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入門:6個方面的研究取向 I

2021-01-08 顧清明

心理學入門

Introducing Psychology –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探索和揭示心理現象的規律;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不斷擴大,正在成長為一顆枝葉繁茂的科學大叔;研究心理學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的意義;心理學是一門中間科學,它既具有自然科學的性質,也具有社會科學的性質;試驗方法是心理學最重要的一種研究方法,在心理學中還經常採用觀察法、測驗法和個案法等。

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著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正式誕生。

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心理學中派別紛爭的時期。當時湧現出來的重要學派有:構造主義、機能主義、行為主義、精神分析學派和格式塔心理學風。不同學派在心理學的方法論基礎、研究對象、研究領域和研究方法上都有顯著的分歧。它們對現代心理學的發展都起到了作用 。

從20世紀30年代以後,心理學各派別間出現了互相吸收、互相融合的新局面,心理學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取向,主要有認知心理學的取向、行為主義的取向、精神分析的取向、人本主義和積極心理學的取向、生理心理學的取向、進化心理學的取向。

二次世界大戰後,心理學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某些佔統治地位的傳統觀念(如行為主義、精神分析)受到日益猛烈的抨擊,而新的心理學思潮相繼產生,形成了不同的研究取向,主要形成了以下6個方面的研究取向:

1、認知心理學的取向:把人看成一種信息加工者,主要探究認知(感知覺、記憶、思維等)過程。強調環境因素不再是說明行為的最突出因素,而是通過支配外部行為的認知過程而影響到行為的。

2、行為主義研究取向:主要研究行為,觀察學習等,注重社會因素的影響,改變了傳統行為主義重刺激-反應、輕中樞過程的思想傾向。

3、心理分析研究取向:強調意識和自我的重要性,把青年期看作力比多活勱的高潮時期;強調自我在人格發展中的作用。

4、人本主義研究取向:認為人本質是好的、善良的,人有自由意志、自我實現的需要,人是單獨存在的,不要把他們合併在不同的範疇之內。

5、生理心理學取向:關心心理與行為的生物學基礎,腦結構、免疫、遺傳對人的影響,把生理學看成描述和解釋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

6、進化心理學取向:強調自然選擇對人類普遍行為傾向的塑造作用;人類的心理機制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強調「過去」對心理機制的關鍵作用。功能分解是探究心理機制的重要途徑;心理機制具有模塊性 ;人的行為表現是心理機制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 。

相關焦點

  • 積極心理學入門看哪些書?聽知乎的大神說
    統計了知乎問題 有哪些積極心理學的入門書籍值得推薦? 下的54個答案所提到的書籍,答主們一共提到了50位作者的85本書,結果如圖。和前面兩期(心理學該如何入門? - 知乎,有哪些堪稱偉大的科幻小說? - 知乎)比起來書籍的推薦分化不是那麼明顯,但是作者卻有明顯的分化。
  • 林剛,王成春∣大學生創業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的關係研究
    二、研究假設 價值取向和心理健康關係的研究屬於人格心理學範疇。哈佛大學人格心理學創始人之一Allport提出,心理健康的關鍵在於一個人的價值觀念,堅定且明確的價值取向是區分一個人心理是否健康成熟的標誌(Allport,1950,pp. 35 78),其提出的「個人價值取向與心理健康的關係」在心理學領域擁有深刻而持久的影響。
  • 知否|性取向研究新發現:左撇子男性更可能成為同性戀?
    「同性戀性取向是否在家庭中遺傳,在某種程度上性取向可能受基因影響。」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米西索加分校心理學副教授道格·范德蘭恩(Doug P.他們研究了這些生物標記在男性標本中的分布情況,發現儘管大多數男性都屬於「無生物標記」,但其餘的男性可以根據其中一種生物標誌物分為3個亞組,在每一個子群體中,非異性戀男性的比例都較高。研究報告作者範德蘭恩說:「關於家庭中兄弟出生順序、慣用手、家族基因這3種生物標記如何影響性取向的相關研究文獻可追溯至幾十年前,是否同性戀取向在家庭中遺傳,與性取向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受基因影響有關。」
  • 怎麼考心理學方面的資格證書?怎麼考心理學方面的研究生?
    作者:周雲騫,心理社工,綜融心理與社會學者,心理學院研究生,致力於心理學讀書公益和關愛抑鬱症公益。我將餘生獻給中國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療事業,離我正式執業還剩6000個小時!我帶你用3年時間學完心理學本科到研究生的全部課程。
  • 爛熟這幾本書就能考上心理學研究生!考研開啟心理學入門第3階段
    我是心理社工師周雲騫,我開設自媒體已經有5個月了,這5個月期間,我從人格心理學寫到超心理學,從抑鬱症寫到自我療愈的心五道,從兒童發展寫到自我實現,我以學術的分享和大膽的哲思為許多人打開了了解自我的一扇窗戶。也讓我在5個月的寫作裡提升了自己,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雖然抑鬱症自愈研究在我寫到差不多第80篇文章的時候,因為環境因素不得不提前終止,但是《心理學的故事》一直在寫。
  • 多項心理學研究證實:70歲比20歲幸福,中老年是人生的黃金年齡段
    (全文共計約四千字,預計閱讀時間約3分鐘)歷經7年的心理學實驗:繪製一生中樂觀程度的變化軌跡為了研究人在一生中樂觀程度的變化軌跡,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心理學研究人員Ted Schwaba等人經歷了7年時間對1169名年齡在26-71歲的研究對象進行了心理學測試(研究對象的年齡分布如下表所示)[1]。
  • 心理學入門看哪些書?知乎答主告訴你
    統計了知乎問題 心理學該如何入門?下的所有25個答案,裡面提到的書共有56本,按照被推薦次數的排序結果如下:其中頭兩名《心理學與生活》與《津巴多普通心理學》均為菲利普·津巴多所著,再結合作者排行榜看,菲利普·津巴多肯定是心理學界裡面公認的大神。
  • 了解秘術從心理學入門
    這延伸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如人際關係,包括心理復原力、家庭復原力和其他方面。不同取向的心理學家也會考慮無意識心理,採用經驗方法推斷心理社會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和相關關係,也有些臨床和諮詢心理學家有時依賴符號解釋和其他歸納技術。心理學被描述為「中心科學」,其研究結果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醫學、人文科學和哲學的研究和觀點相聯繫。
  • 心理學入門必讀300本書籍(下)
    文章內容大體策劃為6個部分:《心理學入門一起讀300本必讀書籍》、《神秘的超心理學以及超個人心理學研究》、《喚醒潛醫識——做自己的心理醫生》、《趣味實用心理學》、《先知先覺性格心理學》、《心理學電影講座以及周雲騫專輯》,關注我的朋友,都可以找我索取心理學電子書大禮包。在我們剛認識的時候,雲騫哥給大家制定了3年讀300本心理學書籍的心理學家自學成才計劃,並帶領大家一起學習。
  • 心理學入門書籍推薦丨送給對心理學好奇或是正在學習心理學的你
    首先,我將這份書單分為了幾個部分,它將帶領你一步步地推開心理學世界的大門。這一部分是關於初次接觸心理學者適合的書籍,希望你能通過這幾本書對心理學的邏輯性、實驗性和科學性有所了解,而並非網上流傳的一些偽心理學。
  • 心理學研究星座血型性格?
    大眾對心理學的誤解(6/10
  • 都是豪華品牌入門級,奔馳A180L對比寶馬1系120i
    寶馬120i 車頭方面,奔馳A180L採用了奔馳最新的進氣格柵,從某種程度上來看,這款入門級車型,更像奔馳S級的一個縮影,外觀設計沒有降低檔次
  • 入門即高配 寶馬X3 xDrive25i豪華套裝實拍解析
    2020款寶馬X3售價38.98-47.98萬元,雖然頂配車型擁有所有寶馬X3消費者都想要的配置,但是入門級的寶馬X3 xDrive25i豪華套裝版車型也同樣具備很強的競爭力。寶馬X3與競品車型車身尺寸對比寶馬X3作為一臺SUV車型,除了保持寶馬一貫的運動血統外,通過性也十分重要,寶馬X3 xDrive25i車型擁有25.6°的接近角以及23.4°的離去角,最小離地間隙為216mm,並且還可以選裝可調整高低的可變懸架系統。
  • 心理學基礎入門,先看什麼書?
    因為講解的是心理學基礎知識,為後續學習細分領域心理學內容提供基礎,下面就以《普通心理學》為例,說一下初學心理學的入門知識有哪些。1、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心理學既研究動物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是以人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個體心理主要研究的是三方面內容:認知、動機和情緒、能力和人格。
  • 有哪些心理學入門的書推薦?
    答|百度派 @三木森baby其實我個人覺得有非常多的心理書可以看,關鍵問題是看你想看哪一個方面,或者說是你現在對於心理學有一個什麼樣的認識。業餘愛好者如果你想學習心理學,只是想作為業餘愛好的話,我個人覺得其實你可以看一些比較淺顯的。
  • 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什麼?
    對了,這些正是兒童發展心理學所關心的問題。顧名思義,它研究的是兒童期的心理和行為的發生與發展的規律,以及這個時期的心理年齡特徵。但有一點和我們平時理解不大一樣,兒童期是指從出生到青年前期,即從出生到17、18歲左右。
  • 心理學:一個人是否與眾不同,看這三個方面就知道了
    心理學:與眾不同1、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真正與眾不同的人都是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是有著強烈目標與動機的。心理學上有一個潛意識的說法,其實我們所做的事情都是按照我們潛意識在做,我們內心覺得自己是什麼,那麼我們會在生活中不斷強化這些特徵,戴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尊崇自己的潛意識,用自己的意識帶領自己的行為終於實現了夢想。
  • "同性戀測試"恐懼不應阻礙性取向遺傳研究
    曾經發表過同性戀遺傳傾向第一個證據的迪恩•哈默(Dean Hamer)說,用DNA來確定一個人是不是同性戀的說法,其實是誤解了科學家解釋人類多種性取向努力。所以最近,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Tuck Ngun的「用表觀遺傳標記預測性取向的新模型」的研究毫無懸念地引起了轟動。討論可能隨之出現的測試是沒什麼意義的。作為一個長期有志於研究基因對人類性取向影響的科學家,我更關心這個研究能發現的表觀遺傳修飾(DNA的甲基化使某些基因沉默)的影響。這種化學修飾是從父母傳遞給孩子的,而且能影響人類多種不同的性狀。
  • 心理學揭秘「流動的性取向」:64種性取向,你是哪一種?
    然而,心理學研究表示,並非這麼簡單。  根據「性取向流動說」,一個人的性取向可能會隨著時間和環境變化而發生改變,有些人,會從異性戀變成同性戀,或者從同性戀變成異性戀。    2011年,美國一項性取向的研究發現,0.78% 的直男和1.36% 的直女在10年的隨訪中,對自己的身份認同發生改變,這些人從異性戀變成了其他性取向。
  • 考研:心理學考研的3大方向,及心理學專業學碩與專碩的具體差別
    心理學入門教材《心理學與生活》的作者菲利普·津巴多曾說過一句話:心理學是一門為了提升個體和群體幸福感質量的學科。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心理學如今越來越受歡迎,在快節奏的生活當中,我們都希望擁有高質量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