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腔:「臺北法案」?美國又來坑臺灣了

2021-01-18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美國聯邦參議院10月30日通過「臺北法案」。該法案是美國因應臺灣的「斷交潮」所設,主要內容大抵可概括為:其他國家不準跟臺灣不好,否則將面臨美國威脅。這裡頭的邏輯實在奇葩:美國自己都跟中國大陸建交,為何不許其他國家建交?

這項法案在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醞釀期間,臺灣島內綠營情緒亢奮,稱之為「臺美關係升溫」又一實質動作。說這話的有兩種人,一種是職業政客,時刻在表演,表面上歡欣鼓舞,心裡在計算選票。另一種是糊塗蛋,他們是真高興,真心相信美國在「維護臺灣利益」。

近幾年,美國出臺了一系列與臺灣有關的法案,2016年重申「與臺灣關係法暨『六項保證』為美臺關係基礎」、2017年通過「臺灣安全法」、2018年通過「臺灣旅行法」「臺灣國防評估委員會法」「臺灣國際參與法」……「護臺大法」層出不窮。然而問題來了,這裡面有哪項法案曾對臺灣有過實質性幫助?

有識之士早就發現,美國的涉臺法案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口惠而實不至。以「臺北法案」為例,它並非行政命令,沒有實際約束力,如何執行、執行到什麼程度,鬆緊帶完全掌握在美國政府手中。說白了,所謂的「臺北法案」,充其量一紙空文而已。美國的系列涉臺法案,除了讓民進黨當局「嗨一下」,趕緊加碼多買一堆美國天價廢舊武器外,別無效用。

「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在這個問題上,美國自己也不止一次表態過。可如今,對於想與中國建交的其他主權國家,美國卻加以恫嚇、粗暴幹預,大搞政治霸凌,這是怎樣的「雙標」?美國的「臺灣牌」,已經無理到不能自圓其說了。試問,世界上已有180個國家同中國建交,美國打算怎麼「不跟你們玩」?對此,外交部回應一針見血——這毫無道理,也自相矛盾。

「臺北法案」連基本邏輯都不能自洽,背後用意卻和美國其他涉臺法案如出一轍——只要能打「臺灣牌」遏制中國,管他有沒有邏輯。美國的關切點永遠只有一個,就是美國利益,至於臺灣會受益還是會受害,美國哪有在關心?

被美國當作棋子,臺當局卻甘之如飴,投懷送抱。蔡英文「叩謝」稱,美國此舉「強化我們的信心」。如果蔡當局真的因此而「信心」膨脹起來,那可是相當危險。蔡英文上臺以來,不斷升高兩岸對抗,煽動兩岸敵對情緒。現在有山姆大叔在旁不斷煽風點火,臺當局若自持有了靠山,兩岸政策恐怕只會更趨激進。

兩岸本是一家,兩岸關係好,臺灣才會好。「臺獨」才是兩岸關係和臺海和平最大的威脅,臺當局若被美國牽著鼻子引向火坑還得意忘形,結局危矣。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美國指望打「臺灣牌」迫使中國讓步,徒勞必矣。(文/黑白自在)

相關焦點

  • 港臺腔:大挖「錢坑」,民進黨不惜「債留子孫」
    而由於臺灣多項軍購進入付款高峰,明年預計應付款的軍事投資額度比今年高出476億元,即使扣除發展進程跌宕、暫不用付費的案子,保守估計資金缺口也超過300億元。在預算計劃之外,民進黨當局更是對於美國「強加」的軍售照單全收,卑躬屈膝強行下咽。
  • 港臺腔:所謂「涉港法案」不會對香港構成實質影響
    來源:海外網美方不顧中方嚴正交涉,將所謂「香港自治法案」籤署成法,並發布行政命令「終止對香港特殊經濟待遇」。美國「長臂管轄」禍亂香港由來已久。在1984年至2014年的30年間,美國國會提出過60多項所謂涉港「法案」。去年「修例風波」以來,美國反華政客更是不斷為禍港暴行煽風點火,從「接見」反中亂港頭目、提供黑金援助到炮製所謂「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致使香港暴力恐怖亂象叢生,香港社會秩序和法治嚴重受損,出現回歸以來最為嚴峻的局面。
  • 港臺腔:臺灣過年為何愛「吃雞」?
    貼春聯、掃塵土、祭先祖......鼠年將至,臺灣的年味越來越濃。兩岸同胞雖然隔著一道海峽,但有著相同的文化記憶、相同的風俗習慣。春節期間,港臺腔將帶你走近臺灣,感受海峽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系、情之相融。—————臺北年貨大街。
  • 港臺腔:「請香港人到臺灣當兵」?還有更絕的...
    最搞怪的「臺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新語錄是:可邀請香港激進分子通過來臺當兵取得「公民權」,而大陸人要先通過「反滲透法」、臺灣「自由民主體制」考試以示「忠誠」,方可取得臺灣身份。如今全球疫情蔓延,臺灣防疫壓力頗大,陳柏惟竟叫囂「武漢肺炎是促使臺灣主權自主的契機」,造謠抹黑「臺灣健保被14億大陸人濫用」,妄圖潑汙水祭惡法,離間傷害骨肉同胞。放眼臺立法機構,趁疫謀「獨」者大有人在——無黨籍「立委」林昶佐趁著「臺北法案」通過,大肆鼓譟「臺美建交」。
  • 「臺北法案」給了民進黨面子,卻壞了臺灣的「裡子」
    【兩岸快評第703期】在全世界的防疫工作都進入緊急狀態的3月份,美國國會眾議院以415票贊成、0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了所謂的「臺北法案」,可謂「一枝獨秀」。俄羅斯媒體23日稱,美國正在輸掉抗病毒競賽,失去世界領導地位;《紐約時報》同一日的報導也認為「美國正在進一步後退,放棄自己長期以來的角色」。在全世界都在對抗病毒的特殊時期,美國將「臺灣牌」打得如此風生水起,似乎透露著某種不自信。有人說,是面臨連任壓力的川普對自己信心不足,所以需要拿出「中國」這張牌來拉抬一下選情。
  • 川普籤署所謂「臺北法案」,島內民眾點明:把臺灣當玩具耍
    海外網3月27日報導,在全球防疫工作的緊張時期,繼美國參議院3月11日通過所謂「臺北法案」,27日最新消息顯示川普也已經籤署了這項法案。對此,島內網友嗤之以鼻:「騙錢老招數,又要利用我們了!」
  • 「臺北法案」深度剖析 專家:民進黨「倚美抗中」把臺灣推入火坑
    特別是在2018年的5月到8月,臺灣接連丟掉3個「邦交國」,出現「斷交潮」。美國親臺議員對此表示「關切」,有議員擔心「若美國不採取一致措施,臺灣『邦交國』可能從17個減至0個」。2018年9月,「臺北法案」首次被提出。「臺北法案」的提出者加德納表示,美國應該使用一切手段來支持臺灣在國際上的地位,讓臺灣「邦交國」清楚知道「若你決定拋棄臺灣,會發生什麼事」。
  • 港臺腔:「請香港人到臺灣當兵」?還有更絕的……
    來源:海外網「臺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臺灣新一屆立法機構民意代表上任還不足倆月,「三傻大鬧立法院」的奇葩戲就又更新不少。最搞怪的「臺灣基進黨立委」陳柏惟新語錄是:可邀請香港激進分子通過來臺當兵取得「公民權」,而大陸人要先通過「反滲透法」、臺灣「自由民主體制」考試以示「忠誠」,方可取得臺灣身份。陳柏惟上任以來怪誕言論層出不窮,一會兒說臺灣應設下轄「陸委會」的「內交部」,一會兒說「外交部」下要成立「中國司」,缺乏常識、邏輯混亂、智商堪憂,這樣的人都能當「民意代表」,臺式「自由民主」的水準可見一斑。
  • 美國「臺北法案」在國際上有何影響力?專家:這個真沒有
    美國「臺北法案」在國際上有何影響力?  針對美國國會眾議院近日通過所謂「臺北法案」,多位大陸知名學者7日接受採訪表示,所謂「臺北法案」沒有任何國際法理依據,也沒有任何國內約束力,只是缺乏實際意義的政治炒作。
  • 美國有膽通過「臺北法案」,有膽解開槍套嗎?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說實話,在筆者看來,「臺北法案」是一個挺無聊的話題,不過是美國諸多無聊行為再添一筆而已,倘若川普拒絕籤署此法案,或中國大陸予以具體的反制措施,那才算條有份量的時事。415名眾議員,知道臺北在地球上正確位置的,恐怕居於少數。此法案徒具象徵意義,作用只有噁心中國,而且與「臺北」也沒啥關係。
  • 川普剛籤署「臺北法案」,美軍就過臺灣海峽,中方將如何對待?
    作者:劉曉濤一直以來美國都因為中國的發展潛力,而對中國的未來發展感到懼怕,因此不斷實施各種手段對中國的發展進行遏制。在此前歐巴馬擔任美國總統時期,可能還不太看得出美國對中國的極大惡意,因為那時的歐巴馬在國際事務上的牽扯太多,暫時難以集中力量對付中國。
  • 美國通過「臺北法案」,學者:若越界,「臺獨」將灰飛煙滅
    據參考消息網3月6日報導,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通過了所謂2019年臺灣盟邦國際保障與強化倡議法」,簡稱「臺北法案」。該法案的主要內容是加強美國與臺灣的經貿合作,促進美國和臺灣的關係,提高臺灣的「國際」地位。
  • 疫情如此緊張,川普卻籤署「臺北法案」
    在美國疫情如此緊張的情況下,華盛頓竟然還有心思操弄政治。美國是怎麼浪費了中國全力抗疫爭取的寶貴時間,怎麼眼睜睜看著疫情急劇惡化,其中原因已經很清楚了。美國總統川普26日籤署所謂「臺北法案」,使其正式生效。就在同一天,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8.2萬,成為目前全球確診人數最多的國家。
  • ...法案、議員慫恿「機構更名」,美國在「過渡階段」猛打「臺灣牌」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美國參眾兩院通過「臺灣保證法案」,一些反華議員還聯合民進黨當局操弄所謂的駐美代表處「正名」。不過,島內對這樣的「臨去秋波」有多大效果充滿疑慮,有臺媒直言,「正名案」若成真,對臺灣恐怕是驚嚇多於驚喜。
  • 川普籤署「2019年臺北法案」,外交部:堅決反對
    在全世界都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時期,美國繼續在所謂「臺灣牌」上做文章。3月26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4項美國國會近期通過的法案,其中包括所謂的「2019年臺北法案」,從而使之生效成為法律。島內網友嗤之以鼻:「騙錢老招數,又要利用我們了!
  • 盛九元:「臺北法案」不過是美開給臺當局的「空頭支票」
    美國眾議院3月4日通過所謂「臺灣『友邦』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簡稱「臺北法案」 美國國會近日通過了所謂「臺北法案」,上海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教授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表示,所謂「臺北法案」宣示作用大於實質意義,只是美國開給臺灣當局的
  • 港臺腔:禁小明,臺灣最醜的風景
    來源:海外網小明,陸配夫妻未成年子女總稱,即使一直在臺灣讀書生活、繳健保費,因為沒有臺灣的身份證,從1月25日起至今仍被禁止回臺灣與父母團聚。真相總在退潮後,現在看來,臺灣當局掛在嘴上的防疫需求、臺灣防疫成績第一名、人權民主等面對小明時都成了笑話。小明,成為臺灣最醜陋風景的標記。如果說不讓小明們回臺灣是防疫需求,一位小明的媽媽曾說,我的孩子春節期間一直和我在一起,到了機場,我能入境,孩子不行,如果是防疫需求,怕我們成為「破口」,那麼,我不是「破口」,孩子就是「破口」?
  • 中國官媒評美國「臺北法案」:無論如何算計 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電 (王捷先)針對美國總統近日籤署所謂「2019年臺北法案」,中國官方媒體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這個法案跟美國眾多涉臺法案一樣,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寫滿霸權思維、矛盾邏輯和政治欺詐,無論美國如何算計,最終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 美國政府籤「臺北法案」之際,美軍4架軍機飛近臺灣巡航
    美國總統川普26日籤署「臺北法案」之際,美軍在差不多時間,先後派出4架軍機,飛到臺灣附近上空。推特帳號「Aircraft Spots」經常追蹤美國軍機動向,指出美軍MOCHA01、MOCHA02的B52H戰略轟炸機,26日從關島安德森空軍基地飛往西北方,並在臺灣東北空域的東海巡航,由代號分別為TALL11、TALL12的KC135R空中加油機支援。
  • 港臺腔:紀念抗美援朝就是「威脅臺灣」?鬼扯!
    但是,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卻污衊稱,大陸高調紀念抗美援朝是在用戰爭威脅臺灣人民。這種顛倒黑白、是非不分的說法居心險惡,刻意挑動兩岸對立,恐嚇臺灣民眾。從歷史看,抗美援朝本身就是一場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旗幟的正義之戰。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從其全球戰略和冷戰思維出發,作出武裝幹涉朝鮮內戰的決定,並派遣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