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人終於放棄了"滿員電車"開始遠程辦公
日本已經進入經濟不景氣時期
受中美貿易摩擦和消費稅上調的影響,日本2019年第4季度的GDP修訂值換算成年率減少7.1%。
雪上加霜的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日本2020年1季度GDP幾乎肯定是負值,只是減少的程度還有懸念。
很多人都認為,日本經濟已經進入了蕭條期。但是,危機就是挑戰,此次疫情社會最大的收穫之一,或許就是遠程辦公。
超長時間通勤真的有必要?
遠程辦公對應的日語是一個自造詞,Telework的日語音讀。根據場所不同,主要分為居家辦公、satellite office辦公(在公司辦公地點以外設置地點辦公)以及手機辦公。
本來遠程辦公是為了應對東京奧運會、帕運會時交通擁堵和地鐵擁擠,NEC、富士通、松下等大公司提出的工作方式,起初並沒有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重視。
居家辦公提高2-3成生產率?
根據總務省2016年的調查,引入遠程辦公的企業的生產率是沒有引入企業的1.6倍。有9成的企業表示感受到了遠程辦公帶來的效果。
雖然2016年的調查樣本較少,統計學上的意義不大,但從感覺上來講,提升2-3成應該問題不大。
為什麼這麼說,僅就首都圈每日通勤的狀況來看,遠程辦公帶來的肉體和精神上的舒緩是巨大的,僅看減少的這些負擔也能認為遠程辦公效果顯著。
總務省2016年的統計顯示,首都圈通勤時間最長的是神奈川縣,平均時間1小時45分鐘,接下來是千葉縣1小時42分鐘,埼玉縣1小時36分鐘,東京都1小時34分鐘。
更別說在電車裡消耗的巨大體力了。滿員電車裡擠成沙丁魚罐頭的早高峰,拖著疲憊身體加班後坐末班車回家的暈頭轉向都會極大影響工作效率。
勞動方式從"時間"向"成果"轉變
遠程辦公的好處遠不止這些。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各公司開啟遠程辦公大大降低了經濟受衝擊的影響。往前追溯,去年日本受大型颱風影響所有公共運輸停運的時候、東日本大地震時城市處於癱瘓的時候,不管從員工的角度還是公司的角度,遠程辦公都可以是一個很好的維持經濟的手段。
一直以來,社會對工作的要求都是非常重視工作時長的。日本政府多年來一直提倡勞動方式改革,同時還立法設置加班時間上限,但效果都有限。
受奧運會影響漸受社會重視的遠程辦公,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變得更為重要。公司更加重視員工給出的結果看不到直觀的員工加班的表現,而員工也通過改善辦公的環境提高了辦公的效率。
或許遠程自由辦公才是未來工作方式的新趨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