只能粉一人?

因為別人即敵人。

處處有比賽,四面皆楚歌。

今日他家愛豆低你一頭,明日有可能就騎在自家頭上。

黑料不可怕,誰糊誰尷尬。

在這樣的危機意識驅動之下,對粉圈來說,最重要的就是:

做數據! 做數據! 做數據!

最簡單的,要給偶像「掄博」,即提高轉評贊數據。

偶像一條微博,轉贊數要過百萬,千萬,甚至過億。

而 微博的總用戶數僅3億多。

在2018年,央視就做過專題報導:

「人為操縱流量,轉發點讚均可做假」。

某數據公司總裁直言: 根本不是由真人刷出來的,而是由機器刷出來的。

商家看到商機,提供刷數據服務。

粉絲可以直接在購物平臺,選擇留言內容,選擇轉評數量。

剩下的,就是一鍵付費。

除了「掄博」,還有 「打投」

即讓自己家偶像,在各類說不上名字的榜單上位列前茅。

榜單都有時效性,往往今日輝煌,明日雲煙。

所以,另有個名詞叫 「搬家」

當出現新的榜單,飯圈需要連續一段時間連砸錢帶做數據,把偶像從一個榜單搬到另一個榜單。

流量帶來的不確定性,只能用砸錢來獲得安全感。


每逢偶像生日會,又是一輪新的戰爭。

誰家也別讓誰家小瞧了去。

買下紐約時代廣場大屏幕已經不新鮮,送行星命名權,送月球地皮(你沒看錯),直升機拉橫幅繞城飛行,海報一路貼到冰島......

如此大規模、統一化的集資應援,單憑個人是辦不到的。

背後是等級森嚴的管理結構:

統籌(後援會會長/副會長)→管理(各管理層)→幹事(各工作組負責人)

規模越大的後援會,管理層的選拔越嚴格:

審核條件不僅包括年齡、學歷。

還包括入坑時間,相關博文數量,有效氪金記錄......

甚至包括歷史身份審查,是否粉過對家或者真人CP。

而後援會背後站著的便是藝人公司。

據央視採訪的某後援會前管理層人員親述:

事實上,每一次掄博、打投、大型集資,經紀公司都會進行統一安排。

經紀公司養大粉,由大粉下場煽動小粉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

那場面,說是PUA或者邪教現場,一點不為過:

「人都死哪去了?別人家半小時十萬!咱們家半小時一萬!」


「榜單路人金主媒體都會看,姐姐只有我們了。」

「過了今晚如果數字不好,你就等著全網鋪天蓋地嘲三年!」

粉圈本是圈內事。

管你是養粉還是養蠱,邪教還是正教,路人真的不在乎。

但隨著飯圈不斷擴張,手伸得越來越長。

控評、反黑、舉報......入目皆是。

而留給路人的公共空間,越來越狹小。

乃至令人窒息。

02 出圈

公共空間,路人幾乎沒有討論偶像的餘地。

但卻要被迫接受信息。

熱搜一買,路人懵圈,這都誰跟誰?

飯圈語言入侵,隨處而見的縮寫:

(救救孩子,誰來給翻譯一下)

無休無止的控評:

讓人生理不適的彩虹屁:

「內娛今年能孕育出(某明星),是內娛的福氣,是內娛長夜中終於燃起了一星亮,它終於懂得對美神低下頭顱......」

「他烏靈的眼眸,倏地籠上嗜血的寒意,仿若魔神降世一般......」

一方面,偶像是神,是完美的化身。

另一方面,偶像又備受迫害,需要被保護,容不得一點中傷。

所有美好的詞皆為偶像而生,剷除異己時又異常惡毒。

讚美往往與詆毀一樣淺薄。

撕表達不同意見的素人:

P圖,點蠟,再送一套靈車漂移

撕資源衝撞的對家:

祖墳被炸

撕番位。撕偶像經紀公司。撕偶像參加的節目......

粉絲自稱是偶像的媽媽、妹妹、姐姐,甚至是狗。

全方位包攬所有事宜。

看到沒,飯圈認為自己手握「造神」與「毀人」的權力。

飯圈,是帶有宗教底色的。

這種底色又賦予其暴力性。

正如《烏合之眾》所說:

孤立的個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時,他不能焚燒宮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這樣做的誘惑,他也很容易抵制這種誘惑。但是在成為群體的一員時,他就會意識到人數賦予他的力量,這足以讓他生出殺人劫掠的念頭,並且會立刻屈從於這種誘惑。

群體的惡,掩飾了個人的怯懦。

群體的皮,催生了個人的惡爪。

當路人已經對買熱搜、控評、洗廣場習以為常。

不聽。不看。不理。

但是稍有不慎,便會觸碰到飯圈敏感的神經。

我們遇到過。

寫一篇分析偶像話語權的文章,會被評論扣粉籍。

寫一篇分析中國影視少女審美的文章,會被評論威脅。

這篇文章甚至沒有提到、批評這位偶像。

一句「噴子別噴,黑粉閉嘴」,便給定性了。

語言被簡化,思維在退化。

最後,只剩下反黑與舉報。

「所有帖子一律不去回復,直接舉報」。

這話背後暗含的意思是:

不需要講理,不需要辯論,只需要一哄而起,一棍打死。

媒體一旦發聲,一律按吃流量紅利、蹭熱度處理。

這其中甚至包括官方媒體。

「因紫光閣批評偶像,造謠紫光閣地溝油,事實上《紫光閣》是雜誌而不是飯店。」


罵不得。說不得。談不得。碰不得。

飯圈之外,其他的圈子、個人更要謹小慎微了。

今年三月底,名為「 亞非文學bot 」的微博號宣布永久停更。

這個微博號由幾位小語種文學愛好者組建,內容為轉載亞非文學投稿。

直到某次, 投稿人 的暱稱被飯圈定性為偶像黑稱,「亞非文學bot」的轉發被定性為夾帶私貨。

隨後,「亞非文學bot」被炸號,最後發布停更聲明。

「中東歐詩歌bot」為聲援「亞非文學bot」,也宣布永久停更。

在「中東歐詩歌bot」的聲明中寫著:

是什麼情況把人逼到噤若寒蟬,不敢發聲?舉報、人肉、洗地、控評,這樣真的人性嗎?你們的偶像,還在,別人的房子,塌了。你們踩在別人家園的廢墟上,說什麼洗白的話會不讓人群憤怒呢?

有讀者難過道:

「亞非文學bot能告訴你世界有多大,飯圈便告訴你世界有多小。」

小眾文化死去,大眾不覺得唇亡齒寒嗎?

03破圈

2008年,德國有一部電影名為《浪潮》,改編自真實事件。

講的是獨裁統治下的集體主義。

老師在課堂上提出「獨裁統治」實驗,學生從排斥到狂熱,僅用了五天。

將老師視為唯一領袖,用相同的手勢、穿著區分同類。

他們歸屬於集體,被集體安撫,藉由集體的力量向外界開炮。

他們創建網頁、四處宣傳,並將集體的標誌印在城市的標誌性建築上。


集體的狂熱帶來手握權力的快感。

像極了飯圈:

集資。控評。洗廣場。

舉報。人肉。反黑站。

無意將追星汙名化,也並非批判所有明星的飯圈。

不可否認,有的飯圈更佛系、更理智。

也並非飯圈行為,每位粉絲皆參與。

但是,生態如斯,內部腐爛,惡果外溢,圈內圈外誰也無法獨善其身。

當崇拜化為浪潮,只剩下奔湧與呼嘯,對不同的聲音,唯有粗暴的拍打與遮蓋。

結果吞沒了原因,目的吞沒了手段。

為剷除異己,便一步步降低作為人的底線。

粉一個人,為何要將自己化為槍、變成矛,任怒意支配黨同伐異。

我想起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寫的那句:

「兒童成人化,成人兒童化。」

在尚未分辨真正的惡之前,便輕易行使惡的權利。

在已經有能力表達善之後,又任意丟棄善的本性。

曾經,豆瓣打分是評價文學影視作品的標杆之一;

如今,無數小號湧入豆瓣,給偶像刷五星,給同檔期作品刷一星。

曾經,表達意見是據理力爭,辯駁論證。

如今,我們需要通過混亂的字母縮寫,猜測傳遞的信息。

曾經,向他人安利自己的偶像是靠作品。

如今,讓他人認識自己的偶像是靠強迫。

曾經,支持偶像是量力而行。

如今,量力而行是咬咬牙、榨乾錢包。

曾經,不同圈子,不硬融。

如今,小眾圈子,抵擋不住飯圈的入侵與炮轟。

螢光棒應援相聲

誰都明白,文化是用來交流的。

可,何處是陣地?哪裡還有家園?

在《浪潮》的最後,老師讓學生把不同意見的人架上講臺,讓集體用暴力、用語言對他進行羞辱。

當老師發號施令說: 再殺了他, 學生愣住了。

直到那一刻,集體才察覺是不是越界了。

老師想藉此敲醒學生:從開始,集體的所作所為便是錯誤的。

但,狂熱的信徒衝出來,他不願承認集體的虛無,也不願承認信仰只是假象。

最後只能掏出一把槍。

想用極端,求一個答案。

而這把槍,不僅打向別人,也打向自己。


在「中東歐詩歌bot」退博時,他送給讀者一首詩歌。

其中有幾句:

「當你聽到被侮辱者和被踐踏者的呼喊

願你不要拋棄你的傲骨

保持警惕,當山光亮起,起身出發

只要血在奔流,只要黑暗之星還在胸間」

最後:

沒有任何一種文化, 應該被飯圈文化摧毀。

沒有誰的發言權, 應該被飯圈抹殺摺疊。

比偶像失聲更恐怖的, 是飯圈失聰

相關焦點

  • 飯圈女孩之歌把飯圈文化寫得明明白白 全是男愛豆的痛啊
    王勉《飯圈女孩之歌》在線觀看(B站)【飯圈女孩之歌,王勉飯圈女孩之歌】在29日播出的《脫口秀大會》第三季突圍賽中,王勉以彈唱的形式演繹了脫口秀《我愛的女孩》,在網絡上引起共鳴。其貼近現實的歌詞博得全場哄堂大笑,被戲稱為《飯圈女孩之歌》。比如「你了解他的所有行蹤,截圖他的一舉一動,你反覆刷著他的吻戲,激動地問候女主角的祖宗」。「你說你一生摯愛就是王一博」,停頓一下後,「還有肖戰、李現、鄧倫、王思聰」。也有網友表示,這首歌在告訴粉絲們「理智追星」。
  • 王勉「飯圈女孩之歌」真實搞笑,王一博肖戰TFboy粉絲被調侃
    王勉的歌,其實是調侃諷刺了飯圈女孩的現狀,所以又被網友稱為「飯圈女孩之歌」。棍哥聽完,用一個詞評價:到位!梗到位,包袱到位,真實到位。棍哥要是個飯圈女孩,一定被內涵得無地自容。我們看看王勉都怎麼說的。這不正是飯圈女孩的現狀嘛?單方面宣布自己的愛豆是自己的「老公」。這要是真的,愛豆們得因為重婚罪被判多少年刑啊?接著,王勉又調侃,「你刷著他的每段吻戲,激動地問候女主的祖宗」。
  • 飯圈女孩的心思你別猜, 從這些「暗號」 開始了解飯圈
    年少無知的部屋君曾在微博上發表自己不滿意中國版《求婚大作戰》的造型,數天後這條微博突然被演員的粉絲圍攻罵街了數千條評論和集齊N種罵人方式私信。部屋君一臉懵逼,後來經提醒是因為上了「廣場」,明明部屋君並沒提演員的名字,批的也只是劇組造型師,不過粉絲告訴部屋君即使是這樣也把他們哥哥的臉露出來了(因此下圖特意打碼)。部屋君也不冤,畢竟是自己不懂飯圈文化。
  • 「飯圈文化」真的要涼了?
    來源於深八深夜八卦最近開會,飯圈又安如雞了。還得想法子把別家的往下踹放黑料、控場這些都是基操,更6的是穿著對家粉絲的衣服,到處給對家招黑,搞臭對家的路人緣聽說過飯圈養蠱麼?更糟糕的是,「飯圈文化」還在蠶食著其他圈子。
  • 普天同慶,「飯圈文化」真的要涼了?
    其實,人家也沒說要徹底端了「飯圈」(這也根本不可能),而是要整治一下「飯圈」的一些不良之風。許多沒混過飯圈的路人寶寶們,多少都有一不小心說錯一句話,就被某家粉絲狙過的慘痛經歷吧?很多曾經混過飯圈的人,在領教過可怕的「飯圈文化」精髓後,也都選擇紛紛退圈,或者縮脖子做了佛系粉
  • ​飯圈粉絲們為什麼愛舉報?
    否則你們學校教務處會收到我的電話。(會給學生留餘地,你自己考慮清楚)」以上就是我的想法,你們愛看不看,如此的態度而已。這是道歉的書信嗎,怎麼看起來都像是追討他人罪過的檄文。一路過下來,網暴事件的責任被層層轉移,最後在當事人那裡被視而不見。04.
  • 飯圈背負惡名的原因
    飯圈是承受了很多惡意的日常參與式消費者群體/愛好群體。那為何會如此呢?花了一年多時間了解網際網路平臺,了解飯圈後,簡單地闡述幾點:一,大眾對娛樂產業不滿,一是出於事實,部分從業者素養,部分作品,一些機構的商業手法不過關,包括營銷以及對飯圈市場的培育方式。二是,社會性的,娛樂業與明星藝人成了滿足人們釋放八卦熱情的所在,以及社會一些激蕩情緒情感的消解池。
  • 別讓飯圈文化害了五條人
    飯圈我真的怕了第二期贏了五條人以後,網絡上對於她們的評價就變了。「學院派、老阿姨裝小妹妹、保送、火葬場音樂」。這時阿珍在知乎上看了一個帖子覺得還挺好玩的。因為粉絲最後搞臭的明星也不是一個兩個了。阿珍也不希望五條人的粉絲們都變成飯圈的粉絲們,樂隊們之所以跟明星不一樣的就是,他們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的榜樣們,我們在看演出結束後,能在馬路上跟他們打個招呼,甚至一起吃飯喝酒。你今天可以喜歡他們的歌,明天可以喜歡別人的。你們也不需要去機場接機,只用期待新歌和巡演就可以。樂隊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商業性比較淡化。
  • 行走的飯圈百科楊冪!在線科普飯圈用語與飯圈縮寫!大寫的服!
    #楊冪#還有人不知道我們楊冪就是飯圈人一枚嗎?除了很愛磕CP,我們的大冪冪對於飯圈用詞,也絕對是學霸級別的啦!報告!楊冪又嗑CP啦!一臉KDL的表情!果然像極了嗑CP時的我啊!在出席《刺殺小說家》的茶話會上,我們的大冪冪,就像飯圈界的學霸,給學渣在線科普飯圈用語一樣,一個講得津津樂道各種解釋科普,一個聽得滿頭問號雙眼充斥著疑惑,真的是笑死了!來看看我們5G衝浪楊老師在線科普的飯圈詞彙,像解釋「嗑CP」時,楊老師的說法就是:「嗑了他們倆的CP,就是我個人覺得他們倆是!真!的!」不但解釋意思,還會生動地打比方!
  • 2020飯圈深度解析:早已不能飯圈事飯圈畢
    飯圈,同時也給予了許多青少年在成長階段向上的力量,與其一味否定和拒絕,不如深入了解飯圈歷史與失控的原因。娛理工作室深度調查了多個粉絲群體和粉絲集結的平臺,試圖解析飯圈的行為邏輯,各個平臺為何總是成為飯圈引戰之處,飯圈之亂始於誰,為飯圈的正常發展探尋可能。
  • 鬼滅之刃:角色死亡作者挨罵,這就是飯圈
    站在主角的角度上來看,鬼滅之刃確實是一個悲劇結尾,但它並不是反社會反人類的悲劇,而是一出悲壯的英雄故事,部分讀者可以不喜歡,但如果因為不滿意結局而攻擊作品和作者,那就很可笑了。著名作家史蒂芬·金曾寫過一篇小說,名為《頭號書迷》,後來又改編成了電影《危情十日》,女主角還憑藉其精湛的表演獲得了影后的殊榮。
  • 徐姨娘想搞臭寧王?聊天記錄曝光:沒有高振寧的IG真垃圾
    但因為寧王是S8的FMVP,好像「死忠粉」還挺多的,不過就在最近,寧王的女友徐蜜樂(大家都叫她「徐姨娘」)被網友曝光出了她的聊天記錄截圖,其中全是徐姨娘的「瘋言瘋語」,看了下來我都懷疑這徐姨娘應該不是寧王女友,而是寧王的仇人,她說出的那些話是想搞臭寧王?不僅言語上攻擊IG隊員,還似乎非常看不起IG(大家快艾特王校長)。
  • 《寒戰2》周潤發扮演大律師 負責"搞臭"郭富城和梁家輝
    發哥在片中扮演一位大律師,專門負責「搞臭」郭富城和梁家輝扮演的警察,發哥自己說:「我的角色就是像攪屎棍一樣,要搞臭郭富城、梁家輝飾演的兩位警隊高層。」 從帶隊香港百人自拍創造金氏世界紀錄,到《寒戰2》首映禮自拍十連發,發哥在三個月時間裡,領銜創造了與近萬人自拍的紀錄。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周潤發主動認領了「自拍狂魔」的稱號,並首度分享了他的自拍技巧以及自己參演該片的諸多幕後細節。
  • 飯圈用語科普 撕part什麼意思什麼梗?
    飯圈用語科普 撕part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10-24 16:19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飯圈用語科普 撕part什麼意思什麼梗? 飯圈用語。part:由演唱團體所合唱的歌   原標題:飯圈用語科普 撕part什麼意思什麼梗?      飯圈用語。指的是因為演唱團體中的成員在一首歌中分配到的演唱時長不同,使某一位成員的粉絲唯粉們產生不滿,從而與其他成員的粉絲爭吵,甚至試圖傳達給蒸煮偶像團體本身或其經紀公司的情況。
  • 黃執中談飯圈,三點現象矛頭直指肖戰粉絲,飯圈到底怎麼了?
    說到飯圈,其實大家都不陌生了,關於飯圈引起的一系列討論也是不在少數,那麼就飯圈而言,黃執中就用PPT整理了自己關於飯圈的解讀,即追星可以是真正的熱愛,但不應該是排他的,應該是發自內心激發的熱愛,而不是被外部操控的。針對黃執中所描述的飯圈現象,有人評論,這說的不就是肖戰的粉絲嗎?
  • 被飯圈盯上的rapper,後來都怎麼樣了?
    本來翻唱也沒什麼,但是你們在沒有徵求原作者同意的情況下就翻唱這首歌並且還抹去製作人的水印 是是是,劉聰是「過氣rapper」,畢竟人家劉聰十幾年前上綜藝唱rap的時候你們2002-2005年出生的「崽」還在幼兒園蹦躂呢!
  • 金方廷:豆瓣,也要被飯圈攻佔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金方廷】前幾天,圖書編輯「貝塔減」的豆瓣日記——《來自一個編輯的心聲:王一博的粉圈,請你們離我的書遠一點!!!》揭開了「飯圈養號」問題的一幕。緊接著,流量頗大的娛樂微信公眾號「蘿嚴肅」發布了一篇閱讀量10萬+的推文《王一博粉及各路流量粉,能否放過豆瓣讀書》,直接炮轟豆瓣平臺上的飯圈「養號」行為。
  • 飯圈語言入侵,今天你縮寫了or被縮寫了嗎?
    尤其是飯圈女孩的發言,更是如同天書一般,似乎每天都會有新詞彙出現。 俗話說:語言是文化的載體,飯圈語言是飯圈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打開明星相關視頻的評論或彈幕,如果不懂飯圈語言,那真的是完全不知道在說些什麼,可能連是在誇還是罵,「敵我」情況都分不清。
  • 其實你對飯圈女孩們的力量一無所知!
    aHalo,我是你們的娛樂圈課代表喃喃妹。說到「飯圈女孩」或者「粉絲」,你們第一個會想到什麼?
  • 飯圈weekly丨大部分時候,撕X其實是與偶像本人無關的飯圈團建
    一個是飯圈流行語維權事件。EXO成員中最年長的金珉錫昨天宣布將於5月入伍,他給粉絲們留了言,正文頭一句就是「最近花都開了,很漂亮,大家去賞花了嗎?」可能是為了呼應愛豆的話,粉絲在表達對愛豆入伍不舍之情時,不少人使用起了「花開再會」這個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