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6歲天才女孩成「團寵」,搖滾樂手們正在老去

2020-12-23 黑狗文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播出的節目已經進行到了第三賽段——霹靂咔嚓合作賽。在這個賽段中,出現了很多令人驚喜的作品,例如重塑與蘇運瑩的《AT MOSP HERE》,以及JOYSIDE的《DONG DONG DONG》。

特別是JOYSIDE的《DONG DONG DONG》,6歲天才女孩miumiu的演出,讓之前一直喊著「燥起來」的搖滾樂手們突然變得安靜下來了,坐在第二現場的他們,臉上都洋溢著慈父與慈母的神情。

01搖滾樂手們正在老去

不得不承認,33支樂隊中,大部分成員都已經到了為人父母的年紀。即便是最年輕的幾支樂隊,也已經到了法定結婚年紀。

在miumiu來之前,我們覺得每一個樂隊都朝氣蓬勃,永遠都不服輸、永遠都不服老。可miumiu來了以後,大家都放下曾經的「酷」與「燥」,留下的只有慈祥與溫暖,而這正是年齡增長帶來的心態改變。

大張偉曾經是搖滾圈子裡最年輕的一個主唱之一,那時的搖滾樂還沒有現在這麼流行,樂隊更是行走在巨大的阻力當中。花兒樂隊受到很多前輩的呵護,也受到很多聽眾的喜愛。

最年輕的大張偉,在今年八月三十一號過完了第37個生日;中國「搖滾教父」崔健已經年近60,我們可以看到老一代的搖滾樂手們都在老去。

02miumiu為舞臺帶來了新生的力量

JOYSIDE樂隊表演結束後,當馬東問張亞東他們的表演如何時,張亞東說「我根本就沒有看他們。在這場演出裡,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miumiu身上,因為整個舞臺只有她是」新鮮的「。

人們都會對新鮮的事物感到好奇。正如搖滾剛開始在中國興起時,一批人一頭扎了進去,才創造出了現在搖滾樂的地位。說唱開始流行時,數個說唱類節目爭相播出,才讓更多人接受了說唱的形式。

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舞臺上,童聲不是第一次出現,但小朋友主唱確確實實首次出現。因此,大家的目光被miumiu所吸引,這裡包括第二現場的樂手們。

這個舞臺上有過溫情的歌,有過輕快的歌,有過清澈的童聲,沒有出現過6歲的吉他兼主唱。

當大家帶著」姨母笑「去看這場演出時,大家就知道JOYSIDE樂隊能夠取得一個很高的分數了。

大家都在老去,而miumiu仍在成長,她為這個舞臺帶來了新生力量。

03青春與音樂同在

音樂能夠讓人感到力量,那是一種」生「的力量。在miumiu的襯託之下,樂手們似乎都老了。可若是沒有miumiu,樂隊成員們並不會給人」年老「的感覺。

搖滾就是與青春同在的。達達樂隊經歷過解散與重組,很多年過後他們再歸來時,給人的感覺還是像曾經的那群少年一樣,這就是搖滾帶來的一種精神力量。

儘管樂手們的身體正在老去,但他們的精神依舊年輕。

相關焦點

  • 《樂隊的夏天》:中年危機的搖滾樂手,靠什麼感動年輕人?
    去年夏天,一檔主打搖滾樂隊的綜藝節目橫空出世,讓原本燥熱的夏天變得更「燥」了。以搖滾樂作為基調,以情懷作為賣點,以地下文化作為內核成功組合成了《樂隊的夏天》這檔綜藝。繼《中國好聲音》、《中國有嘻哈》等等音樂養成類節目後,《樂隊的夏天》節目組再次讓亞文化圈走向公眾視線。
  • 《樂隊的夏天》:中年危機的搖滾樂手,靠什麼感動年輕人?
    去年夏天,一檔主打搖滾樂隊的綜藝節目橫空出世,讓原本燥熱的夏天變得更「燥」了。以搖滾樂作為基調,以情懷作為賣點,以地下文化作為內核成功組合成了《樂隊的夏天》這檔綜藝。繼《中國好聲音》、《中國有嘻哈》等等音樂養成類節目後,《樂隊的夏天》節目組再次讓亞文化圈走向公眾視線。
  • 「樂隊的夏天」:對搖滾樂展開一次賓主盡歡的還原
    「樂夏」:對搖滾樂展開一次賓主盡歡的還原◎愛地人  今年立秋的第三天,熱鬧了一整個夏天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也結束了最後一期。「新褲子」「痛仰」和「刺蝟」三支樂隊,成為了最終的前三名,雖然排名對於這樣一個樂隊節目來講,真的並不重要,尤其不能和音樂品質畫上等號,但排名的具體結果,倒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樂隊對於受眾來講的受歡迎程度。
  • 《樂隊的夏天》能帶中國搖滾樂重回黃金年代嗎?
    「看到這些樂隊的時候,有點傷心,說實在的,因為大家還是特別平凡,到現在為止。」這是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在最近熱播的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上的發言。作為31支樂隊中最後登場的樂隊,彭磊代表新褲子的一番「回憶殺」相信足以令屏幕前的老搖滾樂迷們感慨萬千。「超級樂迷」馬東、高曉松也表示,希望這檔節目能把90年代的組樂隊風潮傳遞給現在的年輕人,助推中國搖滾樂重回黃金年代。
  • 《樂隊的夏天》:男人主導的樂隊世界裡,這些女孩打破規則
    在《樂隊的夏天》即將結束時,我們採訪了上世紀90年代誕生的第一代女朋克樂隊成員;2000年初的女樂手;還有在《樂隊的夏天》中走紅的85後女Rocker;以及剛開始玩樂隊的00後女高中生……二十年來,幾代樂隊女孩都在試圖打破性別成見,也面臨和普通職業女性同樣的困境與孤獨。
  • 樂隊的夏天≠搖滾樂的夏天,那你覺得中國樂隊的夏天來到了嗎?
    上一期,曲響菌看了《樂隊的夏天2》後,寫了一些個人對中國搖滾樂現狀與未來的一些感想,引來眾多的評論。在此,非常感謝網友們熱情、真誠的留言。 上一期裡,不少網友指出,我把樂隊的夏天寫成搖滾樂的夏天了。
  • 非虛構 | 樂隊的夏天老去之後……
    前天的那一篇《樂隊的夏天》👆,收到了小號開張至今到帳數額最多的一次打賞,感謝各位捧場,也請恩客們多來坐坐~~今天這一篇,寫的還是樂隊,是夏天,但破一次例不寫明星,寫點上海灘的老爺叔們,我和他們結緣,也與搖滾樂有關
  • 《樂隊的夏天 第二季》五條人贏得了這個夏天,可搖滾樂隊們並沒有
    》這檔綜藝節目本身,成為新一代年輕人或是已經老去的前浪們心中的搖滾先驅者。所以從去年開始,《樂隊的夏天》實現了它的歷史使命——去年的盤尼西林、Click#15、九連真人都是乘風破浪的年輕人,不光打破了自身的桎梏,也讓更多網友走進了搖滾樂的大門。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搖滾樂就是生命的燈塔
    談起我對搖滾樂的真正的認識,其實是源於崔健的,初三時韓磊在《我是歌手》中翻唱了崔健的《花房姑娘》,當時是放學後,我在學校的電腦上和同學一起看了現場的視頻,韓磊後面唱著「我想要'歪'到老地方」,直擊我和我的同學的心靈,當時我們也不知道好在哪裡?就是在那裡瘋狂地喊「喔!」
  • 吉他手回來了|《樂隊的夏天》之外的地下搖滾往事
    受訪者供圖文章摘要:這是屬於樂隊的一個夏天。除了一檔綜藝節目的熱播,還有一支搖滾樂隊的回歸。6月14日-28日,Joyside樂隊在北京、成都、上海舉辦重組巡演,門票十秒鐘之內賣光。重新「扒帶子」(對著歌扒和弦)時,他感覺有點怪,「創作這首歌的時候,我是20多歲,現在30多歲了,早就忘了,再回到那個頻道上,就像回到平行宇宙的那個世界裡,甚至讓我有點難受。」況且,他已經十年沒碰過琴了,手是僵的,有些solo(獨奏)恐怕彈不了。劉昊也擔心,結果「那個和弦一出來,虹位還是那個虹位」。6月14日是他們重組後的第一場演出。
  • 我差點就在《樂隊的夏天》當中錯過了「葡萄不憤怒」這樣一支樂隊
    隨著《樂隊的夏天》第一季的成功,人們早在去年這個時候對第二季充滿了期待,其實坦白說《樂隊的夏天》首季錄製的時候,許多樂隊都處在觀望的階段,那些特立獨行,甚至在常人看來有些離經叛道的「地下音樂人」向來對主流音樂有著某種排斥,無論他們自己,還是喜歡他們的那些樂迷們都把搖滾樂(或者叫獨立音樂)當作一種獨屬於小眾而高品味者的私人空間,一個屬於對音樂有著不同見解者的世外桃源
  • 《樂隊的夏天》:這不只是大牌樂隊的夏天,也是中國樂隊們的春天
    愛奇藝做慣了綜藝,也許在它看來,這只是今年的一檔希望能帶來流量收益的綜藝娛樂節目,但是對喜歡搖滾樂和獨立音樂的樂迷、對正在學著樂器的未來音樂大師、以及對正在搞著樂隊的千萬人來說,這個在主流市場播出的節目意義,或許更應該是9102年想從「地下」走到「地上」的最好方式。它能承載的意義還有很多,所以能夠聚焦的點可以有很多。
  • 五條人告訴你:樂隊的夏天結束以後,搖滾樂如何繼續釋放?
    讓我沒想到的是,當《樂隊的夏天》第二季HOT樂隊名單最終出爐後,讓廣大樂迷們最意難平的落榜樂隊,並非上文提到的後海大鯊魚,而是另一支國內獨立圈的傳奇樂隊——木馬。兩支樂隊都曾經歷過成員變動甚至解散,但都在這一季節目中,以全新的姿態站上了舞臺,獲得了新的關注與價值。
  • 漫遊20年:北大搖滾樂手往事
    密集的鼓點、歡呼的人們、合作的盡興,記憶中留存著校園搖滾樂隊的高光時刻。然而,當搖滾浪潮漸漸平靜,中年危機如期而至,他們如何面對年少時的熱望?有人說,搖滾樂史上有太多歌的主題是祈求這種音樂永生不死。而一代代樂手們則在這指向永恆的音樂中沉浮。
  • 「看完《樂隊的夏天》,我突然不想再聽搖滾樂了」
    《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完結了。在資本的誘惑下,原本的搖滾樂還能「搖滾」得起來嗎? 《樂隊的夏天》將搖滾樂帶到大眾面前的同時,究竟是成就了搖滾樂,還是毀掉了搖滾樂? 今天,書單君想結合這本講述樂隊故事的書——《生而搖滾》,來聊聊一些樂隊的過往。
  • 「樂隊的夏天」中國搖滾歷經三十年,樂隊引領獨立音樂破曉時
    搖滾樂不同於其他的音樂,樂手的水平高低和主唱的歌唱技巧並不是評判水平好壞的唯一硬指標,作品的音樂性和傳達的思想和情緒才是價值所在,所以很難制定一個標準去劃分樂隊的水平高低。更新潮、適合跳舞的新浪潮;而同樣是90年代老樂隊的反光鏡二十幾年如一日地將簡單硬核的朋克風格作為信仰。
  • 老鷹樂隊的《加州旅館》在音樂史上什麼地位?附搖滾樂50經典
    這位未來的「貓王」當時只有十九歲,職業是一名卡車司機。《好極了》由美國黑人吉他手阿瑟·克魯達(Arthur Crudup)創作於1947年,經過普萊斯利的重新演繹推出後,在當時引起巨大轟動。這不僅是白人歌手第一次演唱黑人創作的歌曲,而且它還開創了整個搖滾樂的歷史。
  • 樂隊的夏天:刺蝟樂隊的音樂,具備老樂隊的獨有情緒
    其實樂隊音樂對我來說,他和說唱類似,都是因為需要宣洩情緒,傳播情緒而存在的。樂隊獨有的魅力,就在於他的情緒感,就像1994年12月7日,在香港的舞臺上,有幾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他們在中國搖滾樂勢力的舞臺上,盡情宣洩自己的情緒,傳達自己的情緒。這才有了後來的何勇,竇唯等。
  • 我們扒了《樂隊的夏天》118位樂手……
    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後文簡稱「樂夏」)熱播過半,面孔、痛仰、新褲子、反光鏡、旺福等老牌樂隊的現身,給80 90後們帶來一大波「回憶殺」。當《再見傑克》、《夢》、《別再問我什麼是迪斯科》等旋律響起時,「又喪又燃」的搖滾精神讓舞臺光芒萬丈,但光芒背後的他們卻在艱難維持「音樂與生計」的平衡。
  • 我看《樂隊的夏天》
    偶然一天,我發現了《樂隊的夏天》。之前從未耳聞,沒想到一看就一發不可收拾。更沒想到對中國樂隊、搖滾樂一點兒也不了解的女兒也被拉下水,特別喜歡。於是一個60後、一個70後、一個00後,一起擠在電視前,嗨翻在異國夏末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