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電力推動綠色出行

2020-12-24 西海都市報

□文/本報記者 譚 梅

通訊員 甄國青

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城市綠色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青海省道路運輸行業以加快轉變道路運輸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優化道路運輸能源消費結構為核心,探索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的綠色運輸發展之路,積極推進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汽車在道路運輸行業的推廣應用。

12月18日晚間,在省城西寧市小寨國家電網電動汽車充電站內,40輛電動公交車同時在站內充電,為第二天的工作補充能量。

「您覺得充電速度怎麼樣?」公交車司機劉先生看了一眼儀錶盤說:「速度很快,你看,說話間就已經充了30%了!」劉先生豎起了大拇指。今年,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完成小寨公交專用充電站48根充電樁的擴建安裝,目前該充電站已有充電樁70根,月充電量達到44萬千瓦時。

除了當前建成投運的小寨公交停車場充電站之外,今年西寧市還建成投運共和路公交集團、城南政法幹校和海湖新區3家新能源汽車充電站,共計142個充電樁,為西寧市新能源公交車提供充電服務,年充電量960萬千瓦時。

青海省電動汽車充電業務較全國其他省份而言起步較晚,但得天獨厚的清潔能源稟賦,成為青海電動汽車充電服務的堅強後盾。

近年來,青海電力圍繞清潔能源示範省建設目標,立足「一優兩高」戰略,積極參與全省充電設施建設布局,結合智慧交通、節能減排和清潔能源發展等重點工作,大力推進充電設施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

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青海電力在全省範圍內投建充電站點12個,公交專用充電站、公共充電站及公司內部充電站各4個,安裝充電樁232根。2019年,青海電力建設的充電樁充電量就達到了960萬千瓦時,約佔充電量市場份額的20%。

為了更好地保障電動汽車的運營和充電要求,青海電力不斷提升充換電設施供電服務。據青海電力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截至目前,1座新建充電站、4根充電樁,1座擴建公交專用充電站、48根充電樁已全部竣工投運。6座新建充電站、36根充電樁正在施工階段,3座新建充電站、36根充電樁預計12月底開工建設,2021年6月底前將全部實現建成投運。這些充電站點投入運行後,年充電量還將上浮20個百分點。

「目前來充電的除了我們本地的新能源汽車和計程車外,也有很多外地車輛,大部分為跑運輸的廂式貨車和自駕來青旅遊的遊客。」西寧市海湖新區某充電站工作人員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一般充電40分鐘以上可以行使300公裡左右,耗電50千瓦時左右,費用只要70塊錢左右。比起汽油,新能源電動汽車能在經濟上節省很多。」工作人員表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交通發展趨勢,我們也在努力實現智能聯網充電,為西寧市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配套設施的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數據顯示,目前青海省約有電動汽車4000輛,其中西寧市有電動公交車650輛,電動計程車440輛,私家電動車980餘輛。作為能源電力行業骨幹企業,青海電力抓住中央新基建戰略機遇,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各項決策部署,加快推進充電設施建設,積極提供併網供電服務,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此基礎上,青海電力不斷強化技術分析,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和智慧車聯網平臺,支撐青海富餘新能源電量與全國各地電動汽車進行市場化交易,使北京、上海、重慶等地區電動汽車充電與青海新能源發電精準匹配,月均交易電量2100萬千瓦時,並實現綠電精準溯源。

此外,為了充分發揮省際電力市場和電網優化配置資源作用,引導電動汽車用戶參與清潔能源消納,年內,青海電力計劃完成1000個外部投資充電樁與國網車聯網平臺互聯,進一步打通各充電運營商、車企及監管平臺的數據壁壘,構建充電服務「全國一張網」,充分發揮省際電力市場和電網優化配置資源作用,引導電動汽車用戶參與清潔能源消納,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贏」。

相關焦點

  • 青海加快工業綠色轉型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央廣網西寧1月7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段莉 曲田)「十三五」期間,青海省以新發展理念為行動先導,堅持工業綠色發展方向,著力推進節能和綠色製造體系建設,加快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綠色成為青海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 國網甘肅電力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甘肅段)全線...
    5月29日,國網甘肅電力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甘肅段)全線貫通大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舉行。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 彬攝。每日甘肅網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王 彬)5月29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勒秀鄉N1685施工現場,隨著最後1個走板順利牽引到位,標誌著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甘肅段)順利實現全線貫通。青豫工程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支持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國家重點工程。
  • 「西寧製造」走出青海 綠色低碳產業蓄勢待發
    在我市的街頭,越來越多的純電動公交車代替了傳統燃油、燃氣車輛,寬敞、安靜的電動公交車讓市民覺得出行的幸福感不斷增加。 實習記者 卓瑪: 相比普通動力公交車,電動公交車採用純電力驅動,動力更強勁,駕駛和乘坐的感覺更舒適,可是您知道嗎
  • 綠色和平、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國網能源研究院成功舉辦電力系統...
    2020年11月20日,由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與中華環保聯合會特別聯合發起、國網能源研究院協辦、華夏能源網特別支持,主題為「新電改破局五周年:從蹣跚學步到披荊斬棘——聚焦電力輔助服務和容量市場」的電力系統低碳轉型沙龍,在北京順利舉行。
  • 青海海南州:「追光者」的故事
    在溫暖明亮的萬家燈火背後,青海一小時用電836萬千瓦時,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光伏產業園內黃河水電光伏電站一天發電1765萬千瓦時,一小時發電271.5萬千瓦時。這些光明的背後,有一群「追光者」每天不停地「追光逐日」,把豐富的太陽能轉換為我省綠色發展的經濟新動能。有一群「光明守護者」無論是嚴寒,還是酷暑,每天24小時不間斷,用心用情點亮萬家燈火。
  • 數據+科技滴滴青桔助力綠色出行
    西安發布訊 9月21日,由交通運輸部、公安部、國管局、中華全國總工會聯合舉辦的2020綠色出行宣傳月和公交出行宣傳周啟動儀式在西安舉行。滴滴青桔單車作為出行特邀品牌在活動現場進行展示。自2012年起,滴滴一直致力於城市出行效率、交通能效的提升,期待在推動綠色出行方面發揮更大價值。此次作為踐行綠色出行的企業代表,滴滴青桔單車參加了此次活動,並在現場為選擇綠色出行方式的市民發放免費的騎行月卡。2019年,青桔共享單車和共享電單車共服務100多個城市,裡程數達66.6億,相當於地球繞太陽7圈。
  • ...倡導低碳綠色生活】——「綠色郵政、綠色出行」馬力夯試用分享...
    2020年1月7日,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市分公司攜手青島英仕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綠色郵政、綠色出行」馬力夯試用分享會暨全面合作啟動會在青島郵政大廈舉行。與會人員首先一同觀看了綠色郵政宣傳片,展示青島郵政一直以來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服務綠色生活,打造綠色品牌,建設綠色郵政,為實現企業與社會的和諧共生所做的努力。
  • 青海清潔能源從「風生水起」 走向「風光無限」
    隨著新能源的迅速發展和併網比例的不斷提高,國網青海電力持續開展相關技術創新,提升電網高比例接入新能源時的安全穩定運行水平。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在青海電網開展了連續7天168小時、連續9天216小時、連續15天360小時的全清潔能源供電實踐,三次刷新了電網全清潔能源運行的世界紀錄。
  • 青海發展生態經濟的理論與實踐思考(上)
    為此,我們要明確生態經濟的內涵和特徵,尤其是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的概念和關係,這是加快推動生態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要以綠色勘探、理清資源家底為基礎,以有效保護地下資源、科學開發地上資源為目的,重點聚焦鹽湖資源、新能源、新材料等重點領域技術突破,大力推動「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循環化改造,以加快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生態保育型循環農牧業為手段,不斷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全產業生態化。因而,循環經濟是生態經濟發揮效率性的關鍵,是產業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的催化劑。
  • 「922綠色出行日」 青桔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
    9月22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指導、中國城市公共運輸協會聯合清華大學中國城市研究院共同舉辦的2020年第十四屆「922 綠色出行日」主題活動在北京舉行。本次綠色出行活動以「步行騎行,綠色出行」為主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豔、共青團中央社會聯絡部副部長呂偉、北京市交通委總工程師馬瑞等領導出席活動。
  • 西寧,迎來綠色製造業的高光時刻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我國80%的鋰資源集中在青海;青海沙棘佔了全國沙棘資源總量的20%;青藏地區首批顆粒多晶矽於2018年在西寧出產;世界很多高檔酒店內鋪的地毯來自西寧;6微米鋰電銅箔就「出生」
  • 百餘位騎手騎行自行車專用路 哈囉出行助推綠色騎行
    昨天,由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主辦、專業移動出行平臺哈囉出行參與支持的綠色騎行宣傳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市啟用接近一年半的首條自行車專用道上舉行。哈囉出行是在全國範圍內推動綠色出行的最積極踐行者之一。從2016年9月在浙江寧波投放首批車輛,而後最南至海南三沙、最北至內蒙古呼倫貝爾、最東至黑龍江牡丹江、最西至新疆伊寧,4年時間哈囉單車和助力車均已覆蓋多達400座城市,服務國內超4億用戶,伴隨用戶完成近300億公裡的騎行總裡程,驅動共享出行融入城市交通體系,也推動綠色出行成為全民習慣。
  • 青海格爾木:荒漠「綠能」展新姿
    該項目將風電、光伏、光熱、儲能深度融合,達到「1+1>2」的效果,對國內光熱技術推廣應用以及推動地方清潔能源發展起著重要示範引領作用。記者跟隨青海多能互補光熱電站站長朱子光來到吸熱塔下,6400畝的沙土地上,4400面定日鏡以同心圓狀層層環繞在周圍,像戈壁上盛開的「太陽花」令人讚嘆。
  • 電力下午茶(2020年12月30日)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電改海南省2021年電力中長期市場化交易方案: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不少於68億千瓦時日前海南省發改委發布《海南省2021年電力中長期市場化交易方案》,稱2021年全年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不少於68億千瓦時。
  • 《綠色電力購買指南》12—公共關係事項
    機構可以通過購買綠色電力作為更廣泛的環境管理策略或計劃的一部分,以及為進行獨立審核、認證、背書和最低購買基準與第三方組織合作,來確保其綠色電力採購的可信度。採購綠色電力的機構可能會經歷公共關係及內部挑戰,這些挑戰可分為以下幾類:觀念上的。有些人可能難以理解,REC市場工具代表了電力的無形環境屬性。RECs是天然的獨立商品,並且與電分開交易。
  • 北京一周超12萬人次打卡綠色出行,MaaS將出英文版
    預計每日引導10萬人次「棄車」9月8日,北京啟動「MaaS出行 綠動全城」行動,在全國首推以碳普惠方式鼓勵市民全方式參與綠色出行。市民選擇公交、地鐵、自行車、步行等綠色出行方式出行時,通過高德地圖、百度地圖APP綁定「綠色出行-碳普惠」帳號後,即可累積碳減排量,兌換公共運輸優惠券、購物代金券等獎勵。行動發布以來,市民們踴躍參與。截至9月13日,高德、百度平臺「綠色出行-碳普惠」帳號註冊用戶量達到3萬餘人,累計服務綠色出行12萬餘人次,共產生碳減排量308噸。
  • 用專列串起散落在大美青海的「珍珠」——首趟「青海人遊青海...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開心的鑼鼓敲出年年的喜慶,好看的舞蹈送來天天的歡騰,陽光的油彩塗紅了今天的日子喲,生活的花朵是我們的笑容……」6月7日清晨7時30分,在遊客朗朗的歌聲中,首趟「青海人遊青海」海東——海西旅遊專列開啟了第二天的旅程,火車從德令哈火車站駛向美麗的茶卡鹽湖
  • 天貓新國貨「青海匯」上線 274種青海特產線上出售
    新華網西寧12月23日電(汪曉青)12月23日,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推出的天貓新國貨「青海匯」頻道上線運營,274種青海特產上架出售。天貓新國貨「青海匯」頻道上線儀式。新華網 汪曉青攝    犛牛酸奶、黑枸杞、冬蟲夏草……打開天貓新國貨「青海匯」頻道,青海特色產品種類繁多、品質優良,全國各地的網友可以通過指尖點擊,輕鬆下單。    據了解,經過青海省市場監管局前期的篩查、推薦,目前,天貓新國貨「青海匯」頻道已入駐青海省供應能力較強、商品品質優良的企業68家,上線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文創產品等274種。
  • 青海西寧:法治助力「綠色發展幸福西寧」行穩致遠|推進全面依法...
    在青海西寧市民中心,記者見到了前來辦事的市民張曉君,他對這裡的便民服務讚嘆不已。古銅色屋頂,米黃色牆面,寬敞明亮、乾淨整潔的市民中心總投資9.6億元,總建築面積約12.9萬平方米,主要由行政審批樓和體育文化館組成,於去年11月揭牌運行。「目前,市民中心已成為國內一流的綜合性辦事服務平臺。
  • 城鄉公交一體化 市民綠色出行更便捷
    城鄉公交一體化 市民綠色出行更便捷 2020-12-15 16:36:14   來源:蕪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