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遷,社會發展,在歷史戰亂時期曾關乎一個人生死存亡的武技漸漸被人遺忘,以至於很多人以為太極拳根本不具備實戰性,只是起著健身、養生的功效。但在幾百年前,太極拳創立的初衷,確實是用於實戰的。
張東武講起太極的實戰技巧時,向我們談到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外國人崇尚簡單直接不同,中國傳統文化對「智」有著更深的崇尚,太極拳講究在敵人近身時「以巧制勝,以柔克剛,以四兩撥千斤」,正是對這一文化的體現。除此以外,中國人還講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還之。所以太極拳並不擅長主動出擊,它的獨特之處是當別人來犯時,通過「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的太極八法「借力打力」。
同時,為了儘量避免人們在實戰訓練中受傷,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還獨創了一種練習方法——「推手」,通過推手的練習使兩個人近身接觸,然後通過太極八法、摔打技法、單手練習、雙手練習、合步順步以及花腳步等練習,使人們在不易受傷的同時,很快地提高實戰技擊能力,再逐步放開做到太極散手的練習。
被國人誤解很深的太極拳,不是沒有實戰性,恰恰相反,它的實戰技巧凝結了古人們的智慧,可謂博大精深。然而,一方面由於大家對實戰技巧的忽視,另一方面很多教練只把太極拳當成一種套路來教習,以致太極拳的很多打法被人日漸遺忘。也因此,張東武在教授學員時十分重視與競技結合,系統科學規範地訓練學員,通過對「拳打腳踢」的練習來增強太極拳的實戰性。
張東武,中國武術七段,國家一級拳師,國際太極拳年會「太極十傑」之一,現任河南東武太極拳研修院院長。是陳家溝太極拳第十一代嫡宗傳人陳正雷宗師的得意門徒。
他的功夫純正,技術全面,發勁具有冷、脆、驚、彈的特點,且擅長太極實戰技法。1987年起多次在各項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部分榮譽:
1993年,被評為河南省首批國家一級拳師。
1994年,被評為「太極十傑」之一。
1996年,在全國武術精英賽中榮獲太極拳冠軍,並獲「武林精英」稱號。
1997年,在第十二屆歐洲國際武術節表演中榮獲金盾獎章。1998年,被選為太極拳形象大使。
2004年,在首屆世界傳統武術節比賽上,斬獲陳氏太極拳、劍兩枚金牌。
2000年5月,榮獲韓中日國際武術交流大會金盤獎。
2009年,被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授予「國際太極拳文化傳播大使」榮譽稱號。
1999年至今,已協助陳正雷老師培訓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太極拳精英約3000餘人。
盛世太極 陪你 「戀」 太極
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
盛世太極拳友交流32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入群聊
二維碼有效期至7月08日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盛世太極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