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淘寶、拼多多最終誰會成為購物平臺老大
作者慶邦朱珣
曾幾時淘寶一家獨大。雖然大家對淘寶平臺的假貨問題一直是耿耿於懷,但是要在網上購物還是離不開淘寶。畢竟有千萬商家在上面。賣貨也一樣,除了淘寶平臺幾乎是別無選擇。因為誰都喜歡人多的地方。沒想到後來出了京東商城。讓淘寶感覺到了壓力。
京東商城的家電類的產品銷售確實做的不錯。而淘寶的重點是快速消費品,在家電類是弱項。京東也是看到這個風口。在3C家電類做足了功夫,幾年時間就可以和淘寶抗衡了。2012年天貓商城正式建立。是淘寶品牌化的開始。一些企業為了打造品牌和已經成為品牌企業的商家看到了商機。一時之間以加入天貓為榮。在這個時候兩個平臺還沒有多少衝突。京東做家電行業的平臺,淘寶和天貓做快速消費品類的平臺。矛盾起於購物節的打造。特別是雙十一的爭奪戰,讓兩家都卯足了勁。這時候京東已經成為淘寶的對手。相互之間的摩擦正式開始。京東依靠騰訊流量入口開始了擴張計劃。而天貓與蘇寧合作開始了家電類的銷售。於是乎兩家忙的不亦樂乎。消費者確實從中受益了!價格戰的持久戰讓很多商家經受不起。二選一的規則也讓他們頭痛不已。這時候應該說都在玩資本戰。看誰有錢,誰燒錢最久。
誰也沒想到,憑空冒出來一個拼多多。兩年多時間橫掃國內三四線城市。成為淘寶的直接競爭對手。讓淘寶也從當初看不上拼多多到正面防禦。京東、淘寶、拼多多三家鼎足而立。誰是最終的霸主我們也很難料定。
現在說起拼多多罵的人特別多是假貨橫行。就如同當年罵淘寶一樣。說到假貨哪個平臺沒有?只是數量多少和什麼樣的假貨而已。淘寶之所以要做天貓也是為了杜絕假貨。建立品牌企業的銷售平臺。一個平臺成長階段沒有低價產品是不可能的。對於商家入駐要求過於嚴格是沒有多少商家會入駐的。沒有商家就沒有消費者。沒有消費者更不會有商家入駐。可以說是平臺的「原罪」誰都避免不了。而今埋怨淘寶假貨的越來越少。因為淘寶完善了商家入駐的程序和規則。而且不缺少商家和消費者。拼多多一定會跟著淘寶的老路走。慢慢的完善規則,讓商家入駐越來越困難。對於入駐商家的要求越來越高。當然這需要時間和消費者層次的提升。
2017年京東首次公布了雙十一的銷售業績。也讓大家看到他們和天貓的差距在縮小。未來也不是沒有趕超天貓的可能。而拼多多在圍堵淘寶。從流量入口來看還是比淘寶佔有優勢的。主要是後面看如何去完善平臺規則。提升產品檔次和杜絕假貨。哪個平臺都不想背著售假的名號,但是哪個平臺也無法說自己的都是真貨。因為假貨的衡量標準很難確定。對於商家的甄別也不是那麼容易。特別是大企業和有一定知名度的企業售假。誰也無法區分。廠家直供是未來平臺銷售打假的唯一出路。
目前來說還是淘寶暫時領先。至於幾年後哪一家可以獨大現在也還不敢妄下定論。消費者最喜歡的是多幾家平臺出來,這樣他們相互之間有競爭才會降低入駐門檻和要求商家給消費者讓利。當然,也有可能會殺出另一匹黑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