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1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是雙閏年,有五個日期成雙成對的周六,國慶和中秋是同一天,2020年02月02日是千年一遇的對稱日,但上天似乎跟我們開了個玩笑,美好尚未如期而至,災難已經先一步降臨。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突發疫情,我們積極響應黨組的號召,報名請戰上一線,最終有100餘名幹警被派往防疫一線。我有幸成為其中一員,下定決心要協助社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院裡為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和有效的物質保障。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謝洪程親臨一線慰問我們每一位第五期下沉幹警,並送來了消毒溼巾、補給品等物資。院後勤保障中心也為我們提供了車輛、口罩、雨傘、消毒噴霧等物資,堅實的後盾讓奮戰在一線的我們感到暖心踏實。
陌生的環境,有熟悉的夥伴,我們彼此間相互鼓勵,相互加油,信心倍增。來到社區後,桌子、體溫計、登記本、消毒噴壺便是我們的作戰工具。宣傳疫情注意事項、對出入人員進行登記、對小區圍欄等安全設施巡邏檢查一系列工作,雖然簡單但需認真對待。在小區巡邏時,有街道工作的大媽看我穿的少,連忙拉住我,叮囑天涼不要露腳踝,講中醫保護穴位的重要,我在風中搓動著有些冷的手,心裡卻充滿了溫暖。接下來的幾天,我們登記外來人員信息、檢查居家隔離人員封條、領取配送物資、開展防疫宣傳,還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取快遞、倒垃圾,包裡隨時揣著鉗子鐵絲修理破損圍欄,需要時我們就是「快遞員」「清潔工」「修理工」。
近一周的工作也讓我體會到了社區一線工作者的不容易。社區防控是防疫情擴散的第一道閘門,也是防輸入的「最後一公裡」。社區工作者工作大都瑣碎,而且樁樁件件都得抓細抓實,她們常被稱作「社區總理」。雖然「社區總理」大多沒有編制,工資較低,而且多以女性為主,但她們對工作認真執著、對百姓赤誠相待。在此呼籲社會能給她們多一些溫暖和關愛,哪怕是對她們的工作能夠多一點理解與配合。
今天正值小滿,萬物生長。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有人說:「最好人生是小滿,花看半開,酒飲微醉。小滿是夏天的開始,也是希望的開始,願在炎夏裡我們會戰勝疫情,讓每一位奮戰在一線的同志們,能夠摘下口罩,互相看看並肩多日戰友的笑容。
編輯|胡常慧 劉鴻鵬
原標題:《戰「疫」日記|大慶中院金娜:初得盈滿,蓄勢待發》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