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于晏在出席活動時,為什麼敬的是英式軍禮,而不是中式軍禮?

2020-10-16 烽煙又四起

要說近些年最受歡迎的影視劇類型是什麼,估計除了一直飽受觀眾詬病的抗日神劇外,就是那些讓人熱血沸騰的特種兵題材影視劇了。不管是之前大熱的《戰狼》系列,還是後來的《湄公河行動》等等,這些特種兵題材的影視劇不僅獲得了超高的票房,同時也贏得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當然了,也正是因為這些影視劇的成功,使得很多曾經名不見經傳的演員開始被大家熟知。比如彭于晏就因為在《湄公河行動》中的出色表現,從而成了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搶手演員。

如果看過《湄公河行動》這部電影的人就知道,彭于晏在裡面飾演的是一名緝毒警察。為了將毒販們繩之以法,彭于晏一個人在金三角臥底了多年。最終與張涵予飾演的緝毒警察,聯手將毒販給一網打盡了。然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彭于晏雖然在影視劇中飾演的是一名中國警察,但是他在以軍人身份出席一些公開活動時,卻敬的是英式軍禮,而不是中國軍人的軍禮,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比如上圖就是彭于晏和張涵予一起出席活動的照片,其中張涵予敬的是標準的中國軍人禮儀,在敬禮時手心是向下的。而彭于晏雖然也在敬軍禮,但是他的手心卻是朝外的,和張涵予的行禮區別十分明顯。按理說同樣是飾演的中國警察,他們兩個人的軍禮應該是一致的,為何卻出現這樣的差別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並不是因為彭于晏是一名外國軍人,而是因為彭于晏雖然出生在臺灣,但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和家人移民到加拿大了。

而作為一名加拿大人,彭于晏從小接受的教育和禮儀文化等都是加拿大的內容,因此彭于晏在敬軍禮的時候自然也就不會是中國的軍禮了。至於他為何敬的是英式軍禮,則是因為加拿大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其文化和習俗等都是來自英國。雖然加拿大後來從英國獨立了,但是英國的各種文化卻在加拿大保留了下來。即使是現如今,加拿大仍然是大英國協的成員國,英國女王在名義上也是加拿大的最高元首,從這也可以看出英國文化對加拿大的影響有多深了。

​據了解,在英國軍隊中敬軍禮方式主要有三種,其中陸軍敬軍禮的方式和大多數國家都是一樣的,在敬禮的時候選擇掌心朝下。而英國空軍敬軍禮時則和陸軍不一樣,他們在敬軍禮時掌心是朝外的,彭于晏在出席活動時敬的就是英國空軍的軍禮。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區別,是因為英國空軍以前都是戴著白手套的,他們的手在平時保養的非常好,看上去白皙乾淨。因此他們很樂意在敬軍禮時將掌心朝外,讓別人看到自己雪白的手掌。

至於英國海軍敬軍禮時,則和空軍和陸軍都不一樣,他們的掌心是朝著自己的。而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他們不希望自己髒的手掌被別人看到,從而讓人覺得不禮貌,可以說是一種被逼無奈了。也正是因此,所以英國在閱兵的時候,大家就會看到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一支軍隊居然會出現三種不同的敬禮方式。當然了,除了彭于晏在出席活動時敬的是英式軍禮外,還有很多明星也敬的是英式軍禮,比如郭富城也是敬的英式軍禮,對此大家是怎麼看待的呢?

相關焦點

  • 行英式軍禮的「國民男神」彭于晏,背後是加拿大的百年滄桑
    拍《黃飛鴻》時,他學會了工字伏虎拳、虎鶴雙形拳。拍《破風》時,他每天去香港數十公裡騎行。拍《激戰》時,他去學綜合格鬥和武術,天天都是魔鬼訓練。拍《湄公河行動》,他又學泰語、學習與緝毒犬相處,還接受專業的槍械訓練。
  • 泰國士兵敬軍禮像尿尿抖一抖,各國軍禮還屬中國最好看|軍情晚報
    中國古代皇帝要御駕親徵時,必須先制定一套出徵的祭告典禮,包括親徵、遣將、禡祭、受降、奏凱獻俘、論功行賞、閱武、大射、救日伐鼓。當時為了維護女王的尊嚴,特規定將士領獎時要用手遮蔽眼部,不得對女王平視,這種動作後來就演變成了今天各國軍隊的軍禮。 軍禮起源第三說: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曾有英軍士兵對美軍脫帽致意,這被認為是現代軍禮的一種起源。但隨著士兵頭頂裝備的逐漸複雜化,維持著脫帽致意的傳統顯然不現實。於是在後來,奧地利實行了舉手禮,逐漸廣為傳播,並形成了多樣化的軍禮體系。
  • 海滄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敬了一個標準軍禮~
    海滄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敬了一個標準軍禮~ 2020-12-24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還記得08年汶川地震,被搶救時還向解放軍敬軍禮的3歲男孩嗎?現狀...
    當時抗震救災成為了大家的首要任務,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地震中,被搶救時還向解放軍敬軍禮的3歲男孩,他的現狀如何?這個小男孩叫做郎徵,地震發生的時候,郎徵瞬間就被埋沒在了廢墟當中,雖然郎徵只有3歲,但是他的求生欲卻是非常強的,當他聽到有救援的人在附近時,他立馬就大聲的叫了起來,希望可以一起救援官兵的注意,後來郎徵順利的被兵哥救了出來,檢查後發現郎徵只是左手有一個骨折,並沒有其他的大礙,於是他被送到了救援站。
  • 2020這些令人淚目的軍禮 你還記得嗎?
    每個軍禮背後都藏著一個感人的故事傳遞著一份強大的力量2020這些令人淚目的軍禮你還記得嗎?↓↓↓忠誠臨別時,她們向醫生王斌、護士唐傑敬禮感謝。她們說:「這個軍禮,代表患者對醫生的感謝,更代表人民群眾對解放軍的信任。」
  • 許宏志期待平昌再敬最帥軍禮 | 冰雪
    在平昌奧運的賽場,他期待國旗升起、國歌奏響的一刻再次敬上自己最帥的軍禮。▼軍冬會的最帥軍禮走出低谷,許宏志迎來了收穫頗豐的2016-17賽季,在世界盃美國鹽湖城及中國上海站的比賽中,他兩次攜手隊友摘取接力金牌,實現了世界盃賽場上的金牌突破;札幌亞冬會,他又在接力比賽中頂住韓國隊的衝擊,用冠軍為團隊完美收官;儘管在2017
  • 「相思樹」下特殊的軍禮
    吳新芬仰望著這棵代表李連長夫妻愛情的「相思樹」,自己的往事再一次被喚起……  從懂事時起,吳新芬就崇拜軍人,熱愛部隊。那時,每到建軍節、中秋節、春節前夕,她都會給邊防哨所寫慰問信。後來,她認識了西藏的邊防軍人王俊景,兩人通過信件成了無話不談的筆友,逐漸相知相愛。  在一次執行任務中,王俊景遭遇意外,四肢嚴重燒傷,失去了雙臂。
  • 一首《軍禮》獻給戍邊英雄!詞作者是荊州人
    近日人民日報、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趕製的MV《軍禮》獻給5位衛國戍邊的英雄也向每一位邊防戰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 丈夫隔著屏幕的軍禮,是她護士節收到的最好禮物!
    丈夫徐達明說完,隔著手機屏幕向陪伴自己20年的妻子,敬了一個軍禮。查方丈夫隔著屏幕向妻子敬禮。潘越 攝屏幕這端一向堅強的查方看到這一幕,回想起之前點滴,不禁眼含熱淚,感慨萬分……老人在她背上寫下「最美軍嫂」徐達明,是武警重慶總隊船艇支隊的機電長。軍婚20年,這個小家庭最大心願就是能團聚。今年春節前,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碎了他們的夢想。
  • 姚念龍——​給父親的軍禮
    我舉起右手給父親行了一個很不標準的軍禮,不自然,還有點羞澀。說是敬禮還不如說就是手往頭上一舉,就是想給父親傳遞一個信息:達達,放心吧,我會幹好的!這就是我給父親行的第一個不標準的軍禮。         給父親行的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軍禮,卻是十幾年後在自己家門口,目送父親去殯儀館火化,給父親行的一個長長的、很標準的軍禮!
  • 一張特殊的「軍禮圖」
    一張特殊的「軍禮圖」■解放軍報記者 賴瑜鴻 特約記者 陳曉霞「我一直都記得你對我們的關心照顧,你們軍醫真的很讓人心安,是你們讓我看到了陽光。」「出院後,他每天都會關心我們的狀況,他的一舉一動都展示著軍人的氣質,『軍禮圖』代表我對他的感恩,同時也代表我們武漢人民對解放軍醫療隊的崇高敬意。」陳女士感動地說。「能為患者解除病痛,是我感覺最幸福的時候。」得到患者的認可,王斌心裡無比滿足。出院當天,王斌詳細囑咐了出院後注意事項,並將陳女士送到門口,目送她離開。
  • 詩歌|沒有戎裝的軍禮,那是我看到最美的風景
    詩歌|沒有戎裝的軍禮
  • 「退伍·青春無悔」「班長,讓我再敬一個軍禮」卸下警銜,他們淚流...
    「明高,你新兵下連時就是我帶的,一轉眼兩年過去了  你也成長了不少,班長今天為你卸下警銜,希望你回歸地方後,仍然能保持軍人作風,不改本色,為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班長陳新恆動情地說道。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滿服役期老兵們向戰友們敬了最後一個軍禮後,在淚水和不舍中揮手離別。  踏入軍營,無悔青春。  重返駐地,再綻芳華。
  • 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89歲老兵 在病房裡敬了個軍禮 他一邊立「遺囑...
    △蒲良培老人(左)蒲良培抬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個軍禮,跟他在2019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頒獎典禮上,跟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時,跟近70年前歷經炮火,取得上甘嶺戰役艱難的勝利後,所敬的那個軍禮一樣,果斷而有力。此刻,他的左手還打著吊針。
  • 公益微電影《老兵軍禮》在山西陽泉盂縣舉行開機儀式
    微電影《老兵軍禮》講述了一個個老兵故事,是一部融思想性、藝術性為一體的充滿正能量的微電影,從主創人員到內外場景的選取以及主題歌詞、歌曲和背景音樂等,全方位、多視角充滿紅色元素,這在盂縣尚屬首例,對於老兵精神非常重要的意義。
  • 公益微電影《老兵軍禮》在山西盂縣大汖舉行開機儀式
    7月19日,革命傳統教育系列公益微電影《老兵軍禮》開機儀式在大汖古村舉行。本次開機儀式,特邀特型演員竇寶國、李守俊參加,盂縣在線全程在線直播。戰爭爆發時,青春年少的他們選擇了保家衛國血染沙場;戰爭結束後,他們將那份感情帶回故鄉、深埋心中。70年過去了,當年意氣風發、慨然從軍的熱血青年都已是耄耋老人,可他們的崢嶸歲月並不為人所知。正是在尋訪老兵的過程中,我們才真正明白一句話:「 老兵永遠不死,只會慢慢凋零」 是如此沉重。所幸,我們還能見到這些民族的捍衛者、歷史的見證者。
  • 西沙老兵的告別儀式:向「祖國萬歲」敬一個軍禮 為主權碑描一次紅
  • 開國少將張玉華逝世 曾參加93閱兵標準軍禮感動無數人
    張玉華少將在2015年93閱兵上,以一個標準軍禮給無數人留下深刻印象。 交匯點訊 記者10日凌晨獲悉,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政委張玉華將軍因病醫治無效,於9月10日凌晨2:37在南京逝世,享年101周歲。離休後堅持做慈善,曾獲得「中國好人」殊榮
  • 你不知道的蒙哥馬利:妻子去世的時候他敬了個軍禮,後一生未娶
    不過這樣的名將也有缺點,因為蒙哥馬利的母親對他異常嚴厲,所以蒙哥馬利好像對女人產生了陰影,又或是因為他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軍事上,所以在蒙哥馬利39歲時他依舊是單身。單憑蒙哥馬利在英軍中的地位,他想找個女朋友應該是很輕鬆的事,但蒙哥馬利似乎對女人毫不感興趣,就連他的部下都說軍隊就是蒙哥馬利的老婆。
  • 身披「光榮退役」綬帶,他們敬了最後一個軍禮
    伴隨著一聲洪亮的口令,擎旗手將武警部隊旗高高擎起,身披綬帶的退役幹部們飽滿深情、精神抖擻地舉起右手,向武警部隊旗致以最後的軍禮。「目送了無數的戰友離開,今天到了自己要離開的時候才知道,部隊的回憶刻骨銘心,帶給我這般美好的經歷與生活,有時候流淚的男兒不是『矯情』,而是難捨逝去的歲月。」……儀式上,退役幹部們幾度哽咽。「人生最美是軍旅,軍旅難忘在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