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4日 17:50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參與互動編者按
跌宕起伏的2020年已過去,這一年我們同心戰疫,這一年我們傾力戰貧。走過2020,我們共同經歷、共同堅守、共同奮鬥,我們彼此鼓舞、彼此溫暖、彼此慰藉。迎來新的一年,我們的生活將開啟新篇章,我們的國家將邁向新徵程。在日曆翻過去的那一刻,我們應該回首過去,我們也有理由憧憬未來。2021年,我們在這裡等你……
2020年,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
讓庚子鼠年的春節經歷了冰火兩重天。
青海,遠離風暴中心,
並及時地展開防疫控疫工作,
沒有讓疫情在這片土地上撒起野。
青海西寧火車站抵青旅客分流現場 張添福 攝
從正月初一首例確診,
僅28天,
青海18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實現「清零」,
並率先在全國實現疫情防控「五個清零」目標。
2月21日,青海省最後2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至此,青海省累計18例確診患者全部治癒出院。 馬銘言 攝
遠離卻不逃避,
在武漢疫情形勢最嚴峻的時刻,
青海派出239名醫護人員馳援武漢,
為武漢保衛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青海援鄂第一批醫療隊出發前宣誓儀式 潘雨潔 攝
冬蟲夏草、鮮凍牛羊肉、
犛牛肉乾、酸奶、
柴達木枸杞
……
一車車的高原特產
從青海出發,
運抵1600公裡外的武漢戰「疫」一線。
捐贈60噸次氯酸鈉消毒原液裝車完畢 麻明 攝
時任青海省長劉寧宣布支援隊出發 孫睿 攝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有效控制,
生活逐漸步入正軌,
青海又第一時間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復學。
青海省首趟復工專列開行,返崗復工人員排隊進入候車廳 魯丹陽 攝
2月初始,
政府便出臺一系列的「硬核」措施,
從六大類27個方面
為企業順利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青海省企業復產復工和重大項目開復工領導小組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現場 魯丹陽 攝
立春之後,
農民在政府部門引導下
做好防護,
分散活躍在田間地頭忙春耕。
青海省民和縣蔬菜大棚 石延壽 攝
業主逐步返回青海,
小超市、便利店的開業率逐步回升,
大中型生活必需品超市開業率達到99%。
青海西寧部分早市有序恢復營業,市民進入市場必須佩戴口罩、接受體溫檢測。馬銘言 攝
待到3月9日,
青海144所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的學生
已重返校園,
成為全國最早開學的地區。
學生接受測溫 玉樹民族中學 供圖
複課後晚自習 玉樹民族中學 供圖
驚蟄時節,
青海「拉麵大軍」也再復工,
向著中國數百個城市出發。
青海民和籍民眾在深圳經營的拉麵店 石延壽 攝
疫情期間,
這群拉麵人曾在武漢組成志願服務團隊,
為一線醫護人員和住院病人無償配送愛心餐。
青海籍拉麵務工人員為援鄂醫療隊送生活用品 化宣 攝
疫情消散後,
「青海拉麵」與「熱乾麵」再次相約武漢,
用一碗麵條
「滋養」民族團結之花。
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東市委書記鳥成雲率海東市黨政代表團赴湖北省武漢市走訪慰問青海籍拉麵從業人員。 胡友軍 攝
這群拉麵人,
還在青海脫貧攻堅的偉大事業中
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官方推介「化隆牛肉麵」品牌 張添福 攝
這些年,
憑藉青海拉麵產業品牌突出效應,
大家通過「親幫親、鄰幫鄰」的方式,
帶動青海農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9.3萬人。
在上海南京路附近的一家青海拉麵店,拉麵師傅正在拉麵 胡友軍 攝
更多農村群眾
「走出山門、跳出農門、
跨進城門、甚至走出國門」,
在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等方面
實現了根本性的改變。
2019中國·青海拉麵演示推介暨投資洽談會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杜拜市舉行,嘉賓對青海拉麵堅起了大拇指 李增兆 攝
如今,青海有近20萬名拉麵從業人員
在中國各地經營著近3萬家拉麵店,
每年產值達上百億元。
拉麵匠人馬奴麻將細如髮絲的拉麵穿入繡花針孔
中新社記者 李雋 攝
他們只是青海勤勞致富的一個縮影。
2020年,
經過集中攻堅,
青海全省42個貧困縣(市、區、行委)
1622個貧困村
53.9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
實現絕對貧困全面「清零」目標。
青海果洛當地農牧民進行藏雪茶採摘比賽 王劍輝 攝
通過易地搬遷,
青海5.2萬戶、20萬名貧困人口
「挪窮窩」「拔窮根」「奔富路」。
西寧市湟中區田家寨鎮易地搬遷扶貧項目2017年建設期間(左)與2020年的對比 青海省地質調查院 供圖
建成的光伏扶貧項目
年發電產生扶貧收益能達5.7億元,
輻射28.3萬貧困群眾。
國家電網青海電力「電靚夏都」共產黨員服務隊為大通縣光伏扶貧電站開展設備「義診」 楊碩 攝
鄉村旅遊接待點達到4000家,
帶動20萬農牧民從中受益
……
新莊村卯寨景區一角 李雋 攝
從拉麵經濟到光伏扶貧,
從旅遊扶貧到產業扶貧,
高原青海
早已不是昔日「窮山惡水」的遙遠地方。
夏季「美地花田農場」 杜海濤 攝
2020已經漸漸走遠……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油菜花海 海北州文體旅遊廣電局供圖
2021,我在青海等你!
等你來青海「拉麵之鄉」化隆縣逛一逛,
來一碗地道的青海牛肉拉麵。
拉麵師傅拉拉麵 張添福 攝
熱氣騰騰的牛肉湯,
撒上碧綠的香菜和蒜苗,
撈上爽滑勁道的拉麵,
澆上色澤鮮亮的辣椒油,
吃一碗滿足一天。
一碗牛肉拉麵 周瑞辰子 攝
若是4月來,
還能趕上當地舉辦的杏花旅遊節,
屆時杏花飄香,
不遠處有秀美黃河景「作陪」。
田間地頭的杏花枝 張添福 攝
杏花樹下還會擺上168米的「探花宴」,
「探花宴」 姚正鵬 攝
提供有牛頭肉、土火鍋、
酸奶、釀皮、
涼麵等青海美食供遊客品嘗,
讓你來了就不想走。
青海省化隆縣第五屆杏花節上,主辦方在杏花樹下擺下「探花宴」,供遊客品嘗。圖為民眾分食牛頭肉 張添福 攝
2021,我在青海等你!
等你來黃河邊的德吉村看一看。
德吉村搬遷點 胡貴龍 攝
這裡曾是黃河岸邊的一塊貧瘠土地,
如今憑藉易地扶貧搬遷之力,
依託依山傍水獨特優勢,
開發了娛樂項目,
打造了體驗園,
統一規劃了小吃廣場。
搬遷點德吉村一角 尖宣
安靜的黃河水,
筆直寬闊的柏油路,
獨具特色的藏式院落,
漫山遍野的格桑花,
種種景觀讓人目不暇接。
搬遷點德吉村一角 尖宣
來來往往的遊客洋溢著歡聲笑語,
曾經的荒山變成了遊客稱讚的青海「小三亞」。
2021,我在青海等你!
等你來卓扎灘原生態景區坐一坐。
這裡曾是坑坑窪窪的荒灘沙地,
卓扎灘原生態旅遊景區 魯丹陽 攝
如今,只見村道筆直,
綠樹成蔭,
白牆、青瓦、紅簷的民居錯落有致,
整個村莊掩映在茂林、花香、平疇之中,
嶄新的原生態景區拔地而起。
卓扎灘原生態旅遊景區內的迷幻魔洞 魯丹陽 攝
還有彩虹滑道、美食廣場、
親子樂園等美食、娛樂項目,
成為遠景聞名的網紅景區。
卓扎灘原生態旅遊景區內的彩虹滑道 魯丹陽 攝
2021,我在青海等你!
等你來塔拉灘上的光伏產業園區瞧一瞧。
塔拉灘光伏產業園區 祁增蓓 攝
一排排光伏板整齊地傾斜排列,
貪婪地吸收著陽光。
塔拉灘光伏產業園區內的光伏板 馬銘言 攝
在一塊塊光伏板的遮擋下,
牧草蔥鬱,
周圍羊群穿梭,
昔日的荒灘變成了牧場,
遍野的「光伏羊」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風景。
塔拉灘上的光伏板 孫睿 攝
而溫暖的陽光被轉化為電流,
穿過一架架的鐵塔、
一條條的銀線、
一張張的電網、
一座座的光伏電站
……
綠色大動脈 青海750千伏拉擋線 王國棟 攝
實現經濟的同時,
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切換了不一樣的底色。
天上玉樹 黎曉剛 攝
而這樣的景色,
青海還有很多。
青海省黃河流域 青海省水利廳 供圖
從前的荒溝變景區,
作坊變產業,
老百姓吃上「旅遊飯」,
貧困村變成「明星村」。
諾木洪農場枸杞採摘工正在採摘枸杞 孫睿 攝
2021,我在青海等你!
等你來「富饒」的青海走一走,
來看看脫貧攻堅下的新面貌。
青海海東市首屆河湟香包大賽現場 馬銘言 攝
2021,我在青海等你!
等你來每一個新村街頭巷尾看一看,
感受被新時代點「亮」的「窮窩」,
如今璀璨的模樣。
來玉村村民老宅(海拔3100米)與易地扶貧搬遷後新居(海拔1900米)對比 尖宣 供圖
2021,我在青海等你!
等你駕車探索每一條自駕遊線路,
感受一下隨處可見的碧綠如毯,
牛羊成群的壯觀景色。
三江源腹地果洛州境內,犛牛群在覓食 孫睿 攝
2021,我在青海等你!
青海已準備好了,
就等你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