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創新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程度的標尺。近年來,我國專利數量不斷增加,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專利大國。以專利提質增效為激勵創新的「催化劑」,我國大力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加強區域布局,推廣企業應用,讓專利的「含金量」更高、競爭力更強,不斷推動從專利大國向專利強國邁進。
2019年,中國的發明專利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彰顯了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巨大進步。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國家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最關鍵因素,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是國之重器、國之利器,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須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下,我國在量子科學、鐵基超導、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多能幹細胞等基礎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神舟飛船與天宮空間實驗室在太空交會翱翔,北鬥導航衛星實現全球組網,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海鬥號無人潛水器創造最大深潛紀錄;高鐵、核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叫得響、數得著的重大成果。
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實現國民健康長壽,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標誌,也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願望。
21世紀,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患病人數不斷上升,成為繼心血管病、腫瘤之後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據2018年《中國成人糖尿病流行與控制現狀》調查研究顯示,中國18歲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1.6%,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50.1%。
幹細胞是一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自我更新能力及免疫調節的細胞。幹細胞輸注能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的風險。
間充質幹細胞具有低免疫源性,向腎臟組織細胞分化的潛能,在體內能趨化、歸巢到受損傷組織並在局部分化為或者修復相應組織。最終起到改善患者消瘦狀態及糖耐量水平,改善腎臟功能和結構異常,降低腎臟纖維化程度,能有效預防或減輕糖尿病腎病的發病。
同時,間充質幹細胞可以分化為胰島β細胞,該細胞可以分泌唯一能調控人體血糖穩定的胰島素,使I型糖尿病患者擺脫終身注射胰島素的痛苦,有望徹底治癒。
近日,華夏源細胞集團申報的《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聯合藥物治療高血糖和糖尿病腎病》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科研有了新布局!
幹細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免疫調節的獨特優勢,組織工程的進步再加上生物材料的發展,使得幹細胞療法在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基礎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然而,幹細胞治療糖尿病關鍵技術和核心問題仍有待深入研究和克服。希望隨著研究的深入,幹細胞療法可以成為最有潛力的糖尿病治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