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今天也是沉迷審醜的一天

2021-01-09 手機鳳凰網

無論美醜,都需要有尊嚴且快活地存在著、活下去。 /《殺馬特我愛你》

審醜並不是簡單的評論美或醜、對美醜來打分,而是希望大家可以發現身邊不起眼東西的可愛之處。從黯淡中發現閃光點,互相尊重,儘可能給予他人理解,這才是「審醜」的重點。

在豆瓣,有一個全國最大型的「審醜」聯盟基地——醜東西保護協會小組。

美麗惹人憐,醜東西也需要愛。「醜東西們聚集在一起,快樂歡愉,不用在乎別人的目光」是豆瓣醜東西保護協會的Slogan。

醜東西保護協會甚至還有豆瓣開屏推薦,那是相當的排面。

醜東西保護協會有近15萬組員。每一天,都有人在小組內分享著生活中自己被「醜」到的瞬間。在這裡每一個「醜東西」找到它的容身之所,或是它的伯樂鍾子期。

醜,不再是一個人人忽略或是避之不及的形容詞,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值得被「保護」的大寶貝。

歡迎來到醜東西保護協會小組。世界可可愛愛,全因在這你能看見奇奇怪怪的醜東西們。

保護醜東西,人人有責

12月12日,是「醜東西保護協會」小組成立一周年紀念日。

許多精彩故事都有一個奇怪的開始,這個故事也不例外。2019年12月12日,ID為「銀色暖氣管道」的女生申請建立「醜東西保護協會」小組,發布了第一個帖子,從此成為醜組組長。

這就是組長建組的契機和組內首個帖子的配圖內容。

這個首發帖子的名字非常簡單粗暴,就叫做「建立小組的原因」,帖子裡醜組組長曬出了她和閨蜜的聊天記錄。閨蜜收到了一盆形狀奇怪的仙人掌,因為外形奇葩不得閨蜜歡心,於是她用「智障」來表達自己對這盆仙人掌的嫌棄。

醜組組長反而因此陷入了關於醜的思考。「醜的事物常常會因為外表被大家忽視。所以出於提醒大家不要忽略生活中黯淡的部分,我建立了醜東西保護協會,希望能提醒大家可以多一個視角來看待世界。」

於是她最後決定在豆瓣成立一個小組,宗旨只有一個——保護世界上的醜東西們!

保護,無處不在。

直到現在,「保護」依然是小組最常見的標籤。每一個帖子標題,大家都在問:這個東西值得保護嗎?

而被保護的範圍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大家找不到。甚至還有四大分區,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首先出場的是「無奇不有」區,分布著大家在生活中或是網絡上獲得的奇形怪狀小玩意兒。

最近全國都進入了冬季模式,熱愛和雪花玩遊戲的北方人就申請用雪人參戰,比如下面這個難得一見的「派大星」。

也有組員曬出了媽媽給買的充滿「母愛」的禮物,一個可以拿來提醒自己要多喝熱水做好保暖的熱水壺。

還有人逛著逛著超市,也能發現飽含生活哲學的大白菜。看著它的樣子,雞湯金句張嘴就來——生活艱難,笑一下蒜辣

生活不僅在細節,也在身旁。在「奇珍異獸」區,大家則把被保護的對象落在自家主子身上。

比如說這個最出圈的「延慶路的貓」,當初甚至在微博「醜」上了熱搜,也成為了大家表情包庫裡的常客。

在路邊遇見的「煙燻妝」狗狗,誰看了都會心疼一聲孩子別熬夜了健康要緊。

而在「都市麗人」區,則是大型美女翻車現場。想要當從頭髮絲精緻到腳趾甲的fashion girl,沒有八九十次失敗的造型,換不來盛世美顏。

把實用的美妝蛋和美麗的耳環組裝起來,就能得到一個無用的「醜東西」。

青春洋溢的翡翠綠搭配薄如蟬翼的絲網襪,除了透氣舒適,真的再也找不到其它優點。

作為重中之重的「手作藝術家」區,每一個帖子裡,你都能見證一位「畢卡索」的誕生。不過大部分的醜組藝術家們的傑作,都讓人想勸一句「不要動手一切好說」。

比如說這個抽象派大師風格的手機殼,就成了組員@俺不洗澡的進組拜帖。她去銀行辦理業務時,這個手機殼奪去了辦卡小姐姐的注意力並強烈推薦她來「醜東西保護協會」。緣分的開端,就是這樣妙不可言。

有學生熱衷分享學校飯堂點心部師傅的靈感大作,看樣子就能直面感受師傅的才華洋溢和豐富的藝術細胞,食慾除外。

也有人為了藝術無懼「獻身」。組員@猿長大人的「毛線編織機」系列,不僅讓他一舉成為鎮組之寶,還是本年度的醜東西保護冠軍。

上述分區的「醜東西」都值得被「保護」。而有些東西,則令人懷疑究竟要保護的對象是誰。

比如說這個閻王吃了都說好的「孟婆面」,看了讓人直呼只想好好保護自己。

有的醜東西甚至還能跨組實現夢幻聯動,作為優秀代表生被大家紛紛推薦去隔壁炸廚房組參賽,絕對穩進前三。畢竟只看成品,很難想像得出它和「大理石紋淋面爆漿髒髒戚風蛋糕」這個名字有任何一絲關係。

無論再看多少醜東西,只要我們仍把「保護」打在公屏上,認真表達對它們的認同與喜愛。讓每一個醜東西都不再孤獨,做「大庇天下醜東西」的誇誇組又有何不可呢。

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

審醜這回事,向來不新鮮。

如果你用「奧力給」給自己加油打氣,日常愛模仿郭言郭語的「耶斯莫拉」,或者是個「耗子尾汁」的年輕人。這些土味狂歡中少不了我們的呼聲。

當我們談論醜陋的時候,我們究竟想得到什麼?我們其實在談論自己,談論我們自身的恐懼。

「醜陋」(ugly)一詞源自中世紀的古諾爾斯語,原意為「令人恐懼的」。長期以來,「醜」都挑戰者我們的審美和品味,亦使「美」的概念愈發複雜。

《舞蹈》(Dance),亨利·馬蒂斯,1909-1910年

野獸派創始人畫家亨利·馬蒂斯的作品1913年第一次在美國展出時,評論家稱其為「醜陋的」,芝加哥藝術院校的學生們甚至公開燒毀了他的一副「藍色裸體」。爵士樂和搖滾樂也曾被視為「醜陋的」音樂,可能會荼毒一整代人。

過去,「醜」意味著對某人或物的貶損。然而在這個時代,「醜」的不再是事物本身,而是那些道德低下的品頭論足者。

審醜並不是簡單的評論美或醜、對美醜來打分,而是希望大家可以發現身邊不起眼東西的可愛之處。從黯淡中發現閃光點,互相尊重,儘可能給予他人理解,這才是「審醜」的重點。

紀錄片《殺馬特我愛你》的導演李一凡最開始的拍攝想法是想提倡「審美自治」。當時他是四川美術學院的講師,鼓勵藝術家和普通打工者一起進行創作,這件事的核心是「保持距離」,偏離商業社會規定的審美。

殺馬特式審美,其實是孤獨的具象化表現。/ 《殺馬特我愛你》截圖

然而隨著進度展開,他開始發現「我們對『殺馬特』有理解上的誤區」。他們不是倔強的嬉皮士,只是年輕工人疲憊時的消遣。他們都是李一凡以前沒拍成的留守兒童長大後的生活。

在3塊錢一晚的溜冰場內外,「殺馬特」們喝酒、打架、找男女朋友。等到次日天亮,多數人會把尖聳的頭髮放倒、洗軟,回到流水線做沉默的打工人。被誇張打扮和機械的重複勞作包裹住的,是他們各自的傷心。

就連傳說中的「殺馬特教父」也和想像中截然不同。李一凡第一次見到「殺馬特教父」羅福興,對方只是一個氣質陰鬱的蒼白青年,喜歡收起雙腿盤踞在座椅上。在最高峰時,羅福興管理的「殺馬特家族」QQ群據說有幾萬人。

即使自以為厲害的「殺馬特」很快就被淹沒在嘲諷和鄙視的汪洋大海裡,羅福興說自己從不後悔在網絡上到處張揚。「不然就沒有人知道我們」,他想被看見。

我們「審醜」,但我們不重新定義「美」。不把醜和美混為一談,也不制止評論美醜。只是在審美之外,我們接受「不美」、擁抱「醜陋」,讓醜東西也能有尊嚴且快活地存在著、活下去。

關於美醜,維克多·雨果的話至今聽來仍很有道理。「美,僅僅是種以最簡單的視角考慮的形態。而醜,是種籠罩我們的偉大存在,它不是與人類、而是與其他宏大的造物相平衡。」

「每個人當然都有他們的夢想。」 / 《殺馬特我愛你》截圖

在《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拿了冠軍的新褲子樂隊,貢獻了一場被歸入2019年度十大現場的刻奇表演。在《艾瑞巴蒂》這首歌中,他們給共演嘉賓Cindy寫了新的歌詞。

「我來自一座小城的邊緣 / 我沒有一雙漂亮的舞鞋 / 俱樂部放著難聽的音樂 / 我討厭人們冷漠的胡言」

Cindy所屬的女團3unshine,可以說是「審醜」榜上常客,靠「被罵」出名。而這三個女孩所做的,不過是在努力打破大眾的刻板審美。

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都值得被愛。因為everybody is here now。

沒有漂亮相貌、來自小鎮的邊緣女孩,也能站在舞臺上閃閃發光,這就是「保護醜東西」的意義。當我們又一次開始跳舞的時候,沒有人的心是荒野。

相關焦點

  • 畸形的網絡審醜:土味奇景化狂歡
    這是美的時代,也是醜的時代! 更是審醜狂歡的時代!醜形象 ,醜,是敗壞的象徵和症候。這種審醜,是日常的、低等的、平庸的、猥褻的、噁心的!審醜文化、沙雕文化、屌絲文化的走紅,其實很多網際網路網民是始作俑者,也是推波助瀾者。沒文化真可怕,譁眾取寵、製造噱頭、不知廉恥!
  • 「迷人」的郭老師,是喜劇之光還是審醜的狂歡?
    在今天的微博熱搜榜中,網紅「郭老師」在直播中和老公打起來的事竟然擠進前幾位,給人一種莫名的違和感。很多網友滿臉問號,這「郭老師」究竟何許人也? 有人評論「郭老師」「最愛她的不確定性,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蹦出什麼奇怪的話」,這是真的。
  • 「少女代言人」譚松韻,今天也是被她可愛到的一天
    搭配弟弟們也絲毫沒有牽強,在劇中也是把這個角色展現的活靈活現的,大大的圓眼顯得嬌憨可愛,絲毫沒有出戲的地方。松韻演戲的時候整個人都在發光,太靈動了,不同的情境下的眼淚和笑容給人感覺也是不一樣的,很容易讓人入戲。
  • 品牌,你在引領審美還是審醜?
    那麼,品牌到底是應該去引領「審美」還是「審醜」?短期利益與長期效益,如何權衡?流量與口碑真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嗎?怎樣才能打造出一個提高消費者和社會「審美度」的品牌? 品牌正在製造集體有意識的「審丑時代」?
  • 馬保國鬧劇:網絡「審醜」不能毫無底線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 李澤琪「不講武德」「耗子尾汁」……近日,以「渾元形意太極拳掌門人」自稱的網絡紅人馬保國,從霸榜b站鬼畜平臺,到參加商業演出,再到接拍勵志電影,儼然成為網際網路「新晉頂流」。近年來,「郭老師」「竊·格瓦拉」「喬碧蘿」「giao」哥「土味」情話……一系列主打惡搞、土味的亞文化視頻在網際網路上蓬勃興起,主播們面對鏡頭時出格的話語、誇張的動作都極大滿足了觀看者「審醜」的獵奇心理,成為輿論場中難看的「一景」。審醜文化其實由來已久,最初它是一種人類對具有否定性的「醜」進行的一系列判斷、品評、批判、寬容的文化。
  • 「審醜」是偶像時代的一場感冒
    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偶像不按常理出牌,還是我們已經進入了「審醜」的偶像時代?這大概是史上走紅速度最快的組合。2015年12月18日,Sunshine在微博宣布「出道」,並附上5張粉色背景的小城影樓風格個人照,這也是她們的第一版標準照。2月11日,微博營銷號「娛八婆」爆出Sunshine的出道消息,該微博話題至今已有2.6億的閱讀量,並進入微博熱搜第二位。
  • 土味網紅比明星還賺錢,《驚雷》爆紅網絡,審醜文化為啥會盛行?
    本來我們應該對每一種文化都抱著海納百川的心態去包容,可惜土味文化滋生出的部分惡臭網紅以及他們無下限的操作,讓人感到迷惑和惡臭。試問在這樣的文化薰陶下,我們還會有什麼樣的審美?土味文化的興起與發展在「審美」的時代裡,「審醜」偏偏橫空出世,土味網紅靠著獵奇,讓土味文化開始在網絡中生根發芽。
  • 審醜潮流,正在掏空年輕人.
    反觀今日的華語樂壇,一邊是流量藝人隨手一發歌,自然有粉絲水軍打榜衝數據,只需一天,就能給出一個漂亮的「成績單」,至於歌曲本身如何,已經無人關心了。大眾審美被流量裹挾,變成了單一、畸形、只追求刺激和快感的「審醜」。
  • 太極馬保國雷雷閆芳式「武林審醜」,比「鳳姐式以醜為美」更可怕
    」表演,既能自我洗腦,也能給一部公眾洗腦,以此達到這些假大師賺取利益的目的,而在實質上,這些偽大師的審醜行為,要比「鳳姐式審醜」的惡劣性和負面影響,要壞上千百倍!「鳳姐」羅玉鳳式的「審醜行為」,確實不應提倡,但鳳姐的行為,一方面或是其過度自信的產物,另一方面的可能性更大,那就是其看到流量、噱頭式關注度,可以帶來經濟效益,利益驅動之下,她及背後的推手,才有了這種「放大話式」的審醜行為發生。
  • 今天也是很愛樸彩英的一天
    永遠都出不來,肉肉就想沼澤著一樣抓住你,永遠都出不來,肉肉真的是仙女本仙,溫柔本身。她愛音樂愛舞蹈愛生活,公司狗不給出歌就自己唱歌發ins給粉絲,雖然喜歡她的時間才短短一個月吧,但從紀錄片,她的綜藝可以看出她不斷進步,業務能力越來越強,粉絲也增加了許多。
  • 李子柒終結審丑時代
    是那種火的漫山遍野,火出天際的火。在此之前,李子柒應該也是很火的,網上查資料可知,她曾是2017超級紅人節十大美食紅人。但是,那時畢竟沒有出圈,這一次,隨著她被央視點名表揚,成為中國網紅「文化輸出」的代表,讓她徹底出圈了。李子柒太假了?承認吧,你們就是嫉妒。
  • 今天也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今天也是元氣滿滿的一天 衝衝衝()在課程的開始,先不急著學習新的髮型,首先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這段時間我們都學習過的髮型。嚯,這樣一看也真不少呢,方、圓、三角都有。《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簡義就是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那麼問題來了:「這些髮型可以演變出多少款髮型呢?」童鞋們分組討論下吧。在一番激烈的討論+老師講解後,我們童鞋們都明白了:髮型的變化是很多的,不管是外線、層次、提拉角度…這其中任意一種變化,剪出來都是一款新的髮型。
  • 女網紅曬「勞榮枝仿妝」遭群嘲:審醜文化,正在毒害年輕人
    令人意外的是,在最近的庭審過程中,勞榮枝竟開始賣慘,稱自己也是受害者…… 就在大家對其口誅筆伐的時候,一個網紅竟做出了令人作嘔的現象——曬出了自己模仿勞榮枝妝容的自拍照。
  • 《審醜》萬物美學裡,被我們誤解的美與醜
    其實就如科學本質上是不分美醜的,正真讓二者對立互撕的根源:人本身的欲望驅使,以及個人對自我的不自信!世間萬物相輔相成,某一物種存在就說明它有存在的必然。我們該做的就是物盡其用,而不是脫離事物本體而執著於「唯我」的認知裡。那麼本《審醜》能帶給我們什麼啟迪?它想告訴我們的究竟是什麼?
  • 美國人眼裡的「東方美」,是對中國人刻板化的故意審醜
    可又一想也不對,中國人雖然看西方人有些臉盲,但哪個演員美麗漂亮,哪個演員英俊瀟灑還是分辨得非常清楚的,可這些美國人怎麼就看不出中國人的美醜呢?不分美醜的美國人是因為臉盲眼瞎嗎?美國人對中國人分不出美醜是因為臉盲,這個觀點曾經佔據主導地位,所以,每當在好萊塢電影中,美劇中,時裝秀中,看到那些在中國人眼裡「非常不漂亮的」中國人或者華裔演員時,我們都會對美國人產生同情之心,看看可憐的美國佬,雖然號稱世界第一強國,富裕有錢,但他們連一個中國女人的美醜都分不清
  • 許姓留學生事件,我們是否存在審醜疲勞
    許姓留學生事件,自打三月末到現在已經兩個多月了,在這兩個多月來,廣大網友對她的聲討打卡,一直持續關注她,可以說鍥而不捨,我們堅持了兩個多月,期待的結果遲遲沒有到來,我們會不會累,或者對於許姓留學生我們會不會出現審醜疲勞。
  • 歪合輯 ll 今天也是去艾歐澤亞大陸觀光的一天
    傳說遊戲公司臥虎藏龍,有用心做cg用腳做遊戲的暴雪影視公司作榜樣,同樣不務正業的SE大廠在ff14上充分展現出了SE音樂公司的實力。ff14中的音樂由祖堅正慶操刀製作,2006年才加入SE的祖堅正慶之前並沒有太多負責大型遊戲創作音樂的經驗,如果說是吉田讓ff14重獲新生,祖堅和ff14則是互相成就。
  • 審醜再流行,這個農村「喬碧蘿」憑啥一夜火翻全網?
    野到她的粉絲在安利她的時候都要補充一句「郭老師的精神沒有問題,反而活出了很多大道理」。 經常滿嘴汙言穢語的她,卻會偶爾蹦出幾句人生大道理。告訴女生要多靠自己別靠別人,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別人根本不會在乎你。 怎麼說呢,郭老師就像一塊榴槤,愛她的人愛的要死,討厭她的人也討厭的要死。 不喜歡她的人,覺得她沒有素質低下,在直播時摳腳放屁、口吐芬芳,經常做一些三俗的事情引起人的生理不適。
  • 《審醜》|一本被封皮醜到卻被內容驚豔的書
    貝利一向因為旁徵博引、詼諧練達同時又桀驁不馴的文風廣受英語國家讀者的追捧,在《審醜》這本書中他還是延續了他一貫的文風,誇張的是本書的參考文獻都超過30本了。也是因為他隨心所欲的表達和信馬由韁的思維,在動手寫此文之前我將本書完整的看了三遍,全書作者都沒有打斷總結性的話語,而是通過一個個事例來一點點的給讀者啟發。
  • 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剛出獄的他火了,但蹭流量不能是「審醜大戲」!
    因一句「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剛剛出獄的周某火了,據說有超過30家網紅經紀公司希望與其籤約;而民間歌手「大衣哥」朱之文,家門竟被高舉著手機的瘋狂拍客踹倒……近一段時間,種種因流量而生的荒誕行為,成為輿論場中最難看的「一景」。流量時代,總有些人莫名其妙躥紅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