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堅持血透
近6000個針眼
大口喝水成為奢望
生命與機器綁定
這些經歷來自一位
患有尿毒症近20年的中年女性
我國有290萬尿毒症患者
其實從慢性腎病走到尿毒症有十年的時間
這十年的時間我們可以進行自救
到底我們該如何判斷自己的腎還健康呢?
我們和尿毒症的距離還有多遠呢?
從尿液看健康
1.醬油色尿血尿
可能是原發性的腎小球腎炎或泌尿系統的出血,屬於慢性腎病。
2.乳白色尿液乳糜尿
出現乳糜尿可能是淋巴系統和排尿系統發生了不正常的溝通,可能是腫瘤、寄生蟲病等疾病,也屬於慢性腎病。
3.玫瑰色尿液血尿
提示有血尿,也是慢性腎病的一種表現。
4.渾濁玫瑰色尿液有感染的尿液
可能是尿路感染時會出現的顏色。
5.長時間不消散的泡沫蛋白尿
如果是性狀白膩、經久不散的尿液,要當心!這是在提示有蛋白尿,也是慢性腎病的一個徵象。
溫馨提醒:正常人一次排尿大概是200—300毫升,一天6—8次的小便次數。
中國的慢性腎臟病患病率為10.8%,也就是說我國有1.3億腎病患者,數量與糖尿病患者基本持平。而這些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往往因為對慢性腎病的不了解,不上心,正在一步步踏上尿毒症的道路。
毛主任說從慢性腎病到尿毒症起碼有十年的時間,那麼在這期間,慢性腎病會給出哪些預警信號提醒我們呢?
慢性腎病的預警信號
1.晨起眼瞼部水腫
晨起眼瞼部水腫可能是腎原性的水腫,需要引起警惕!
2.長期尿頻、尿急、泌尿系統的感染
尿頻、尿急往往會覺得是泌尿系的感染,但是長期的尿路感染,可能會從下尿路轉移到上尿路,產生慢性的腎盂腎炎,會影響腎臟功能。
3.夜尿增多
正常情況下,夜尿次數不超過一次。夜尿增多是提示腎臟在不分晝夜在工作,排毒功能減退。
日常生活中的傷腎行為
1.飲食過鹹、葷菜過多
葷菜到了體內以後,被營養分解、吸收、利用之後產生的代謝產物,為了把多餘的含氮廢物排掉,腎臟就必須加班加點工作,腎臟長時間處於高負荷工作會出現負擔!
高鈉飲食會造成血壓難以控制,從而可能會出現慢性腎病,同時會導致腎臟纖維化。
溫馨提醒:專家告訴大家,喝白水對腎臟好!如果你每天的排尿次數少於6次,證明你的攝水量不夠,需要及時補充水分。
2.憋尿
憋尿會導致尿流不暢通,泌尿系統的內壓增高,造成腎臟排便尿液的過程不順暢,同時容易造成反流性的細菌入侵,增加感染的機會。
3.用藥不當
用藥不當傷肝也會造成醫學性腎損害。中藥比如富含馬兜鈴酸的藥物,目前已經嚴格控制,大家不必擔心!西藥比如解熱鎮痛藥物,大家一定要遵醫囑謹慎用藥!
4.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不控制的話可能會發展成慢性腎臟病,特別是高血壓、糖尿病導致腎臟損害機率相當高。在上海,糖尿病腎病的發病率在逐年攀升。
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病或痛風等慢性疾病,一定要學會有效管理慢性疾病!有充分的時間窗讓大家進行幹預逆轉。
5.過度劇烈運動
專家建議運動應該循序漸進而不是突然的高強度劇烈運動,我們幾乎每年都會看到由於劇烈運動導致急性腎衰的案例,如果處理不及時將直接危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