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報記者 譚 梅
通訊員 甄國青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城市綠色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青海省道路運輸行業以加快轉變道路運輸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優化道路運輸能源消費結構為核心,探索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的綠色運輸發展之路,積極推進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汽車在道路運輸行業的推廣應用。
12月18日晚間,在省城西寧市小寨國家電網電動汽車充電站內,40輛電動公交車同時在站內充電,為第二天的工作補充能量。
「您覺得充電速度怎麼樣?」公交車司機劉先生看了一眼儀錶盤說:「速度很快,你看,說話間就已經充了30%了!」劉先生豎起了大拇指。今年,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完成小寨公交專用充電站48根充電樁的擴建安裝,目前該充電站已有充電樁70根,月充電量達到44萬千瓦時。
除了當前建成投運的小寨公交停車場充電站之外,今年西寧市還建成投運共和路公交集團、城南政法幹校和海湖新區3家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共計142個充電樁,為西寧市新能源公交車提供充電服務,年充電量960萬千瓦時。
青海省電動汽車充電業務較全國其他省份而言起步較晚,但得天獨厚的清潔能源稟賦,成為青海電動汽車充電服務的堅強後盾。
近年來,青海電力圍繞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目標,立足「一優兩高」戰略,積極參與全省充電設施建設布局,結合智慧交通、節能減排和清潔能源發展等重點工作,大力推進充電設施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青海電力在全省範圍內投建充電站點12個,公交專用充電站、公共充電站及公司內部充電站各4個,安裝充電樁232根。2019年,青海電力建設的充電樁充電量就達到了960萬千瓦時,約佔充電量市場份額的20%。
為了更好地保障電動汽車的運營和充電要求,青海電力不斷提升充換電設施供電服務。據青海電力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截至目前,1座新建充電站、4根充電樁,1座擴建公交專用充電站、48根充電樁已全部竣工投運。6座新建充電站、36根充電樁正在施工階段,3座新建充電站、36根充電樁預計12月底開工建設,2021年6月底前將全部實現建成投運。這些充電站點投入運行後,年充電量還將上浮20個百分點。
「目前來充電的除了我們本地的新能源汽車和計程車外,也有很多外地車輛,大部分為跑運輸的廂式貨車和自駕來青旅遊的遊客。」西寧市海湖新區某充電站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一般充電40分鐘以上可以行使300公裡左右,耗電50千瓦時左右,費用只要70塊錢左右。比起汽油,新能源電動汽車能在經濟上節省很多。」工作人員表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交通發展趨勢,我們也在努力實現智能聯網充電,為西寧市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配套設施的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數據顯示,目前青海省約有電動汽車4000輛,其中西寧市有電動公交車650輛,電動計程車440輛,私家電動車980餘輛。作為能源電力行業骨幹企業,青海電力抓住中央新基建戰略機遇,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各項決策部署,加快推進充電設施建設,積極提供併網供電服務,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此基礎上,青海電力不斷強化技術分析,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和智慧車聯網平臺,支撐青海富餘新能源電量與全國各地電動汽車進行市場化交易,使北京、上海、重慶等地區電動汽車充電與青海新能源發電精準匹配,月均交易電量2100萬千瓦時,並實現綠電精準溯源。
此外,為了充分發揮省際電力市場和電網優化配置資源作用,引導電動汽車用戶參與清潔能源消納,年內,青海電力計劃完成1000個外部投資充電樁與國網車聯網平臺互聯,進一步打通各充電運營商、車企及監管平臺的數據壁壘,構建充電服務「全國一張網」,充分發揮省際電力市場和電網優化配置資源作用,引導電動汽車用戶參與清潔能源消納,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