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回應《奇葩大會》復播上線,臺網綜藝內容邊界越發清晰

2021-02-21 主編溫靜


傳媒內參導讀:4月28日,經歷了兩周的停播整改,《奇葩大會》第二季第1-10期正片及花絮已在愛奇藝恢復上線,第11期正片也於常規上線時間周六晚8點復播。

來源:傳媒內參

4月28日,經歷了兩周的停播整改,《奇葩大會》第二季第1-10期正片及花絮已在愛奇藝恢復上線,第11期正片也於常規上線時間周六晚8點復播。

《奇葩大會》由愛奇藝出品、米未傳媒製作,這是一檔人物故事分享類節目,官方介紹顯示,節目主題為「特別人類大會」。2月3日起,節目在愛奇藝上線,卻在播出十期後,於4月10日從愛奇藝平臺全面下架。

 

不少網友提到,下架原因是第十期節目中「科學家種太陽」的錯誤言論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微博心理學大V,微博名為「科學家種太陽」的沈傑在節目中通過分享自己青少年時期的一段不當經歷,表達了自己充滿爭議性的觀點,這個觀點遭到了不少網友特別是女性觀眾的抨擊。

 

4月19日米未在中國傳媒大學校招時,CEO馬東在現場首次正面回應了節目下架:「《奇葩大會》這一季,有一些內容出現了問題,我們正在全面深刻地反思和整改,已經完全認識到了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我們完全尊重監管機關和平臺對於節目下線整改的勸誡,也在努力的整改當中。

 

傳媒內參觀察到,《奇葩大會》第二季復播後,「科學家種太陽」完整內容被刪除,同時引發爭議的相關負面話題、評論內容也已刪除。整期節目未出現負面爭議話題、爭議人物,調性輕鬆正面。

昨晚,用戶聚焦重新上線後的內容,紛紛在社交平臺分享從別人故事中獲得的感悟。



傳媒內參認為,內容表達傳遞的價值觀是網絡節目的核心競爭力。一次內容的自查不嚴就會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節目內容的傳播影響力巨大,內容人更應嚴肅認真對待。

 

《奇葩大會》這次吸取教訓,並能在短時間內整改上線,核心是因為節目的底色還是「溫暖、有趣」的,縱觀前十期內容,有不少觸及夢想、傳承等正能量主題,類似巴特爾、方浩然等「樂觀堅守」的傳統文化薪傳者,曾受到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媒體的推薦。

 

此次的停播整改對於《奇葩大會》來說是一次「向死而生」的考驗,製作方米未傳媒CEO馬東就曾在「中國網絡視聽協會」採訪中表示:「在保證生動和多樣性的同時,傳達這個社會所需要的正能量,在保證有趣、詼諧和足夠的歡喜度的前提下,不傳播消極的、獵奇的和怪異的價值觀,這是我們的底線。」

 

縱觀行業,青年文化的呈現載體與探索路徑依舊還在路上。但無論是何種類型的綜藝節目作為切口,能抵達更多的年輕人,傳遞更有價值的態度應是亙古不變的主題。擁有立意良善而正確的價值觀,並持續用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進行輸出和引導,才是一個優秀網絡綜藝節目擁有長久生命力的秘訣。

在國家重視、扶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背景下,臺網綜藝,特別是網絡視聽內容近些年一直都是監管重點。縱觀近些年的綜藝市場,有過不少停播整改後繼續得以上線的節目:

 

2017年11月3日,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第三季、芒果TV《明星大偵探》第三季整改後恢復上線;

 

2017年11月13日,優酷《火星情報局》第三季全季節目整改後上線;

 

2017年11月15日,黑龍江衛視&騰訊視頻《見字如面》第二季整改後恢復播出。

 

這些內容大都已成為持續得到市場和用戶認可的節目品牌。

 

多檔臺網綜藝的停播下架,在整個業界不斷引發震動,使得從業者重新摸索和尋找節目製作的方向和標準。

 

2017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視聽節目創作播出管理的通知》,對網絡視聽節目的創作播出提出進一步要求。《通知》強調:「網絡視聽節目要堅持與廣播電視節目同一標準、同一尺度,把好政治關、價值關、審美關,實行統籌管理。」此次《奇葩大會》的下線調整和復播,就是一次在通知精神指導下的內容整改。

 

在清晰的政策指導下,整個行業的把控邊界逐漸明確,綜藝製作方也需進一步在內容製作與內容邊界中把握平衡。再大的舞臺都有邊界,每一個從業者都需要學會在舞臺邊界內舞蹈,尊重管理,創作者和管理者齊心協力,才能共同鑄造繁榮的文化市場。

相關焦點

  • 愛奇藝搞火了《奇葩說》的馬東,優酷捧紅了《老男孩》的盧梵溪,都辭職創業去了
    內容上打破市場上音樂節目以「眼淚、冠軍、修音、夢想、故事」等元素為吸金點,一切以用戶為中心。第一季總共12期,將於8月在愛奇藝上線播出。今年以來,愛奇藝《奇葩說》、《愛上超模》等自製綜藝節目取得不錯的成績,陳偉加盟愛奇藝,推出的第一檔節目類型是其有著成熟經驗的音樂類節目。陳偉的加盟也意味著又一傳統電視人轉身加入網際網路。
  • 馬東:《奇葩說》中最大的一個奇葩
    這是9月16日馬東創辦的新公司米未傳媒發布會現場,延續了《奇葩說》不按牌理出牌的風格。現在再說起張紹剛,馬東覺得他是個有意思的人,「他邏輯是蠻清晰的,然後三觀正,人很聰明。他有些節目裡面會擺一些姿勢,那是節目的需要,你得讓他擺,他有時候會裝傻充愣地去冒犯你,因為他不這麼冒犯你,節目不好看啊。我很理解這一點,這沒什麼不好。」「邏輯清晰、三觀正、聰明」,這也是很多《奇葩說》的粉絲對馬東的評價,馬東偶爾也會裝傻充愣,但效果卻是吸走更多的粉。
  • 奇葩說、曉說2017、脫口秀大會,綜藝爆不爆大佬說了算!
    《奇葩說》《曉說2017》《脫口秀大會》每一檔現象級或準現象級節目背後都是一場資本、數據和靈魂人物氣質的對陣而在類似這樣以靈魂人物、強個人IP成就爆款綜藝的封神榜單上,顯然少不了高曉松和馬東的一席之地。和尋常綜藝要拉出一張明星單子去招商引資不同,高曉松、馬東們就是那張「單子」本身。
  • 人生歸零創「米未」,《樂隊的夏天》後馬東摘掉「奇葩」色彩
    2014年,一檔以辯論為題材的綜藝節目《奇葩說》火爆年輕人的圈子,幾乎所有人都記住了花式念廣告詞的馬東,而節目裡頻頻出現的金句論點也成了大家社交新話題。從數據來看,第一季《奇葩說》豆瓣評分9.1,播放量達2.6億,行業裡將《奇葩說》定位為開創網絡自製綜藝的「神作「。
  • 「馬曉康」合體復出《奇葩來了》,馬東:高曉松比金星更適合辯論節目
    11月30日,由愛奇藝出品、米未傳媒製作的綜藝選秀節目《奇葩來了》在京舉行媒體探班。「對於這檔開播12年的談話類節目,很多粉絲大感不舍說「《康熙來了》見證了自己的青春」。蔡康永坦然道:「人生有很多來去,《康熙來了》在受大家喜歡時結束是一種幸福。」在探班會上看似心情並未受到影響。但是特別遺憾馬東和高曉松目前為止還沒有上過「康熙」節目就結束了。
  • 從聲臨其境到奇葩大會,這場綜藝絕地求生中誰才會是贏家
    各式綜藝來勢洶洶,「撈」不過來,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就帶來一波盤點,帶你看綜藝在內容模式、商業化產業鏈方面有何創新,以及在短視頻內容圍剿下的綜藝之路又在何方。再次歸來的奇葩大會2宣布不再為《奇葩說》輸送選手,而旨在尋找「特別人類」,節目中少了「犀利」、「撕X」的觀點,取而代之的更多真實而特別的「活法兒」,讓網友直呼:被奇葩大會治癒了。「作為一個更為獨立的節目本體,奇葩大會希望能夠記錄不一樣的生命體驗所凝結的故事。」
  • 馬東:從「馬季的兒子」變成「最會賺錢的奇葩」,他經歷了什麼?
    財富八卦,八卦財富,財富人物,我們今天關注「最會賺錢的胖子」馬東。這個夏天因為馬東,準確地說,是因為他做的一檔樂隊節目,讓一些玩音樂「養不活」自己的人開始身價暴漲。當然,也因為這檔節目讓馬東摘掉了「奇葩說」的帽子,取代了羅振宇,成為「知識分子」裡面「最會賺錢的胖子」。
  • 《奇葩大會》第二季全集下架
    4月10日,網傳網絡綜藝節目《奇葩大會》第二季下架。經骨朵證實,《奇葩大會》第二季全集已經從愛奇藝全部下架,均不可看。但是,《奇葩大會》第二季的聲量並不如第一季高,只是偶爾憑藉節目中的幾位「奇葩」帶出一定的熱度。最近的一次是4月7日周六晚的《奇葩大會》第二季第十集播出後,有一個「奇葩」的言論,將該節目推上了新高度。有質疑稱,該節目的下架或與此有關。
  • 《奇葩大會》第二季下架,價值觀的紅線就是娛樂的底線
    一、同是語言類綜藝節目,為何命運截然不同?打開手機朋友圈,《奇葩大會》第二季被下架的新聞鋪天蓋地。一時間眾說紛紜。《奇葩大會》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在井噴式呈現的語言類綜藝節目中,《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立足於脫口秀,《我是演說家》《超級演說家》等紮根於演講,《苗阜秀》《奇葩說》以辯論為支撐,《奇葩大會》則將觀點分享作為核心。有趣的是,同為語言類綜藝,《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缺沒下架,仍然在觀眾視野中,《奇葩大會》第二季卻慘遭下架,這是為何?
  • 從「馬季的兒子」到「最火的奇葩」,馬東憑什麼火了?
    隨著《奇葩說》的火爆,馬東的知名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人說,不知道是《奇葩說》成就了馬東,還是馬東成就了《奇葩說》。在我看來,是相互成就。馬東做火了《奇葩說》,《奇葩說》讓馬東有了自己的名片。1、在父親光環下,長出自己的翅膀馬東的父親馬季,是我們都很熟悉的相聲大師。馬東出生前,馬季正在遭受批鬥,馬季的妻子再三考慮下,決定回哈爾濱待產。
  • 《奇葩大會》第二季突然下架,價值觀的紅線就是娛樂的底線
    近日,由愛奇藝出品、米未傳媒製作的語言類綜藝《奇葩大會》第二季慘遭下架,是什麼問題導致廣電總局下此指令?作為影響力廣泛、對大眾價值觀影響較大的節目類型,語言類綜藝又該何去何從?在井噴式呈現的語言類綜藝節目中,《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等立足於脫口秀,《我是演說家》《超級演說家》等紮根於演講,《苗阜秀》《奇葩說》以辯論為支撐,《奇葩大會》則將觀點分享作為核心。 有趣的是,同為語言類綜藝,《脫口秀大會》《吐槽大會》缺沒下架,仍然在觀眾視野中,《奇葩大會》第二季卻慘遭下架,這是為何?
  • 強大IP助力,《奇葩大會》第二季商業價值嗨翻天
    在「綜藝太多,廣告主都不夠用」的當下,這無疑是絕大多數節目可望而不可及,頭部綜藝才能得到的「禮遇」。 不得不說,巨大的商業價值背後乃是節目強大的IP力。而節目的IP力是如何形成並不斷提升的?去年還是《奇葩說》衍生節目的《奇葩大會》,如何在內容上發力,成為獨當一面的頭部綜藝?此外,還有哪些因素加持了節目的商業價值?
  • 奇葩說第四季選手名單完整版 馬東何炅情商大對決
    《奇葩大會》開播以來,有歡樂也有驚喜。李開復對於人工智慧的精彩預言、90後萌妹馬劍越的冷幽默、滾圈「老炮」臧鴻飛的精彩開腔都給觀眾帶來了不少「先鋒觀點」。經過激烈地競爭和精彩的選拔,本周五晚20:00《奇葩大會》將進入最後的決賽賽段——1V1 Battle戰。同時,進入《奇葩說》第四季的名單也會在當晚揭曉。
  • 馬東《黑白星球》辦"葬禮" 圈內好友無人出席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如此重要的時刻,馬東的圈內好友卻無人出席,就連「馬曉康」組合的高曉松、蔡康永都婉拒了邀請,冷清的場面讓主持人馬薇薇感嘆:「一代巨星隕落,竟然只來了這麼幾個人。」馬東「葬禮」變吐槽大會 19歲寫情詩被酸像賈寶玉在本周三零點更新的《黑白星球》中,馬東為自己舉辦了一場特殊的「葬禮」。
  • 從馬季之子到汙力滔滔的MM馬,揭秘馬東與奇葩說不得不說的故事
    2011年,由他導演的春晚被某清華美學教授撰文批評,洋洋灑灑地痛陳了馬東的「霸道」,說他作為春晚導演,無視精英的意見,把春晚做得太粗俗,馬東為了回應此文,特地開通了博客,怒懟回去,說該教授簡直是真人版的相聲《專家指導》,打著專家的名義,以勢壓人,沒有娛樂精神。
  • 集體上星的網綜,與臺網博弈的新局面
    而且,現下許多網絡綜藝由小體量升級為大製作,電視綜藝則開始尋求網感和題材創新,臺網的邊界正在逐漸模糊。背靠雄厚社會資本的視頻平臺,在動輒投資幾個億的大製作綜藝上,似乎更有魄力和底氣,而網綜上星也是一種對優質資源的合理配置。雖然網綜上星對於電視臺和視頻平臺來說都是好事,但是順利上星卻並不容易。
  • 馬東: 最高的情商叫自有分寸
    「馬東是我見過的情商最高的人。」米未傳媒首席內容官、《奇葩說》製片人牟頔告訴《博客天下》。馬東則說,謙卑才是自己唯一的生活方式。但在第三季辯手、編劇史航眼中,馬東最重要的特質不是謙卑,而是「精確與分寸」。作為「無顏值男神」,馬東靠智商上位。
  • 奇葩說是原創的優秀綜藝節目,就憑這點,也要支持一下馬東
    首先,中國綜藝很多都是模仿或引進韓國的綜藝,奇葩說是原創的優秀綜藝節目,就憑這點也要支持一下馬東。馬東調侃是表象,思辨是底蘊(李誕也是如此),以前在湖南臺就做過同性戀方面的即時節目,中途下架了。奇葩說雖然辯題範圍越來越窄,但是看得出來螺絲殼裡做道場,儘量拓展話語空間。
  • 奇葩說,如果僅僅為了挽回綜藝感,馬東是不會考慮到改賽制
    首先,奇葩說,如果僅僅為了挽回綜藝感,馬東是不會考慮到改賽制,畢竟綜藝感可以從很多方面去增加。而觸發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專業性。大家有沒有發現第五季的選手比起前幾季更"水"?馬vv和黃執中都開始念稿了,馬vv的發言似乎在說夢話,黃執中的發言雖然不失水平,但跟以前的高水平比起來明顯沒用全力。
  • 《奇葩說》第五季上線在即,純網內容營銷再度創新升級
    會上,愛奇藝首席營銷官王湘君、愛奇藝市場副總裁陳宏嘉、愛奇藝副總裁節目開發中心總經理姜濱、米未聯合創始人CMO劉煦、《奇葩說》第五季導師馬東、高曉松、蔡康永、李誕、薛兆豐等悉數到場,以及贊助品牌的高層領導悉數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