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於知中(ID:ZHICHINA2017)
▼
轉眼《烈火如歌》已經播了近一半
幾個朋友追劇追得起勁
在群裡聊得熱火朝天,刷起劇照截圖
/ 圖:周渝民飾演《烈火如歌》的銀雪 /
《烈火如歌》延續了近年熱門IP劇的標準配置:
知名小說改編+人氣偶像陣容
當紅小花迪麗熱巴擔任「大女主」戲份
男主之一則由臺灣演員周渝民出演
周渝民在這部劇裡飾演的
是一位功力卓絕的世外高人
並且當然地,對女主愛得死心塌地
這不是周渝民第一次戴上頭套參演大陸古裝劇
然而,他最被廣為人知的角色
似乎仍是多年前的《流星花園》中的花澤類
憂鬱美型,最後同樣地
對女主愛得死心塌地
/ 圖:周渝民飾演《流星花園》的花澤類 /
▽
近年來的偶像劇
再難複製當年《流星花園》取得的轟動效應
這部劇被稱作臺灣偶像劇的「鼻祖」
2001 年在華視播出
刷新了臺灣電視劇收視紀錄
一時間,「流星熱」席捲亞洲
F4組合與大S等主演
成為一代青少年心目中的男神女神
/ 圖:「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 /
導演蔡嶽勳憑該劇獲第 36屆金鐘獎最佳導演獎
這是偶像劇首次獲得學院派的肯定
劇中推出的新人偶像、主題歌曲、周邊商品
形成產業鏈,收益可觀
也帶動了臺灣流行音樂、文化在其他國家地區盛行
/ 圖:劇中經典臺詞成為當時流行語 /
▽
在《流星花園》之前
臺灣各電視臺之間競爭激烈
還沒有找到很好的定位和出路
1993年「有線電視法」的公布實施
亞太地區的衛星電視頻道湧入臺灣
帶來大量日劇、韓劇熱播
迫使臺灣電視製作人推陳出新
最初,《流星花園》也是一次嘗試
製作人柴智屏曾坦言:
這部劇當時邊制邊播
投入成本低,道具簡陋
有些場地、衣物甚至需要向熟人借用
/ 圖:現在看來,劇中服飾顯得土氣 /
▼
/ 日本元素+本土特色 /
《流星花園》的故事並非原創
而是改編自神尾葉子創作的
長篇少女漫畫《花樣男子》(1992-2004)
/ 圖:漫畫《花樣男子》(1992-2004) /
早期,大量臺灣偶像劇是翻拍日本作品
而偶像劇這種形式
也被認為源於日本的
「趨勢劇(trendy drama)」
這類劇一般篇幅較短
由俊男美女出演
劇情圍繞現代人的生活
反映當下流行趨勢
九十年代,多部此類日劇引進臺灣
/ 圖:日本趨勢劇代表:《東京愛情故事》(1991) /
偶像劇承襲了這些特點
符合年輕觀眾的觀影習慣
故事架構以唯美浪漫的愛情為主
也更能引起共鳴
臺灣偶像劇,處處可見日本流行文化的影響
臺灣觀眾對日本文化元素有較高的接受度
一些偶像劇中融入了日漫式誇張搞怪的元素
增添了幽默性和觀賞性
/ 圖:《海派甜心》(2009)海報,漫畫風格鮮明 /
▽
當然,這些偶像劇也融入了本土特色
不少故事背景裡都會出現
一個代表了淳樸、家園的鄉村
例如,《王子變青蛙》裡有觀美漁村
《放羊的星星》裡有明日鄉
臺灣人似乎有著非常濃厚的鄉土情懷
另外,大量夾雜著臺灣方言的臺詞
影響了一代大陸觀眾的用語習慣
不少人能夠惟妙惟肖地模仿臺灣話的腔調、用詞
▼
/ 從「灰姑娘」到「敗犬女王」 /
因為特徵鮮明,臺灣偶像劇受眾有限
在社會主流話語中一直處於略微尷尬的境地
《流星花園》之後,臺灣偶像劇呈井噴之勢
但其情節浮誇、愛情至上的特色也愈發凸顯
▽
2005年,明道和陳喬恩主演的
《王子變青蛙》播出,劇中
「霸道總裁」與平凡漁村女孩成為歡喜冤家
中間夾雜著豪門恩怨、失憶等經典橋段
此劇單集打破了之前由《流星花園》
保持的偶像劇平均收視紀錄
▽
同年,鄭元暢和林依晨主演的
漫改劇《惡作劇之吻》也大受歡迎
這是一個「笨蛋女」追求「天才男」的故事
▽
2008年,陳喬恩、阮經天主演的
《命中注定我愛你》則打破了
《王子變青蛙》的記錄
獲得單集平均收視率10.91
最高分段收視率13.64的好成績
▽
這些作品雖然各有優點
但總逃不開「灰姑娘與王子」的套路
女主一般處於相對弱勢地位
而男主則總是「霸道總裁」「學霸校草」
劇情更是建構了一種理想愛情模式:
男女主角是「獨一無二的真愛」
具有不可替代性
故事過程是「真愛克服一切」
最終迎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結局
/ 圖:多少結局中有男女主擁吻/求婚/結婚的場景? /
隨著社會經濟、性別意識的發展
「麻雀變鳳凰」「愛情大過天」
的老套戲碼開始受到詬病
▽
近年來,臺灣偶像劇將人物設定更加貼近時下
目標受眾也不再僅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
《敗犬女王》(2009)
《我可能不會愛你》(2011)
討論起當代女性所面臨的職場、情感的困境
/ 圖:《我可能不會愛你》中列舉三十歲女性 /
/ 圖:「初老症狀」和「熟女魅力」 /
這幾部劇的女主角年齡超過了三十歲
擁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
男女主角關係更加多元、平等
有「多年好友成戀人」,也有「姐弟戀」
劇情更多地圍繞著角色個人成長
▼
/ 大陸偶像劇的逆襲 /
當臺灣偶像劇開始嘗試
挖掘更豐富的人設和劇情時
大陸偶像劇一度處於懵懵懂懂的階段
2008年,兩岸合拍的偶像劇《轉角遇到愛》
提名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電視劇
當時的媒體不無興奮
呼籲振興內地的偶像劇
有受訪人則認為,偶像劇受眾有限
收視率無法與懸疑劇、軍旅劇媲美
因此電視臺很難重視偶像劇的投資和製作
▽
這種看法很快被現實打了臉
2009年,《一起來看流星雨》在湖南衛視熱播
鄭爽、張瀚等年輕主演們一夜走紅
內地再度颳起「流星熱」
雖然飽受爭議和吐槽
這部劇的高收視和高話題度仍為業內帶來啟發
/ 圖:該劇被網友戲稱為「一起來看雷陣雨」 /
翻拍已有的劇本、啟用年輕偶像出演
成了一種固定套路
現代話題的局限性
引得製片人又把目光轉向古裝劇
換湯不換藥的浪漫愛情故事
無論在現代還是古代,同樣賣座
/ 圖:大陸近年熱門IP劇 /
反觀海峽對岸,資金短缺、人才流失
臺灣偶像劇淡出了大陸觀眾的視線
臺灣明星紛紛來大陸參演影視劇
趙又廷憑藉《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
「整容式的演技」吸引了大批粉絲
阮經天與楊冪合作的
《扶搖》宣傳片剛剛曝光
周渝民穿上一襲翩翩白衣
在《烈火如歌》中和迪麗熱巴演繹江湖傳奇
面對如此盛況
「流星花園之母」柴智屏又坐不住了
2017年,她宣布開拍新版的《流星花園》
近日已有幾位主演陸續殺青
F4也像當年一樣
選用了不知名的新面孔
/ 圖:新版《流星花園》中的F4 /
女主「杉菜」的扮演者沈月
倒已經小有知名度
去年,她主演了青春校園網劇
《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
/ 圖:青春校園網劇《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 /
這部劇的百科劇情介紹是這麼寫的:
蠢萌活潑的元氣少女陳小希(沈月飾)
從學生時代起一直追逐著
鄰家男孩江辰(胡一天飾)的腳步
面對陳小希的強烈倒追
傲嬌高冷的學霸江辰不為所動
大學畢業後
江辰和陳小希踏上各自的職業道路
從學生分別變成了醫生和畫家
這些設定是不是有點眼熟?
2018年,臺灣偶像劇
似乎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
你還記得哪一部臺灣偶像劇
曾經讓你痴迷過嗎?
▼
抖音的爆笑評論丨毯星極簡史
老外亂起中文名,服了丨刷屏遊戲流行語
廣場舞土味表情包 丨書生為啥愛女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