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正在被更多地「看見」

2020-12-23 光明日報

【文化評析】

近年來,性別議題逐漸成為大眾關注的熱點。盤點2020年的性別新聞,女性在爭取權益方面的主體性與能動性較為凸顯。此外,通過法律的確立與公眾的探討,女性家庭勞動的經濟價值得到進一步確認。但也要看到,性別不平等仍在持續,並且呈現出與階層等維度交叉的複雜性。

今年的疫情對於全世界大多數人而言都是挑戰。國家衛健委今年3月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4.26萬名支援湖北醫護人員中,女性佔比三分之二。但在抗疫前期,女性醫護人員的生理需求被隱沒了。經期的需求既是私人話題,也是公共議題。這涉及全球一半人的健康與福祉。衛生巾不應該是羞恥與隱私話題。從「安心行動」到「互助小組」,年輕女性為該話題去羞恥化,為解決女性的需求而抱團,展現出了自己的力量與行動力。社會應以此為契機,去重新關注女性的日常體驗和需求,政策制定也需要有性別視角。對於媒體來說也同樣,有責任讓大眾「看見女性勞動者」,看到女性承擔的社會責任。

性騷擾曾經也被視作羞恥與隱私。繼前幾年相關案件進入社會討論,更多受害者勇敢發聲,可以說性騷擾也正在逐漸「去羞恥化」。值得欣慰的是,今年各高校防範性騷擾方面有所回應和行動,比如上海交通大學修訂了師德失範行為處理辦法,明確規定不能「對學生實施任何形式的猥褻或性騷擾行為」。從制度上予以規範,不失為一種進步,但性侵或性騷擾行為如何取證,如何保證執法機關在調查時客觀公正、對受害者保有同理心,如何處理學生之間的性騷擾,仍需我們進一步共同探索。

女性主體性的凸顯與確認,還包括女性脫口秀演員的崛起以及老年女性的需求開始引起社會關注。傳統的喜劇性曲藝形式中,相聲是男性主導的,小品中的女演員通常執行著男導演的表演意圖。女演員在製造笑點的同時,也在順應社會對女性的期待。而脫口秀作為新興舶來品,使女性喜劇演員的職業發展得以另闢蹊徑。今年在脫口秀行業備受關注的女演員楊笠、李雪琴和顏怡、顏悅,通過強調女性的獨特經歷,贏得了廣大女性觀眾的共鳴,可以作為參照的,是一些男性觀眾的尷尬和不適。女脫口秀演員的崛起體現了當代女性對喜劇藝術中男性視角的不滿,對基於女性刻板印象的笑點的不屑,以及對性別平等的訴求。

下半年的「假靳東」事件,讓大眾窺見基層中老年女性的主體性。有很多婦女一生都在照料他人、關注他人的需求,而她們不敢、不願、不能表達自己的情感。「除了身上疼,哪都沒人疼」是她們辛酸的真實寫照。在難言性別平等的社會現實中,女性經歷了工作和照料家庭的雙重負擔,在退休後開始關注自身需求,反映了中老年女性的主體性與能動性。

這一年,女性家務勞動具有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這一點,正成為社會共識,並在民法典中得到進一步確認。張桂梅校長不支持女性當全職媽媽、《三十而已》裡「全職媽媽」顧佳的形象引發了社會對「全職媽媽」的熱議。家務與育兒是社會再生產很重要的環節,是通常由女性承擔的無償勞動。今年頒布的民法典明確了離婚時家務勞動補償請求的具體辦法,肯定了家務勞動的經濟價值,這從經濟到社會、從法理到實踐都具有重要意義。但如何核定家務貢獻的比例、家務勞動的價值如何貨幣化,這些問題預計在明年民法典實施後將是執法難點。

往深處看,今年的社會熱點還折射出社會不平等中性別、階層和民族的交叉性以及性別不平等的持續性。網紅「拉姆」被前夫燒傷致死的悲劇,反映了被家暴女性面臨的環環相扣的結構性困境。還有其他同類婦女被傷害的悲劇,共同反映了性別、階層等因素複雜交織而導致的社會不公平。更有效地執行反家暴法,更有效地打擊拐賣婦女兒童行為,離不開整個社會、執法機關、醫院、家庭等多方協同參與。

今年是北京世界婦女大會召開25周年,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紀念北京世界婦女大會25周年高級別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消除針對婦女的偏見、歧視、暴力,讓性別平等真正成為全社會共同遵循的行為規範和價值標準。」性別平等也從來不僅與女性權益切身相關,也與男性相關,因為性別關係本就是男女互動的結果。2020年的新變化,讓我們有理由對未來多一點樂觀,但也要看到,「建設一個婦女免於被歧視的世界,打造一個包容發展的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未來,對於上述問題,希望我們能給出一個好的答案,能相互鼓舞,走向更明亮之處。

(作者:沈 洋,系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員)

相關焦點

  • 巾幗不讓鬚眉:這些威士忌行業的女性,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同時,他希望這些威士忌行業的女性,被更多人看見,所謂巾幗也不讓鬚眉!一起,了解一下。「熱愛威士忌,希望更多熱愛威士忌的女性能參與到威士忌行業中。」她說:「我的人生哲學就是,做你熱愛的事並且熱愛你所做的事。我已經成功地把我的愛好變成了我的工作,把我的工作變成了我的愛好,它們交織在一起,不可分割,就像流淌在我身體裡的血液。」
  • 因為她看見了,她們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一代代的女性和她並肩,沒有兩個人完全一樣,但她們的心都與彼此同在。她感受到她們的團結、自信、脆弱、喜悅、愛、失去、成就……這不僅是她在銀幕上所看到的,而是她在自己身上看到的。」 Netflix影視節目中出現的一個個自信、勇敢、堅定的女性形象就如同一道道微光,照亮並鼓舞著更多女性去尋求更廣闊的天地。而當她們匯聚到一起,就能發出足夠耀眼的光芒,讓更多人清晰地看到女性的價值與力量。
  • 當下時代的女性,正在熱氣騰騰地崛起
    如今的觀點已經不是年輕漂亮才是優勢,而是由內而外散發的光芒和魅力才讓人欣賞,所以在這個背景下這樣類似的綜藝或者電視劇才引發了更多女性的認同。你想想,《三十而已》的顧佳為什麼會那麼火?為什麼會圈粉無數?就是因為她太符合無數人對「完美女性」的想像了:她智商情商同時在線;對老公的感情以及孩子的教育都很好;包括在事業上能做到原地逆襲。
  • 女性正在拯救獨立搖滾
    《紐約時報》編輯Wesley Morris:"文化環境註定了我們更傾向於傾聽更'男子氣概'的聲音,也就是搖滾樂,哪怕現在男性主導的搖滾樂已經式微,聽眾潛意識也總是虛偽地認為男性搖滾樂更酷。我們好像本能地對女性能量排斥。"。
  • 那些在電影圈裡「被看見」的女性們
    且從時間和歷史的範疇裡看,這些「伯樂」裡,女性的角色就更少了。並且大家可能沒有想到,和電影本身誕生於同一個年代的香奈兒,其實也一直遊走於時尚圈與電影圈之間,擁有雖然很少被人看見,但卻始終不可或缺的一頁。
  • 普通女性被看見的一年|追問2020
    2020年,是普通女性被看見的一年,也是性別話題陷入激烈爭議的一年。這一年,結構性的性別暴力事件仍在上演,但關於性別結構與制度的反思也正在發生。這一年,我們知曉了更多女性的名字,也看到女性在場的巨大力量。
  • 《三十而已》的熱播:當下時代的女性,正在熱氣騰騰地崛起
    如今的觀點已經不是年輕漂亮才是優勢,而是由內而外散發的光芒和魅力才讓人欣賞,所以在這個背景下這樣類似的綜藝或者電視劇才引發了更多女性的認同。縱使我長得漂亮,那我也要內外兼修,按照原來的思考,我不努力就不努力唄,一地雞毛就一地雞毛唄,但現在大都很有意義地活著。我每次看《乘風破浪的姐姐》就會想,這才是女人,這才值得欣賞,儘管皮囊亮麗也會有老去的一天,還是那種由內而外散發的光芒才會讓很多人去珍惜你,且自己越來越獨立。
  • 《暫坐》雖是一本描寫女性的書籍,但更多地暗示著現實中每一個人
    賈平凹有一次去參加活動,看見一個漂亮的異國女孩,讓他沒想到的是,這女孩竟小跑過來,挽著賈平凹的胳膊說:「賈老師,我喜歡你....」。賈平凹連忙捂住她的嘴說道:你我私下知道就好,但不要宣揚,被人聽到多不好。賈平凹這個小小的玩笑,其中隱含了很多深意。
  • 那些在電影圈裡「被看見」的女性們
    但除了導演和演員,如果按照維持電影圈這個生態健康存在和發展的角度,其實還有一類人雖然不那麼經常被人們談論、被人看見,但她們確實是不可或缺的一頁,那就是幕後推手或者說「伯樂」的角色。且從時間和歷史的範疇裡看,這些「伯樂」裡,女性的角色就更少了。
  • 蔡崇達:看見自己,看見更多人
    作者蔡崇達在最後一章寫閱讀和寫作的終極意義是看見自己,看見更多人。真是「I can not agree more.」最後,感謝作者,讓我看到了更多人,看到了自己。
  • 抖音啟動「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讓更多的中國原創音樂被看見
    抖音啟動「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讓更多的中國原創音樂被看見 2020-07-20 16:00:22來源:北國網
  • 《乘風破浪的姐姐》能讓更多人欣賞成熟女性嗎?
    她們在街頭派發寫著「棄華服,扔戒指」的警告傳單(東京市內各大女性團體)。如果在街上看見穿著華麗、燙髮、畫紅唇、戴披肩等的女性,她們會立刻對她展開圍攻。雖然表面上這是一項「自發」的運動,其中不乏混著大肆指責責罵他人快感的暴力。而那些本來是最不時尚的人終於有了機會發起反攻。雖然以上寫的是幾十年前的東京,但與今天的網絡世界又何其相似。
  • 打破流量困境讓更多音樂和音樂人被看見,「2020抖音看見音樂計劃...
    「雙億扶持計劃」激發了更多優秀音樂人的創作積極性不少音樂人擁有出眾的音樂才華卻鮮為人知,為了打破音樂人的發展困境,抖音音樂通過「百億流量曝光」及精準宣發讓好音樂被更廣泛地傳播,讓音樂人走向大眾視野。此外,抖音音樂還推出了「億元補貼計劃」,讓所有參賽的音樂人均可零門檻享受現金補貼,使得更多的音樂人能夠公平地享受到平臺的資金扶持,從而提高音樂人的創作積極性。據悉,抖音音樂推出的「億元補貼計劃」已經吸引了1812名音樂人的參與。其中,王加魏樂團在參與「抖音音樂人億元補貼計劃」的計劃之後,已連續三個月獲得超過2萬元的稅前月收入。
  • 《她說:女性人生瞬間》還好,改變正在發生。
    人們的觀念正在修正(改變),而且會越來越快速。世界輕視女性太久了,大家(包括女性本身)都習慣了,包括我自己在內也不自覺地對一些大眾觀點很麻木,比如看到評論裡有說媽媽認為男人享受了更多的性別優勢所以理所應當多賺錢,乍一看竟然沒有覺得這很不女權啊汗...不管社會現狀如何,覺得女孩子還是應該對自己要求高一些。
  • 求職平臺:AI時代或給女性更多機遇
    調研顯示,半數以上的女性遭遇了「應聘過程中被問及婚姻生育狀況」,超過四分之一的女性遭遇了「求職時,用人單位限制崗位性別」,六成以上的職場女性認為「生育是女性擺脫不掉的負擔」。《報告》中低於一半的受訪女性認為結婚和生育是人生必選項,部分職場女性在嘗試逃離婚育。對此,孫百卉認為,在未來單身適婚年齡女性人數將進一步增多。
  • 為了讓彭水被更多人看見,他們蓋了一座茶館
    十幾個繡娘正在案前穿針引線,李紹玉不時地來回走動,觀察繡針下圖案的走向,適時地對學生們加以指導。弓圈繃起的不是普通的一塊布,而是尺寸各異的民族服裝。工坊離彭水縣蚩尤九黎城景區很近,偶爾會有遊客到訪,展示區的苗繡作品常讓他們讚嘆不已。
  • 「讓更多人看見手藝,它就不會消失」
    她的創作理念是想讓傳統文化融入皮包製作中,並使其兼具現代感,從而吸引更多年輕人以及追求文化底蘊的消費者。2016年,「喬家皮藝」入選寧夏銀川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這是對喬雪手工技藝的巨大肯定,也讓喬雪對自己開創的事業有了更多底氣。
  • 普通女性被看見的一年 | 追問2020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一年,結構性的性別暴力事件仍在上演,但關於性別結構與制度的反思也正在發生。這一年,我們知曉了更多女性的名字,也看到女性在場的巨大力量。從拉姆的離世,到呼籲#拉姆案#的立法從冠姓權爭論,到思考何為女性主義從散裝衛生巾,到被隱蔽的「月經貧困」從張桂梅校長的怒吼,到重新認識女性的無償家務勞動......
  • 被瘋狂汙名化的性生活,正在噁心中國的現代女性
    而且不就是接個吻麼,更刺激的你們還沒看見呢。關於性生活,這些現象你可能無法想像——有調查者在近年做夫妻性生活問題調查中發現,大約1/3的被訪者持躲避態度或者回答含糊,低調處理,從眾回答,有的甚至以個人隱私等為由拒絕回答。
  • 《無法戀愛的理智派》正在熱拍,關注30+女性
    《無法戀愛的理智派》正在熱拍,秦嵐:「姐姐潮」來了>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袁雋永 實習生 羅楊薇圖/羅楊薇 視頻/記者 劉品貝電視劇《無法戀愛的理智派》正在拍攝,10月18日,該劇總製片人王柔媗,主演秦嵐、包文婧、王鶴棣和李宗翰亮相金鷹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