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小切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2020-12-23 嶽陽市人民政府

益陽做實做細專項監督——

「小切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12月14日,益陽市氣溫驟降。一大早,安化縣龍塘鄉陶賀衝村扶貧隊長雷紅兵擰開水龍頭,接了一滿盆水後,特意給市紀委常委、監委委員鄧友良打來電話,「擰開龍頭就有水,村民再也不用擔心一到秋冬季節就沒水喝了。」

今年益陽市紀委監委開展入村督查時,發現陶賀衝村存在季節性缺水問題。今年以來,該市強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監督執紀,以專項監督為抓手,堅持「小切口」切入、項目化管理、閉環式運行,打通基層監督「最後一公裡」,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圓心願」回應群眾關切

今年5月,按照「一人一村」的要求,鄧友良到陶賀衝村開展入村督查。村民反映,雖然安全飲水工程建設了3個蓄水池,安裝供水管萬餘米,有效緩解了人畜飲水問題,但由於飲用水源水量小,存在季節性缺水問題,影響村民的日常生活,更滿足不了農田灌溉的基本需要。

了解情況後,鄧友良立即部署整改方案並協調相關單位,決定從該村魚粟坳水庫引水,解決項目資金20萬元,安裝供水管2300米,增設一個30立方米的蓄水池,徹底解決該村季節性缺水和農田灌溉問題。今年7月,該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這次入村督查,益陽市349名紀檢監察幹部下沉到349個貧困村,共走訪群眾4000餘戶,察看場地1900餘處,收集意見建議和相關訴求近700條。

10月,原人回原村,開展入村督查「回頭看」,掌握問題整改進度和辦理情況,對帳銷號。「回頭看」共發現整改問題109件,現場解決問題266個,交辦問題線索151條。

「大體檢」守護群眾利益

12月17日,地處南縣三仙湖鎮的湖南金之香米業有限公司廠房裡,48歲的陳志明扛起一袋袋大米碼上叉車,幹勁十足。

陳志明是該鎮三仙湖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他將自家3畝土地以每畝900元流轉給金之香米業,同時成為該企業合同工,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卸貨間隙,陳志明對回訪的紀檢幹部說,「以前在外面打零工,做一天沒一天,現在有穩定工作,心裡踏實。」

聚焦扶貧領域政策落實情況,益陽開展全面「體檢掃描」,鞏固深化產業扶貧、生態扶貧、易地扶貧搬遷、教育扶貧、社會兜底保障、就業扶貧、住房和飲水安全、農村基礎設施、基本醫療等9個專題治理。督促職能部門梳理行業扶貧項目、資金各環節廉潔風險點,全面開展自查自糾。

截至目前,全市共發現扶貧領域問題線索508條,查處524人,追繳違紀資金1815.43萬元,退還群眾資金1518.67萬元,因「兩個責任」落實不力問責39人次。

「補短板」助力鄉村振興

走進益陽市資陽區迎風橋鎮牛角侖村,白牆黛瓦,瀝青公路四通八達,一幅靜謐而美好的鄉村圖景徐徐展開。

「我們曾是出了名的軟弱渙散村黨支部,『兩委』班子不團結、群眾上訪不斷,更別提經濟發展了。現在,區紀委監委幫我們搭了一個『拿得起來』的班子,班子團結了,事事都想著群眾,群眾有信心,發展自然好。」該村黨支部書記郭春華說。

不止是資陽區,益陽市各級紀委監委為全力打好脫貧攻堅戰,助力鄉村振興,立足監督職責職能,將權力制約向村級延伸。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將村級重大事項決策、財產管理、村務公開、脫貧攻堅等作為監督重點,常態化開展村級組織巡查,嚴格落實「村帳鎮管」制度,運用「網際網路+監督」平臺實時全程監管,切實加強村級小微權力監督。(記者 劉燕娟 通訊員 文小鳳)

相關焦點

  • 小林鎮全力辦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匯「民聲」惠「民生」——小林鎮全力辦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隨州日報通訊員 李君臨隨縣小林鎮黨委、政府把改善人民生活、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上用心用情用力,以開拓創新的理念解難題、以釘釘子的精神抓落實,全力辦好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 清廉湖南丨巡視巡察利劍高懸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紅網時刻記者 潘錦 長沙報導在湖南,巡視巡察猶如利劍,優化營商環境,解決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讓民生得實惠。邊巡邊改諶春來沒有想到,困擾自己大半年的欠薪問題,竟然通過一個電話就順利解決了。
  • 【奮進嶽陽】經開區力解拆遷群眾心頭「急難愁盼」
    「拆遷群眾為經開區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不能寒了他們的心!」「解決不好群眾的安置房問題,就不能體現經開區歷來所堅持的『以民為本』發展理念。」 2018年至2019年,安置問題多次被提交至經開區工委會進行討論,並制定了安置攻堅行動實施方案,成立由經開區主要領導掛帥的安置攻堅行動領導小組,調動人、財、物,提供要素保證,著力構建「工委管委會領導、安置牽頭統籌、部門履職配合、屬地協同推進」的安置工作新格局。 「車小菊們」就是在此時看到了希望。
  • 聚焦「急難愁盼」,走出治理新路——張家界市創新開展「屋場會...
    大伙兒有什麼問題,儘管提!」田富村黨支部書記毛成學開門見山。村民袁博站起來:「雖然家家戶戶都有了自來水,但每到枯水期,水壓跟不上,能不能長效解決大家的飲水問題?」對袁博提出的問題,毛成學馬上回應:「我們已在隔壁文豐村的山上找到一處閒置水源,去看了3次。
  • 去年接投訴4780件,你的急難愁解決了嗎?
    GIF 0.0M去年熱線季共接投訴4780件違法建築垃圾傾倒無證設攤百姓急難愁到底解決了嗎劍指頑症痼疾一起破難除弊阿拉等儂打電話點擊播放 GIF 0.0M10月13日至10月16日,新民晚報社將攜手上海市城管執法局、12345市民服務熱線連續第五年發起「城管局長接熱線」行動,市、區兩級城管部門的「一把手」們將輪番值守熱線,傾聽市民呼聲、回應群眾關切
  • 睢寧縣桃園鎮:「小切口」解決監督「大問題」
    原標題:睢寧縣桃園鎮:「小切口」解決監督「大問題」   今年以來,睢寧縣桃園鎮堅持以點帶面思路,積極探索創新有效監督模式,緊盯關鍵環節,找準問題「小切口」、做實監督
  • 解決居民「急難愁」小網格發揮大能量
    2017年,周家橋街道提出了「黨建格長制」,在轄區劃分出六個網格,並分別融入城管、綠化市容、派出所等行政黨組織,一起著手解決轄區內沿街面遇到的各類市容管理綜合問題。經過了長達3年的實踐付出和經驗積累,如今的黨建格長制建設更加成熟,網格覆蓋面也逐步擴散至更多與屬地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方面。
  • 張家界「屋場會」:到群眾身邊去
    「屋場會」以時事政策、鄉風文明、增收致富、群眾訴求精準治理等為主題,基層幹部面對面精準回應群眾合理訴求。據了解,今年張家界市以農村鄰裡之間拉家常的方式,在各區縣開展講理論、傳技術、促文明、化積怨的「屋場會」,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僅以慈利縣為例,該縣今年以「屋場會」形式解決問題2876個,化解矛盾糾紛540餘起。
  • 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身邊事(治理者說)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辦好群眾各項「急難愁盼」問題。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身邊事,讓群眾享受高質量生活,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題中應有之義。
  • 「蘭山論語」群眾工作要「接地氣」
    幹事接地氣、辦事冒熱氣,群眾自然會主動加入、積極靠攏,產生無形的吸引力。比如,有的黨員幹部紮根農村,愛開「壩壩會」、把辦公桌搬到村頭;有的黨員幹部深入社區,愛找「小問題」、緊盯群眾意見訴求。這既是一種公僕情懷,更是一種工作作風。事實上,個別黨員幹部找不到服務群眾的「最優辦法」、走不出服務群眾的「最佳路徑」,並非想不出辦法,而是不能動真格的。
  • 南昌縣南新鄉:辦群眾急難事 做群眾貼心人
    南昌縣南新鄉:辦群眾急難事 做群眾貼心人 2021-01-15 10: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荊州二醫普外科:「小切口」解決「大問題」
    但是面對六旬患者,該怎樣解決手術創傷和術後感染的風險呢?近日,荊州二醫就收治了一名66歲結腸癌患者,並且通過微創手術,解決了患者的大問題。但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眼前——醫院腸鏡檢查預約到30天之後。時間等不了了,特別是患了癌症的病人更等不了!肖姨媽當下決定回荊州。經人介紹,她最終來到荊州二醫治療。
  • 星沙街道杉仙嶺社區:精細網格服務,解居民「急難愁盼」問題
    「沒想到,社區這麼快出面就幫我們解決了問題,真的很感謝。」原來,梁朝輝向社區反映後,社區網格員李姐第一時間來到現場,並與城管專幹周鑫傑商量,聯繫街道城管辦、外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和當事人,進行多次現場查看和分析,商討合理處置方案。因大樹離房屋太近,道路狹窄又是居民住戶區,如果操作不當,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甚至還會影響房屋結構的穩定性。
  • 誠心誠意辦好 每一件信訪案件 用情用力為群眾 解難題辦實事
    南方日報訊 (記者/吳哲 通訊員/符信)近日,省長馬興瑞到省人民來訪接待廳接訪信訪群眾,了解群眾信訪訴求,同時對包案的3宗信訪事項進行研究處理,推動相關問題妥善化解。馬興瑞指出,要堅持依法依規、實事求是解決群眾的合理合法訴求,並舉一反三、以點帶面,通過信訪個案查找共性問題,認真分析存在癥結,進一步完善機制、形成制度措施,千方百計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馬興瑞強調,信訪工作是黨和政府密切聯繫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維護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項重要的制度安排。
  • 新華社評論員:著力提高年輕幹部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學習習近平總...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題:著力提高年輕幹部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重要講話新華社評論員「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是應對當前複雜形勢、完成艱巨任務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輕幹部成長的必然要求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鎮江揚中:「家門口」的「有事好商量」 專商...
    2020年,揚中市政協將建設「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作為全年工作重點,有效銜接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聚焦群眾關注的「急難愁盼」開展協商議事活動,8月11日在興城村召開的協商議事會就是其中一場。企業周邊環境差、集鎮缺少便民公廁、小區沒有智能充電樁(棚)……哪裡有事關群眾生產生活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就選擇在哪裡協商,不固定人員、不確定方式、不限定形式,每一場協商會,委員們都主動「沉下去」,協商地點也從會議室搬到現場,零距離傾聽百姓心聲,有效破解了基層治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
  • 張子林到市人民來訪接待中心調研接待群眾來訪
    12月31日下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子林深入市人民來訪接待中心調研接待群眾來訪。同時,向我市信訪幹部致以親切的問候和新年的祝福。市政府秘書長李月峰及市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陪同調研,並參加接訪。在市人民來訪接待中心,張子林一行詳細了解當前信訪重點工作。
  • 廣安:黨員幹部流汗水 群眾用上「放心水」
    我年齡大了,又爬不上房子,請問村上可不可以幫我解決一下呢……」日前,廣安市武勝縣鳴鐘鎮中華村召開村頭問政壩壩會,主動收集群眾訴求,切實加以解決。會上,鎮紀委書記段燕還通報了群眾身邊的典型違紀案例,宣傳了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此次會議,就群眾最關心的新村安置點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有關問題,一一作了政策宣傳和現場答疑,並提出問題整改方案。
  • 用心用情用力做實做好做細群眾工作
    提升群眾工作水平,用心用情用力做實做好做細群眾工作,是我們實踐經驗的總結,是打開群眾心結,走進群眾心裡的「鑰匙」。堅定信心。我們黨是「百姓自家的黨」,老百姓的利益與黨和國家的利益是高度統一的。人民群眾是明事理、講道理、通情理的。只要我們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帶著感情貼近群眾,我們就能得到最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