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揭示了「未來材料之王」的奧秘,中國航發或迎來新革命

2021-01-08 強國觀察室

隨著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新設備問世,而新設備的問世往往離不開新材料的研究。一款新材料往往能夠衍生出眾多的附加產品,設備的技術核心也往往與這些新材料有關。而近日,我國科學家揭示了「未來材料之王」的奧秘,這或許將給中國航空發動機領域帶來翻天覆地的新變化。

據科技日報報導,近日,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餘倩教授聯合國外研究機構,取得了對高熵合金強度與塑性兼得的突破,揭示了高熵合金中晶格調控力學性能的特殊機制,對理解複雜成分合金中的強化機理具有重要理論意義。

高熵合金雖說並非是一個常見詞,但是卻在很多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高熵合金由五種或者五種以上的金屬物質組成,其抗斷裂能力、抗拉強度、抗腐蝕及抗氧化特性都比傳統的合金要好,在製造強硬度設備、耐高溫設備與耐腐蝕性設備上,高熵合金都有著大用途。近些年,隨著高新技術的發現,高熵合金被重視了起來,成為了材料領域的「新秀」,以至於被譽為「未來材料之王」。

高熵合金最開始嶄露頭角的領域,就是作為製造航空引擎的材料。高熵合金可以作為航空發動機的渦輪葉片的關鍵材料,它的特性很大程度上堅決地發動機的性能。我們知道發動機在極度高溫與高轉速下,一般的金屬物質難以承受,很容易就損壞了,而這就要求航空發動機的材料能夠忍耐足夠的高溫以及高強度的運動,而高熵合金則成為很好的選擇。

我們知道,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一直在實現突破,彌補過去的不足,不過航空發動機的研發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它代表著一個國家工業能力的最頂端。一款高性能發動機的研發往往會耗費數十年的時光以及大量的資金,目前中國正在尋求像渦扇-15,渦扇-20這樣的高推力發動機的突破。

一旦發動機難題突破,像殲-20、運-20這樣的先進飛機能取得更大的突破,甚至中國下一代的隱形戰略轟戰機轟-20也將很快登場,因此對於我國來說,每一個發動機技術的突破都將是一次重要的革新,更不用說是關鍵材料的突破,中國的航空發動機或迎來新革命。

高熵合金其耐高溫與強度高的特點,正好可以滿足新一代更先進的航空發動機的要求。試想一下,未來,我國從新材料與新技術上延伸,能研製出性能更高的發動機,那麼這將是我國航空領域的又一突破。除了航空發動機,利用高熵合金的特性,在船舶防腐蝕已經超音速飛行器耐空氣摩擦上都能發揮大作用,可謂是前景廣泛。

現如今,中國在各個領域都開始了長足的進步,這離不開中國的科學家們的付出。如今,中國的最大優勢,便是擁有一群孜孜不倦的科研人員,讓中國展從過去的追趕走向未來的領跑。(子文)

相關焦點

  • 國產航發迎來喜訊,大量高精尖人才流入中國,「心臟病」終將痊癒
    一說起航空發動機,很多人都知道,一直以來都是我國飛機的「心臟病」,但是我國的國產航發似乎馬上要迎來一波喜訊。其實除了英國羅羅公司之外,美國的通用電氣也宣布將在未來幾個月之內裁掉航空部門多餘的1.3萬名員工,大約佔總員工人數的25%。科技的發展需要相關的技術人才,在這些被裁掉的人員中不乏一些具有高精技術的技術人員,所以有消息稱,這些高精尖技術人員將「投奔」中國。
  • 探索海洋深處的奧秘(開卷知新)
    從科學角度看,探索深海能夠幫助人類深入了解海洋的奧秘、地球的奧秘。水深超過2000米的深海,佔據地球表面的3/5,無論溫室氣體排放的歸宿,還是氣候長期變化的源頭,都要追溯到海水深層。不僅如此,海底是距離地球內部最近的地方:大陸地殼平均35公裡厚,大洋地殼則為7公裡。揭示板塊運動的規律、窺探地球內部的真相,也要到深海底部進行探索。
  • 國產航發水平如何?僅次於美俄主流發動機,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中國的崛起速度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國家實力有目共睹,經濟、軍事、科技發展都位居世界前列。這種情況下更不能洋洋得意,作為新興大國,中國在很多方面依舊存在些許不足,保持初心、砥礪前行才是可持續發展之道。例如國產航空發動機技術,作為僅有的第三個五代機國家之一,國產五代機殲-20早期只能裝備上俄制航發。
  • 要聞:中國航發領導到基層單位檢查工作
    動態1:保密工作紮實推進近日,中國航發2020年安全保密工作交流暨課題評審會在中國航發貴陽所舉辦,交流安全保密共建等方面工作經驗,研討推進安全保密工作的思路舉措。2:獲批國家級中心近日,中國航發商發順利通過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的「國家民用航空發動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批准籌建評審。
  • 業界:新材料新科技將主導化妝品產業未來
    【編者按】2020中國化妝品國際高端論壇暨中國化妝品榮耀盛典23日在北京舉行。圖為愛微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中祥與《中國化妝品》雜誌社董事長佘... 圖為愛微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中祥與《中國化妝品》雜誌社董事長佘再玲合影中國化妝品行業將進入以新材料、新科技與傳統中醫藥和珍貴典籍相結合的新時代。隨加工工藝的提升,高端國貨將被逐漸接受,在國際市場影響力逐步加大,在世界化妝品格局中佔據重要一席。由《中國化妝品》雜誌社舉行的「2020中國化妝品國際高端論壇暨中國化妝品榮耀盛典」,於12月23日在北京香格裡拉飯店舉行。
  • 俄軍工又找賺錢門路,大批渦軸航發發往中國,海拔6000米不在話下
    目前,中國大部分國內都有軍隊使用直升機,但俄羅斯 m 171系列飛機仍然佔主導地位,這些飛機現在肩上都擔負著運輸任務,因此俄軍工又找到賺錢門路,大批渦軸航發發往中國,其發動機適應性強,海拔6000米不在話下。
  • 中國科學家成功揭示肺腺癌分子全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1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在肺腺癌病理研究領域,中國科學家又往前邁出一步。這一研究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譚敏佳研究員團隊,聯合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賀福初院士團隊、汪宜研究員團隊,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程書鈞院士、肖汀研究員團隊,上海交通大學李婧教授等團隊共同完成。肺癌是我國乃至全世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這其中,肺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病理類型,約佔所有肺癌的一半。
  • 丁奎嶺: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起科技創新重任—新聞—科學網
    「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後繼、接續奮鬥的結果。」在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進程中,科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兩彈一星」、核潛艇等大國重器,令中國人民挺直腰杆;高鐵、跨海大橋等基礎設施,夯實了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石;5G、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助推中國技術創新由「跟跑」向「並跑」轉變,並逐漸向「領跑」發起衝擊。
  • 我國紀錄片發展正迎來春天
    我國紀錄片發展正迎來春天 時間:2020.01.19 來源:新華網
  • 真正的「隱身之王」,一款新材料,將使殲-20比F-22更強?
    (殲-20戰鬥機)隨著2021年即將到來,經過這幾年軍工業的高速發展,我們也對中國未來軍事裝備發展有了更多的期待。而要說起今後我國軍工業的一個新產品,很多人都會想起渦扇-15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將會使得我國最先進的殲-20戰鬥機獲得更強大的動力。不過除了渦扇-20發動機,很多外媒也透露出還有一款新型材料可能也很快會在殲-20戰鬥機上用上,而這將幫助殲-20成為真正的「隱身之王」。
  • 丁奎嶺: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
    新華社發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國大地上樹立起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也鑄就了獨特的精神氣質。」「我國科技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報國的科學家前赴後繼、接續奮鬥的結果。」在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進程中,科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中國航發每日一學:南徵北戰馬背吟
    2.系統培訓強管理近日,中國航發黎陽舉辦幹部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班,講授管理工具應用、精益管理與信息化建設等內容,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3.廠所協同,共同提升近日,中國航發渦輪院、成發團委聯合組織開展青年學用馬克思主義「領航」工程交流活動,協同推進青年「領航」工程融入中心工作。
  • 科學革命之日,聖人出山之時!
    過去不少人認為,未來中國即將出現的聖人是一個純粹的思想家。但就目前世界發展的趨勢來看,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真言不美,美言不真「。因此,聖人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而且一定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否則很難獲得整個世界的承認,尤其是科學界的承認,這是新時代的趨勢。不少科學家都說過,科學的終點是哲學,是宗教。
  • 科學家經過分析,揭示了一個3億年的秘密
    ——高爾基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的社會上有著很多人來成為探索到的東西,即使現在的科技越來越發達,仍然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無法用科學來解答。對於這些神秘事件,人類總是無法按捺住心裡的好奇,總是會去追求那些奇異現象背後的秘密,也一直在探索的這條路上不斷前行。我們也都知道,人類對於大自然來說是十分渺小的存在,而我們只有不斷探索才能夠得到自己心裡想要的答案。
  • 評論丨矢志報國,讓科學家精神恆遠流傳
    ,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強調要大力弘揚以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內涵的科學家精神,為「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凝聚起精神動能。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為了中國的核潛艇,黃旭華隱「功」埋名三十載,從志在必得的少年到白髮蒼蒼的老年;為探索宇宙奧秘,南仁東終生報國不言悔,打造出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為築牢國家生物安全防線,陳薇「繁霜儘是心頭血」,為應對今後可能出現的重大疫情奠定基礎……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每一項歷史性成就,都是科學家前赴後繼、矢志報國的結果。
  • 科技創新新生力量丨瀚德智慧機器人受邀參加中國科學家論壇並榮獲...
    科技創新新生力量丨瀚德智慧機器人受邀參加中國科學家論壇並榮獲兩項榮譽 2020 年 9 月 19 日— 20 日第十七屆中國科學家論壇在北京舉行,深圳市瀚德智慧機器人有限公司受邀參加此次論壇活動
  • 中國航空發動機的四面突圍
    負責談判的中方領導人大喜過望,要向英國科學家致敬,英國科學家卻說,「要感謝的是中國科學家的偉大發明」。領導人回來後查是哪位科學家,是吳仲華。他在哪?在湖北養豬。那趕緊調回北京去做熱物理研究所的所長吧。這是被戲劇化的爽文故事,後來被人證實與現實有一些出入。但可以肯定的是,斯貝發動機的三元流技術,的確是建立在「葉輪機械三元流動理論」基礎上。
  • 【中國科學報】助力「中國牌」晶態材料再攀高峰
    上世紀80年代,我國科學家在硼酸鹽體系中相繼發現了偏硼酸鋇(BBO)和三硼酸鋰(LBO)這兩種在非線性光學領域影響深遠的「中國牌」晶體,2001年又研製出全球獨一無二的氟代硼鈹酸鉀晶體(KBBF),突破了國際雷射界長期以來的「200納米壁壘」。晶態材料,向來是我國「老字號」的優勢領域。
  • 瞭望|為什麼說一個國家的未來「決勝於未來產業」?
    三是新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將催生世界級產業集群,即新技術賦能將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實現全產業鏈協同,加速培育產業集群。具體而言,未來全球戰略必爭技術領域將涵蓋人工智慧、生命健康、自動駕駛、細胞研究、先進材料、再生能源、節能技術、量子技術等新興產業領域。特別是數字經濟、新材料、生命健康更將成為我國在新一輪產業革命中要重點瞄準的關鍵方向。
  • 我國研製出有望替代塑料的仿生新材料,具備更好機械與熱性能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本文圖片均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新聞網目前,大多數塑料來自石油產品,廢棄後難以降解,造成持續性的環境汙染問題。同時,現有的生物基材料存在成本高或難製造等問題,制約了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