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軒太極派系傳承人李敏弟獲中國非遺傳承功勳模範人物獎

2021-01-09 川觀新聞SCOL

四川在線記者 薛劍

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12月11日在北京舉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李雅軒太極派系傳承人、李敏弟大師被授予此次大會中國非遺傳承最高獎項「中國非遺傳承功勳模範人物」獎。這是繼首屆評選以來第二位代表武術界獲此殊榮的世界級著名武術大家,也是本次大會受功勳人物推薦並獲評此獎項的唯一一位武術宗門代表人物。

本屆論壇以「人類非遺傳承、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圍繞崑曲、京劇、中國書法、古琴藝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開討論,並頒發了三類獎項:「非遺傳承新銳人物獎」、「非遺傳承先鋒模範人物獎」、「非遺傳承功勳模範人物獎」。據了解,功勳獎是大會最高獎項,此次功勳獎獲獎者均為國家級非遺權威性傳承人和業界權威專家。 著名京劇演員、第四屆戲劇梅花獎、1999年文華獎獲得者王玉蘭, 國家京劇院黨委書記、院長 宋晨,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戲曲研究所原所長、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王安奎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四川蜀繡博物館館長楊德全 ,崑曲非遺國家級傳承人 、北方崑曲劇院院長楊鳳一,著名京劇演員、1994年梅蘭芳金獎獲得者、中央戲劇學院京劇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郭躍進,中華文化促進會剪紙藝術委員會會長張樹賢等以及李敏弟大師等被評委會認定為對中國非遺傳承傳播功勳卓越,因而同時獲功勳獎大獎。

李敏弟是一代拳宗李雅軒先生的女兒,5歲起隨父修習太極,是李雅軒4個子女中唯一得家父傳授並繼承其衣缽的子女。與其夫世界太極拳大家陳龍驤先生同為中華李雅軒太極派系第二代掌門人、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傑出代表。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李雅軒太極拳已遠播海外,如美國、 德國、韓國、義大利、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等 ,擁有弟子、學員和愛好者數以千萬計。

李雅軒太極拳的特點是中正安舒、氣勢雄渾、虛無凜立!大松大軟,磅礴巍美!體現了正統太極之高深哲理與高深的技擊藝術,更以其舒展大方,氣勢雄渾優美的特點,風行海內外,廣為流傳。在世界太極拳界、武術界享有盛譽。

受訪者供圖

相關焦點

  • 李雅軒太極李敏弟獲頒中國非遺傳承創新功勳模範人物獎
    水母網12月21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何曉波 攝影報導)日前,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京隆重舉行。武林泰鬥級人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李雅軒太極派系傳承人李敏弟大師被授予此次大會中國非遺傳承最高獎項「中國非遺傳承創新功勳模範人物」獎。
  • 【罕世珍品】這段太極對劍演練,當年轟動一時
    李雅軒太極武當對劍是一代太極宗師李雅軒先生畢生所傳絕學之一,屬內家上乘劍法中的精品,為中華李雅軒太極派系所獨有。李雅軒太極武當對劍的風格特點是極淨輕靈,磅礴巍美,體現了正統太極之高深哲理與高深的技擊藝術,在練法上嚴守內家的練功原則體松心靜,氣沉丹田,精神內守,形神合一。 這套劍術體現了內家劍走輕靈,避實擊虛,以靜御動、後發先至的劍法精義。
  • 大師小匠喜獲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兩項大獎
    12月11日,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非遺傳承創新模範人物頒獎典禮在北京友誼賓館召開。最後的頒獎環節分別頒發「非遺傳承新銳人物獎」「非遺傳承先鋒模範人物獎」「非遺傳承功勳模範人物獎」。 此次頒發的三大獎項,是表彰近年來為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做出卓越成績的個人,從創新性、可持續性、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國內外交流、及獲得社會榮譽等方面進行了評估。大師小匠(天津)文化有限公司劉奕、白浩分別被評為「非遺傳承先鋒模範人物獎」、「非遺傳承新銳人物獎」。
  • 與太極的邂逅——傳承人麻彩英成功入庫《中國傳承人才智庫》
    2020年5月28日,經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委會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一致認同浙江省蘭谿市麻彩英同志申報的「混元太極」具有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價值,並向中國傳承人網、中國鄉土文化網《中國傳承·人才智庫》推薦入庫,經審核完全符合入庫標準,準許入庫,授予受國家知識版權保護的非遺和傳統文化《
  • 非遺傳承 勢在必行
    ——新華在線網特邀總編朱長雲專訪京繡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鳳茹老師——祝願「京繡」後繼有人 蓬勃發展!——新華在線網特邀總編朱長雲祝願全國非遺傳承人新年快樂!李鳳茹老師特長:「茶道 香道 京繡」;職稱是高級教師 ;學歷是研究生;第二學歷:服裝設計;職業是教師,教齡49年;教學管理:16年,英語教學:23年 ;國家級高級茶藝師、國家級高級評茶員、國家級調香師;北京市學科帶頭人 ;中國基礎教育專家委員會研究員 ;《留住手藝》雜誌藝術顧問 ;是非遺保護項目「京繡第六代」代表性傳承人!
  • 千位非遺傳承人收徒傳藝
    □記者 王紅軍 報導  本報濟南7月23日訊 為落實省委宣傳部「文化惠民、服務群眾」12件實事的工作部署,全省「扶持1000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活動今天在濟南啟動,濟南形意拳代表性傳承人楊遵利等10名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新招收了徒弟。
  • 數百名非遺傳承人等齊聚福州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2020閩臺匠人大會近日在福州舉行,數百名來自閩臺各地的手工藝者、非遺傳承人及文創業者齊聚一堂,共話兩岸傳統工藝融合之道,把脈非遺傳承與發展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本報記者 劉深魁 文/圖  跨海拜師,一脈同心
  • 助力非遺產業化,湖南13位非遺傳承人獲幫扶
    如何讓非遺走進生活,進而得到更持久的傳承?「非遺產業化」是一條值得推廣的路徑。 9月11日,湖南省首屆非遺傳承人公益幫扶大會暨張新發非遺產業化發布會在長沙舉行,湖南省文旅廳非遺處處長顏喜等嘉賓共同出席,見證湖南非遺產業化成果。
  • 宋保樹成全國非遺傳承創新模範人物
    本報訊(記者申萍)日前,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非遺傳承創新模範人物頒獎典禮在京舉行,我市農民剪紙藝人宋保樹被評為非遺傳承創新模範人物。宋保樹是河間一位農民剪紙藝人,繼承了傳統的民俗剪紙文化,並潛心鑽研,博採眾長,突破了剪紙難於裝裱的難關,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剪紙藝術風格,創作出大量剪紙精品,為保護和傳承剪紙文化藝術作出很大貢獻。其剪紙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獲得諸多獎項,被許多博物館和國內外知名人士收藏。
  • 湛江非遺傳承人再添殊榮
    12月18日,記者從湛江市文化館、市非遺保護中心了解到: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指導,光明日報社、光明網主辦的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已確定100名候選人名單。醒獅非遺傳承人李榮仔在製作醒獅。
  • 太極傳承人回應
    作為一種拳術,太極拳是如何成為世界級非遺項目的?它的價值體現在哪兒?太極拳究竟能不能實戰?日前,新時報記者採訪了幾位太極拳傳承人,聽他們講述申遺成功背後的故事,以及未來要面臨的機遇和挑戰。2006年5月,太極拳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2008年起開始申報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的十年裡,由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規則多次發生變化,中國申遺項目又太多,太極拳申遺申請被數次擱置,前後共失敗了五次。後來,文化和旅遊部將太極拳列入2019年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申報工作,太極拳申遺重現曙光。
  • 「開著大奔買兔頭」傳承人宣貴瓊成功入庫《中國傳承人才智庫》
    2020年05月07日,經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委會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一致認同四川省成都市宣貴瓊同志申報的「宣兔頭·滷製品製作技藝」具有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價值,並向中國傳承人網、中國鄉土文化網《中國傳承·人才智庫》推薦入庫。
  • 臺胞陳榮文獲評大陸「非遺」傳承人:以新身份謀發展
    中新社漳州8月19日電 題:臺胞陳榮文獲評大陸「非遺」傳承人:以新身份謀發展  作者 張金川 龔雯  「與有榮焉,這成為我的新使命。」臺胞陳榮文獲評福建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後如是表示。8月15日,陳榮文(右)向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會工作人員介紹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 聊城東昌府木版年畫省級非遺傳承人郭春奎:用匠心守護非遺傳承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逸涵9月18日,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遊博覽會現場,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東昌府木版年畫亮相聊城展區。省級非遺傳承人「全家總動員」合力繪製10米長軸畫卷《古今京杭攬勝》現場,省級非遺傳承人一絲不苟的製作態度吸引了眾多觀眾圍觀。在眾多作品中,一副總長10米的《古今京杭攬勝》長軸畫卷格外引人注目。「這幅作品光是手稿就畫了三年,還是我們全家老少一起出動的,刻版刻了一年半。」
  • 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國際文創論壇在京開幕
    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秘書長許紅海在論壇開幕致辭中表示,文化遺產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的燦爛文化,是中國民族精神傳承、文脈延續的重要載體。2020中國非遺傳承與國際文創論壇將以文化為紐帶,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拉近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同時也讓有著獨特優勢的「非遺」在帶動就業、在脫貧攻堅、在復工復產發揮更加巨大的作用。
  • 「建太極學院,從娃娃抓起」 太極拳七大社區同聚傳承發展大會
    在19日下午舉行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陳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正雷說,建太極學院能為太極拳更加系統規範化做出努力。12月19日晚,太極拳七大社區代表性傳承人齊聚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並進行精彩展演。 闞力 攝  當日,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人聲鼎沸、精彩紛呈。
  • 喜訊:傳承人李世友成功入庫《中國傳承·人才智庫》
    2020年04月29日,經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專委會召開專家組評審會議,一致認同重慶市南岸區李世友同志申報的「辣匠爺·辣醬製作技藝」具有非遺和傳統文化傳承價值,並向中國傳承人網、中國鄉土文化網《中國傳承·人才智庫》推薦入庫。
  • 鎮江省市兩級非遺項目與傳承人又添新成員!
    11:41:28 /a/20201219/67d7b2cc111f400d85fa69a5ae18a11f.shtml   以傳承為基礎
  • 境外學生舞龍燈、打太極、編蘆葦……非遺讓他們更了解浦東
    龍騰虎躍舞龍燈、穿針引線習絨繡、剛柔相濟學太極……這些從浦東老底子傳承而來的從11月初至今的6周時間裡,來自浦東17所學校的1400餘名境外學生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與7項國家級、市級和區級非遺文化項目親密接觸,親身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進才中學國際部10年級學生走出校園,來到市級遺項目——古船模型製作技藝傳承張琪的作室,參觀各式各樣的特古船模型,聆聽模型背後的故事。
  • 愛上「夷陵造」 | 夷陵非遺商品、非遺線路、非遺傳承基地推介
    下面為大家介紹的是入圍2020宜昌市「十優」非遺旅遊商品、「十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十佳」非遺傳承示範基地評選的2款非遺商品、2條非遺線路、2處非遺傳承基地官莊村位於宜昌市夷陵區,是「全國文明村」、「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全國生態文化村」、「湖北省綠色示範村」、「湖北省宜居村莊」,是遠近聞名的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和城郊休閒非遺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