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香港激進示威者有組織的圍堵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大樓,惡意破壞設施、塗汙損國徽,噴塗侮辱國家、民族的「支那」字句。
此事完全超出了和平示威的範疇!
7月21日晚,暴徒頭目柳俊江帶領反政府成員去佔領元朗,元朗市民自發組織身穿白衣對抗香港廢青黑衣人,黑衣人士被白衣人士用藤條等工具追打。
黑衣人士指責警方「未能及時到場」,上一秒黑衣人士還把警察圍毆,在中聯辦大肆鬧事,下一秒就將輿論視線從製造暴亂侮辱國徽轉向無辜市民被黑社會毆打,給白衣人士扣上中共授權給黑幫毆打正義的遊行人士。
7月23號傍晚,一條實事消息衝上微博熱搜#何君堯祖墳被破壞#,因何君堯議員談「水炮」的正確使用方法和元朗事件被拍到與白衣人握手,被香港廢青帶人砸毀辦公室,搗毀先人墳墓,更是將何君堯母親的骨灰撒在辦事處的門口!
這些惡劣事件發生是部分激進香港大學生遊行為主導,背後的反政府勢力為幕後指使。這些港獨追求的自由,主張的正義,不過是滿足自己的私慾。
這些暴動分子以反對修例為藉口(香港將修例逃犯條例,引渡在港逃犯前往立案地受審)大肆破壞公共設施,嚴重違反基本法和香港本地法律。
「若有參與其間,甚至戕害同胞,則為天下洪門昆仲共誅之!……何以不舉洪門之力,永滅此輩叵測之心!」
上午8時,香港。旺角的路口,彌敦道上,油麻地警署前,忽然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聲音。有iPhone的系統鈴聲,也有老式的諾基亞手機的傳統音效,連店裡很少響過的座機,都在同一時間響了起來。
掃地的大叔,路過的行人,開車的的士佬,等電梯的白領,都停了下來,埋頭在屏幕上打出了同樣的字句:「收到。」
昨天上午,一篇署名為「洪門·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的討伐亂港之人的文章在網上廣為流傳。
看到落款,相信許多人都會對「洪門·中華民族致公文化總會」感到非常陌生——來頭看似很大,但是記憶裡甚少有關於這個組織的印象。
01
洪門,可不簡單。它的歷史,要從400年前開始講起。
明朝末年,天下大亂。李自成直搗京師,吳三桂揖滿入關,崇禎帝自縊身亡。滿人鐵蹄大舉南下,遂有揚州十日、嘉定三屠。明朝忠臣遺老,不甘雌伏,有的組織義兵,對抗清兵;有的隱退山林,開壇布道;有的毀家紓難,暗助南明。
明延平郡王鄭成功,退守閩地,反清復明。鑑於當時形勢,鄭成功於1661 年(清順治十八年九月)創立了金臺山明遠堂,與諸大臣及大將結義為異姓兄弟,是為洪門開山立堂之始。
洪門開山,立遭清兵剿捕,即進入戰爭狀態,廣泛發展勢不可能,於是又變相創立白門,以神道設教,引人入彀,如白蓮教、紅燈照、紅槍會、大刀會、小刀會、天地會皆屬之。
史可法部將殷洪盛議創「漢留」組織,作為保留我漢民族一線生機之構想,經過韋小寶師父陳近南的發展進而轉化為洪門。
雖然洪門不是殷洪盛直接創立的,但來源於殷洪盛的汗留組織,為了紀念殷洪盛,尊稱他為洪門始祖。
陳近南原名陳永華,雍正初年任翰林院學士。雖身侍清宮,但心懷故國。他決定和同道們成立一個足以號召天下的組織。這就有了洪門歷史上著名的「紅花亭」大結義之舉,其時間為雍正十一年七月二十五日。
「紅花亭」聚義時刻為「丑時」,也就是夜半更深之時。眾人推選陳近南為「 香主」。拜祭天地及先皇崇禎時,又有紅光於天際出現,「紅」與「洪」同音,乃以「洪」為姓,其組織就定名為「洪門」。他們還相約可將「洪」字拆開,成為「三八二十一」,成為以後彼此交往的暗語。
從此,洪門就成為中國秘密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組織,旨在反清復明,恢復漢人江山。所以你覺得洪門很熟悉,可能是在周星馳的電影裡聽過。
洪門將這個觀念沿襲至清末革命時期,吸引了不少革命義士加入,孫中山就是其中一員。
02
在辛亥革命中,資產階級革命派雖然富有革命精神,但初期的主要群眾基礎就是以洪門、青幫為主體的社會力量。
孫中山曾參加海外的中國洪門組織。1904年,孫中山加入致公堂後,為了發動海外洪門人士參加革命並把洪門組織改造成為革命力量,孫中山毅然加入了洪門國安會館(會員名冊至今保存在檀香山國安會館中)。他的加盟使洪門領袖和會眾大為振奮,視為洪門的殊榮,還授予孫中山「洪棍」的崇高職務(「洪棍」為主管紀律的高級職務),尊稱他為「洪門大哥」。
孫中山以「洪門大哥」的身份到美國進行革命活動,他在美國的避難和革命宣傳受到洪門致公堂大佬司徒美堂的保護,司徒親自做他的警衛和廚子,才沒有被保皇派和清政府爪牙迫害!
1911年黃花崗起義72烈士中69人都是洪門人士
共產黨創始人李大釗在《中山主義的國民革命與世界革命》一文中稱,「天地會」是與馬克思親自創建領導的第一國際保持組織聯繫的唯一的中國革命團體。
朱德,年輕時也曾加入哥老會,後來更得袍哥會協助起兵。
當時的洪門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已經演變成名稱不一的多個地下社團或會黨,並隨著華僑移民南洋而傳播東南亞,在海外多國建立起分堂。當年孫中山正正是藉助洪門在美國的分支「致公堂」所提供的財力和人力,才得以推翻清朝統治。
1925年,致公堂決定成立「中國致公黨」,是正兒八經的致力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政黨。
1931年,香港設立致公黨總部。
1949年,應中國共產黨的邀請,致公黨代表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參與制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作出了貢獻。
致公黨的創始人是司徒美堂。開國大典上,劉少奇旁邊那個白鬍子老頭就是他。
司徒美堂12歲去了美國,在唐人街打雜,17歲加入洪門致公堂。
20歲,三拳打死洋流氓,辯護律師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羅斯福。26歲成為洪門堂主,分舵遍及全美,小弟超過2萬。
抗日戰爭時期,司徒美堂組織華僑募捐1400萬美元。發動海外華僑以捐款捐物等各種方式積極支持祖國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侵略,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不朽貢獻。
為國為民,就是俠之大者。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仇。但不記恩仇丹心為國,叫俠。
1941年,司徒美堂代表美洲洪門分別向重慶和延安國共兩黨領袖致函,敦促以國家利益為重。「皖南事變」後,司徒對蔣方意見很大,拒絕了蔣介石邀請他入黨的「好意」,蔣介石怕失去海外洪門支持,又邀請他回國參加國民政府參政會,途徑香港被日本人逮捕。日本人想利用他在幫會中的影響,讓他組織香港幫會維持次序,被他嚴詞拒絕,後在洪門營救下逃離魔掌!建國後,作為著名的僑界領袖,他參加了政治協商會議,登上了天安門城樓見證了開國大典。
1955年5月8日,司徒美堂因腦溢血在北京與世長辭,享年89歲。10日,公祭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及首都各界人士七百多人出席公祭。靈前擺著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送的花圈。周恩來親自主持公祭大會,遺體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如此隆重的公祭儀式,解放後罕見。這是對於這位「洪門元老,一生愛國」的華僑老人的最高褒揚。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根據形勢的變化,致公黨的組織和活動,從海外轉移到國內,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作為致公黨的政治綱領,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參加國家政權。
作為華人第一大組織,經過多年發展,如今洪門的影響力更是遍及世界各地。在東南亞,洪門更是第一幫會。
03
洪門在世界各地都遍布分支,多數都登記為合法社團,例如1992年在美國檀香山成立的世界洪門總會;在香港,洪門的分支則更多,由於環境所逼,許多分支都發展成為黑社會,大家看電視劇經常看到的「三合會」、「14K」以及「和」字系。
但是請注意,三合會等組織在香港是黑社會有組織犯罪集團,公然宣稱自己是三合會成員會被香港警方請去「喝咖啡」,犯中二病請慎重。
洪門這個組織能夠發展數百年,甚至多個影響力甚大的黑社會組織都由洪門分支演化而來,少不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以下內容,雖然看起來像是小說,但依然真實存在於現今的洪門各組織中。
洪門組織之優點是有縱橫系統,如在職位名稱上有龍頭、坐堂、執堂、心腹、巡風到麼滿的縱列,又有「言談」、「手勢」等的橫向系統。
即使第一次見面的洪門弟兄,也可以憑藉獨特手勢相認。一見手勢動止,一聞「春典隱語」,一說「花亭結義」,則是兄弟也,即是生死之交,若原有仇恨也化為玉帛。
這種縱橫系統,言談隱語、手勢均是洪門博學之士所編造的,在世界上並無其他任何秘密組織所能項背。洪門組織對入會無資格限制,僅須有介紹人,加入後彼此以手足相待,所以雖是秘密組織,但發展迅速。
香港有不少影視作品都有涉及到洪門,最為人熟知的便是《鹿鼎記》。周星馳版的《鹿鼎記》中,韋小寶在腳底寫上「反清復明」四個大字的鏡頭,至今仍是經典。
還有一些電影還為觀眾介紹了不少洪門的幫規和禮節,比如取材自五祖結義的《少林五祖》中就涉及到了洪門的由來和手勢,桂治洪導演的《大哥成》中涉及到了洪門的茶陣。
徐小明執導的《幫規》中涉及到了儀式、茶陣、切口,發哥主演的《我在黑社會的日子》以及《古惑仔》系列,還有最近的《飛沙風中轉》中也都涉及到了洪門儀式
而更加久遠的《洪門三柱香》則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不但涉及到了洪門的儀式、茶陣、切口、手勢、暗語,而且對於這些禮節都解釋得非常清晰,比如暗語的意思,擺茶陣行鳳凰三點頭大禮求助同門,拜碼頭參見龍頭大爺的禮節步驟,還有洪門單鞭陣的擺法和破陣方法都極盡詳實。
不過看過《洪門三柱香》之後,你還是不能去跟洪門弟子搭訕,因為「冒充入洪,三刀六洞」,但你完全可以做黑社會題材作品的顧問。可惜這部拍於1982年的電影,現在流傳的影片資料已經非常模糊,想找來觀摩一番的觀眾可能要費點眼力了。
洪門習俗中的某些方面較多地傾向於道教。洪門開山立堂除掛關帝聖像外,還要焚香請神,多為道教神仙。這些神仙仿佛是洪家兄弟結拜盟誓的公證人。日後若有叛徒背盟忘誓,多請幾位神仙,對叛徒懲罰會更狠。
按照規矩,加入洪門必須有介紹人引進,保舉人證明其身家清、己事明,先在會中記名,並由香長及管事五爺教習會規及禮儀,由主香人通知其入來香堂履行入會宣誓。有的洪門組織要求除口頭申請外,還要填寫「紅單」(入會志願書)。經過入香堂參加盟誓後,即由大爺封贈「步位」。禮儀完畢,由管事將新會員的洪門證書填好,先交給引進人,引進人兩手捧寶,高誦「恭喜,恭喜,大哥命我解寶來!」入會者兩手接寶,答:「多謝大哥來解寶。」受寶後即須交納會費,於是拜見諸兄弟,彼此道喜。
04
晚清留下的《江湖尺牘》一書中能找到洪門天地會暗號的詳細釋例,說明天地會會眾通過完備的手勢、身體動作,來配合暗語進行身份識別。這套用身體姿態來表達的暗號系統,既有嚴格的規則,又變幻莫測。
在香港黑幫電影《黑社會》的海報上,我們能看到這樣的手勢:屈食指、四指伸直。這個手勢是洪門標誌手勢「三把半香」,第一把香是仁義香,敬羊角哀和左伯桃;第二把香是忠義香,敬劉關張三結義;第三把香是俠義香,敬梁山泊一百單八將;而半把香是有仁無義香,敬秦叔寶和單雄信。這個手勢還有一個「三一九」的隱意,表示不忘明朝崇禎皇帝三月十九日殉難,以示反清復明之志。
再看入會儀式結束之後的幾個手勢。這幾個手勢就是不同等級的行禮方式。當家三爺手放在肩部;管事五爺手放在肘窩處,往下依次是六爺、八爺、九爺、么滿。
管事五爺的手勢
剛剛我們看到的海報中,處於第一排正中的那一位,手勢明顯與其他人不同,鑑於電影中關於他的段落,這個手勢很有可能是龍頭大爺的手勢。
龍頭大爺的手勢
此外,洪門還有一系列用於識別身份、傳遞信息、甚至只是用來打招呼所使用的暗語與手勢,在此舉例一二:
通過手語,對面不相識的陌生人也能知道其為幫中人。
當會員正跟其他人發生毆鬥時,在場的其他會員用一手掌向外人示意,以另一手長指甲向會員示意,即表示制止爭鬥繼續發展,如果會員以兩掌向外,連呼不要爭鬥,則表示要揍他,他是會外的人;如果屈其右手拇指,將兩掌向內,連呼不要爭鬥,即真正制止毆鬥,示意對方是會員。此種手勢稱為「陰陽法」。
05
有人注意到洪門的標誌和共濟會一模一樣。那麼,洪門和共濟會有什麼關係?
1912 年雪梨義興總部以「華人共濟會」(TheChinese Masonic Society)作為其英文名稱後,1914 年墨爾本的義興也採用「華人共濟會」作為英文名稱。
在今存的本迪戈洪門會簿的封面上,還寫著Masonic Society(共濟會)的字樣。
1916 年在新南威爾斯成立了聯邦共濟會總部,同年聯邦共濟會呼籲澳大利亞的所有義興成為雪梨總部的附屬支部。
1918 年至1921 年間,雪梨總部通過召開4 次洲際華人共濟會鞏固會議,澳洲洪門就基本實現了統一。澳洲洪門由義興命名為「華人共濟會」,不僅獲得了澳大利亞華人社會的支持,而且容易被澳大利亞公眾理解,因為共濟會(FreeMason)在西方國家是比較流行的。
雖然華人共濟會並沒有使用澳大利亞共濟會的任何儀式,但是他們至少在培養兄弟情誼方面是極為相似的,這就更有利於華人共濟會與澳大利亞社會走向融合。
在洪門重鎮美國,大體上也是如此。
為了便於理解,美國洪門把自己的英文名取為「中國共濟會」( Chinese Freemasons),並借用了共濟會的「圓規矩尺」標誌。
洪門和共濟會,標誌相同,名稱相似,其實沒什麼關係。
既然說到共濟會,那就多說一些。
甲午戰爭爆發後,大量中國上流人士加入了共濟會,多數華僑加入共濟會菲律賓總會下屬分會。
中華民國時期,蔣氏家族、宋氏家族均與美歐共濟會有深密的聯繫。30年代出現的藍衣社(又稱復興社)就是共濟會在國民黨內部建立的特務組織。因該組織與德國、義大利共濟會關係緊密,抗戰爆發後解散,成員轉入三青團。
日本侵華期間,日本人禁止共濟會公開活動,然而並未阻止共濟會在中國的發展。1949年,在上海發起成立了中國美生總會(the Grand Lodge of China),蔣緯國擔任首任會長。該會得到在中國的英國、愛爾蘭共濟分會支持。
1949年3月18日中國美生總會在上海巨福路共濟會聖殿Masonic Temple, RouteDufour正式成立,其後遷入北京西路的英國共濟會老堂口中。
新中國建立初期共濟會在華的活動並沒受到幹擾。1952年位於上海的美國共濟會聖殿the American Masonic Temple和中國美生總會才關閉。
而英國的四海共濟會會所CosmopolitanLodge No. 428 SC則一直活動到1962年,其後由於後繼無人方遷往香港。
據香港《壹周刊》(2002年10月24日)報導,現在的香港共濟會總部位于堅尼地道一號。
共濟會的建築其實廣泛分布在我們身邊。上海、廣州、廈門、青島、天津等地,都有多處共濟會建築。比如上海,位於靜安寺的上海醫學會有一棟西式古典風格的米色樓房,牆體裝飾有六芒星和圓規角尺標誌。
大樓東面一樓窗戶下嵌著建房時的碑刻,倒數第六行中央刻有「FREEMASONRY」,字面理解為「自由工匠」,英文翻譯即為「共濟會」。老上海人把這棟大樓稱為「規矩會堂」,即是共濟會在上海的第四座總部大樓——第三座總部大樓建在外灘,1930年時賣給了日本郵船會社。
香港主權回歸後,中方表示雖然禁止共濟會以慈善基金會和秘密組織的形式向中國大陸擴張,但並不禁止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存在和發展。 在香港,共濟會堪稱無處不在。
綜上所述,洪門針對香港問題發聲,背後意義絕不簡單,你懂的。
洪門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分支遍布五大洲,但其核心思想幾乎與初建時無異:復興民族,振興中華。
有人也許會說洪門從裡到外都散發著古老腐朽的氣息,但正是這樣一代接一代的無差別傳承,洪門才會在今天發出振奮人心的檄文。
本文綜合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