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小康的路上,咱村奮鬥著、收穫著、幸福著——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

2020-12-23 東北新聞網

  撫順傳媒網訊(記者蓋小雷)芬芳撲面的花兒、潺潺流淌的河水、古樸精美的木質小橋,構成一幅怡人畫面;太陽能路燈具有濃鬱的滿族特色,村路兩旁的紅櫻桃樹已經結果,文化廣場上三三兩兩的村民愜意地坐在石凳上享受美好時光,不遠處的河堤公園點綴著寧靜溫馨的鄉村。這就是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大蘇河鄉長沙村的村容村貌和村民們的幸福生活。

   「沒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了」

  7月10日,記者在長沙村採訪時看到,58歲的村民李春江正在自家的一處藥材種植地對藥材進行日常管理。李春江說:「西洋參是咱村發展的主要產業,去年開始,在紅河谷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的幫助下,我們又種植了一些小藥材。合作社的形式不但使我們自己的腰包鼓了起來,還幫助其他村民增加了收入。這幾年,村裡加大了美麗鄉村建設,我們村民都是幸福感十足。」

  李春江介紹,1984年自家開始種植中藥材,在山上種植了兩畝地人參。2003年響應國家號召,他們開始承包土地種植中藥材。村書記楊國江帶領大伙兒到周邊城市學習農田種植藥材技術,取得了寶貴的經驗。2008年,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紅河谷中藥材專業合作社成立,統一租地,分散管理,統一銷售,並開始對土壤進行改良。2015年,李春江貸了款,再加上積蓄,投入50餘萬元承包了50畝地,繼續種植中草藥。那年,長沙村種植西洋參已達到1000畝。

  2018年,到了西洋參收穫的時節,扣除貸款、人工、購買種子等所需的成本,李春江淨賺60餘萬元,其他種植西洋參的村民和李春江一樣,都嘗到了甜頭。「過去我們得自己找銷售渠道,加入合作社之後,合作社幫我們把藥材推廣到河北省等7個中草藥銷售點,幫我們解決了後顧之憂。」李春江說。

  說起如今的幸福生活,李春江笑著娓娓道來:「我和老伴還有兩個孩子,過去四口人在80多平方米的房子裡生活。加入合作社後,我們賺到了錢,擴大了房子面積。現在,不但兩個孩子有獨立的房間,我家還換了車,廁所由室外改成了室內,購買了超薄數位電視,安裝了網絡。過去洗澡要去河道,生活條件改善後,我們家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而且,不但我們家的腰包鼓了起來,我們還通過種植藥材,幫助10餘位鄉親增加了收入。」

  去年,不少村民家的西洋參受凍害影響,無法生長。為了幫村民減少損失,合作社帶著大家到外地取經,引進了其它藥材,種植了龍膽草、白鮮皮、細辛等。「合作社處處都為我們著想,我們心裡是暖的,也是幸福的。」李春江說。

  炎熱的夏天管理藥材雖然辛苦,但是有奔頭,李春江和老伴幹勁兒十足,而且,村容村貌越來越好,讓他們的閒暇時光很是愜意。每天清晨,李春江和老伴一起到房後的小園子打理種植的辣椒、玉米、芸豆等。每天晚飯後,兩人就到村裡修建的河堤公園或文化廣場遛彎。「不再像過去那樣為溫飽發愁,每天管理藥材,累了,侍弄侍弄小園子,到河堤公園散散步,到文化廣場跟鄉親們一起休閒娛樂,沒有什麼比這更幸福的了。」

   「現在每天的生活都是幸福的」

  長沙村黨支部切實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不斷強化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緊緊把黨員組織起來、把群眾凝聚起來,因地制宜地調結構、興產業,抓發展、惠民生,幸福美麗新農村雛形已經顯現。

  今年47歲的葛岱榮是長沙村文化廣場的「常客」。每天晚飯後,她都會和村裡的姐妹們來到廣場扭秧歌、跳廣場舞。「現在每天的生活都是幸福的,每天的心情都是美美的。家庭收入提高了,居住環境改善了,閒暇時間的文化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了。」葛岱榮說。在與葛岱榮交流時,記者得知,她家種植西洋參已有20多年。加入紅河谷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前,由於不懂種植技術等原因,產量一直無法提高。加入合作社後,不但擴大了種植面積,學習了種植技術,還增加了收入。

  「再忙,也願意在村裡走走,環境好,人好。」葛岱榮說。幾年來,村裡積極開展「千村美麗、萬村整潔」工作。過去,村裡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班子通過向上爭取資金和自籌資金的方式,完成道路硬化4700餘延長米。村裡過去只有40多盞路燈,滿足不了村民晚間出行照明需要。這幾年,修建了300多盞具有中國元素和滿族特色的太陽能路燈。

  葛岱榮帶記者來到了距村部不遠的文化廣場。「這裡原來是廁所、柴火垛,由於衛生環境不好,我們都不在這停留。這幾年,村裡修建了這處8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每年村裡都要在這舉行幾次大型文藝演出,為我們提供了展示的舞臺。」沿著文化廣場的小路來到僅一橋之隔的河堤公園,葛岱榮向記者介紹,這裡佔地100畝左右,種植了6000多棵李子、毛櫻桃、山裡紅等果樹,還有小藥材。每到果樹開花和結果的季節,都有不少遊客慕名而來,賞花、採摘。

  「宜居宜遊、美麗幸福長沙小山村」是長沙村黨支部接下來的工作目標。今年,他們計劃將六間老宅改造成民宿,打造美食一條街,同時通過開設油坊、煎餅坊、酒坊等方式,進一步做好鄉村遊。

  小康路上有奔頭,幸福生活有品頭,鄉村振興有看頭——這是記者在長沙村採訪最大的感觸。相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個宜居宜遊、美麗幸福的長沙小山村將呈現在大家眼前。

相關焦點

  • 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歷史文化誦讀
    在3932.96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管轄9鎮5鄉,共188個行政村,擁有29個民族33萬6169的人民。201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地區生產總值(GDP)達94萬0296元。清原滿族自治縣隸屬於遼寧省撫順市,地處遼寧省東部山區,與吉林省梅河口市接壤,是遼寧省的東大門,屬於兩省四市七縣交界地帶,東與吉林省東豐縣、梅河口市、柳河縣毗鄰,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撫順縣、鐵嶺縣交界,北與西豐縣、開原市相連。
  • 遼寧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貴賓被查
    原標題:清原滿族自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貴賓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據撫順市紀委監委消息:清原滿族自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貴賓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示範街示範店——撫順又有大動作 事關餐飲質量安全
    8月2日,記者從撫順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至今年11月,撫順擬推出命名一批2020年度遼寧省餐飲質量安全示範街、示範店。 投訴舉報電話:12315 撫順市擬創建 餐飲質量安全示範街名單(7條) 撫順縣石文街 清原滿族自治縣站東街
  • 2020遼寧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教育系統所屬事業單位招聘公告【招50...
    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招聘對象符合報考基本條件和招聘崗位具體資格條件的各類高等院校畢業生及社會在職、非在職人員,清原滿族自治縣教育系統在編在崗人員不得報考。應屆畢業博士研究生(非在職)年齡不超過40周歲以下(1979年7月17日及以後出生);(六)崗位所需要的其他條件,詳見《2020年清原滿族自治縣教育系統所屬事業單位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崗位信息表》(附件1)。
  • 省餐飲質量安全示範創建:撫順51家單位上榜 公示接受監督
    省餐飲質量安全示範創建:撫順51家單位上榜 公示接受監督 (餐飲部) 撫順富力萬達嘉華酒店 撫順市新撫區幼兒園 撫順市新撫區民主小學食堂 國家電投集團東北電力公司撫順撫電能源分公司 國網撫順供電公司機關食堂 撫順市新撫區劉一鍋火鍋萬達店
  • 撫順清原大孤家鎮5個貧困村全部銷號
    撫順清原滿族自治縣大孤家鎮黨委將基層黨組織建設與脫貧攻堅相結合,注重抓隊伍、聚合力,推動扶貧工作取得實效。截至目前,5個貧困村全部銷號。用好駐村幫扶隊伍。
  • 遼寧清原:營商環境最後一公裡的「軟梗阻」
    創造出「旅遊扶貧聚合體」模式的紅河漂流期待著進一步轉型發展,楊德全希望紅河漂流能帶動更多清原縣人致富奔小康。但是近年來企業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難,企業家所面臨的一系列打擊、都讓楊德全感到身心俱疲。 問題其實很簡單,楊德全希望清原縣政府能兌現招商引資承諾,能執行縣長辦公會議通過的審計結論。
  • 來撫順吃啥?買啥?看這裡
    ……來,這篇推送帶您吃遍地道的撫順美食,順便說說撫順有哪些特產值得帶走。 吃遍撫順 十大特色美食 清原亂炒 清原滿族自治縣最具特色的小吃,千子、小幹腸、實蛋等食材用辣椒、麻椒等炒制而成。
  • 撫順清原53個貧困村「摘帽」
    原標題:清原53個貧困村「摘帽」 近年來,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創建「黨支部+產業合作社」或「新興經濟體+黨員+貧困戶」為主體的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模式,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高貧困戶收入,目前,全縣53個貧困村摘掉「貧困帽」。
  • 撫順為什麼淪為四線城市?
    撫順,這座城市大家不陌生,它是東北地區有名的工業城市;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曾經比現在的江浙沿海城市還富裕,還風光。撫順因煤而興,曾被譽為「煤都」。 僅建國以後就為國家貢獻煤炭10億噸。時過境遷,現在的撫順只是一座沒落的四線城市。撫順為什麼淪為四線城市?撫順,是遼寧省下轄地級市,與省會瀋陽相鄰。撫順市下轄:新撫區、望花區、東洲區、順城區、清原滿族自治縣、新賓滿族自治縣、撫順縣。全市面積11271平方公裡,全市總人口219萬。
  • 撫順清原抽水蓄能電站工程進展順利
    連日來,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正在建設中的清原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現場,只見數十臺挖掘設備正在緊張地忙碌著。
  • 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 題:攜手奮鬥奔小康——2020,吹響決勝全面小康的號角  開欄的話:「民亦勞止,汔可小康。」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為之奮鬥的夢想終將成真。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
  • 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郭連傑犯盜竊罪案警示錄(轉載)
    被告人郭連傑,男,19**年**月**日出生,滿族,小學文化,無職業,住遼寧省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2013年因犯盜竊罪被撫順市新撫區人民法院判處拘役四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6000元;2018年2月因犯盜竊罪被撫順市新撫區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4000元,2018年4月7日刑滿釋放。
  • 視點|禮讚小康 唱響《在收穫的田野上》
    1月13日,由北京市文聯、北京音樂家協會、天津音樂家協會、河北省音樂家協會和山東省音樂家協會共同主辦的《在收穫的田野上》——京津冀魯禮讚小康原創作品音樂會,在中山音樂堂唱響。
  • 蔬菜大棚撐起鄉親們的小康夢——探訪省法院駐豐寧滿族自治縣辛營...
    立秋以後,豐寧滿族自治縣已經明顯進入了秋季,氣溫轉涼,草葉樹葉漸漸變黃,田裡地裡的莊稼即將進入收穫季節。辛營村的蔬菜大棚裡卻是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一根根豆角、一株株辣椒、一串串小西紅柿掛滿枝頭,有的村民忙碌著摘下沉甸甸的蔬菜,有的一包一包稱重,有的忙著搬運……村民們收穫了豐收,也收穫了走向小康之路的信心。
  • |長白山|新賓滿族自治縣|瀋陽|沈白高鐵|長白山...
    10月16日瀋陽至白河高速鐵路(以下簡稱沈白高鐵)項目遼寧省境內控制工程先期建設在新賓滿族自治縣正式開工沈白高鐵位於遼寧省東部和吉林省南部沿線經過瀋陽市、瀋撫新區、撫順市、通化市、白山市、延邊自治州、長白山管委會等7個地市級行政區線路起自瀋陽北站終至在建敦白鐵路長白山站新建線路428.2公裡設瀋陽北、撫順北、東韓家、新賓、
  •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綠色奇蹟塞罕壩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趙狄娜如今的圍場,「苗木長起來、錢袋鼓起來」成為現實。以塞罕壩林場百萬畝森林為代表的「綠水青山」,已經成為當地農民的「綠色銀行」。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歷史上森林茂密,水草豐沛,但新中國成立前已經退化為高原荒丘。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同志發出了「綠化祖國」的偉大號召,經林業部牽頭,於1962年正式組建塞罕壩林場,近400名林場創業者毅然來到塞北高原。
  • 旅遊指南請拿好|丹東|寬甸滿族自治縣|旅遊景區|...
    營業時間:7:00-17:00地址: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鎮河口桃源下河口村綿延5000米的沿江山坡上,分布著多達萬畝、幾十萬株燕紅桃樹,春秋兩季的桃林,不但成為鴨綠江河口的一大景觀,燕紅桃也成為下河口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桃花盛開的河口,也變成了人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桃花依舊笑春風,萬畝桃源別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