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記者在貴陽舉行的數字經濟創新大會上獲悉,貴州的大數據產業實踐成功,數字經濟發展態勢良好,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達22.1%;連續5年排名全國第一,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了貴州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當日,又一家國內大數據產業鯤鵬生態創新正式宣布入黔,從硬體上為提高貴州數字經濟的運轉效率增加新生力量。
會議現場
貴州大數據局產業發展管理局負責人在會上表示,貴州大數據產業,從一張白紙到成立全國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出臺全國首個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和意見,設立全球首個大數據交易所,掛牌運行中國首個國家大數據工程實驗室等,貴州正謀求藉助計算產業實現從「中國機房」向「中國數谷」邁進。 經過多年的發展,貴州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大數據產業基礎,其中涉及到計算產業的雲存儲、雲計算、雲資料庫等服務頗具規模,也培養了一批本地的計算產業供應商。與會相關人士認為,貴州之所以有此成就,源於準確捕捉了時代風口和政策機遇。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AI、5G、雲計算等技術的發展,推動數據爆發式增長,無論是消費端還是產業端,數據存儲和處理的需求均一路飆升。自4G時代之初的2013年,貴州就布局大數據產業,佔據了風口先機,此後還屢屢獲得國家政策的助翼。
鯤鵬入黔
在貴州大數據產業的崛起過程中,其本身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至關重要。大數據產業重資產、佔地多、耗電大,需要儘可能低成本建設。貴州多山,一眾機房可以於山洞中建設,不僅有冬暖夏涼的優勢,地價也較東部發達地區低廉很多;在西電東送的格局之下,西部地區的電力成本也明顯更低。與此同時,貴州率先設立全球首個大數據交易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推動了數據所有權的流通,進一步刺激了大數據產業的活力。
專家發言
與會相關人士同時認為,當前,中國正處於數位化轉型的關鍵階段。近年來,貴州省以「萬企融合」為統領,攻堅「數字經濟」高地,同時大力改造傳統經濟。大會現場,國內大數據產業鯤鵬生態創新正式宣布入黔。據了解,鯤鵬計算產業作為底層計算平臺,能支持大量的軟硬體平臺或產品,同時,目前已經有1000多家合作夥伴、超過3000個解決方案獲得鯤鵬認證。 隨著鯤鵬計算產業的到來,目前已有多家企業相繼落戶貴州,包含提供電子政務方案的貴州恵智、提供雲計算方案的海譽科技、提供資料庫產品的易鯨捷等多家高新技術企業。與會專家認為,在大數據產業之外,鯤鵬也能與當地其他高新產業形成聯動,彼此推升,同時賦能以製造業為代表的傳統產業,加快其改造升級的步伐,助力貴州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羅華
編輯 帥宗林編審 閔捷 羅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