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在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上,閆妮憑藉《少年派》王勝男一角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
作為實力派演員,她實現了金鷹獎視後、飛天獎視後、白玉蘭視後三大滿貫,可謂實至名歸。
《少年派》是一部都市家庭劇,帶著濃濃的生活氣息,是那麼真實,讓每個人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影子。
高中生媽媽「王勝男」的演繹,更是讓人感到一種不寒而慄的真實!
她隨時隨地在拿著放大鏡給孩子挑刺,對孩子的管教更是事無巨細:從起床到睡覺,從洗臉刷牙到吃喝拉撒,她一直在不停地嘮叨,女兒洗手時,她會說:「打肥皂兩次!」
女兒報興趣班,她說:「媽媽怎麼能不插手」……遇到心情不好,或孩子不聽話時候,那話裡也是充滿苛責和諷刺:「你吃飯洗手了嗎?這麼快你甩什麼甩啊你?」「你準備在馬桶上生根嗎,一看書就上廁所,腦子難道跟括約肌相連嗎?」……
孩子們喜歡這樣的媽媽嗎?我想,因為他們還不能透過苛責與絮叨的表象,體會出媽媽內心強烈的責任感和關愛。所以他們就會說,嘮嘮叨叨什麼都管,煩死了,不喜歡!
但在現實中,每個媽媽或多或少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因為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優秀,想通過嚴格的管教讓他們成為「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才。甚至有的媽媽放棄了自己的一切喜好,一門心思為孩子服務,殊不知往往會適得其反,很多叛逆的孩子,就像彈簧一樣,你越壓制,他越反彈。
最近疫情使得孩子們不得不每日通過電子產品上網課,學習效果參差不齊。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們,也因此迷戀上了網絡,看抖音,刷視頻,玩遊戲到了不能自控的地步。更可怕的是,還可能學到罵人、撒謊等惡習。此時,如果家長一味地苛責、施壓,只能讓親子關係更惡化,導致孩子更厭學,甚至離家出走,負氣輕生。
都說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家長,王勝男的硬核教育,差點讓林妙妙跳樓輕生,她也因此深受觸動,並開始反省自己,學會了傾聽、理解和尊重孩子。也因為她的改變,最終成就了女兒的進步和成功。
所以,無條件地去愛你的孩子,溫柔的堅持,讓自己成為他們的榜樣,這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一、無條件的愛: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上蒼送給我們的禮物,因為是他的爸爸媽媽,所以不管他是什麼樣子,美或醜,聰明或者愚笨,也不管他在別人眼中是怎樣的人,都愛他,關心他,理解和尊重他,讓他從內心體會到這種關心和愛,能夠一想到父母,就有踏實和溫暖的安全感。讓他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更學會自愛和自尊。
二、溫柔的堅持:無條件的愛孩子並不是不管和放縱,給孩子最基本的公序良俗和道德教育,識大體、懂規則,一旦違反,耐心引導,不急不躁不妥協,直到還認識並改正。
三、做孩子的榜樣。子曰:「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作為父母,要注重自身的修養,因為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督促和說教,而是自己的言談舉止。「身教重於言傳「,父母的舉動和言行,如「春雨潤物」般,潛移默化孩子的心靈。不讓孩子玩遊戲、看手機,首先自己先做到不刷抖音,不追劇,一點一滴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樹立榜樣。同時要營造出有愛的良好家庭環境,讓孩子在感受到愛的同時,培養出愛的能力。學會更好地與人相處和融入社會。
學學劇末的王勝男,不再苛責和嘮叨,做孩子的朋友,和孩子共同進步,一起成長。
如此,就會孩子有幸運,家庭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