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太極學院,從娃娃抓起」 太極拳七大社區同聚傳承發展大會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焦作12月20日電 (李明明)「實現太極拳人才標準化,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太極拳師資隊伍是太極拳未來發展的關鍵。」在19日下午舉行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座談會上,陳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陳正雷說,建太極學院能為太極拳更加系統規範化做出努力。

12月19日晚,太極拳七大社區代表性傳承人齊聚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並進行精彩展演。 闞力 攝

  當日,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人聲鼎沸、精彩紛呈。為進一步擴大太極拳影響力,弘揚太極拳文化,傳播太極拳運動,由文化和旅遊部指導,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焦作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座談會和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在陳家溝相繼舉行。

12月19日晚,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上精彩的展演。 闞力 攝

  座談會期間,我國太極拳七大社區陳氏、和氏、楊氏、吳氏、武氏、李氏、王其和等主要代表性傳承人分別進行了發言,並通過座談研究探索了太極拳在傳統文化、辯證哲學、中醫康養等方面所蘊含的科學價值。

12月19日晚,太極拳七大社區代表性傳承人齊聚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並進行精彩展演。 闞力 攝

  「如何培育出標準化的太極拳教學人才是有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陳正雷表示,一個合格標準的教練走上崗位之前,需要學習理論知識,這就需要一套經得起檢驗的標準化教材,這些都需依託於專業學院。

12月19日晚,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上精彩的展演。 闞力 攝

  溫縣縣長李培華介紹,目前,溫縣擁有太極拳師3500餘人,太極拳輔導員7000餘人;陳正雷書院已建成投用,陳小旺、王西安、朱天才等非遺傳承館項目正在順利推進;還將成立中國太極拳職業教育中心,開工建設河南太極拳學院等。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楊式太極拳代表性傳承人王少君在座談會期間談論的主要觀點。她呼籲太極拳界應時刻警惕,採取措施來保護太極拳優秀文化遺產,尤其是在青少年一代的傳承發展。

  太極拳靜中有動,柔中帶剛,能起到調理氣血、穩定情緒、健康身心的作用。「從小師傅就教導我們太極乃至所有的拳術,其宗旨就在強自身之筋骨,助國家之精神。」王少君說,學習太極要從娃娃抓起,不僅僅是傳承和弘揚,對孩子也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

  隨著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影響傳播力更加深遠,那麼保護傳承責任就更加重大。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一級巡視員王晨陽表示,太極拳在中國得到廣泛的認知和實踐,在促進人身心健康和諧共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傳承發展太極拳,是當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日晚間開幕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也令人大飽眼福,太極拳七大社區代表性傳承人現場向與會觀眾進行了太極拳展示。「太極拳申遺成功後,我們作為當地人更要好好練拳,努力讓太極文化走向世界。」陳家溝居民王先生說。(完)

相關焦點

  • 建太極學院 從娃娃抓起
    12月19日晚,太極拳七大社區代表性傳承人齊聚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並進行精彩展演。闞力 攝  中新網焦作12月20日電 (李明明)「實現太極拳人才標準化,造就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太極拳師資隊伍是太極拳未來發展的關鍵。」
  • 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在陳家溝舉行
    央廣網焦作12月21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張浩)共享太極、共享健康。12月19日晚,在舉國同慶太極拳成功申遺之際,全國的「太極人」歡聚在太極文化的重要傳承區、太極拳的發源地——陳家溝,隆重舉行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共慶太極拳成功申遺,共商太極拳傳承發展大計。
  • 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在河南陳家溝舉辦
    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日前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舉辦。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王曉峰,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江凌,十二屆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王巨祿,河南省副省長霍金花出席大會開幕式。王曉峰在開幕式上表示,太極拳成功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為我們進一步做好太極拳傳承發展工作提供了新契機,對廣大太極拳傳承人、相關社區和群體、各級文化和旅遊部門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精神,從保護傳承、研究、宣傳弘揚、評估監測等方面,切實做好履約工作。
  • 擊缶而歌頌太極!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現場,燃!燃!燃!
    擊缶而歌頌太極!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現場,燃!燃!燃!,上千名太極拳研習者、愛好者匯聚一堂,「共享太極 共享健康」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在這裡隆重舉行,共慶太極拳成功申遺,共商太極拳傳承發展大計。
  • 太極拳申遺成功,世界從此太極!發源地陳家溝拉開太極拳傳承發展...
    這一刻,也讓「全球太極人聚焦陳家溝」歡樂行拉開了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的帷幕。市領導劉濤、宮松奇、王付舉,縣領導毛文明、李培華、李備戰、胡義勝、鄭愛珍、朱保平、陳寧、孫啟衛、王詠生、任紅星、史玉龍等與廣大太極拳愛好者一起見證這一歷史時刻。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的舉行恰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項會議正式公布太極拳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之時。
  • 焦作:太極拳傳承發展座談會在陳家溝舉行
    12月19日,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牽頭組織京津冀豫四省(市)文旅部門相關負責人,太極拳七大社區代表性傳承人,文化界、體育界、衛生康養界的專家學者以及關心支持太極拳發展的各界知名人士,在太極拳發源地溫縣陳家溝舉行太極拳傳承發展座談會,共商太極拳保護傳承發展大計。
  • 七大社區「太極人」齊聚溫縣陳家溝,各領風騷,共「武」太極!
    七大社區「太極人」齊聚溫縣陳家溝,各領風騷,共「武」太極!,12月18日起,太極拳七大社區「太極人」齊聚溫縣陳家溝,開展太極拳專場展演活動,向世人展示博大精深的太極拳法。
  • 讓世界看見太極拳,讓陳家溝驚豔世界!
    讓世界看見太極拳,讓陳家溝驚豔世界!「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持續升溫,當晚,由文化和旅遊部指導,省文化和旅遊廳與焦作市委、市政府聯合主辦,以「共享太極 共享健康」為主題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在太極文化的重要傳承區、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陳家溝隆重開幕。
  • 中華太極,聲振八方!陳家溝,明天更美好
    12月19日晚,在舉國同慶太極拳成功申遺之際,太極拳七大社區代表性傳承人及數千名太極拳研習者、愛好者懷著喜悅的心情,歡聚在陳家溝太極拳國際交流中心,參加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開幕式,共慶太極拳成功申遺,共商太極拳傳承發展大計。
  • 太極拳申遺成功 媒體聚「焦」
    原標題:太極拳申遺成功 媒體聚「焦」   太極拳申遺成功,成為我國42個世界非遺項目之一。消息傳來,全國媒體紛紛聚焦太極拳發源地陳家溝,給予了濃墨重彩的報導。
  • 太極拳申遺成功後,這些系列活動帶你領略「頂...
    12月18日,河南商報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河南已謀劃組織了以「共享太極,共享健康」為主題的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宣傳推廣活動。【將在全球200多個國家免費培訓太極拳】藉助太極拳申遺成功的重大機遇,焦作市、省文旅廳也將舉辦多項活動。焦作市政府副市長王付舉介紹,12月19日下午將在溫縣陳家溝舉行太極拳保護傳承發展座談會。
  • 播撒太極種子,打造太極之城!太極拳「六進」讓焦作「接地氣」「有...
    焦作是太極拳的發源地,是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命名的「太極勝地」,在太極拳弘揚、傳承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為了更好地發揮太極拳在促進焦作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助力全民健身。
  • 李雅軒太極李敏弟獲頒中國非遺傳承創新功勳模範人物獎
    水母網12月21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何曉波 攝影報導)日前,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京隆重舉行。武林泰鬥級人物,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李雅軒太極派系傳承人李敏弟大師被授予此次大會中國非遺傳承最高獎項「中國非遺傳承創新功勳模範人物」獎。
  • 太極拳成功申遺:從陳家溝到全世界
    行雲流水般的太極拳表演屏幕直播太極拳申遺成功宣布瞬間太極拳申遺成功後的現場表演太極拳七大社區傳承人點亮「共享太極共享健康」主題儀式美輪美奐的東溝夜景萬人演練太極拳「焦作一直致力於推廣太極拳,從成立研究會到設立武術段位考評點,從主辦中國焦作國際太極拳交流大賽到與鄭州大學合辦太極拳學院,特別是近年來著力打造『世界太極城·中原養生地』,太極拳的普及也走上了快車道,太極拳文化產業迅速發展,太極拳發源地的城市名片越擦越亮。」焦作市委書記王小平說。
  • 專訪太極拳發源地申遺人:希望做好太極拳術語翻譯 助其走向世界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申報的「太極拳」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世界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太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距今有300多年歷史。太極拳申遺是如何準備的?作為太極拳的發源地,溫縣未來如何繼續發展太極拳?
  • 李雅軒太極派系傳承人李敏弟獲中國非遺傳承功勳模範人物獎
    四川在線記者 薛劍第二屆中國非遺傳承與創新發展高峰論壇12月11日在北京舉行。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李雅軒太極派系傳承人、李敏弟大師被授予此次大會中國非遺傳承最高獎項「中國非遺傳承功勳模範人物」獎。這是繼首屆評選以來第二位代表武術界獲此殊榮的世界級著名武術大家,也是本次大會受功勳人物推薦並獲評此獎項的唯一一位武術宗門代表人物。本屆論壇以「人類非遺傳承、創享美好生活」為主題,圍繞崑曲、京劇、中國書法、古琴藝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展開討論,並頒發了三類獎項:「非遺傳承新銳人物獎」、「非遺傳承先鋒模範人物獎」、「非遺傳承功勳模範人物獎」。
  • 太極申遺圓夢 奏響焦作文旅「衝鋒號」 從雲臺山到太極拳「雙擎...
    當夜,在太極拳發源地溫縣陳家溝東溝創拳處,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活動現場,與陳小旺大師一樣興奮的,還有來自國內各地的數千名社會各界人士。申遺成功喜訊傳來,他們振臂歡呼,以至於-3℃的低溫也似乎失去了寒意,讓人熱血沸騰。
  • 一代宗師陳發科和陳氏太極拳的「中興」| 太極文化
    認真回顧幾十年來陳式太極拳的發展,對於我們更深入地了解太極拳、更好地傳承太極拳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誰知豫北陳家技,卻賴冀南楊氏傳」1953年11月,陳發科在天津舉行的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上,代表北京表演了陳氏太極拳,受到好評。這是陳氏太極拳歷史上首次在全國性集會上展示,它標誌著陳氏太極拳將走向全國。
  • 話說太極拳(13)|太極拳在香港的普及和發展,離不開他們……(連載)
    話說太極拳(12)|想不到!太極拳是這樣傳到香港的?!(連載)香港的吳式太極拳傳承始自吳鑑泉。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吳鑑泉偕子吳公儀離開上海,來到了當時比較安全的香港,在香港軒尼詩道創建香港鑑泉太極拳社。楊華彪,生於1904年,逝於 2005年,廣東人,在香港大學畢業後,決定定居香港,開始做進口生意。
  • 陳家溝的太極拳傳承斷了?
    天道免費功法教學錄像:註:網轉文章,只是原作者觀點,不代本公眾號觀點,供看官們茶餘飯後觀看,傳承斷不斷看的是功夫傳承,不是傳個名號。本文引自南方周末的新聞報導,比較詳實全面,可供對陳家溝太極拳傳承歷史感興趣的太極拳愛好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