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藍色「早晨」 關注
國內最短小最精悍的早晨平臺
生活中有一些小事,看似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卻很重要,它能讓你的生活更幸福。
越來越覺得手機像鴉片,多少人明明沒事,也會情不自禁拿出來看兩眼,刷刷朋友圈,看看新聞……
無論是在公交車上,還是在地鐵裡,在機場,在車站……
看到的都是低頭玩手機一族。
看無關緊要的信息,瀏覽大量的網頁,這些碎片化的閱讀獲得的信息,沒什麼營養,還傷眼傷頸椎傷身體。
不知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看手機的時光過的特別快,一抬頭一兩個小時過去了。
這些都會極大浪費你的時間和精力。
所以,回家,請放下手機。
放下手機,欣賞你身邊的美好;
關掉屏幕,給你的親人一個笑臉;
離開微博,對生命中的另一半說我愛你;
停止刷屏,陪爸媽聊個天。
心需要溝通,愛需要表達。
不要認為工作忙,應酬多是成功的標誌。
真正成功的人,不是那些忙著應酬的人,而是能回家吃飯的人。
和家人一起吃飯,雖然是小事,卻非常重要。
培養出6個哈佛和耶魯博士的韓國第一媽媽全惠星說,完美溝通的秘訣之一就是,全家每天早上一定要一起吃早餐,無論有什麼樣的狀況,無論有多忙,在家裡的家人都要一起吃早餐。
不單單是因為吃早飯對健康重要,這也是與家人交流的好時機,讓全家人都有個好心情開始一天的工作或學習。
我倒覺得一起吃晚餐更重要。
辛苦了一天,全家圍坐在飯桌前,這是一天中最美好、最輕鬆的時光了。
父親結束了忙碌的一天,孩子結束了緊張的學習,母親結束了操勞的一天,接下來就是一邊享用美味晚餐,一邊傾訴和交流了。
溫暖的燈光,美味的晚餐,親切的笑容,溫柔的聲音,都為晚餐增添了不少溫馨。
每個人都打開心扉,盡情訴說當天的所見所聞、工作、學習、生活……
開心的、傷心的、疑惑的、鬱悶的……
統統都可以一股腦地傾吐出來,沒有任何壓力。
全家人一起分享快樂與煩惱。
即使有煩惱也沒什麼,餐桌上輕鬆快樂的交流,是最好的排憂解壓方式。
所以,珍惜和家人的每一餐飯吧,無論多忙,也儘量抽空回家吃飯吧。
每年外出旅行一次,和最親密的愛人一起。
和愛人一起旅行,跟隨著自己的心探索世界,可以鍛鍊心智,超越自我,並用全身心去享受這一切,發現不一樣的自己和愛人,一路攜手,讓愛更成熟。
和愛人一起旅行,是這輩子難忘的記憶,它讓愛更堅固。
因為最信任的人在身邊,你可以更大膽冒險,在旅遊中嘗試新事物,挑戰未知。
如果能一起克服這些未知的困難,感情中還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呢?
再忙也要抽點時間,和愛人來一場或遠或近、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就從旅行開始。
不要辜負了美好的時光和這些年攜手並肩、風雨兼程的TA。
不負時光不負卿,用心感受每個所到之處,不用多奢華的行程,在對方身邊快樂地行走就是最幸福的事。
生活需要點兒新鮮感,愛也是。
其實旅行最大的好處,不是走過多少路,見過多少人,看過多少的美景,而是執子之手,走著走著,在一個新的際遇下,重新認識自己、TA和愛情。
我有一個朋友,孩子上中學,他每天晚上都去學校接孩子下晚自習。
問他累不累,他說:陪孩子,是件幸福的事,怎麼會累呢?
只覺得每天回家的路太短。
等孩子上大學了,就再沒機會陪伴了。
正如龍應臺所說,父母都有有效期的。
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限期就快到了。
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應該早就都做足了。
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十年前來的有效了。
所以,必須抓住黃金時期,因為時間真的過得很快。
不要將來悔不當初。
在孩子小時候,好好陪伴他。
給他講故事,陪他看動畫片,聽他說話,帶他玩,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一輩子的美好回憶。
因為長大後,他要面對繁重的功課、眾多的壓力、外面的精彩世界,還會有自己的朋友圈,和你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直到有一天,小鷹要展翅高飛,離家遠行。
所以,趁現在,多陪陪孩子吧。
張愛玲說:
有些人有很多機會相見的,卻總找藉口推脫,想見的時候已經沒機會了。
有些話有很多機會說的,卻想著以後再說,要說的時候,已經沒機會了。
有些事有很多機會做的,卻一天一天推遲,想做的時候卻發現沒機會了。
有些愛給了你很多機會,卻不在意沒在乎,想重視的時候已經沒機會愛了。
我們和父母的關係就是這樣。
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才是最愛你、最關心你,最不求回報的。
你有多久沒給父母打電話了?
別天天忙碌自己的工作、生活,冷落了他們。
放下手頭的事情,給爸媽打個電話吧,他們是最容易滿足的。
普普通通的小事,恰恰是父母最需要的,而你平時卻不在意的。
盡孝就是這麼簡單。
生活需要一種態度,下廚亦是如此,將其視為一種享受,你會更幸福。
享受做飯的每一分鐘,留出一片安靜的小天地給自己,思考、創作,每一盤飯菜都是一個作品,小小的成就感充斥了繁瑣生活中的苦悶,用食材勾畫出真實的自己和別樣的性情。
一般來說,家裡做飯的都是女人。
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女人堪稱完美女人。
像黃蓉,就是因為菜做的好,抓住了多少人的胃,得了多少便宜。
精心準備每一頓飯菜,讓家人幸福地、健康地用餐,是每個主婦神聖的職責。
男人一般很少做飯,那麼偶爾下次廚房,準備一頓豐盛的飯菜,會給家人一份意外的驚喜和感動。
可口的飯菜讓家人胃口大開,你心裡的這份滿足,這份幸福也是滿滿的。
很喜歡這句話「房子是租來的,可生活不是。」
乾淨整潔的房間為身心提供補養,也是對家人的關心和體貼。
收拾出窗明几淨、整潔清爽的房間,心會豁然開朗,也非常有成就感。
收拾家裡的破爛兒,同時也整理了內心中的破爛兒,能讓生活變得開心。
這就是斷舍離,通過整理房間來整理自己的內心。
收拾掉那些現在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的東西,然後留下現在需要、適合自己的東西,不只是房間變得乾淨整潔,而且整個人都感覺輕了很多。
收拾,不是收拾過去,而是為未來創造一個空間。
養花養草能陶冶情操,有助身心健康。
看著花花草草在自己的勞作下,長大、開花、結果,春賞花、夏聞香,秋看果,冬品青,為我們增添了無數的生活樂趣。
每一種生物,都是有靈性的。
小花小草在細心照料下健康成長。
它們遵循自然規律生長、發育、成熟、衰老,我們可以從植物的生長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感受到生命的韻律。
養點花吧。
花而不好養,就種點草吧,草兒不好養,就養點好養的肉肉吧,再不濟,身邊的大蒜、黃豆也可以種啊!
舉手之勞,讓自己多一份快樂的心情,讓生活充滿小確幸。
在忙碌的工作中,在煩雜的家庭瑣事裡,在陪伴孩子的餘暇,偷得浮生幾日閒,停駐腳步,喘口氣,一個人獨處一會兒。
遠離手機、電腦、電視,遠離一切電子產品,遠離一切學習和工作,只是靜靜地坐下來。
桌上只放一張紙,一支筆,一本書,一杯茶。
沒有任何人打擾。
靜靜地讀一本書,隨意什麼書籍或雜誌都行,不求學到什麼知識,只是靜靜地享受讀書的過程。
拿起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可以練練字,抄抄文,也可以寫寫屬於自己的心情故事,還可以塗塗畫畫,隨意塗鴉。放鬆心情,放飛心靈。
品一口香茶,做一個好夢。
一個人,一張紙,一支筆,一本書,一杯茶,沒有塵世的喧囂,靜享最美的時光。
歲尾年末,總結過去,展望未來,不僅工作要做總結,對自己的生活也該做個總結,讓它成為一種常態,一個必不可少的程序。
儘管生活在不斷變化,但不變的是我們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對生活的期待、對幸福的追求。
盤點我們的生活,你會發現過去的一年,你的生活到底是什麼狀態,離你嚮往的生活還有多遠。
反省過去,發現不足,懷揣感恩之心迎接新的挑戰,新的一年,你的生活一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認真過好每一天,放下手機,陪伴家人,回家吃飯,給父母打一個電話,精心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
所有這一切都值得用心體會。
平平淡淡的生活,也有最美好的味道,試著做一做這些重要的小事吧,它會讓你的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摘要:素簡如同是一幅水墨丹青,黑白大方,簡潔而寓意深遠,是詩意,也是人間樂趣。
素,沒染色的白絹。
簡,可以把字寫在上面的竹片。
在古代,這兩者都是尋常卻必要之物。
素就是素樸,「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簡就是簡單,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生命微若輕塵,活得簡單一些、素樸一些,也就會心平氣和許多。
心靈素簡,才不至於讓自己慌亂、浮躁。
長在鄉間小道兩邊的野花,雖然天天被日曬雨打,甚至被路人踐踏,但還是那樣色彩動人,氣味清香,渾身野趣,充滿著生氣和活力。
美麗的往往都是素簡的。
齊白石一生喜歡畫白菜,曾經在自己的大白菜畫作上題:「先人作過三代農夫,方知得此根有真味。」
孫犁《菜根》:「古人常用嚼菜根,教育後代,以為菜根不只是根本,而且也是一種學問。甜味中略帶一種清苦味,其妙無窮。」
素簡,事實上也是與菜根滋味類似的東西,純正質樸之中,泛些兒淡淡的、類似素食主義式的清苦,叫有心人回味那特有的況味。
素簡是心裡的自然淳樸,不是表象,是內心的親和,淡淡如幽蘭,能散發出本性裡的清潔。
素簡是坦然的真性情,是精神上的恬淡如菊,用樸實無華來抵制幼稚和膚淺。
素簡如同是一幅水墨丹青,黑白大方,簡潔而寓意深遠,是詩意,也是人間樂趣。
生活越素簡,幸福越靠近。
人在本性上,其實是有享受素簡的天性的。
人生其實不需要太多的行李,也無需過分裝飾。
我們真正需要的是一些簡單的東西,例如,陽光、空氣、健康和很好的睡眠,這些基本的元素正如恰到好處的鹽,能調出生活很好的味道。
能夠享受素簡的人,才更能體味人生的真諦,更能愜意地享受人生。
穿半新半舊的衣裳,趿一雙休閒拖鞋,在陋室讀古詩,飲清茗,片刻冥想;有朋友來,坐沙發或者椅子,都隨意,天上地下,海闊天空,猛侃神聊。
過素簡的生活,是為了專注,為了擦亮敏感度。站在左邊,是為了看清楚右邊,並與其對話。
人心越素簡,離道就越近。
素簡源於優雅的自信。
心靈素簡的人相信自己「天生麗質」,坦蕩磊落地告訴別人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不掩飾自己實際上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一個人按照自己本來的樣子行事、作為,這是需要底氣、底蘊的。
只有一個充分相信自己,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價值所在的人,才敢於向人坦露自己的的真面目;而一個人倘若連他本人都不欣賞自己,又怎麼會以他的真面目示人呢?
素簡屬於追求自由的人。
不受世俗約束,不顧繁文縟節的束縛,不刻意追求或改變,倘若能經過「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兩個階段,才能最終達到「看山還是山」的境界。
只要人心素簡,眼前的一切都會變得單純而美好。
素簡到極致,就是大道。
大道至簡,見素抱樸。
由易衍生的八卦,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只有黑白兩點(代表陰陽),但這兩點不斷
地組合,卻能無窮無盡,包羅萬象。
直到當代,無論商業、生活、科學、哲學等,處處可見這兩點的原理,甚至連現代的計算機,都是由此原理髮明而成。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追求學問是積累、增益的過程,知識越來越多;而追求道則是相反的過程,需要刪繁就簡,去掉生命中多餘的東西,慾念、妄求等等。
為道日損的過程就是追求素簡的過程,直至遺世獨立,纖塵不染,謙和而高貴。
素簡到極致,就是大美。
宋代的美學原則就是極簡,要求絕對單純,就是圓、方、素色、質感的單純。
宋朝人用墨畫畫,燒單色釉瓷器。
畫畫敢不用顏色,這就是極簡!
中國水墨畫,雖然只有一種顏色,但墨色的深淺,濃淡,疏密,枯潤,無不充滿表現力;潑墨如水,又惜墨如金,收放自如,縱橫瀟灑,展現出古典的詩意美。
而漢字書法,素簡淡樸,只白紙黑字兩色,卻能飄若浮雲,矯若遊龍,氣象萬千;雄渾遒勁,天馬行空,行雲流水,成為我們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
越極致,越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