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粒粒
如果說世界上有一件事不忍讓孩子面對,那就是死亡;如果說世界上有一個事實不得不讓孩子知道:那也是死亡。這很殘忍,也很無奈。然而更加殘忍和無奈的是死亡有時來得措手不及,比想像中來得要早要快,快到來不及向所愛之人說再見。
多年以前,我有一個堂表姐死於車禍。
因為是遠親,我和堂表姐沒有太深厚的感情。縱然如此,聽到消息後仍是難免驚愕,心中悲痛。事情來得太突然,所有人都不願意相信是真的;表姐太年輕,還沒過30歲,讓人覺得很惋惜;表姐有一個只有四、五歲的女兒,她從此再也沒有媽媽了。
車禍發生在一段盤山公路上,公共汽車是那種中型巴士,當時表姐帶著女兒一起回娘家。中巴車在一個轉彎處甩出公路,翻滾下坡跌進一片窪地。
記不清報導說死了幾個人,只記得親戚說表姐是壓在車身下死的,而她的小女兒卻在表姐旁邊的一個凹坑裡,毫髮未損。不知道這純屬巧合,還是表姐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拼出母親保護孩子的所有力量與智慧,保護了自己的女兒,這個答案只有表姐自己知道,然而她卻把它帶進了天堂,留下女兒在旁邊目睹母親血肉模糊的身體和那一聲聲哀切的媽媽、媽媽。
媽媽再也不能睜開眼,看看孩子驚恐的臉;再也不能攬女兒入懷,安撫她:不要怕,不要怕,媽媽在這裡。
事隔多年,回憶堂表姐的死仍舊令我淚流滿面。我和她生前沒有過多交集,甚至腦海裡表姐的面容都有些模糊,卻依然不能抑制地在痛惜一個年輕生命無端被剝奪的同時,深深心疼著那個年幼的孩子。
作為媽媽的我們無論如何不情願,都必須正然面試死亡的問題;不管多麼無可奈何,都需要讓孩子早一點接觸死亡這個話題。
唯獨這樣,孩子才會在與親人告別後更加容易走出悲痛,才能在突然面對死亡時不會引發身心俱損的衝擊,才能正視生與死的自然性,明白自己沒有被拋棄:天堂裡的媽媽會化作天使保護我,永永遠遠地愛著我,這份愛永生不死。
今天介紹的這七本英文繪本,就是用溫情的語言、感人的故事,向孩子們講述人生的一次又一次再見與別離,讓孩子們通過故事了解死亡的自然性,接受悲痛的正常性,明白愛的治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