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大慶中院金娜:初得盈滿,蓄勢待發

2020-12-22 澎湃新聞

戰「疫」日記|大慶中院金娜:初得盈滿,蓄勢待發

2020-05-21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雙閏年,有五個日期成雙成對的周六,國慶和中秋是同一天,2020年02月02日是千年一遇的對稱日,但上天似乎跟我們開了個玩笑,美好尚未如期而至,災難已經先一步降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發疫情,我們積極響應黨組的號召,報名請戰上一線,最終有100餘名幹警被派往防疫一線。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下定決心要協助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院裡為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有效的物質保障。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謝洪程親臨一線慰問我們每一位第五期下沉幹警,並送來了消毒溼巾、補給品等物資。院後勤保障中心也為我們提供了車輛、口罩、雨傘、消毒噴霧等物資,堅實的後盾讓奮戰在一線的我們感到暖心踏實。

陌生的環境,有熟悉的夥伴,我們彼此間相互鼓勵,相互加油,信心倍增。來到社區後,桌子、體溫計、登記本、消毒噴壺便是我們的作戰工具。宣傳疫情注意事項、對出入人員進行登記、對小區圍欄等安全設施巡邏檢查一系列工作,雖然簡單但需認真對待。在小區巡邏時,有街道工作的大媽看我穿的少,連忙拉住我,叮囑天涼不要露腳踝,講中醫保護穴位的重要,我在風中搓動著有些冷的手,心裡卻充滿了溫暖。接下來的幾天,我們登記外來人員信息、檢查居家隔離人員封條、領取配送物資、開展防疫宣傳,還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取快遞、倒垃圾,包裡隨時揣著鉗子鐵絲修理破損圍欄,需要時我們就是「快遞員」「清潔工」「修理工」。

近一周的工作也讓我體會到了社區一線工作者的不容易。社區防控是防疫情擴散的第一道閘門,也是防輸入的「最後一公裡」。社區工作者工作大都瑣碎,而且樁樁件件都得抓細抓實,她們常被稱作「社區總理」。雖然「社區總理」大多沒有編制,工資較低,而且多以女性為主,但她們對工作認真執著、對百姓赤誠相待。在此呼籲社會能給她們多一些溫暖和關愛,哪怕是對她們的工作能夠多一點理解與配合。

今天正值小滿,萬物生長。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有人說:「最好人生是小滿,花看半開,酒飲微醉。小滿是夏天的開始,也是希望的開始,願在炎夏裡我們會戰勝疫情,讓每一位奮戰在一線的同志們,能夠摘下口罩,互相看看並肩多日戰友的笑容。

編輯|胡常慧 劉鴻鵬

原標題:《戰「疫」日記|大慶中院金娜:初得盈滿,蓄勢待發》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戰「疫」日記】許寶榮:重披「戰甲」再出徵
    【戰「疫」日記】許寶榮:重披「戰甲」再出徵 2020-06-04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財寶兒戰「疫」日記(62)
    財寶兒戰「疫」日記(62) 2020-03-30 0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不誤審判——長春中院強化刑事保障 築牢疫情防線
    在這場新冠肺炎戰「疫」大考中,長春中院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市委及上級法院決策部署,立足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統籌推進戰疫情、護穩定、促發展各項措施的有效落實,切實做到疫情防控和刑事審判「兩不誤、雙促進」,為確保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實的司法保障。
  • ——我的戰「疫」日記
    ——我的戰「疫」日記 2020-02-21 12:4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大慶中院與杜蒙民營企業座談 共促法治民企建設
    大慶中院與杜蒙民營企業座談 共促法治民企建設 2020-11-10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2月3日起央視播出
    央視紀錄頻道(CCTV9)2月3日起全天滾動播出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為觀眾呈現危難中的守護相望,真實的「武漢時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截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每集5分鐘,由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不同側面的武漢疫情親歷者們,採用Vlog(視頻日記)的主觀視角講述整個武漢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溫暖故事。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從親歷者視角記錄最真實的戰「疫」
    2月3日起,中央電視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推出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這個系列短視頻的拍攝者分別是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等人,這些疫情親歷者從不同側面、通過第一視角向觀眾講述了整個武漢抗擊疫情的真實情況。短視頻採用Vlog(視頻日記)方式製作,每集5分鐘。
  • [戰「疫」日記] 勇往直前的第一小分隊
    [戰「疫」日記] 勇往直前的第一小分隊 2020-04-07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央視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記錄著真實的「武漢時刻」
    2月22日,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第二季在央視紀錄頻道(CCTV-9)開播,並在央視頻等新媒體平臺同步播出,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和點讚。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自2月3日在央視紀錄頻道播出以來,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記錄疫情親歷者的真實故事
    截至2月13日,《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在「央視頻」平臺的累計播放量已達674萬人次,推薦量達7億;在快手平臺,已經累計有1409萬人觀看了直播。節目與觀眾一起見證每一份執著的信念與希望,溫暖與感動。《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的出發點在於「記錄真實的武漢時刻」,於是我們看到:今年的春節,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了中國人難以忘懷的時刻。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大小屏同步播出的紀錄片
    2月3日起,央視紀錄片頻道全天滾動播出的《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引發不少網友的關注。紀錄片中,不僅有馳援武漢的醫生護士,還有為戰「疫」出力的民眾。因處於疫情特殊時期,所有紀錄片素材均為「主角」們自行拍攝提供,其中有不少來自快手用戶上傳的視頻。在昨天的紀錄片中,展示的就是「憨豆先生」唯一欽定模仿者「Mr.Pea逗逗先生」(快手ID:1102285661)的戰「疫」日記。
  • 《戰「疫」日記》:記錄一線最真實、生動、溫暖、感人的戰「疫」故事
    為了更好地展現出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中國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致敬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各條戰線的同志們,《戰「疫」日記》一書,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由光明日報社武漢一線報導組編寫,直擊一線,深度挖掘、全面闡述,用一篇篇生動、溫暖、感人的文字報導,跟進式展現中國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的真實場景,展現出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中國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勾勒出各行各業湧現在城市抗疫一線的英雄群像。為解讀各行各業打好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重要參考。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讓人從憂心到安心-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這個被新冠肺炎疫情打亂正常生活節奏的庚子新年,融媒體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猶如一劑強心針,給處於擔憂焦慮中的人們帶來了信心和安心,更重振了舉國上下眾志成城防控疫情的勇氣和決心。
  • 戰「疫」日記
    書名:戰「疫」日記作者:: 978-7-01-021892-2 內容簡介本書通過一篇篇熱氣騰騰的文字報導,向讀者還原湖北抗疫一線的真實場景,展現了此次新冠肺炎阻擊戰中英雄的武漢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犧牲與奉獻,勾勒出各行各業湧現在城市抗疫一線英雄群像——他們之中有來自全國各地支援武漢的的醫務工作者,有穿梭於城市內部架起物資生命線的快遞小哥,有申請成為交通志願者的青年教師,更有馬不停蹄研製檢測試劑的科研工作者……這些普通人的故事每天在這座英雄的城市發生著,也激勵著我們
  • 「央視紀錄」聯合快手推出Vlog《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2 月 3 日起,央視紀錄片頻道全天滾動播出的《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引發不少網友的關注。紀錄片中,不僅有馳援武漢的醫生護士,還有為戰「疫」出力的民眾。因處於疫情特殊時期,所有紀錄片素材均為「主角」們自行拍攝提供,其中有不少來自快手用戶上傳的視頻。
  • 《凱哥日記》將全球發行!一個加拿大人眼中的重慶戰「疫」故事
    在重慶生活多年的加拿大作家Jorah Kai用日記形式,記錄在重慶居家隔離的生活,傳遞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反映重慶市民和各級政府疫情防控的有力舉措和進展成效,展現中國人民的眾志成城、全民防控的精神。      為向海外朋友講述中國的戰「疫」故事,重慶國際傳播中心iChongqing在專題報導中將他的日記進行了連載。
  • 【滴法戰「疫」】戰「疫」記錄者——滴道法院 那娜
    【滴法戰「疫」】 戰「疫」記錄者——滴道法院 那娜 2020-03-15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殺死金娜
    那麼我就一一向你數來金娜的罪行,讓你跟我一起來痛斥她的這種德性。說到這,我又想起金娜那個沒心沒肺的樣子,我恨得牙痒痒,愣是氣得大腦一陣混沌,憋不出一句囫圇話來。我真想立馬捅死她。說到這裡,你還沒聽明白金娜我倆到底有怎樣深仇大恨,讓我如此肝火旺盛。沒關係,我會很詳細地告訴你事情的細枝末梢,一點都不會打拐彎。
  •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看到了,就不孤單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推出了融媒體系列短視頻《武漢:我的戰「疫」日記》,從 2月3日起全天滾動播出。這個系列短視頻的拍攝者分別是醫護人員、普通市民、外地援助者、留守武漢的外國人等。這些親歷者都從自己的視角出發,向觀眾講述了疫情下自己的工作、生活,讓觀眾看到了武漢抗擊疫情的真實情況,看到了危難中的那些守護相望,微觀記錄了真實的「武漢時刻」。
  • 《凱哥日記》講述一個加拿大人眼中的中國戰「疫」故事
    現在,他推出了一本《凱哥日記》,這本書還有個副標題:「一個加拿大人的重慶戰『疫』」。《凱哥日記》作者喬拉·凱·伍德(Jorah Kai Wood,中文名:王凱)自2014年8月起,與妻子王曉琳在重慶生活,就職於重慶外語學校,是重慶國際傳播中心iChongqing的兼職審稿編輯,被大家暱稱為「凱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