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苛責、嘮嘮叨叨的「媽媽」獲獎了,孩子們該怎麼辦?

2020-08-09 榕樹微覺

8月7日晚,在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上,閆妮憑藉《少年派》王勝男一角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

作為實力派演員,她實現了金鷹獎視後、飛天獎視後、白玉蘭視後三大滿貫,可謂實至名歸。

《少年派》是一部都市家庭劇,帶著濃濃的生活氣息,是那麼真實,讓每個人都能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影子。

高中生媽媽「王勝男」的演繹,更是讓人感到一種不寒而慄的真實!

她隨時隨地在拿著放大鏡給孩子挑刺,對孩子的管教更是事無巨細:從起床到睡覺,從洗臉刷牙到吃喝拉撒,她一直在不停地嘮叨,女兒洗手時,她會說:「打肥皂兩次!」

女兒報興趣班,她說:「媽媽怎麼能不插手」……遇到心情不好,或孩子不聽話時候,那話裡也是充滿苛責和諷刺:「你吃飯洗手了嗎?這麼快你甩什麼甩啊你?」「你準備在馬桶上生根嗎,一看書就上廁所,腦子難道跟括約肌相連嗎?」……

孩子們喜歡這樣的媽媽嗎?我想,因為他們還不能透過苛責與絮叨的表象,體會出媽媽內心強烈的責任感和關愛。所以他們就會說,嘮嘮叨叨什麼都管,煩死了,不喜歡!

但在現實中,每個媽媽或多或少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因為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最優秀,想通過嚴格的管教讓他們成為「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人才。甚至有的媽媽放棄了自己的一切喜好,一門心思為孩子服務,殊不知往往會適得其反,很多叛逆的孩子,就像彈簧一樣,你越壓制,他越反彈。

最近疫情使得孩子們不得不每日通過電子產品上網課,學習效果參差不齊。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們,也因此迷戀上了網絡,看抖音,刷視頻,玩遊戲到了不能自控的地步。更可怕的是,還可能學到罵人、撒謊等惡習。此時,如果家長一味地苛責、施壓,只能讓親子關係更惡化,導致孩子更厭學,甚至離家出走,負氣輕生。


都說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育的家長,王勝男的硬核教育,差點讓林妙妙跳樓輕生,她也因此深受觸動,並開始反省自己,學會了傾聽、理解和尊重孩子。也因為她的改變,最終成就了女兒的進步和成功。

所以,無條件地去愛你的孩子,溫柔的堅持,讓自己成為他們的榜樣,這樣的教育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一、無條件的愛: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上蒼送給我們的禮物,因為是他的爸爸媽媽,所以不管他是什麼樣子,美或醜,聰明或者愚笨,也不管他在別人眼中是怎樣的人,都愛他,關心他,理解和尊重他,讓他從內心體會到這種關心和愛,能夠一想到父母,就有踏實和溫暖的安全感。讓他在被尊重中學會尊重,更學會自愛和自尊。

二、溫柔的堅持:無條件的愛孩子並不是不管和放縱,給孩子最基本的公序良俗和道德教育,識大體、懂規則,一旦違反,耐心引導,不急不躁不妥協,直到還認識並改正。

三、做孩子的榜樣。子曰:「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作為父母,要注重自身的修養,因為對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督促和說教,而是自己的言談舉止。「身教重於言傳「,父母的舉動和言行,如「春雨潤物」般,潛移默化孩子的心靈。不讓孩子玩遊戲、看手機,首先自己先做到不刷抖音,不追劇,一點一滴以身作則,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給孩子樹立榜樣。同時要營造出有愛的良好家庭環境,讓孩子在感受到愛的同時,培養出愛的能力。學會更好地與人相處和融入社會。


學學劇末的王勝男,不再苛責和嘮叨,做孩子的朋友,和孩子共同進步,一起成長。

如此,就會孩子有幸運,家庭有幸福!

相關焦點

  • 媽媽和寶寶一起遇到出言不遜的孩子該怎麼辦?
    點擊關注↑霍營幼兒園(hyyey18)全文3832字  建議用時8分鐘魯臺鎮中心幼兒園案例與解析——和寶寶一起遇到出言不遜的孩子該怎麼辦
  • 教師嚴厲管教學生,結果家長不理解,還責怪教師該怎麼辦?
    在學校教育中,有許多教師是嚴厲管教學生的,「嚴師出高徒」不無道理。在教育教學中,如果老師對學生不管不顧,或者對學生太鬆懈,那麼班上出成績很難。子不教父之過,生不學,師之惰。當然,絕大部分家長也是支持老師工作的。這樣才產生教育合力,對學生產生教育效果。
  • 「媽媽,老師好嚴厲啊」,「孩子,被老師嚴管,其實是一種幸福!」
    來源:微信公眾號:育才家園(ID:YuCai_JiaYuan)隨便問幾個孩子:「你喜歡嚴厲的老師嗎?」他們一定會回答:「我不喜歡老師太嚴厲。」其實,每一位孩子都是不喜歡父母、老師對自己太嚴厲,在他們眼裡父母和老師管得越松越好。可是,父母不嚴管,老師不嚴厲,最終受害的只會是孩子!
  • 苛責造句和解釋_苛責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苛責(kē zé)。 [丁玲《韋護》:「有的人苛責他過去的歷史;然而都不外乎嫉妒。」] 苛責參考例句: 1、他己經省悟了,你就不要再苛責他了。 2、凡事要反求諸己,不要老是苛責別人。
  • 6歲的孩子抱怨老師太嚴厲,不願意再上課,作為父母該如何引導?
    父母聽到孩子這樣的言論,第一反應就是孩子是不是受到委屈了?可是轉念一想也許並不全是老師的問題,孩子要想掌握一門技能,怎能輕言放棄呢?作為父母當你遇到孩子在學習上要半途而廢的時候該怎麼辦?相信很多 父母對孩子都有一定的期望,給孩子安排了很多學習的機會,希望孩子能多才多藝。
  • 孩子不善人際交往怎麼辦?媽媽掌握這幾點,孩子輕鬆交友
    家庭聚餐的時候很多親戚都帶著孩子來了,幾個孩子在一起玩的很開心,姐姐卻發現在一旁呆呆看著小朋友的浩浩,能看得出來浩浩很想小朋友們一起玩,但是又不知道怎麼辦,只能在一旁羨慕,姐姐就問浩浩媽媽怎麼不讓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浩浩媽媽說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孩子不擅長交朋友,也因此很是自卑,回家後還和自己哭鬧過,為了能夠讓孩子不孤單,她也是一直把孩子帶在身邊
  • 我的孩子,配不上我這樣的好媽媽
    有人覺得好媽媽應該對孩子特別寬容,這常常基於自己兒時經常遭受苛責和打罵。有人覺得好媽媽應該天天和孩子在一起,陪伴孩子,這常常基於自己兒時媽媽經常沒有時間,或者不在身邊。……大家所要成為的那個好媽媽,都是自己想要的好媽媽。
  • 吳謝宇殺母一案教會母親儘量少苛責孩子,也不要過分寵溺孩子
    綜上所述,第一件案件告訴我們廣大做母親的儘量少嚴厲苛責孩子,吳謝宇心理扭曲,不健康,這都是母親苛責過分導致的,至於殺母更是一種過激的行為,所以母親儘量要少苛責孩子,更不能過分要求孩子。第二件案例告訴我們廣大做母親的儘量要少寵溺孩子,李夢鴿過分包庇李天一犯罪,李天一勢權任性,犯下滔天大罪。
  • 3歲前,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長該怎麼做?每個年齡段學習內容不同
    隨著現在年輕父母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家長們對於科學育兒也越來越重視。育兒專家指出:對於三歲之前孩子的早期教育,最主要的還是要做到張弛有度和因材施教。很多家長都明白這個道理,但具體該怎麼做呢?如果孩子是活潑好動型的,在保持他們開朗性格的同時,也要注重培養他們的耐心和專注力。該嚴厲時不能心軟3歲之前是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犯了原則性錯誤,家長一定要嚴厲制止,不可心軟。
  • 「嘮嘮叨叨」用英語怎麼說?
    別再嘮嘮叨叨了,天啊。Peep Show 《窺視秀》第一季 Anyway, he goes on about this local legend about this kid.總之,他一直不停在講有關這個孩子的當地傳說。
  • 媽媽,怪獸要吃我!面對孩子心中的小惡魔,媽媽們要怎麼做?
    許多寶媽都遇到過同樣的問題,孩子膽小,怕黑,對未知事物充滿了恐懼。媽媽們都是怎樣面對的呢?我想,不外乎以下這幾種應對方法:1. 不要怕,世界上沒有怪獸,不會有怪獸吃掉你2.你都這麼大了,還這麼膽小,以後怎麼辦?諸如此類。其實,這也是桐媽(小編)所經歷過的。從開始的好言相勸,到最後的氣急敗壞,但是後來我慢慢發現,越是這樣說,孩子恐懼的心裡越嚴重,有時候怕媽媽斥責,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真實的恐懼還依然在他幼小的心裡生根發芽。
  • 90後父母抱臂觀望孩子趴地上哭鬧,孩子耍脾氣家長該怎麼辦?
    那麼面對孩子的哭鬧做家長的究竟該怎麼辦呢?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一直是一個家庭的重中之重,而在一個家庭中,奶奶跟媽媽往往會站在對立面上。奶奶會認為,孩子應該被寵著,要給孩子足夠的愛和關心,讓他們在溫室中健康快樂地成長;而媽媽往往持反對意見,認為孩子不能慣著,犯了錯誤必須進行糾正和教育,必要時要採取嚴厲的手段來幫助他們改掉一些不良的習慣。
  • 楊迪媽媽承包熱搜:快樂的媽媽,是孩子一生的寶藏!
    最近播出的一檔節目當中,楊迪媽媽甚至還代班兒子做了主持人,不僅談吐幽默,被問到與孩子的最佳距離時,更是以「一碗湯」的距離,成功感染了現場的所有嘉賓主持。擁有一個這樣兼具開朗性格和人生智慧的媽媽,對每個孩子都是一種幸運。快樂的媽媽,是孩子最寶貴的財富在楊迪的記憶裡,媽媽總是非常快樂的,永遠都在肯定他、讚美他。
  • 孩子喜歡抓媽媽頭髮,可能是因為這幾方面,媽媽們要多了解一下
    很多媽媽都遇見過寶寶扯自己頭髮或者是抓自己的臉這樣的情況,就是對一些還沒有一歲的寶寶來說,老是動不動抓媽媽的頭髮,或者是咬媽媽的手。 很多家長對此事既無奈又不知道該怎麼辦,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咬自己又不能打他,但是又確實把自己給扯疼了。
  • 媽媽們的困惑:孩子該不該照書養?
    事情本身並不複雜,媽媽為了訓練三個月大的孩子獨自睡覺,把孩子自己留在了臥室,自己則通過監控器觀察孩子的情況。隨後,孩子因為翻身,變成了趴睡,還大哭不止,直到哭聲徹底消失。在這期間,媽媽沒有進去抱起孩子,更沒有幫助把孩子翻過來,而是在一個睡眠引導付費群裡發布孩子的視頻,向「老師」求助。群內成員也是紛紛「獻計獻策」,肯定媽媽不去管孩子的行為。
  • 孩子頂嘴,說髒話,家長該怎麼辦!
    最近,我遇到一位媽媽,她正在為她的兒子擔心。是怎麼一回事呢?這位媽媽的兒子,今年上了幼兒園了,大半個學期過去了,她卻發現兒子變了,他開始回家後,就和媽媽頂嘴,並且還時不時冒出幾句髒話來,這讓這位媽媽很擔心,兒子怎麼變成這樣了呢?是不是幼兒園裡面出現了什麼問題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孩子頂嘴,說髒話,家長應該怎麼辦的問題。
  • 解析寶寶吐奶該怎麼辦
    對小寶寶來說,吐奶是比較常見的育兒小狀況,很多寶寶會經常發生不同程度的吐奶,吐奶不是什麼大事,但是媽媽們看著揪心,今天就分析下寶寶吐奶該怎麼辦。
  • 最不該被苛責的是老師,最不該嬌慣的是孩子(深度好文)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來源:女兒派(ID: nverpai)有一句話說得好:如果唐僧沒有緊箍咒,孫悟空一輩子都是潑猴。嚴師出高徒,一個懂得懲戒的老師,才是真正對學生負責的老師。最近,教育部正式發文明確了老師的「懲戒權」。
  • 媽媽的情緒,決定孩子的性格,別讓孩子活在你「情緒的籠罩下」
    姜文是一位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導演,給觀眾呈現了許多經典的硬漢角色,可是在一次訪談節目中卻道出自己不為人知的家庭生活,母親對他異常的苛刻嚴厲。 兒童時期是在母親的棍棒下長大,有時夜裡12點還被母親從床上揪下來,無緣無故地挨打,並且還質問他"你知道你錯在哪了嗎?"
  • 如果沒有了媽媽該怎麼辦?
    歲月已將她的青春燃燒,但是她的關懷與勉勵一直伴隨孩子信步風雨人生。有人說,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愛,難道媽媽對孩子的愛不是嗎?媽媽:您陪伴女兒小,女兒將陪伴您到老!陪著媽媽一起變老有一天我突然問兒子,如果哪一天沒有了媽媽怎麼辦?13歲的兒子眨巴著眼望著我,整個身子為之一震,眼眶泛紅對我說:「媽媽去哪裡我就去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