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89歲老兵 在病房裡敬了個軍禮 他一邊立「遺囑...

2020-11-17 上遊新聞

△蒲良培老人(左)

蒲良培抬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這個軍禮,跟他在2019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頒獎典禮上,跟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時,跟近70年前歷經炮火,取得上甘嶺戰役艱難的勝利後,所敬的那個軍禮一樣,果斷而有力。此刻,他的左手還打著吊針。

5月22日,在南川金佛山中醫院病房,面對前來看望的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邦平等老熟人,這個身患癌症的89歲志願軍老戰士眼裡閃著淚光,聲音虛弱卻擲地有聲,「和癌細胞作戰也是一場戰役,請大家放心,我會拼盡全力完成任務!」

△蒲良培和老伴鄒惠斌

醫院來了位特殊病人 隨時把腰杆挺得筆直

5月14日,蒲良培是在老伴鄒惠斌和梁平區軍隊離退休幹部服務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的陪伴下悄悄來到南川金佛山中醫院的,他特意叮囑工作人員和家人不要透露他的身份。因此,醫院醫護人員起初絲毫不知情。

在醫院新聞發言人鄧娟的眼裡,這只是一位和藹、樸素、清瘦,被食道癌折磨得短時間內體重輕了20斤的普通老人。每次路過病房時,她都會看到這位老人哪怕是一個人坐著,也把背挺得筆直。他走路速度有點快,不太喜歡帶靠背的軟椅,總是坐在獨凳上。

直到院方陸續接到多個詢問病情的電話,才知曉這位老人竟是一位鼎鼎大名的傳奇人物!蒲良培參加過抗美援朝,在上甘嶺戰役中立過功、負過傷,當過空軍飛行員,後熱衷慈善事業,是2019年重慶市模範退役軍人、 2019年度感動重慶十大人物。2019年夏天,他作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巡迴報告團成員之一,兩個月內到全市各機關、高校、區縣做了26場次巡迴宣講。

鄧娟恍然大悟:老人的身上,原來帶著軍人的烙印!

得知「秘密」沒守住,老伴鄒惠斌有點不好意思,「他這個人呀,就是這樣,不喜歡給人添麻煩,走到哪裡都不願意得到特殊照顧。」

△2019年,在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報告會上,蒲老作「把一切獻給黨和人民」主題報告 

他留下特殊」遺囑」 分配好了撫恤金

來詢問、探望老人的親朋好友越來越多,另一個「秘密」也隨之揭開。

蒲良培是2020年1月被診斷出癌症的。4月的一天,在其他醫院做完25次放療後,有些虛弱的老人由老伴攙扶著,來到梁平區軍隊離退休幹部服務管理中心辦公室,將獲得感動重慶十大人物的一萬元獎金全部捐給新冠疫情嚴重的湖北。

接著,老人提出一個請求,「我想立個遺囑,請幫我寫下來好嗎?」 面對工作人員的勸說,鄒惠斌幫老伴說情,「沒得事,人反正都要走這一步,死亡是無法抗拒的,我們都看開了。」

於是,由蒲良培口述,工作人員含淚寫下了這封特殊的「遺囑」。

△蒲老和資助的大學生袁雄渝 

遺囑的大意為:蒲良培百年之後,三分之一的撫恤金捐給慈善機構,並拿出五萬元繳納最後一次黨費,還有四萬元留給一個中山大學的貧困生。

鄒惠斌介紹,老伴從2019年開始資助一個大學生,供其念完大學,他擔心萬一自己哪天不在了,無法兌現這個承諾,於是特意在遺囑中提出來。

梁平區軍隊離退休幹部服務管理中心主任袁衛國對於蒲良培立這份遺囑絲毫沒有感到驚訝。這些年來,蒲老至少資助過26名貧困生,資助款在17萬元以上,而且從未向外人提起過,還是袁衛國費盡心思打聽到的。袁衛國說,蒲老日子過得極其簡樸,退休幾十年後,依然住在出租房裡,家具就是一個衣櫥和一個裝糧食的柜子,還都是當年老人親手做的。直到前幾年,蒲老才為家裡添置了一個沙發。

蒲良培捐出的,不僅僅是金錢。早在兩年前,他就找到梁平區紅十字會,籤署了遺體捐獻協議。他為此戒菸戒酒,希望最後能捐獻出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立遺囑、捐獻遺體這些事宜,鄒惠斌都相當支持,她記得老伴曾說過的話:

「入黨宣誓的時候,我說過『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我這一生就是要兌現當年的入黨誓言。這一輩子,沒給國家做什麼大事,那就儘量把小事做好吧。」

△病房裡的蒲老

要打贏這場「癌細胞殲滅戰」!

這一天,面對手捧鮮花,專程從重慶主城和梁平趕來看望他的老朋友們,蒲良培眼眶紅了,眼中有晶瑩的淚光。他認真地給每個人都敬了一個軍禮。「謝謝你們百忙中抽出時間來看我,還沒忘記我這個老頭子……」

在病床前,張邦平詳細詢問了蒲良培的病情及治療恢復情況。他一直很關注這位老英雄,「老人家把物質利益看得淡泊,心態很樂觀。希望您繼續積極治療,安心養病,早日康復!」

蒲良培點點頭,「死,我才不怕。癌細胞,我也不得怕。把癌細胞集中在一起,來他一次徹底殲滅!」老人的話讓在場的人哈哈大笑,拍手稱讚。

張邦平也笑著鼓勵說,「蒲老您這是作戰思維啊!每天把覺睡好,營養補充上,增強抵抗力,加上藥物作用,內外夾攻,打贏這場仗怎麼樣!」 

老人微笑著點點頭,「沒得問題,我堅決把任務完成!」他說,作為軍人,衝鋒陷陣都不怕,上甘嶺這麼艱難的仗都打贏了,即使是患癌症也不會懼怕!

蒲良培剛入院時,食道被堵塞,進食困難,只能靠蛋白粉和牛奶這些流質食物維持生命,加上之前的放療對身體造成損傷,此前又因負傷右肺被部分切除,體質極其虛弱。

但他的眼神清澈、堅定,無所畏懼,正是一個戰士的眼神。

老伴有些心疼地嗔怪,「他呀,就是沒把自己當成是一個耄耋老人,而是一個堅強不屈,打不垮的戰士!」

△年輕時的蒲老

他們不會被遺忘 醫院不惜一切代價救治

張邦平說,軍休老幹部們辛苦一生,為新中國革命、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黨和政府一直惦記著他們。相關單位和醫院要持續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精心照料好老幹部的身體,為他們創造更好的醫療和生活環境,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他們心情舒暢、安享幸福晚年。

「蒲老這樣的英雄,是我們的精神豐碑!醫院會不惜一切代價為他醫治!」南川金佛山中醫院業務院長敖定偉說,雖然蒲老入院時健康狀況欠佳,但心態樂觀,把生死看得很淡,又有軍人頑強的作風,因此精神狀態特別好,加上配合治療,他們對老英雄全面康復很有信心。

目前針對蒲老無法正常進食的問題,南川金佛山中醫院與多家醫院專家聯動,為他量身制定營養供給方法,儘快改善身體機能,恢復正常飲食;針對腫瘤,採取南川金佛山中醫院特有的中藥外敷方式,進行食道與雙肺的治療。

據了解,目前醫院還住著6位退役軍人,院方也都特別關照,格外關心。

他們都期待著,這位英勇的志願軍老戰士,能早日全面「殲滅」癌細胞,再打一場漂亮仗!

△蒲老曾擔任空軍飛行員

新聞多一點>>

他在上甘嶺戰役中為護通信負傷

1951年,蒲良培加入志願軍,跟隨部隊跨過鴨綠江,踏上朝鮮戰場。

當時,部隊每到一個地方第一件事便是挖坑道,修築防禦陣地。那時沒有挖機等現代化機械,唯一的器械便是鐵鍬。蒲良培就一直思索如何才能提高效率。1952年,轉戰上甘嶺挖坑道期間,他靈機一閃,製作了獨輪車,大大提高修築工事效率,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

同年10月,上甘嶺戰役進入最激烈、最慘烈階段。5日至10日,敵人發起猛烈的輪番轟炸,上甘嶺變成一片火海。連日槍打炮轟,師指揮所的電話線被炸斷。蒲良培回憶說,12日晚上,他所在的電話班接到命令,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通信。

於是,他和組長把電話機緊緊抱在懷裡,沿著電話線路一直往前衝,尋找電話線斷點。當他們衝到河邊時,突然聽到多發炮彈呼嘯而來,蒲良培立即跳到臨近的炮彈坑。剛剛跳下去,炮彈便在離他三、四米遠的地方爆炸了。土塊、石頭像雨點般襲來,一瞬間蒲良培的耳朵什麼也聽不到了,頭上、嘴裡、手上全部是血,當場昏了過去。

清醒後,作了簡單包紮,他再次隨著組長一路衝鋒陷陣。當他們來到敵人封鎖最嚴的地方,發現道路已被敵人全部炸毀,照明彈一直投放,到處迴蕩著炮彈的爆炸聲,天空被戰火燒得通紅。

情形危險,蒲良培和組長果斷衝進敵人封鎖區,經過多次尋找,終於找到電話線斷點,並把線接好,師指揮所電話終於接通了!他再次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

在接下來的東海元山反登陸阻擊戰中,蒲良培作戰勇敢,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榮獲團黨委通令嘉獎2次、榮立集體三等功1次,榮立個人三等功1次。但他也身負重傷,牙齒被拔掉6顆,右肺被切除一葉。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紀文伶 攝影報導 歷史圖片由梁平區軍隊離退休幹部服務管理中心提供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海滄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敬了一個標準軍禮~
    海滄唯一健在的抗美援朝老兵,敬了一個標準軍禮~ 2020-12-24 10: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兵回憶上甘嶺戰役:範弗裡特彈藥狂轟濫炸,志願軍怎麼堅守陣地
    眾所周知在抗美援朝戰役中,上甘嶺戰役非常慘烈,雙方的炮火密集度堪稱世界之最,戰後美國新聞界評說上甘嶺戰役是韓戰中的凡爾登,可見戰爭的慘烈程度,上甘嶺戰役為什麼慘烈,其主要原因是陣地反覆爭奪,在43天的交鋒裡,敵我陣地反覆易手達到59次,我志願軍共計擊退美軍900多次衝鋒。
  • 上甘嶺走出來的真英雄——抗美援朝老兵曾志宙的故事
    :潘華]字體:【大 中 小】 8月18日,在邵東市宋家塘街道華電星苑小區,記者見到了95歲的老兵曾志宙。跨過鴨綠江,歷經漢江戰役、西海岸戰役、小石洞戰役和上甘嶺戰役等,7次負傷,4次評殘。從抗美援朝的槍林彈雨裡走來,老人的半生飽經血與火的洗禮。
  • 江津珞璜鎮抗美援朝老兵95歲還能說朝鮮語
    12月11日,今年已95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陳啟林正和村民們講述著自己當年從軍的故事,時不時還講起了幾句朝鮮語。老人耳聰目明,口齒清晰,回憶起過往崢嶸歲月神氣十足。陳啟林老人家住江津區珞璜鎮小嵐埡村,1949年12月30日,陳啟林積極響應號召,應徵入伍,1951年入朝作戰,在艱苦卓絕的戰鬥中,陳啟林做過通訊員、廚師、步兵,立下三等功。1955年4月退伍復原。
  • 「我現在還能說朝鮮語」 江津珞璜鎮95歲抗美援朝老兵的「家國記憶...
    12月11日,今年已95歲高齡的抗美援朝老兵陳啟林正和村民們講述著自己當年從軍的故事,時不時還講起了幾句朝鮮語。老人耳聰目明,口齒清晰,回憶起過往崢嶸歲月神氣十足。陳啟林老人家住重慶市江津區珞璜鎮小嵐埡村,1949年12月30日,陳啟林積極響應號召,應徵入伍,1951年入朝作戰,在艱苦卓絕的戰鬥中,陳啟林做過通訊員、廚師、步兵,立下三等功。1955年4月退伍復原。
  • 19個名字每一個都值得銘記!19個故事每一個都讓人淚流滿面
    陳訓楊藏起的是功名,藏不住的是身上的「勳章」老兵陳訓楊曾參加渡江戰役、西南戰役、抗美援朝戰爭。張貴斌「祖國強大了,可他們看不到了……」90多歲的張貴斌,曾經參加過遼瀋戰役塔山阻擊戰,先後榮立4次大功、4次小功。回到地方後,他默默耕耘,甘於平凡,深藏榮譽功勳60餘載。
  • 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⑤|鄧彰德:上甘嶺的「娃娃臉」英雄
    即日起,四川日報全媒體推出抗美援朝老戰士訪談錄全媒體專題報導:他們中有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戰鬥英雄,有「奇襲白虎團」的原型勇士,有血戰鬥長空的英雄飛行員,有奮不顧身的戰地衛生員,還有滿身戰創的普通戰士……通過他們的講述,致敬「最可愛的人」!
  • 真人版「集結號」:他在上甘嶺獨自死守陣地,戰後苦尋老連長几十年,只為……
    而央視節目《等著我》中請來的這位老兵,講述了他獨自一人堅守陣地的經歷,聽得在場所有人淚流不止...(視頻較長,無wifi環境謹慎點看)老人叫陳恩富,今年87歲。他20歲參軍,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上甘嶺戰役。
  • 棲霞老兵趙福臣:上甘嶺上立過二等功!
    上甘嶺戰役是中國人民志願軍與「聯合國軍」在上甘嶺及其附近地區展開的一場著名的戰役,我市抗美援朝老兵趙福臣就是那場戰役的參與者和見證者。1952年5月,作為 15軍45師134團2營6連的炮兵班長的趙福臣在上甘嶺戰役前試探性進攻的五聖山戰鬥中立下二等功,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走進趙福臣老人那場戰鬥歲月。聽說我們要來採訪,趙福臣興致勃勃地拿出自己的寶貝,這些都是他從抗美援朝戰場上帶回來的,這張泛黃的材料是他作戰用的一六零炮的使用說明。
  • 20個名字,每一個都值得銘記
    03易祿享戰場上腳趾被炸飛半截80多歲的易祿亨,是曾經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的老兵,他榮立一等功一次,並榮獲「人民功臣」稱號。吳炯把立功證書和軍功章都捐獻給國家,在她80歲生日那天,立遺囑將自己的遺體捐獻給祖國的醫療事業,為祖國奉獻一生。05胡兆富「我算不上什麼英雄!」
  • 抗美援朝老兵患惡性腫瘤,重慶醫生為他造了一個「新鼻子」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5月15日下午,重慶市璧山區人民醫院住院部16樓的耳鼻咽喉科病房裡,響起了歌曲《我的祖國》。86歲的彭定祥躺在病床上,跟著節奏打起了拍子,眼睛有些溼潤,思緒把他拉回到67年前的上甘嶺戰場。「那次也是』閻王爺』要收我,然後把右腿給炸沒了。
  • 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⑦丨鄭時文:親歷上甘嶺「人肉沼澤」 炮雨中讓...
    他回憶道。除了飛機大炮的威脅,志願軍隊還要面臨缺水的考驗。「沒有水,志願軍咬碎餅乾,把舌頭都割傷了,炒麵含在嘴裡,不敢說話。」鄭時文紅著眼眶說。「一個蘋果」的故事,就是在這種極端缺水的背景下誕生。當時,上甘嶺戰役牽動著中國人民和海外僑胞的心。1952年10月,鄭時文接到任務,把上甘嶺的戰鬥情況儘快報導出去,提供稿件給報紙發表。
  • 108歲抗戰老兵水青山離世 家人:他生前最愛講抗戰經歷,愛敬軍禮
    從1937年抗戰打響到抗戰結束,他參加過南京保衛戰,在富金山戰役中與日軍肉搏,他的腹部被日軍的刺刀刺傷,再到滇西開展遊擊戰至滇西反攻結束,他是為數不多打滿8年的活著回來的老兵。9月2日上午,水青山的家人及關愛老兵志願者向紅星新聞記者講述了他生前的點滴。
  • 尋訪抗美援朝老兵|周榮根:停戰前夕,仍血戰上甘嶺
    (周榮根近照)中國江蘇網10月22日鹽城訊(記者 程光 通訊員 何燕 周稀銀)周榮根,又名周永根,1931年2月生,1951年1月入伍,參加過著名的上甘嶺戰役,被授予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兩次,是電影《上甘嶺》部隊原型之一,並參加了在朝鮮平壤舉行的志願軍全軍英模大會,受到朝鮮最高領導人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首長的接見
  • 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⑰|孫克中:上甘嶺戰役時,我每天夜裡送炮彈
    1952年10月,孫克中在上甘嶺戰役中繼續承擔運輸炮彈任務。10月22日,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會舉行前夕,在廣元市利州區,今年87歲的孫克中談起當年自己參加上甘嶺戰役的情形,仍記憶猶新。夜裡給上甘嶺送炮彈1950年12月,17歲的孫克中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汽車學校六期二大隊二中隊學員,畢業後,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第二師三十團二營六連,主要承擔駕駛工作。
  • 這位94歲抗戰老兵,15歲就加入八路軍打日寇了,還參加過淮海戰役
    家住共和新路的抗戰老兵董和泉今年94歲了,花白頭髮,高瘦頎長,戴副近視眼鏡雖然聽力不太好,但說話中氣十足:「我15歲就參軍了!」 1926年出生的董和泉是山東人。鄰居大哥參軍回家探望,董和泉看到這位身穿軍裝的機槍射手,很羨慕,也想參軍打日寇。「母親攔著我不讓我去,我就對鄰居說,你先走。第二天,我拿著籃子裝著要挖野菜就出門了。沒走多遠,我就脫去大衣放進籃子裡,然後義無反顧就去找鄰居大哥了。」
  • 內江87歲老兵親歷上甘嶺戰役 上央視講述「一個蘋果」的故事
    上甘嶺,在很多中國人心中,幾乎是對抗美援朝戰爭圖騰般的記憶。1952年初冬,中國人民志願軍和美軍為首的所謂「聯合國軍」在這裡展開了長達四十三天的殊死惡戰。志願軍將士們以鋼釘般的意志,守住了陣地,奪得了三八線周邊的戰略優勢。
  • 抗美援朝70周年 | 「上甘嶺戰役,我打出190發炮彈」
    身著精心保存的那身志願軍軍服,胸前勳章叮噹作響,舉手敬禮時,曾獲得「神炮手」稱號的周繼成老人完全不像88歲模樣,喊起發炮口令,更是威風八面。「我先後參加戰鬥78次,殲敵150多人,摧毀坦克4輛、裝甲車和汽車25輛,消滅地堡25個。
  • 泰安抗美援朝老兵許志昌:馬良山激戰英雄揚威 誓造敵軍「傷心嶺」
    近日,泰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大眾網·海報新聞推出「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 致敬最可愛的人」專題報導,特別尋訪泰安市抗美援朝老兵,聽他們講述親歷的戰役史實,回憶70年前的烽火歲月……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邵蕊 泰安報導【老兵檔案】
  • 英雄讚歌丨參加過上甘嶺的「王團長」 現在有一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
    這位曾參加過上甘嶺戰役的老兵,自93年退休以後,致力於社區工作20餘年,幫助民警開展法治宣傳、信息收集、矛盾排查、糾紛調解等社區警務工作,他是社區最年長法治宣傳員,也是公安系統最年長編外警務人員,更是榜樣精神的延續。 20餘年來,他為轄區平安建設貢獻了力量,也為社區警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