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發作全身腫脹,中西醫治療肌酐恢復正常

2020-12-19 瀟湘晨報

今年67歲的錢先生半年前在沒有明顯誘因的情況下出現雙下肢水腫,去醫院檢查後確診為腎病症候群,但治療效果不理想。在河北以嶺醫院應用西藥規範治療的同時,他積極配合中醫中藥治療,病情好轉。

腎病發作, 他全身腫脹得厲害

發現雙下肢水腫後,錢先生曾在醫院做過腎穿刺檢查,結果顯示Ⅱ期膜性腎病。他去過多家醫院,治療效果一直不理想。錢先生無奈地說,慢性腎病反覆出現,真是把他愁壞了。抱著試試看的心理,他來到了河北以嶺醫院腎病科。

「全身腫脹得厲害,整個人看起來就像是氣吹起來似的。」腎病科主任朱昭明對錢先生印象頗深。經過檢查診斷為「慢性腎衰竭、腎病症候群」。

治療中,患者肌酐進一步增高,考慮慢性腎功能衰竭,給予查感染四項,進行頸內靜脈插管,進行血液透析治療。

經過一系列的保肝、降肌酐、降轉氨酶治療後,患者白蛋白值正常、肌酐值正常,水腫症狀也有了明顯改善。

中西醫結合從絡論治, 提高治療效果

據朱昭明介紹,腎病症候群屬於慢性腎病,其發病原因並不明確,且近年來有增多的趨勢。腎病症候群的特點是「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水腫、高脂血症和低蛋白血症。該病屬於比較難控制病情的疾病。

針對錢先生的具體病情,朱昭明建議,在規範應用西藥治療的同時,配合中醫中藥特色治療,不僅能減少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而且創新的「從絡論治」腎病理論,也可以提高腎病的治療效果。

朱昭明表示,腎臟疾病屬於典型的絡病範疇,大部分腎臟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腎絡瘀阻貫穿始終。導致腎絡瘀阻的病機有多種,包括絡氣鬱滯、絡脈瘀阻、絡脈絀急、絡脈瘀塞、絡息成積、熱毒滯絡、絡虛不榮、絡脈損傷等基本病機。據此,河北以嶺醫院建立起了常見腎病的「絡病證治」體系,並根據「絡以通為用」的治療原則,辨證論治,在各種腎臟疾病的不同階段,根據上述絡病八大病機的不同特點,制定了相應的治法,以達到「通」的目的。

朱昭明指出,像腎病症候群等慢性腎病,通常病程較長,一般需要長期用藥,一定要根據醫囑堅持規範系統用藥,並根據病情變化隨時調整藥量。除了規範用藥治療,生活上也要注重保養,例如:應進行低鹽、低脂、優質蛋白(建議適量食用易吸收的動物蛋白,如牛奶、瘦肉等)飲食;避免過度勞累,避免感冒等;生活有規律,少熬夜,保持良好情緒等。

(燕都融媒體記者 檀亞楠)

【來源:燕趙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尿蛋白 vs 血肌酐:二者是啥關係?誰對腎病最重要?
    尿蛋白升高,會引起肌酐升高尿蛋白高了,說明腎臟有炎症,這種炎症和平時說的感染、發炎不一樣,是自身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出現了免疫炎症。出現尿蛋白升高和免疫炎症,表示腎臟生病了,但不能說明病情發展到了什麼程度、是否嚴重到了腎臟無法保持正常工作。
  • 血肌酐升高是什麼問題?健身引起的血肌酐升高是正常現象嗎?
    血肌酐升高是什麼問題?健身引起的血肌酐升高是正常現象嗎?「既然肌酐是肌肉的分解產物,劇烈力量訓練後,而且肌肉量大不屬於生理性的肌酐升高麼?」總而言之,正常腎臟總會將人體的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等保持在正常範圍。對肌酐也是如此。如果肌酐產生的多,腎臟就排出的多;如果產生的少,腎臟就排出的少,正常腎臟也總能把血肌酐保持在正常範圍。血肌酐升高,就意味著腎功能下降。只要是血肌酐升高,都不是正常的。某些情況下,血肌酐會在短期內快速升高,稱急性腎衰竭。
  • 血肌酐又升高了,腎病朋友先在自身找原因,糾正4點,或可逆轉!
    周遜 腎內科主任患有慢性腎臟病(CKD)多年的朋友,治療與管理的終極目標就是保護腎功能及避免尿毒症,在這一過程中,最怕的就是血肌酐(SCr)又升高了或腎小球濾過率(GFR)又下降了。導致慢性腎臟病患者血肌酐又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與病情緩慢進展有關,即腎小球硬化與小管間質纖維化的比例越來越高;有的則與腎病復發或病情進入「活動」狀態有關。然而,更多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血肌酐又升高,並非如上原因引起,而是與「自己」有關,即應該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也就是說,血肌酐又升高了,不要總在別人身上找原因,而應該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 關於腎病,與飲食及藥物等有關的新10大認識誤區,不少人中招!
    只要腎病患者的「排水」功能是正常的,有沒有水腫不是最重要的,喝水後並沒有導致患者水腫加重及體重增加,更沒有影響到患者的心功能,絕大多數腎病患者都應該正常喝水,有的時候(如發熱出汗、高溫環境及明顯口乾等情況下)還應該適當多喝水。並不是多喝水會傷腎,少喝水或不喝水才傷腎。
  • 關鍵在2點,別再被血肌酐牽著鼻子走
    肌酐治療一段時間有所好轉,有些患者提出異議:肌酐漲上去很難降下來,是不是真的?血肌酐的高低主要受腎小球濾過功能影響,如果腎小球硬化較多,整體腎功能受損嚴重,肌酐也會明顯升高。但並不是所有肌酐升高的情況,都不能降下來。
  • 糖尿病腎病治療的新藥明星——Finerenone
    該項臨床試驗選取的是18歲以上II型糖尿病伴有慢性腎病(CKD),已接受最大耐受劑量ACEI或ARB藥物治療的患者。從2015年9月到2018年6月,來自48個國家共有13911患者登記參加臨床試驗,經過4-18周的入組和篩選階段後共有5734例患者按照1:1比例隨機分配接受Finerenone或安慰劑治療。
  • 腎病症候群的常用治療方案
    腎病症候群是由多種病因引起,以腎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加,臨床突出症狀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腫、高脂血症的一組臨床症候群,常見的併發症為感染、靜脈血栓形成和動脈硬化。這種病病程較長,腎病症候群治療難度集中在:激素治療效果明顯,但臨床表現蛋白尿、浮腫等問題常反覆發作,成為最大困擾。
  • 糖尿病合併高血壓,腎病風險增加,怎麼辦?
    而高血壓不但是腎病的病因,也是腎病的結果。腎病進展,出現腎結構變化,會導致血壓升高。綜上所述,早期發現血壓升高並早期治療,對預防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的腎損害也非常重要。患者陳女士(化名),60歲,主因「血糖升高20年,雙下肢水腫1月」入院。
  • 尿常規有+號,為什麼24小時尿蛋白定量正常?
    很多朋友都會疑惑,為什麼做尿常規蛋白有+-、+號時,檢查24小時尿蛋白定量卻又是正常的? 尿常規中的蛋白+號跟喝水、出汗和尿液的比重有很大關係。尿常規有+號,尿比重升高,比重升高就提示尿液濃縮,尿液濃縮時可能會出現尿蛋白假陽性,喝水後就相當於把尿液稀釋,再做檢查就沒有尿蛋白了。
  • 腎病的2個必查項目,你查過嗎?
    對於腎病患者來講,尿常規和腎功能是2個必查的項目。而這兩個檢查項目包含多個指標,這些指標各是什麼意思?1.尿紅細胞高說明什麼?答:紅細胞大於3個/高倍鏡視野即為鏡下血尿。增多見於泌尿系統的炎症、腫瘤、結石性等疾病。2.尿蛋白高說明什麼?
  • 腎病病人為啥需要「冬病夏治」?帶你了解「腎病敷貼」
    冬季寒冷,容易感冒;外周毛細血管收縮,血壓升高;皮膚毛孔閉合,毒素不易排出,這些都可能造成腎衰指標持續加重,很多病人在冬季血清肌酐會大幅度上升。又如慢性尿感、腎病症候群、激素依賴型腎病等患者,都容易在氣候寒冷、潮溼的季節,出現病情的反覆、變化及進展。 腎病患者大多腎氣虧虛,到冬季容易出現陽虛寒凝、濁瘀內阻。
  • 血肌酐升高,腹股溝淋巴結越來越大,一查竟是……
    尿常規正常。尿ACR 19.8mg/g。腎臟B超:雙腎外形偏大,右腎錯構瘤可能。門診予調整降糖藥物及降尿酸治療。2月前,患者無明顯誘因出現雙側腹股溝腫物,進行性增大,於外院普外科行右側腹股溝淋巴結活檢,術後病理示:淋巴結肉芽腫性病變伴大量漿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浸潤。
  • 家族性痛風:改變不了基因,但治療可以改變結局
    原創 李青大夫 腎病科普 收錄於話題#我的文章362#尿毒症12#痛風13#高尿酸血症2家族性痛風:改變不了基因,但治療可以改變結局天津大學泰達醫院 李青今天接診了一位家族性痛風患者,是位67歲的女士,13年前腳趾疼痛
  • 尿蛋白沒有降至正常,腎友還要換藥或加藥嗎?4種情況各不相同!
    周遜 腎內科主任腎病可有多種表現,其中最主要的表現就是尿蛋白升高,其它還包括水腫、血尿及高血壓等,嚴重者可表現為血肌酐與尿素氮升高及內生肌酐清除率或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等。腎病患者出現尿蛋白超標,治療的重點就是降蛋白。
  • 痛風急性發作怎麼處置?試試X形平衡法
    我曾多次根據本療法針灸為人治療腳扭傷及關節痛,均能快速止痛,恢復活動。按揉較痛,不如針灸來得簡單。一位老病人沈某,女,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右下膝蓋疼痛1天,下蹲則疼痛難耐,蹲下亦難以站起,需旁人攙扶方可,自覺膕窩處有包塊作脹。右小腿肚承山穴附近腫脹不適已多日。因是老病人,平素比較信任我,來診時要求針灸治療。
  • 治療股骨頭壞死 中西醫結合效果好
    著名骨傷病專家、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傷科主任李慧英提醒大家,中西醫結合治療股骨頭壞死、骨關節炎中前期最有優勢,不用手術;一旦到了後期,需要做關節置換手術,也不要因錯誤的認識而產生畏懼情緒,延誤治療,髖關節、膝關節置換手術在全世界範圍內已經開展了幾十年,是非常成熟的技術。她還強調,關節置換手術之後,如果能採用中醫的康複方法,關節功能、肌肉功能恢復更快、更好。
  • 27個腎病要查的指標,一文讓你成為半個腎病檢驗專家
    、普利/沙坦類藥物、列淨類藥物、GLP-1受體激動劑等進行治療。還可見於腎小管間質疾病,比如間質性腎炎、重金屬中毒、藥物性腎損害,不過這類腎病的尿蛋白不算很多,主要是肌酐升高。2.尿比重也就是尿液的稀釋程度,比重低,說明尿液較稀,一般是尿量大的情況。
  • 長期吃素也能降肌酐?腎友健康飲食需記住這6大要點!
    周遜 腎內科主任血肌酐(SCr)已經超標的腎病患者,不管是急性腎損傷(AKI)還是慢性腎功能不全(CRF),總想著如何降肌酐。通過抽血化驗出的血肌酐,一般指的是內生肌酐,它是人體肌肉代謝的產物。當患者的腎小球濾過功能減退時,血肌酐會升高。
  • 腎病感冒後到底要靜養還是吃感冒藥?醫生給出2點良心建議
    看似小感冒對身體的影響不大,但卻可能是加重腎病的誘因。之前就遇到過這類患者,感冒後沒有足夠重視,隨便吃了點感冒藥以為好了就不管了。結果隔天就出現了不舒服的症狀,噁心嘔吐甚至暈厥,來院後檢查發現血肌酐飆升到三百多,出現急性腎衰竭。腎病發生感冒後,究竟是靜養比較保險還是馬上吃藥對病情更好?
  • 【有腎說甚】第22期|腎病水腫,膏方有法
    郭阿霞,主治醫師,碩士研究生,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慢性腎炎、泌尿系感染、腎病症候群、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損害、慢性腎衰竭及尿毒症血液透析等泌尿系統疾病。 出診時間:周二下午 冬三月,此為閉藏,人體陽氣內斂,腎病門診,80%患者以水腫來診,到了冬季,人體陽氣不外達,水為陰邪,冬季好發,然膏方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