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龍九子之一的神獸霸下,因何成了碑下龜,它的頭你敢摸嗎?

2021-01-18 楊哥論歷史

中華民族的子孫自古就被稱作是龍的傳人,在遠古傳說中,女媧氏和伏羲氏是人類的祖先,華夏兒女皆是他們的後代。因伏羲和女媧都是人頭蛇身的緣故,所以在後來的圖騰演變中,逐漸有了由蛇化龍的變化,慢慢的龍這個上古神獸的形象逐漸被定格,演化成了今天我們所知道的樣子。

《述異記》中這樣描述龍的由來:在沼澤中的蛇,活500年就會變成蛟,蛟活1000年會變成龍,龍過500年變成為角龍,角龍再過1000年就會變為應龍,應龍再老,就成了黃龍。

相傳龍有九個兒子,它們各個身懷絕技,並且都有著比較不錯的差事,例如好聽音樂的囚牛,喜歡看風景的嘲風,喜煙好坐的狻猊等,但唯獨排行老六的霸下卻得了份苦差——駝碑。書中評價霸下喜歡負重,後世所有石碑都由它來背,能把出力當做愛好並且變成熱愛的「工作」,可見霸下的性情是極為老誠實在的,但身為龍的兒子,駝碑這差事會有礙體面嗎?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其中究竟有何蹊蹺。

霸下又名贔屓(bìxì),相傳是上古時期的神獸,它的成名有著這樣一段故事:三皇五帝時黃河泛濫,滔天大水使得民不聊生,堯帝派鯀(gǔn)前去治水,鯀以築壩堵截為先,可是因水勢太猛,起初的堵截毫無成效,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偶然得知天帝那裡有個寶貝,名叫「息壤」,是種可自行生長的土壤。鯀冒險偷過來後把它放在水壩的底下,果然大有成效。就在即將治水成功的時候,天帝發現了這個秘密,就命火神祝融把鯀處死了。

後來,身為鯀之子的大禹就繼承了父業,繼續治水。大禹變換方式,用疏導來代替之前的築壩堵截,就在這時,我們的主人公出現了,贔屓以其力大無窮的本事來此搗亂,阻攔大禹治水,終因大禹神通廣大,收服了贔屓,贔屓歸順大禹後,就背起三山五嶽助大禹治理水患。治水成功後,大禹就把它的功績刻在石碑上,讓它自己背起,從此之後贔屓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駝碑獸了。

通過這個傳說,霸下駝碑的緣由已真相大白,無論駝碑是否出於它的本意,有一點是清楚的,霸下確實力大無窮,有著能背三山五嶽的能耐。難怪後世記載著功德的石碑,要由它出力來擔負了,可見霸下並沒有給它老爸丟臉啊。

在春節即將到來之際,如果你在遊園時遇到這位神獸,別忘了摸摸贔屓的頭,因為這樣會給你帶來好運,俗話說得好「摸摸贔屓頭,全年不發愁」,祝各位新年快樂!

相關焦點

  • 馱古碑者不是龜?而是它——龍的兒子霸下
    馱古碑者不是龜在我國很多名勝古蹟中,特別是帝王聖賢的廟宇陵墓前,保留著歷代遺留下來的一些記功頌德的古碑,它們不但是珍貴的歷史文物,而且是洋溢著民族色彩的藝術品。當你漫步到這些古碑面前,常會見到下面壓著一隻鳥龜似的龐然大物,有人說這是「王八馱石碑」,有的地方甚至以此取名「龜碑亭」。在武當山,從山下虛宮到山上紫玉霄宮等處,共有十二處龜碑亭,碑上還刻著明代永樂皇帝的聖旨。其實那些馱古碑的既不是王八,也不是烏龜,它的真正名字叫「贔屓」(讀作bixi 都是第四聲)。也叫霸下。
  • 龍和哪九種神獸生下「九子」,所生下的龍子又是什麼樣子?
    傳說中答案是有的,古話說「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根據《五雜俎》中所說「龍性最淫」,相傳龍與九種神獸相交生下了九種怪異的後代,每一種子嗣都不一樣。那麼,龍和哪九種神獸生下「九子」呢?每一種子嗣又都是什麼?老大囚牛龍的大兒子名叫囚牛,形態是蛇身龍首,乃是萬獸朝拜的時候龍和金蛇相交所生。
  • 龍生九子,你知道是哪九子嗎?
    朱棣見斬仙劍震不住九子,心生一計,對九子中的霸下說:「你力大無窮,能馱萬斤之物,如果你能馱走這塊先祖的神功聖德碑,我就放你們走。」霸下一看是一塊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猶豫地馱在了身上,但用盡法力卻寸步難行。神功聖德碑能鎮四方神鬼,龍是神軀,自然無力脫身。
  • 龍生九子 | 作為龍的傳人,一起認識龍之九子
    他們跟隨劉伯溫徵戰多年,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奪得了皇位。當它們功得圓滿準備返回天廷復命之時,明成祖朱棣想把它們留在自己身邊,安邦定國,雄霸天下。於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為名,拿了劉伯溫的斬仙劍號令九子。但九子乃是神獸,頓時呼風喚雨,大發雷霆。朱棣見斬仙劍震不住九子,便決定用計,他對九子中的贔屓說:"你力大無窮,能馱萬斤之物,如果你能馱走這塊先祖的神功聖德碑,我就放你們走。"
  • 龍九子圖片
    傳說龍生有九個孩子,名字分別是贔屓(音bì xì)螭吻(音chī wěn)饕餮(音tāo tiè)睚眥(音yá zì)狴犴(音bì àn)狻猊(音suān ní)趴蝮(音bà xià)椒圖(音jiāo tú)蒲牢(音pú láo),傳說有著各種性情,各司其職。龍生九子龍在其形象形成過程中,曾海納百川的匯集了多種怪異的形象。
  • 龍生九子,到底是哪九子?
    朱棣見斬仙劍震不住九子,心生一計,對九子中的霸下說:「你力大無窮,能馱萬斤之物,如果你能馱走這塊先祖的神功聖德碑,我就放你們走。」霸下一看是一塊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猶豫地馱在了身上,但用盡法力卻寸步難行。神功聖德碑能鎮四方神鬼,龍是神軀,自然無力脫身。
  • 龍生九子子子不同 你知道九子都有誰嗎?
    但是龍也有不太光彩的一面,寡人之疾——好色,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風流好色、濫情、渣男。傳說中,龍和不同物種結合,生下了九子。九子老大名為囚牛,這是龍和母龍生的第一個兒子。傳說中,囚牛性格溫和,喜歡好聽的音樂,所以現在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樂器上面裝飾著囚牛仰頭張口的形象。囚牛的形象,不僅僅是漢族,在藏族、蒙古族、白族、彝族的樂器上,也都有見到。
  • 關於龍之五子狻猊和龍之六子霸下的傳說,你都知道嗎?
    狻猊,傳說為龍的第五個兒子,長得像獅子,喜歡吞雲吐霧,可以說是菸癮很大,龍的孩子各個都性格愛好不一樣,這也是非常奇特了,但是狻猊作為龍的兒子,雖然沒有特別強大的法力,但是力氣很大,尾巴可以擊碎石頭,普通刀劍不能傷它分毫。
  • 神學||:*中國上古:混沌三大神獸#龍之九子#六種麒麟​*
    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狻猊也作為文殊菩薩的坐騎。如今,在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還留著古人供奉狻猊的廟宇,因狻猊排行第五,這座廟又名"五爺廟"。霸下,又名贔屓(bìxì),形似龜,是老六,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遺像。第一種傳說霸下上古時代常馱著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裡興風作浪。
  • 龍之九子
    贔屓,音[ bì xì ],又名霸下,形似龜,龍之九子中排行第六,平生好負重,力大無窮,碑座下的龜趺是其形象。身似龍,雅好斯文,盤繞在石碑頭頂。似龍形,排行老八,平生好文,石碑兩邊的文龍是其形象。因其性情好望喜吞,是所有消防人員、警衛等的守護神獸。人們常把祂用作建築物的裝飾,尤以作屋脊鎮火的獸頭為多,做張口吞脊狀,並佩戴一寶劍。
  • 你知道龍的九子都是誰嗎?來看看他們各自的特點
    ♡龍是中國等東亞區域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異動物,常用來象徵祥瑞。《爾雅翼》中,有「釋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解釋了龍有「九似」的特點,這也為其「龍有九子,九子各不同」的說法奠定了基礎。
  • 龍生九子指的是哪九子?貔貅是龍第几子?
    說起龍想必大家都會想到龍的九個兒子吧?俗話說「龍生九子,九子不一」,講的就是有關龍的兒子的事情,今天小編在這裡要為大家講述的就是龍的兒子的傳說,由於民間版本太多,我們今天就挑傳播最為廣泛的版本來給大家做個普及。貔貅是龍王的第几子?是龍王的第九子。
  • 龍生九子是哪九子 (附龍生九子圖片)
    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中國傳統文化中,以九來表示極多,有至高無上地位,九是個虛數,也是貴數,所以用來描述龍子。龍有九子這個說法由來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種動物一直沒有說法,直到明朝才出現了各種說法。
  • 【漲姿勢啦】關於龍生九子的神話故事 龍生九子是哪九子?
    據說一次明孝宗朱佑樘曾經心血來潮,問以博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李東陽:「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竟也不能回答,退朝後七拼八湊,拉出了一張清單。按李東陽的清單,龍的九子是:趴蝮、嘲風、睚眥、贔屓、椒圖、螭吻、蒲牢、狻猊、囚牛。不過在民間傳說中的龍子卻遠遠不止這幾個,狴犴、貔貅、饕餮等等都被傳說是龍的兒子。其實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九子。
  • 龍的兒子們都是哪些神獸?你知道它們的寓意嗎?
    而究竟是哪九子,都有何種特長,由於傳說太過久遠,答案並不唯一。今天我們暫以九個最有傳統意義的相關神獸作為代表進行辨認,簡單了解一下它們的個性和寓意吧。·囚牛《治世餘聞》有云:「囚牛,龍種,性好音樂。」囚牛性情溫順,能辨萬物聲音,喜歡蹲在琴頭上欣賞音樂,因此後世常將它的形象雕刻在彈撥弦拉的樂器琴頭,比較典型的有漢族的胡琴,彝族的龍頭月琴,白族的三弦琴等。·睚眥據古書記載,睚眥身似豺狼,怒目而視。它性情剛烈,好勇擅鬥,因此常被古人雕飾在刀環、劍柄等兵器上面,認為能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或認為能受神獸庇護而威力大增。
  • 【遊戲資料】古神獸之:龍九子
    是神獸,古代的!趕緊寫。。。好啦,本期就由小六就認真給小夥伴們說說神獸,六界的不少神獸都是有背景的喲(後續會說到,說不定某期活動會用到咧),噢,洩密了。囚牛:龍九子中的老大,平生愛好音樂,它常常蹲在琴頭上欣賞彈撥弦拉的音樂,因此琴頭上便刻上它的遺像。這個裝飾現在一直沿用下來,一些貴重的胡琴頭部至今仍刻有龍頭的形象,稱其為「龍頭胡琴」。
  • 上古龍子異獸:霸下、狻猊、蒲牢、嘲風、睚眥、囚牛
    在古代九是虛數也是貴數,用來表示極多以及至高無上的地位,所以在古代眾多的傳說之中,雖然奇珍異獸數不勝數,但在民間最引人關注,以及流傳最廣的還是「龍生九子」中的各個龍子,今天就為大家盤點龍九子之中的:霸下、狻猊、蒲牢、嘲風、睚眥、囚牛。
  • Molly霸下:不是龍的親兒子 也要懷抱著熱情努力呀
    霸下只是初相識,耽於「銅龜」造型,很多人都以為他們是「神龜兄弟」,這可是實在太委屈霸下弟弟了。畢竟,人家可是龍的兒子呢!但看他耳朵外翻,一頭飄逸的「秀髮」,眼神炯炯,目光如炬,即便身負重重的龜殼,也毫不掩氣縱山河之態,完全配得起「力拔山兮氣蓋世」嘛!到了潮玩的設計裡,表達的言語體系顯然會比傳統的雕像更加直白。比如Molly霸下的造型就取材自太和殿這款霸下銅像。但外觀上直接延用了元代以後的龍頭、龜身和麟趾。
  • 古代十二神獸:都稱龍子,可龍生九子,多出的三個有一個假冒龍子
    到底 「龍生九子」是哪九子?因地而易,因建築而易,目前沒有鐵定。囚牛。龍生九子之長子,《治世餘聞》:「囚牛,龍種,性好音樂。」龍頭蛇身,耳音奇好,能辨萬物聲音,常常蹲在琴頭欣賞彈撥弦拉音樂。睚眥。龍生九子之次子。豺身龍首,好鬥喜殺,常被雕在兵器上,以加大兵器威力和震懾力。嘲風。
  • 石雕龜馱碑石雕龍頭龜碑有什麼象徵寓意
    中國眾多瑞獸中,石雕龍頭龜是被眾人所識得其中一種瑞獸。通常我們在很多寺廟或者廣場等景象場所可以看到石雕龍頭龜碑,其實背上伏著石頭的動物叫做霸下,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故霸下又稱龍龜,是長命和吉利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