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能不能實戰?怎麼評價「偽大師」?太極傳承人回應

2020-12-23 澎湃新聞

17日晚,太極拳被成功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整個武術圈由此沸騰。作為一種拳術,太極拳是如何成為世界級非遺項目的?它的價值體現在哪兒?太極拳究竟能不能實戰?日前,新時報記者採訪了幾位太極拳傳承人,聽他們講述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以及未來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2月17日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太極拳申遺成功慶祝儀式現場

【申遺】

12年申請六次,七大流派合成「一家」

12月17日晚,太極聖地陳家溝,上千名太極拳愛好者、各流派太極拳師聚集於此,等待著一個期盼已久的結果。北京時間20時35分,從牙買加首都金斯敦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上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太極拳成功申遺,被正式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個17世紀中葉發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的傳統拳法,成為我國傳統武術類非遺項目中唯一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極文化由此進一步走向世界。

「其實我們早就有心理準備了,就等著宣布結果的時刻到來。」談起這次申遺成功,陳氏二十世、太極拳第十二代嫡宗傳人陳媛媛告訴新時報記者。陳媛媛6歲起隨父親陳正雷習練陳氏太極拳二十餘載,多次在國際、國內太極拳大賽中獲得金牌。陳正雷大師是當今陳式太極拳界泰山北鬥式的人物,與陳小旺、王西安和朱天才並稱為陳家溝「四大金剛」。陳媛媛說,整個申遺過程太曲折、太不容易了,她和父親作為每一次申遺的參與者,文史資料片和申報片拍了好多遍,申報材料完善了無數次,這一次可謂「水到渠成、成竹在胸」。

陳媛媛

太極拳的世界申遺之路,走得相當艱難和漫長,前後經歷了十二年時間。2006年5月,太極拳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2008年起開始申報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的十年裡,由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規則多次發生變化,中國申遺項目又太多,太極拳申遺申請被數次擱置,前後共失敗了五次。後來,文化和旅遊部將太極拳列入2019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報工作,太極拳申遺重現曙光。「這時候環境也跟十年前不同了,當時只有我們陳氏太極拳和楊氏太極拳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之後武氏、和氏、吳氏、李氏太極拳和王其和太極拳也被列入清單,國家就聯合了七大流派共同申遺。七大流派合成一家申報成功,這也是所有太極拳愛好者們的勝利!」陳媛媛驕傲地說。

【產業】

商業化是「雙刃劍」,要學會鑑別「偽大師」

隨著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催生出的巨大產業誘惑,也考驗著每一位太極傳承人。根據溫縣人民政府2019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只有3000多人的陳家溝村裡有4所太極拳學校、30多個家庭拳館和300多名拳師,太極拳博物館、太極拳文化園、太極文化交流中心已經建成,太極拳成為當地支柱性產業。這幾天,隨著陳家溝知名度大增,遊客數量也大幅增長。「太極拳商業化是一把『雙刃劍』,作為傳承人來講,我們時常會感到糾結。一方面,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陳家溝和太極文化,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它被過度開發,受太多商業化影響。」陳媛媛說,太極拳產業化是目前的趨勢,古人說「窮文富武」,做成產業提高拳師收入,也是為了更好地傳播和發展。不過,太極拳傳承人在傳承、保護過程中,應該挖掘深層次文化理念,讓每一個打太極拳的人都能真正理解太極文化,進而傳播太極文化,不能偏離實質,變成一種斂財的養生工具,一種譁眾取寵的娛樂項目。

太極拳愛好者在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太極小鎮習練太極拳

在企查查APP上輸入關鍵詞「太極拳」,顯示目前國內註冊主體共5086家,這些主體多為太極拳行業協會,也有不少經營太極拳業務的公司,比如陳家溝太極拳發展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高達1億元,經營範圍涉及太極拳文化交流、體育賽事組織策劃、文藝表演服務、景區開發建設、餐飲服務等。同時,借著「太極拳」這塊金字招牌,民間也出現不少各式各樣自創的太極拳門派及掌門人,包括創建「雷氏太極」的雷雷,以及自稱「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的馬保國等。「像是雷雷、馬保國這些人,根本就是不入流的拳師,在賽場上屢戰屢敗,卻在商業上收穫了成功,傷害了太極拳發展。太極拳愛好者要通過正規渠道學拳,拜真正的傳承人為師,要學會鑑別那些坑蒙拐騙的『偽大師』。」陳媛媛直言不諱地批評道。

【爭議】

太極拳「能不能打」?質疑聲一直存在

儘管太極拳「申遺」成功,圍繞它「能不能打」的質疑聲,卻一直沒有消失。

一邊是《太極宗師》裡展現出的絕頂武功,另一邊是公園裡緩緩出拳的大爺大媽,這兩種近乎矛盾的具象,難免讓普通人對太極產生割裂感。尤其是近兩年,一些所謂的「太極大師」在現代搏擊擂臺較量中秒敗,更加深了年輕人對太極拳的負面認知。太極拳實戰性到底如何,針對這個話題,太極傳承人也有自己的見解。

李恩久是山東省非遺項目陳氏洪派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從八九歲開始習武,先後學習過查拳、摔跤、螳螂拳等各路拳法,1974年拜陳式太極拳第十八代傳人洪均生先生為師。由於有著深厚的武術功底,李恩久深得洪均生拳法的精髓,在之後實踐和教學中也更貼近於實戰。李恩久表示,很多文學、影視作品都對中國功夫進行藝術加工,存在誇大成分,導致外界產生一些誤解。剛柔相濟的太極拳也是講究技擊性的,但需要功力、功法的訓練,只有經過專業、系統的科學訓練,才能具備真打的實力。「傳統太極拳是有踢打擒拿的,並不僅是幾個套路那麼簡單,同時也要有基本身體素質才行。對抗項目要講究科學,運動員一般三十歲之前就退役了,因為體能開始下降了。一個六十七歲的拳師,整個人力量、速度和爆發力都不行了,上擂臺能打出啥來?」李恩久解釋說。同時,李恩久表示,過去二十年國家主要推崇太極拳健身養生功效,不再倡導對抗性,缺少專業的推手比賽,時間長了,太極拳實戰功能也確實有所減弱,成就也自然難跟過去的太極名家們相提並論。

李恩久

陳媛媛則認為,太極拳以「養生為本,技擊為魂」,和自由搏擊這種每天練習擊打的格鬥運動原本就是兩種訓練體系,根本不具備可比性。「太極以自己練習為主,原本對打機會就不多,內家功法講究『十年不出門』,可能十年才能練出點真功夫,自由搏擊訓練兩三年就能上擂臺了。兩者本就各有不同優勢特點,硬是把兩者放在統一規則下對抗,雙方最強優勢可能都發揮不出來。」

【傳承】

開通抖音教學,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

作為一種拳術,大多數人修習的太極拳早已不適用於實戰,卻依舊在世界引發追捧。據統計,太極拳在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傳播,習練者達數億人之多。許多國內外入迷太極拳者,一邊通過學拳強身健體,一邊從中探索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太極拳吸納了中國傳統儒道哲學,體現了陰陽辯證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符號象徵,太極拳已成為中國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紐帶。我去過十幾個國家表演和教學,當地人給予太極拳極大的尊重和認可,這也是太極拳的重要價值體現。」李恩久表示。

河南省焦作市溫縣第一高級中學的學生在操場上練拳

每天清晨6點半到7點,在山東省體育中心西南側小廣場上,固定會有三十四人聚到一起練習太極拳,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但也不乏二三十歲的年輕人。「來練拳的生面孔越來越多,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楊式太極拳第七代傳人、濟南市楊氏太極拳研究會會長趙興濤說,目前濟南市楊氏太極拳研究會擁有會員2000多人,很多上班族、學生也都愛上這項運動,群眾基礎越來越廣泛。

不過,同時也應該看到,相比跆拳道、瑜伽等健身項目,太極拳在年輕人中的傳播力度還遠遠不夠。尤其是近兩年,印度瑜伽異軍突起,有研究數據表明,2017年中國瑜伽市場規模已達253.6億元,同比增長45.20%,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增至467.6億元,在社會上越來越受年輕人歡迎。為了能跟上時代潮流,今年70歲的李恩久開通抖音直播,每周六線上教學一小時,與網友們交流互動、答疑解惑,並拍攝不少教學小視頻,受到95後、00後觀眾喜愛。「以前傳承都是師父教徒弟口傳心授,現在太極拳傳播也要與時俱進,才能吸引更多年輕人參與。」

新時報記者:郭吉剛

相關焦點

  • 能不能實戰?咋評價「偽大師」?申遺成功後,太極傳承人有話說
    太極拳究竟能不能實戰?日前,新時報記者採訪了幾位太極拳傳承人,聽他們講述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以及未來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產業】 商業化是「雙刃劍」,要學會鑑別「偽大師」 隨著太極拳「申遺「成功,背後催生出的巨大產業誘惑,也考驗著每一位太極傳承人。
  • 太極大師一擊就倒,中國什麼武術實戰最強?日本人:這兩種
    文/快哉風「太極大師」馬保國被業餘搏擊愛好者30秒KO三次,國人皆笑罵。笑其不堪,罵其不爭。享譽數百年的太極拳真的不能實戰?當年楊露禪孤身去北京,靠一雙肉拳頭打了那麼多王府的武師,號稱楊無敵,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那些武師可都是靠武術混飯吃的,太極拳發軔之初怎麼可能不能打?只不過,後人丟了祖宗的玩意而已。圖:中國武術不能打嗎?說起實戰武術,中國正巧有個好勇鬥狠的日本鄰居,來看看他們眼裡的中國武術。
  • 「電母」閆芳大師能不能打?功夫全是假的?太極大師:全假倒未必
    閆芳大師還表演了「隔山打牛」絕技,隔著人,將後面數位徒弟打得跌跌撞撞。更有甚者,閆芳大師隔空就將徒弟打飛。後來,又陸續傳出多段閆芳大師神奇的推手視頻。閆芳大師功夫真有這麼神奇嗎?央視記者現場體驗隔山打牛,結果閆芳大師怎麼也打不倒記者,隔空打人也同樣失靈。
  • 超過太極領導人大戰年齡的拳擊手有50人。大師不愧為大師
    即使馬師傅真的是在實戰中練武,我也很懷疑他到底有多少實戰能力。更重要的是,這很難說。大師馬保國曾是著名的江湖我相信只要你熟悉中國傳統武術或搏擊,你就應該聽說過馬保國大師的名字。最初,中國傳播武術和現代格鬥應該是相互關聯的,至少沒有任何怨恨。但近年來,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 傳統武術和泰拳交鋒史,太極大師被秒殺,真正能擊敗泰拳的是散打
    傳統武術和泰拳交鋒史,太極大師被秒殺,真正能擊敗泰拳的是散打。最近傳統武術大師紛紛在臺上落敗,再次引起了人們對於傳統武術的審視,然而很多人卻不願意面對現實,依然對武術的實戰能力深信不疑,其實在傳統武林高手和國外拳手的格鬥中,已經說明了武術在格鬥方面的劣勢,讓我們看一下早年傳武高手和泰拳的交手記錄。
  • 從「MMA戰太極」說起
    這一事件讓人們更加堅定地去尋找「中國武術到底能不能實戰?」「太極拳推手能不能實戰?」的答案。黃康輝首先,對於第一個問題的回答是肯定的。中國武術可以實戰,這一點就像國家領土不得侵犯,必須捍衛一樣。中國武術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搏擊術,在中國文化的長期薰陶哺育下,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就如同俄羅斯的桑博、泰國的泰拳、韓國的跆拳道、美國的拳擊等其他搏擊術。
  • 雷雷之後再現太極實戰大師!山東太極拳明師大戰泰拳手,場面精彩
    3年前的一場比賽,太極雷雷在擂臺上僅僅11秒就被對手打得滿面桃花開,由此撕開了傳武不能實戰的真面目,此後詠春大師餘昌華、丁浩師徒等傳武大師相繼跌落神壇,逼得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不得不出臺指導性意見,嚴禁傳武和搏擊進行跨界比賽。
  • 雷雷稱馬保國太極肉球是心包經外洩,使壞建議拍磚,被馬大師拒絕
    在太極馬保國未被30秒打得3次倒地前,雖然馬大師曾公開嘲笑太極雷雷「沒有真功夫,不懂太極,不會接化發和不懂實戰」云云,但在「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的原則下,雷雷仍竭力與馬保國站在同一戰壕裡。當時,雷雷曾專門去上海拜訪馬保國,並一直宣稱「馬保國有真功夫」,雷雷那時儼然是馬保國的一大護法了。
  • 如何評價太極雷雷和陳小旺的真功夫?專家:陳大師正能量超過雷雷
    【文/搏擊江湖】要說楊氏太極傳人太極雷雷和傳武大師陳小旺,到底有沒有真功夫?該如何評價他們的功夫,還有對武術做出的貢獻呢?
  • 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打?來陳家溝看看真實的武林
    為替太極「正名」,29日傍晚陳氏太極多名弟子向徐曉冬公開發起戰書。身處輿論風暴眼的太極拳老家,河南溫縣陳家溝的真實太極生態如何?太極到底經不經打?也許,走進陳家溝,一切才能不言自明。在他看來,陳小星是「有真功夫」的大師,為了這份難得的緣分和對太極拳的痴迷,他甚至專門在鄭州找了份工作,打算長期習武。
  • 實戰對抗 中華功夫能不能打?武術套路是花架子嗎?客觀分析
    截拳道宗師鎮樓我們在講中國功夫能不能打能不能實戰之前先說說中國的功夫熱和中國武術的歷史只有這樣講,大家才能知道中國功夫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中國功夫現在的情況是怎樣的(當然作為晚輩目前的水平也解釋不清楚武術套路就是不能打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武術套路如果同時練習力量和心理方面的基礎會更好,武術很多套路都是身體越輕動作越漂亮,這犯了搏擊大忌,搏擊比賽的基礎訓練都要練習力量,拳擊和散打必須力量過關,你一拳一腿過去就像撓痒痒怎麼打的過吃肉充滿肌肉的大塊頭?即便能打過對方,又能扛對方拳到什麼時候呢?可能一拳就被打懵了。
  • 馬保國輸了,形意拳不能打?錯!近代形意拳實戰如何高效速成的?
    同為形意拳,一個能打,一個挨打。看來老馬練錯了。不是形意拳不能打,而是老馬沒練對頭!形意拳練習者現狀俗話說:「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拳一年打死人」。這句話就是說形意拳出功夫快,效率高。現如今,多數人練形意拳按部就班,三體式、五行拳、十二形、八字訣、雜式錘等一步步練,歷時數年,還沒進入實戰訓練階段。學拳練了千招,用時一招也使不出來。還有些拳師教拳,一個劈拳就要教半年,全套學完,少說就是十年,這也許是傳承人訓練方法。
  • 太極「大師」又被KO,傳武到底怎麼打?水滸好漢來教你
    傳武再遭吊打,太極「大師」馬保國被KO,30秒內三次倒地,已經入院治療。祝願馬老師早日康復,希望他遠離武林,這個世界已不屬於你。不是傳武不能打,而是現在的傳武傳人根本就不會打。真正的傳武到底怎麼打?仔細讀讀水滸就懂了。
  • 從「太極大師」到「人類挨揍精華」:假大師馬保國再次敗壞傳武!
    最近,太極大師馬保國火遍全網,各類惡搞鬼畜視頻層出不窮,不僅在國內爆火,更是火到了國外,不過,這次國內外的網友對待馬保國的看法出奇的一致,清一色的認為他就是個騙子。馬保國何許人也?馬保國當然知道他打不了實戰,不僅馬保國打不了實戰,傳統武術也打不了實戰,首先傳武早就不是以前的殺人技了,所謂術高莫用也僅僅停留在建國前,因為一部分正統的拳術沒有得到傳承,另一部分則演變為套路,那玩意連廣播體操都不如,隨著搏擊運動的發展中國武術又以散打運動為主。
  • 太極能不能打
    那麼太極拳怎麼才能實戰呢?  其實我們首先要搞清楚的是太極拳是傳統武術!既然這幾個字是太極理論理論的核心內容,那也一定是太極拳的核心內容。陽在陰中求就是剛要在柔中求,也就是說太極拳那緩慢的套路是在練剛猛的力量。用術語來說就是「催僵化柔,育柔成剛」!太極拳是一門極其剛猛爆裂的拳法。試想讓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練一套太極,能不能打贏一個男青年?沒有力量與速度,什麼招數都是扯蛋!大家明白了吧,太極拳的套路只是練法,要打人不是那麼用地!
  • 李雅軒太極派系傳承人李敏弟獲中國非遺傳承功勳模範人物獎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李雅軒太極派系傳承人、李敏弟大師被授予此次大會中國非遺傳承最高獎項「中國非遺傳承功勳模範人物」獎。這是繼首屆評選以來第二位代表武術界獲此殊榮的世界級著名武術大家,也是本次大會受功勳人物推薦並獲評此獎項的唯一一位武術宗門代表人物。
  • 八極拳仇寶龍為假大師畫像,真是入木三分,偽大師可以對號入座了
    「我不敢說自己疾惡如仇,但可以說閱武林騙子無數,常怨自己人輕言微,不能就裨益善眾;不聞不問又違於本性,雖此言具人身攻擊性質,但也無悔將騙子之面目、特點公示於眾」。而作為武林江湖中人,仇寶龍確實對騙子大師的觀察與認知很深刻:比如,對於騙子大師的吹牛語言特點,甚至是其說話的眼神、面部表情,仇寶龍都觀察得極為真實獨到——如果大家上網搜下太極雷雷和太極馬保國的視頻,就能發現,仇寶龍的觀察,非常符合這些偽大師的特點。
  • 他很早就說過傳武不能實戰,而且列舉出了例子,你們怎麼看?
    他很早就說過傳武不能實戰,而且列舉出了例子,你們怎麼看?傳統武術在你們的世界裡面是什麼存在的呢?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早前的梁老師梁宏達就說過了傳統武術不能實戰了吧。在他的節目中,梁老師說過了一句話:傳統武術太極為什麼沒有人拿來打架呢?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身體素質。
  • 願領教太極神功
    對此,9月15日,詠春餘昌華如此回應說:「王老師要這麼說,我還真想領教王老師四肢同在的太極神功」。一方面,這幾個所謂武林大師,確實招人厭,這些人顯然影響了武林「名門正派」的王佔海們的太極大生意;另一方面,這些偽大師也是公眾批判的對象,他們確實對中國武術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響,王佔海要出手教訓他們,能站上道德制高點。
  • 「太極十傑」展示太極實戰技法,罕見真功夫
    但在幾百年前,太極拳創立的初衷,確實是用於實戰的。 張東武講起太極的實戰技巧時,向我們談到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外國人崇尚簡單直接不同,中國傳統文化對「智」有著更深的崇尚,太極拳講究在敵人近身時「以巧制勝,以柔克剛,以四兩撥千斤」,正是對這一文化的體現。除此以外,中國人還講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