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劍、歲月如梭,一晃眼父母們也相繼到了退休年齡了,之前我在網絡上看到這麼一個報導,一位剛從工作崗位上退休的阿姨,從退休以後便陷入焦慮,每晚都失眠,經過記者採訪得知,原來啊,阿姨是因為工作了幾十年已經習慣了每天規律的生活,這一下卸下擔子空閒之後,忽然不知道該幹些什麼了。
其實新聞裡的這位阿姨出現的這種情況不是個例,在很多退休老年人身上都會出現,但有的情況恰恰相反,比如啊現如今很多老人退休後都會在家幫著兒女帶孩子,白天的時候兒女忙工作,自己一個人在家圍著小孫子/小孫女團團轉。
這樣的生活可能也不是老人們真正渴望的。年輕時候忙碌於工作養家,照顧一家老小,退休以後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確切的說應該是全新的自我生活。把以前沒有去過的地方都去看看,沒玩過的東西,都嘗試一下。
並且,如果老人們退休以後不再接受新事物,故步自封,逐步就會被社會淘汰,最有可能的就是與子女溝通困難,甚至被嫌棄吶!所以,退休老人們應該不斷的提升自我,維持自己的社會價值,與時俱進。
對此,小編有以下十點建議:
1. 堅持鍛鍊
中國有句俗話: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工作時被熬壞的身體在退休以後就需要加以保養啦!為了減少子女們的負擔,老人們首先就應該保證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做到天天鍛鍊一段合理的實踐,打打羽毛球啊,跳跳廣場舞啊,打打太極啊,運動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愉悅心情。
2.堅持學習
活到老學到老,老人們退休以後,仍然需要繼續學習,了解各種新聞,保持對周邊事物的好奇心,這樣才能與時俱進。比如很多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因為家庭比較貧困,沒有條件去好好讀書。如今可以去報讀老年大學,不斷充實自己,在晚年的生活中,結交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還能圓了自己年輕時的大學夢。或者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沒事上上網看看新聞時事,做到不出門知曉天下事!
3.進行娛樂
有的老人們沒退休前沒有時間做自己的興趣愛好,現在退休了,就可以有大量空餘時間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唱唱歌,下下棋,練練毛筆字之類的。
4.出門走走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年輕時可能沒有那個條件出去旅遊,退休以後,老人們可以結伴或者報個旅行團多出去走走,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5.學習上網
網際網路迅速發展的時代,用網絡學習已經成為一種新型的方式,老人們可以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沒事上上網看看新聞時事,做到不出門知曉天下事!
6.再就業
有的老人退休後年齡還不大,身體條件允許,還可以重新返回就業崗位,比如當保安,去公司兼職做顧問啊,既可以打發時間還可以掙零花錢,一舉多得。
7.學習更多技能
對於部分學習能力極強的老人,可以利用閒暇時間學習一些新的技能,比如報個班學學英語,學學法律知識,通過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拿到律師證之類的,這樣可以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還有利於防止患老年痴呆的機率。
8.做做公益
老人們由於退休後多了很多可支配的時間和精力,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可以嘗試做些公益事業,比如周末去福利院老人院表演節目,或者組織義賣活動之類的,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愉悅自己。
9.帶帶孩子
對於子女工作繁忙的老人,可以適當犧牲些自己的時間,帶帶孫子孫女,在家裡做做家務勞動,既鍛鍊了自己的身體還增進了與孩子們的距離,享受天倫之類何樂而不為呢?
10.接納新鮮的事物
很多人都會覺得自己的父母比較古板,總是擁有著以前的思維和思考方式,建議廣大的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放棄自我的認知,放棄一些老的觀念學習新的知識,這樣才可以提升自我價值,讓我們過得更加的幸福快樂。
樂大媽懂生活|十件可以提升老人退休生活質量的小事,原來幸福也可以這麼簡單
本文由福樂潮老俱樂部原創,感謝您的閱讀!
福樂潮老俱樂部:專注為中國老年人提供最實用有益的信息,支持每一位老人能與時代共同進步,再次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