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個腎病要查的指標,一文讓你成為半個腎病檢驗專家

2020-12-23 腎病之友

廢話不多說,開篇進入正文:

尿常規

1.尿蛋白定性(加減號)

尿蛋白陽性,最常見於腎小球疾病,比如慢性腎炎、腎病症候群、IgA腎病、膜性腎病、微小病變腎病、狼瘡性腎炎、過敏性紫癜腎炎、糖尿病腎病等,需要激素、免疫抑制劑、中醫藥、普利/沙坦類藥物、列淨類藥物、GLP-1受體激動劑等進行治療。

還可見於腎小管間質疾病,比如間質性腎炎、重金屬中毒、藥物性腎損害,不過這類腎病的尿蛋白不算很多,主要是肌酐升高。

2.尿比重

也就是尿液的稀釋程度,比重低,說明尿液較稀,一般是尿量大的情況。

看尿蛋白幾個「+」,需要結合尿比重一起看,避免因尿液過稀過濃而影響到對尿蛋白濃度(加號)的判斷。

3.尿潛血

說明尿液中有血紅蛋白(紅細胞的成分),提示可能有血尿,需要看紅細胞。

4.紅細胞

紅細胞高,說明出現了血尿,若沒有確診,應檢查紅細胞形態,看是否是腎性血尿。

紅細胞(血尿)是慢性腎炎的診斷標準之一,但一般不是腎病加重的危險因素,與腎功能的好壞是弱關係(只有肉眼血尿可能堵塞腎小管、引起腎功能下降),不像尿蛋白和腎功能是強關係。

5.紅細胞形態

看紅細胞的形態是否均一、完整。若發生變形,且變形率較高(高於70%左右),棘型紅細胞大於5%,可診斷為腎性血尿。

6.尿葡萄糖

持續性的尿糖升高,常見於糖尿病(尿糖、血糖都高),以及腎小管間質疾病(尿糖陽性,但血糖正常)。

7.酸鹼度

也就是ph。腎病患者尿液的ph值有經常會低,是尿液偏酸性,常見於尿酸高的患者。

當低於6.0時,建議應用碳酸氫鈉鹼化尿液,維持在6.2-6.9。

8.酮體

有糖尿病的患者出現酮體,需要警惕高血糖導致的酮症酸中毒。

9.尿膽原

尿膽原陽性,常見於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黃疸、心力衰竭、腸梗阻、內出血、便秘等。

10.尿膽紅素

尿膽紅素陽性,常見於如肝硬化、堵塞性黃疸等。

11.白細胞

白細胞高,主要見於尿路感染。

尿蛋白組分

12. 尿轉鐵蛋白升高,提示腎小球濾過屏障中,電荷屏障受損;

13. 尿NAG酶升高,提示腎臟的近曲小管上皮細胞損傷壞死;

14. 尿升高,提示腎臟近曲小管發生損害;

15. 尿α1、β2微球蛋白、視黃醇結合蛋白升高,提示腎小管近曲小管受損;

16. 尿免疫球蛋白G,提示腎小球濾過屏障中,機械屏障受損。

血常規

血常規的指標有很多,大多和腎臟病沒有直接關係,多是醫生需要考慮的事兒。作為腎友,抓住3個指標就夠了:

17.白細胞

白細胞有問題(升高或者降低),表示有病菌感染,需要再查C反應蛋白、血沉等看看感染程度,可能需要抗生素來消滅病菌。

18.血紅蛋白

血紅蛋白降低,說明有貧血(腎病患者常見腎性貧血),需要再查進一步查血清鐵、鐵蛋白、維生素B12等貧血項目,可能需要促紅細胞生成素、羅沙司他、鐵劑等進行治療。

19.血小板

有止血作用。若血小板太低了,血液浪起來,會有出血風險;若血小板太高了,血液動不了,會有血栓風險(需要用阿司匹林等防範血栓)。

血生化(包括腎功能、電解質)

瞧這名字,血生化,生物、化學指標多數都在這了。名字叫得大包大攬的,項目也很多,而且大部分都很重要,包括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各種電解質。

肝功能:

20.谷丙轉氨酶、穀草轉氨酶

轉氨酶,也叫肝酶,出現升高提示肝功能異常。

21.白蛋白、總蛋白

肝功能異常時,肝臟合成蛋白質的能力下降,白蛋白和總蛋白會降低。

同時,白蛋白也是腎病患者的重要指標,是腎病症候群必須的診斷指標之一。(另一個是尿蛋白。

有腎友問血清白蛋白、血漿白蛋白有什麼區別?沒區別。血漿是加了抗凝劑,於是比血清多了凝血因子,而它們的蛋白質是一樣的。

22.腎功能

腎功能有多項指標,一般來講,按準確性排名:

內生肌酐清除率=估算腎小球濾過率>胱抑素C>肌酐>尿素氮>尿酸

其中,尿酸一般不用於評價腎功能。除腎衰竭外的其它疾病比如痛風,引起尿酸升高更常見。

23.葡萄糖(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升高(化驗血生化需要空腹抽血),是糖尿病的診斷標準之一,也是導致糖尿病不良結局的危險因素之一。

血脂

24.甘油三酯

也就是脂肪,甘油三酯升高多是因為油脂和糖類(主食)吃得太多、肥胖。一般升高無需用藥,高於5.65mmol/L應立即應用貝特類藥物降低甘油三酯。

25.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血脂中最應該關注的一項,危害大,也容易用他汀類藥物進行控制。

要注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沒有固定的正常標準(化驗單上的參考範圍只適合一部分人)。不同疾病、不同病情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控制目標不同,一個值對別人、別的患者是正常,但對你來講可能就太高了,這方面需要你和主管大夫詳細溝通。

26.脂蛋白a

脂蛋白a的危害也很大,有研究顯示其危害不亞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但至今沒有藥物能降低它(或是降低了卻發現患者沒有獲益),是未來需要努力攻克的一個難題。

27.電解質

包括鉀、鈉、氯、鈣、磷等,主要是腎功能下降的患者要看,尤其是鉀和磷。

腎功能正常的患者,主要是服用普利/沙坦、環孢素、他克莫司、螺內酯等升鉀藥物時需要關注血鉀。

相關焦點

  • 腎病好轉,4項尿液指標會發信號,若都有先恭喜你
    判斷病情是好是壞,身體感受是一方面,也可以通過檢查相應的指標更準確直觀的評估。腎病時好時壞關鍵要看腎功能的情況,那麼檢驗腎功能的指標有哪些?尿液相關的檢查是評估腎功能必查的項目之一。一些特定的尿液檢查指標是腎臟損傷的「報警信號」,相反指標穩定也是病情好轉的寫照。尿液檢測中4大指標,讓你更了解自己的腎功能!
  • 腎病預後看24h蛋白尿還是微量白蛋白?一文幫你弄清,別被忽悠了
    尿常規檢查是腎內科必查的項目之一,檢驗腎功能的情況,有一項指標至關重要,就是蛋白尿。尿液的形成與腎臟組織腎小球和腎小管有關,正常尿液中腎臟幾乎不會濾過出蛋白,當蛋白質漏出來,也就說明腎小球或腎小管出問題了。
  • 腎病不能只看尿蛋白?不想耽誤病情,4項指標最好快點弄清楚
    慢性腎病發生後,及時判斷評估腎功能的情況以及掌握腎衰竭的風險,都需要通過一些尿液檢查指標來深入了解。其中最為熟知最受關注的就是尿蛋白相關的指標。包括尿常規中的尿蛋白、24小時尿蛋白定量、微量白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還有NAG酶、α1微球蛋白等等。單純看尿蛋白漏出的情況的,可以反映出腎小球基底膜受損程度,腎臟濾過功能的好壞。
  • 腎病的2個必查項目,你查過嗎?
    對於腎病患者來講,尿常規和腎功能是2個必查的項目。而這兩個檢查項目包含多個指標,這些指標各是什麼意思?1.尿紅細胞高說明什麼?答:紅細胞大於3個/高倍鏡視野即為鏡下血尿。增多見於泌尿系統的炎症、腫瘤、結石性等疾病。2.尿蛋白高說明什麼?
  • 有助於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檢測組合|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腎小球...
    目前,臨床上多通過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其與尿肌酐的比值(ACR)等指標來評估早期腎損傷情況,但由於糖尿病腎病早期臨床症狀不明顯,通過常規指標檢測容易發生漏診。因此,尋找早期腎損傷的敏感指標與尿ACR聯合檢測,以提高早期DN的診斷準確性是臨床醫生和實驗室工作者長期以來的研究方向。近年來有多篇文獻研究使用血清澱粉樣蛋白A(SAA)、胱抑素C(Cys C)、視黃醇結合蛋白(RBP)等指標與ACR聯合檢測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有較好的臨床價值。
  • 「最難治腎病」異軍突起,10年後將成為尿毒症的最大來源
    如果要評比哪種腎病最難治,糖尿病腎病和狼瘡性腎病應該會位居榜首;另一方面在腎病患者數量排行榜上,糖尿病腎病和腎小球腎炎在第一梯隊並駕齊驅。 而將眼光看向未來的話,則沒有哪種腎病能與糖尿病腎病爭鋒。
  • 24小時尿蛋白定量是金指標!為什麼腎病患者還要檢查尿常規?
    「其實那次就已經是腎病的一個先兆了,要是當時多留個心眼查一次尿,就不至於這麼快轉化成尿毒症。」小張如是說。因家境貧寒,小夥子最終放棄了治療……這類故事,在臨床上其實有很多。據統計,進行透析的尿毒症病人中有90%左右都是因為不重視尿檢而導致的。
  • 腎病病人為啥需要「冬病夏治」?帶你了解「腎病敷貼」
    冬季寒冷,容易感冒;外周毛細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皮膚毛孔閉合,毒素不易排出,這些都可能造成腎衰指標持續加重,很多病人在冬季血清肌酐會大幅度上升。又如慢性尿感、腎病症候群、激素依賴型腎病等患者,都容易在氣候寒冷、潮溼的季節,出現病情的反覆、變化及進展。 腎病患者大多腎氣虧虛,到冬季容易出現陽虛寒凝、濁瘀內阻。
  • 糖尿病腎病治療的新藥明星——Finerenone
    當時只是發布會,3個月後,III期臨床研究的具體結果發表在了老字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0月刊上。沒錯就是10月8號那一期他們還發表了一篇社論:Dying in a Leadership Vacuum抨擊美國政府抗疫失敗,良心社論值得一讀。不過我們今天重點不是社論,是糖尿病腎病的新藥明星:Finerenone。
  • 尿蛋白尿越多腎病越嚴重?帶你30秒看懂尿檢報告
    尿常規檢查是腎病必查項目之一,如果腎臟出現問題,多數能從尿液中發現「蛛絲馬跡」。很多患者感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後,不看不懂檢查結果,對自己的病情也一知半解,很容易耽誤治療。腎病尿常規常看的指標主要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尿潛血、尿蛋白等等,那這些指標的變化又代表什麼?今天就給大家一一揭開答案。尿白細胞:尿液中檢測白細胞項增多或陽性(+),往往提示存在尿路感染,如果白細胞超過5個,基本可以確定。
  • 腎病發生毫無預兆?4個症狀很明顯,防腎衰要趁早
    腎病常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往往悄悄地損害身體,等發現是已經出現了腎功能的損害。其實腎病早期並非沒有「信號」發出來,而是因為多數人對腎病並不了解,導致忽視了身體的異常情況,繼而錯過了早發現的機會。大多部分腎友們多是從體檢中發現尿檢異常,進一步查腎功能,進而發現腎病。要預防腎衰竭就要更了解腎臟病。
  • 通遼市腎病腰疼去哪家醫院看?
    腎臟本身出了問題,我們是感覺不到疼痛的,這也是很多腎病患者不體檢,不複查,可能根本不知道得病了,今天河南譽美腎病醫院就來和大家講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有的腎友害怕因為運動會加重腎臟負擔,或者因為腎病本身造成的乏力疲憊感而選擇不去運動,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肌肉受損,腰肌勞損造成酸、脹、痛的感覺。
  • 教你自測|如何通過皮膚狀態,判斷糖尿病腎病?這5點要記牢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併症之一。我國的發病率亦呈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僅次於各種腎小球腎炎。由於其存在複雜的代謝紊亂,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的治療更加棘手,因此及時防治對於延緩糖尿病腎病的意義重大。
  • 符合這4個條件的腎病,大多都不難控制!佔到2個也為你高興
    所有腎病都屬於比較難治的一類嗎?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像一千個讀者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 有些腎病患者發病時沒有明顯症狀,血肌酐、尿酸、血壓等指標也沒有升高,看起來風平浪靜,但可能腎功能實際損失較嚴重,比如糖尿病腎病患者,而有些腎病患者的病情來勢洶洶,剛發現就有大量尿蛋白、嚴重的水腫等症狀,一些病因就被嚇住了,實際上腎功能損傷也不並不一定很嚴重,有的積極治療完全可以控制住。
  • 腎病症候群的常用治療方案
    腎病症候群是由多種病因引起,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臨床突出症狀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腫、高脂血症的一組臨床症候群,常見的併發症為感染、靜脈血栓形成和動脈硬化。這種病病程較長,腎病症候群治療難度集中在:激素治療效果明顯,但臨床表現蛋白尿、浮腫等問題常反覆發作,成為最大困擾。
  • 魏茂國主任-得了腎病6大早期症狀很明顯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高血壓、糖尿病等的高發導致慢性腎病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在每10個人當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是腎病患者。腎病如果沒有及早發現、治療,就會愈演愈烈,最終可以發展為尿毒症。許多早期腎病患者症狀都不明顯,魏茂國主任提醒,如果出現以下症狀,要儘快到醫院的腎臟專科就診。
  • 慢性腎病必須吃激素?不同階段吃什麼藥?醫生跟大家聊聊腎病用藥
    在這裡我先回復這位朋友,他的病情可能真的需要,但並不是所有的腎病患者都需要吃。為什麼呢?大家別急,我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聊聊腎病用激素藥的問題,以及腎病不同階段的用藥情況。01得了腎病就要吃激素嗎?一般來說,慢性腎炎主要是人體的免疫功能出現問題倒是腎小球發炎,當然也有其他的原因,這樣就會讓腎功能受損,而我們目前所用的激素類藥物,它們是現在醫學上最強的抗炎的藥物,因此對於腎炎的治療,激素無疑就成為了主角。
  • 腎病發作全身腫脹,中西醫治療肌酐恢復正常
    腎病發作, 他全身腫脹得厲害發現雙下肢水腫後,錢先生曾在醫院做過腎穿刺檢查,結果顯示Ⅱ期膜性腎病。他去過多家醫院,治療效果一直不理想。錢先生無奈地說,慢性腎病反覆出現,真是把他愁壞了。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來到了河北以嶺醫院腎病科。
  • 黃鴻升猝逝和腎病有關?醫生稱其患腎病主動脈剝離機率是常人7倍
    據臺媒9月24日報導,有醫院專家表示黃鴻升的猝逝並不是毫無預兆的,事實上其身體生前或許就有不適,細節曝光叫人懊悔萬分,如果早些注意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黃鴻升死訊剛傳出時,警方根據現場狀況排除死因為第三方介入,初步判斷是其在衛生間不慎滑倒摔地,因救治不及時而不幸身亡。然而這只是綜合現有情況作出的猜測,事實真相如何並不確定。
  • 腎疼和腰疼的區別,合肥金楠腎病專科醫院腎臟專項檢查,遠離腎病
    別拿腰子不當回事——臟器損壞後,失去的不僅是健康,還有家庭它,隱藏在你腰部脊椎的兩旁,拳頭大小,重120-150克(約2個雞蛋的重量),負責生成尿液,為你排除代謝物和有毒物質。當它罷工時,你將和美食,美酒告別,因為他們會變成害你的根源;你將和健步如飛的行動方式告別,因為你多走些路就會氣喘籲籲;更重要的是你將無法自主排尿,從此不用再去廁所,同時,將要面對無數併發症和高額治療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