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治腎病」異軍突起,10年後將成為尿毒症的最大來源

2020-12-22 騰訊網

如果要評比哪種腎病最難治,糖尿病腎病和狼瘡性腎病應該會位居榜首;另一方面在腎病患者數量排行榜上,糖尿病腎病和腎小球腎炎在第一梯隊並駕齊驅。

而將眼光看向未來的話,則沒有哪種腎病能與糖尿病腎病爭鋒。我國糖尿病患者數量連年上升,目前大約已經達到了1.3億,而糖尿病在平均在25年後會進展到尿毒症。

在歐美發達國家,過去幾十年間,糖尿病一直以人數過半的壓倒性優勢作為尿毒症的最大病因。預計在10年之後,我國的尿毒症疾病譜也將變得「發達」起來,尿毒症最大來源也將會變成糖尿病。

這個狀態,顯然難以向「健康中國2030」交代。

糖尿病腎病防治之困難,難點有二:

1.糖尿病的治療存在缺陷。傳統的降糖藥雖能降糖,但並不能防止腎損害,即使血糖血壓控制俱佳,時間一長,仍會出現糖尿病腎病。

2.糖尿病腎病不能逆轉,只能延緩。從過去的調查研究看,從糖尿病腎病進展到尿毒症,平均是15年。

如何防止糖尿病進展為尿毒症?

需從兩方面下手:

1.將「早期」的糖尿病腎病檢查出來

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難度不小。

一般的腎病,通過尿常規就可以查出來,糖尿病患者通常每隔半年到一年也會建議查一次尿常規。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糖尿病腎病在早期的時候,檢查尿常規、尿蛋白是正常的。當尿常規呈現尿蛋白陽性(+)時,糖尿病腎病通常已經進展到了第4期。第4期是什麼概念?下一步第5期就是尿毒症。

很多糖尿病患者發現腎病時,已經進展到了晚期的腎衰竭,半隻腳踏進尿毒症了。要知道,糖尿病腎病只能延緩前進的腳步,是沒有退路的。

實力較強一些的醫院,會給糖尿病患者檢查尿微量白蛋白,可以發現處於3期的糖尿病腎病。

而對於2期的糖尿病腎病,怎麼發現?幾乎是兩眼一抹黑的狀態。

這裡加上「幾乎」二字,是說我們並不是完全不能發現。如果聯合檢測三個指標:尿微量白蛋白、尿轉鐵蛋白、血清細胞間粘附分子-1,可將早期糖腎的檢出率提高到70%以上。

2.應用具有腎臟保護作用的治療方案

很多糖尿病患者儘管查出了腎損害,但仍然服用以前的藥物進行治療,比如胰島素、二甲雙胍、利格列汀等各類傳統降糖藥,然後「坐等透析」。

如果都是坐等透析,那還費力去查早期腎損害幹啥?(好吧本來也沒查……)

若查出了早期的糖腎,就要儘早應用可以保護腎功能的藥物。

具有腎臟保護作用的藥物,一類是降壓藥,RAS阻滯劑(普利/沙坦類藥物),20年前被證明有腎臟保護作用;另一類是降糖藥,SGLT2抑制劑(列淨類藥物)以及GLP-1受體激動劑(度拉糖肽、利拉魯肽、艾塞那肽等),近幾年被證明有腎臟保護作用。

這幾種藥物,可延緩腎小球濾過率(腎功能)的下降速度。

看到「延緩」二字,您是不是很失望?怎麼又是延緩,那不是早晚要到尿毒症?

延緩速度有快有慢,快慢有天壤之別。金水寶也能延緩,但它的延緩速度嘛,嗯……

列淨類藥物能延緩腎功能下降速度到多少呢?最近,恩格列淨的EMPEROR-Reduced研究結果公布了,結果表明恩格列淨組的患者,每年平均腎小球濾過率下降0.55ml/min,而安慰劑組為2.28ml/min,腎功能下降速度相差4倍。

差4倍代表什麼呢?舉個例子,比如一位腎小球濾過率為60ml/min的輕度腎衰患者,在原來的治療方案下,腎小球濾過率降到15ml/min,也就是到尿毒症、進入透析,是19.7年;而服用列淨類藥物治療後,到進入透析是81.8年。

當然,每位腎病患者的基礎腎小球濾過率水平和下降速度不一樣。但更早查出腎損害、更早調整為保護腎臟的治療方案(聯用普利/沙坦+列淨),無疑會讓腎臟的獲益更大。

相關焦點

  • 得了腎病啥也不能吃?別怕,腎病水果大全來幫你,輕鬆緩解尿毒症
    既然你我有緣有幸相遇在這兒,就請你高抬貴手在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公眾號名稱,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每天分享的精彩文章了,好文章我們齊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謝謝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人因為生活中的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導致了眾多疾病的發生,其中最多的就是腎病。腎病的種類有非常的多,其中最為嚴重之一的疾病應該就是尿毒症了。
  • 尿毒症最長能活多久?10年,20年?絕對比你想得長!
    基本每個腎友都擔憂過這個問題,害怕腎病往後發展成尿毒症,命不久矣。 事實上,大多數腎病患者病情能夠控制住,不會發展成尿毒症。即便少數腎友控制不佳或發現腎病較遲,得了尿毒症,它也不是絕症。 尿毒症患者通過透析或腎移植,可以活很長時間。透析和移植20、30年依然快樂地生活,這樣的患者大有人在。
  • 糖尿病腎病可能變成尿毒症,不想去醫院透析,牢記此5點
    2020-12-24 12:13:13 來源: 李老師電腦課堂 舉報
  • 如何避免尿毒症?小便後記得回頭看一眼!
    19年堅持血透 近6000個針眼 大口喝水成為奢望 生命與機器綁定這些經歷來自一位 患有尿毒症近20年的中年女性 我國有290萬尿毒症患者 其實從慢性腎病走到尿毒症有十年的時間 這十年的時間我們可以進行自救
  • 腎病症候群的常用治療方案
    腎病症候群是由多種病因引起,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臨床突出症狀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腫、高脂血症的一組臨床症候群,常見的併發症為感染、靜脈血栓形成和動脈硬化。這種病病程較長,腎病症候群治療難度集中在:激素治療效果明顯,但臨床表現蛋白尿、浮腫等問題常反覆發作,成為最大困擾。
  • 尿毒症是什麼病?如何才能治好尿毒症?醫生說的明明白白!
    一、尿毒症尿毒症是急性慢性腎衰晚期,一般指腎病4期或5期,這時候,腎臟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導致患者出血水、電解質、酸鹼失衡以及腎臟內分泌失調,還會出現代謝終末期產物和毒性物質在體內大量瀦留,從而引起一系列症狀,或叫症候群。二、什麼原因導致了尿毒症簡單說各種腎病,都可能發展到腎病末期,發展到尿毒症。
  • 尿毒症患者,生命受威脅,基本和這4個原因有關,日常中注意提防
    尿毒症屬於難治性疾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方法能徹底根治。患者只能通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移植的方式來延續生命。但隨著病情發展,往往引發一系列併發症,患者可因為併發症而丟失寶貴生命。3、腦出血大部分尿毒症病人合併高血壓,透析前中後血壓會發生較大波動,再加上凝血功能障礙,透析過程中大劑量用肝素等可引起腦出血,部分尿毒症患者由於腦出血而死亡。
  • 關於腎病,與飲食及藥物等有關的新10大認識誤區,不少人中招!
    只要腎病患者的「排水」功能是正常的,有沒有水腫不是最重要的,喝水後並沒有導致患者水腫加重及體重增加,更沒有影響到患者的心功能,絕大多數腎病患者都應該正常喝水,有的時候(如發熱出汗、高溫環境及明顯口乾等情況下)還應該適當多喝水。並不是多喝水會傷腎,少喝水或不喝水才傷腎。
  • 尿毒症被稱作「腎病中的癌症」?一旦出現這些症狀,需提高警惕
    當腎功能不全時,腎臟無法正常排洩毒素和水分,而這些物質在體內長久堆積會形成尿素蓄積溶質,最終導致尿毒症的發作。尿毒症與其他疾病不同的是,它並不是一種獨立產生和發展的病,而是各種腎臟疾病後期都會出現的症狀,且它不僅毒害腎臟,還會給全身許多部位都帶來難以估量的傷害。
  • 感冒發燒有可能導致尿毒症 預防腎病別小瞧這些生活習慣
    一檢查才知道,患者的肌酐值已經達到了1400,被診斷為尿毒症 慢性腎炎是尿毒症首要原因 尿毒症是各種慢性腎病的終末疾病。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很多,但是與腎臟的關係最為密切,一般下面幾大原因易誘發尿毒症: 1、腎病是引起尿毒症的主要原因,所有慢性腎臟疾病的最終結局都將是尿毒症,其中,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是首要原因,在導致尿毒症的疾病中,慢性腎炎佔55.7%;其他如腎臟感染、器質性炎症等,都可以引發尿毒症。 2、泌尿系感染或尿路感染引發尿毒症。
  • 30歲以下的人,患尿毒症的越來越多,是啥原因?尿毒症有何徵兆?
    據流行病調查顯示,我國成年人得慢性腎病的機率已達10.8%,還有300萬人最終可能會發展成終末期腎衰竭,而尿毒症就是腎衰竭的終末期表現,通常需要通過透析或者腎移植的治療方法離開維持生命,先不說治療效果如何,多次透析,對於病人來說是很遭罪的。
  • 龍膽瀉肝丸可能致尿毒症
    但是,由於該藥中的關木通成分含馬兜鈴酸,馬兜鈴酸會導致腎病,因此,北京多家醫院腎內科大夫提請患者慎用。同仁堂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申請,要求用不含馬兜鈴酸成分的「木通」代替「關木通」,現在同仁堂已停止生產含有「關木通」成分的龍膽瀉肝丸,但目前市場上可能還有一些老配方的龍膽瀉肝丸銷售。尿毒症患者的一封信「我們是一群患尿毒症做透析治療維持生命的病人。
  • 2020-2024年血液淨化材料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研究 需求增長較快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血液淨化材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指出,血液淨化行業在國內保持穩步發展的態勢,國內依然有較多需要血液透析的人群沒有採取相應的治療,且相關疾病患者仍在持續增長,行業投資前景較好。
  • 【養生】為何「尿毒症」越來越多?醫生坦言:不是菸酒,多數是3件事...
    對自己嚴格一點兒,時間長了,自律便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變得更加完美。 腎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是一部動力強大的「淨化器」,通過排泌尿液,可以清除代謝廢物以及進入人體的有害物質,還可產生尿液,調節體內的水、電解質以及酸鹼平衡。
  • 女子尿泡沫多長達兩年 原來是患上了一種極其罕見的腎病
    當患者的血尿標本送到專業機構檢測後,結果卻顯示血鋰、鉛、錳、汞、鎘、鉻等重金屬均在正常範圍內。重金屬中毒排除外,是否存在其他導致溶酶體損傷的因素?王彬博士拿起患者基因檢測報告再次分析,猛地眼前一亮。患者COQ2基因有1個雜合突變,導致胺基酸發生改變。COQ2基因控制著COQ10的表達,而COQ10控制著線粒體的呼吸鏈。大量文獻表明線粒體功能也會破壞溶酶體功能。
  • 不想被腎病「糾纏」?這10個異常最好多留意,拖到重症就晚了
    腎病的早期症狀可能不明顯,因此很容易被忽視,但是等到腎病晚期再治療就晚了。了解腎臟疾病的早期症狀有助於及早治療,早日康復。腎臟疾病有哪些不同尋常的表現呢1、排尿異常腎臟過濾掉血液中的液體和廢物,這些廢物作為尿液排出體外。
  • 尿毒症患者過度喝水有風險?這4大後果要當心,別自討苦吃
    1、水腫一般尿毒症患者,腎臟的排水功能都會有嚴重的異常和障礙,如果大量的喝水就會加劇這種情況,最直接的也就是在加大腎臟負擔的同時,對腎臟造成損傷,很可能會使尿毒症患者引發其他的併發症,與此同時隨著排水功能的減弱,大量的水液會在身體內聚集,就很容易出現肢體的水腫。
  • 身患終末期腎病,於第三次透析階段離世,保險公司拒賠!
    到醫院檢查小明已是終末期腎病(尿毒症期),只能依賴於腎透析或者等待腎移植。聽到自己身患尿毒症,小明撥打了保險公司的電話申請理賠…與冠狀動脈搭橋術一樣,終末期腎病的理賠條款也很簡單。腎功能慢性不可逆衰竭,意味著如果是急性腎衰竭無法理賠,也是因為急性腎衰竭是可治癒的,尿毒症的概念基本與終末期腎病概念一致,只是兩者診斷標準略有差異,顯然尿毒症更嚴重一些。再來說透析,上圖就是透析的方式之一,血液透析。
  • 魏茂國主任-得了腎病6大早期症狀很明顯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高血壓、糖尿病等的高發導致慢性腎病的發病率也逐年升高。在每10個人當中,就可能有一個人是腎病患者。腎病如果沒有及早發現、治療,就會愈演愈烈,最終可以發展為尿毒症。許多早期腎病患者症狀都不明顯,魏茂國主任提醒,如果出現以下症狀,要儘快到醫院的腎臟專科就診。
  • 尿毒症是拖出來的,醫生忠告,晨起兩堅持晚上兩不要,腎臟才會更好
    很多人都聽說過尿毒症,這是終末期腎病,一旦確診,往往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一直堅持做血液透析,另一種是進行腎臟移植。 很多人認為尿毒症是一下子形成的,其實不是,尿毒症屬於慢性腎病,它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動態過程,尿毒症的形成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在漫長的時間裡,其實腎病患者有很多機會來改變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遺憾的是,他們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