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文功武治完全不輸劉邦和漢武帝,為何存在感卻不高?

2020-11-19 煮酒君

說起我國古代的著名帝王,相信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會有統一六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痛擊匈奴的進取之君漢武帝,或是締造貞觀之治的唐太宗等等。

其實,在兩漢相交之際,重新復興漢朝的光武帝劉秀並不比他們差,甚至在一些方面還要更加出色,但卻長久以來經常被人們忽視。那麼,劉秀明明文武雙全、德才兼備,為什麼卻好像存在感不高呢?

筆者認為,其實主要有三個原因。

首先,正是因為劉秀的形象太過完美,所以反而缺乏話題性。

上文我們說到的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都在歷史上留下了鼎鼎大名,可是他們也都有著自己為人詬病的地方。舉例來說,秦始皇勞民傷財,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建造長城、尋找仙藥;漢武帝窮兵黷武,在位期間大肆徵戰,另外,他還打壓思想自由,用儒家思想固化階級觀念;最後,唐太宗更是"黑料"眾多,他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逼父奪得皇位,還有著篡改史書的舉動,這些都讓他們富有爭議。

相比之下,光武帝出身貧寒,卻好學上進,因為曾經受過苦,他深知百姓的需求,於是頒布了許多讓人民真正受益的法令。除了愛民如子外,對待大臣劉秀也是十分尊敬和仁慈,這幫助他得到了朝野內外的一致愛戴。外交上,劉秀以和為貴,靠強盛的國力提高威懾力,從而不費一兵一卒就贏得四方國家的尊重。甚至,在許多明君都沒能處理好的感情方面,劉秀都做了很好的榜樣。他對結髮妻子陰麗華寵愛有加,以至於後宮妃嬪史書記載的只有三人,且真正得寵的則僅她一人。

對於一個沒有什麼黑點的皇帝,人們的評價絕大多數都會是正面的,而這就導致很少有人為之爭論,沒有爭論,漸漸的就連提起劉秀的人都會很少。漢武帝、唐太宗之所以有名,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人爭論他們的功過是非,將他們的生平事跡一一陳述,對他們的所作所為反覆強調。

相比之下,劉秀正是缺少這樣的話題性。

原因之二,便是劉秀所處的西漢末年存在感本就不高。

秦始皇身處戰國末年,當時七雄爭霸。合縱連橫精彩紛呈;漢武帝時漢匈交戰,衛青、霍去病等英雄人物非常活躍;唐太宗隋末起兵,與竇建德、王世充、李密等人爭天下。和這些歷史時期相比,西漢末年的知名度要低很多,而導致這一點的最主要因素,筆者認為是傳播手段。

對於古代平民來說,接觸歷史並不容易,因為以他們的文化水平和經濟能力,讓他們直接去看史書是不現實的。因此,許許多多的小說、評書和戲劇出現了。對於戰國末年的歷史,馮夢龍寫有《東周列國志》,而漢匈交戰的故事則被蔡東藩的《前漢演義》記錄。

至於隋朝末年的故事,那成書於康熙年間的《隋唐演義》可以說是各版本評書小說的集大成者。

上述的這些歷史時期都是藉助了通俗文學作品和民間的傳說、被老百姓喜愛的故事等等才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並逐漸被人們廣泛知曉。相比之下,西漢末年的故事很少見於評書或戲劇,因此要遠遜於其它時期。人們大多能輕鬆說出戰國末年的王翦、李牧,漢武帝時的衛青、霍去病,隋末的尉遲恭、秦瓊等著名人物,但劉秀身邊的鄧禹、馮異等人知名度卻要低很多。同樣的,劉秀也是受到了這一因素的影響,才會存在感低下。

最後,劉秀缺乏真正意義上的開創性。秦始皇掃清六合建立我國第一個封建大一統王朝、漢高祖劉邦推翻秦朝建立西漢、唐太宗李世民與高祖李淵平定隋末亂世建立唐朝,包括後來朱元璋發動起義推翻蒙元統治重建漢人王朝等等,都是對當時局勢的大洗牌,並且他們都進行了許多堪稱劃時代的改革。

相比之下,劉秀缺乏真正的大動作,他從王莽手中奪回漢朝政權,就趕緊恢復了當年的各項制度,並且與歷代開國之君都會趁機打壓的豪強保持和諧共處來換取他們的擁護。

比起開拓者、創新者,劉秀更像是祖宗規矩的捍衛者,他建立的東漢王朝並沒有帶來太多新的元素,且對該解決的社會問題選擇了用曖昧的態度搪塞。

作為開國君主,劉秀進行的創造性改革太少太少,不夠銳意進取,缺乏對社會的改造,這是他存在感較低的第三個重要原因。

相關焦點

  • 漢武帝劉徹和光武帝劉秀是什麼關係?劉秀是漢武帝的後代嗎?
    漢武帝劉徹和光武帝劉秀都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兩人雖然都是漢朝的皇帝,但卻生活在不同時期,一個是西漢的皇帝,一個是東漢的皇帝,那麼,這兩位皇帝之間有沒有什麼關係呢?當初,漢高祖劉邦在秦末紛爭中尤其是在與項羽的爭奪戰中最終笑到了最後,建立了劉漢王朝。但劉邦怎麼也沒有想到,將漢王朝截為兩段的不是他死前忌憚的呂雉,而是另一個女子,即王政君。
  • 《沁園春·雪》中有漢武帝,為何沒提到漢高祖劉邦?
    《沁園春·雪》中有漢武帝,為何沒提到漢高祖劉邦? 毛澤東是我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在青年時期曾說:吾人攬史時,恆讚嘆戰國之時,劉項相爭之時,漢武與匈奴競爭之時,三國競爭之時,世態百變,人才輩出,令人喜讀。
  • 漢朝皇帝哪幾個有廟號的,為何漢景帝治國有功績,卻沒有廟號
    整個漢朝包括西漢和東漢,共有24位皇帝,其中有廟號的皇帝只有7位,分別是: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廟號:太祖。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武帝孝武皇帝劉徹,廟號:世宗。劉秀是東漢開國皇帝,功績自然不必說,所以也有廟號。漢明帝孝明皇帝劉莊,廟號:顯宗。明章之治的開創者,重新開通西域都護府。漢章帝孝章皇帝劉炟,廟號:肅宗。明章之治的繼承者,東漢歷史上最後一位明君。
  • 歷史解密:劉秀稱帝後,沒有亂殺一位西漢宗室,但他的手段比漢武帝還要高明
    不過劉秀對待這些宗室的做法,或許比漢武帝的「推恩令」還要合乎時宜。「位面之子」的發家史劉秀出生於公元前五年,若按血統劃分,劉秀是漢高祖劉邦九世孫,其先祖乃長沙真定王劉發。西漢末年,劉秀這一輩早已家道中落,雖不至於「織席販履」,卻也早非名門世家。青年時的劉秀與大哥劉縯相交匪淺,又恰逢王莽篡漢奪權,大部分西漢宗室皆貶為平民。
  • 劉秀不殺功臣也沒出問題,那麼朱元璋為什麼不學他,反而學劉邦?
    開國皇帝和開國功臣,這是一對天生的矛盾嗎?打江山的時候,可以同甘共苦,一損俱損。然而等到打下了江山這些功臣突然發現,自己以往信任和崇拜的大哥變了,稍有不慎,就會翻臉了。 西漢的劉邦選擇了趕盡殺絕,對這些老兄弟下了死手。
  • 為何光武帝劉秀很少被提及,現在大部分歷史書基本都沒有他呢?
    劉秀的皇室後代身份,加上聯姻豪強,承諾分配豪強權利,以最快的時間和最簡單的方式,完成了豪強們最想做的事情——推翻王莽的改革和統治。但是豪強權利過大,遺禍子孫。像光武帝劉秀和大將衛青這樣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人實屬難得。但在當今浮誇的社會,一些人為了凸現自己,就用更加浮誇的態度和卑微的手段製造事端來尋求認同感、存在感和實現自我價值。
  • 漢二祖優劣論:從四個方面看劉邦、劉秀的不同
    >最後要說的就是劉邦有流氓習氣,從他經常箕踞、罵人以及常常佔人便宜,自稱「乃公」等地方都可以看出來,劉邦的草莽氣息其實有雙面性作用,一方面可以不拘小節,不被禮節束縛,和一些中下層打成一片,另一方面也會傷人尊嚴,導致一些人背叛,如魏王豹就說受不了辱罵逃走了。
  • 漢武帝為何賣官鬻爵?糟糕的經濟政策,成就了漢武帝的偉業
    其實這真的存在於歷史記載中。這就要從西漢初年一場戰爭說起,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後,面對北方的匈奴侵擾。劉邦決定御駕親徵,帶領久經戰陣的漢軍將士們出徵匈奴。漢軍求功心切,在白登地區,陷入匈奴大軍的包圍圈中。
  • 劉秀,能當皇帝,多虧娶了兩個好老婆!
    老劉家出了挺多人才的尤其善於給歷史貢獻布衣天子劉邦算第一代人才劉徹和劉秀則可以算的上是大漢國際學校優秀人才畢業生代表雖然論國際咖位,劉秀比不上劉邦和劉徹有名——他既沒像劉邦那樣兔死狗烹殺大將也沒像漢武帝那樣開疆闢土幹匈奴
  • 漢武帝和漢光武帝,都有一個「武」字,他們是什麼關係?
    比如周武王姬發,滅殷商建周王朝,漢武帝劉徹,拓地千裡、揚我國威,光武帝劉秀,憑自己超凡能力擊敗叛軍流寇,建立東漢,魏武帝曹操,橫掃三國,奠定魏國建政的基礎,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漢武帝劉徹劇照今天主要說說漢武帝和漢光武帝的事,漢武帝自不用說,他在位期間,他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徵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所以劉徹被稱為漢武帝。
  • 古代皇帝總愛醜化對手,為何項羽的形象卻高過劉邦?背後真相曝光
    大家在看史書時,經常會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絕大部分開國皇帝的對手,其形象都比較差勁,至少和開國皇帝相比,都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甚至而言,許多開國的對手,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大反派的醜惡形象。然而,在這一系列的反派之中,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最大的對手項羽,他的形象卻明顯要比劉邦更好,以至於很多人在讀這段歷史中,總不免為項羽感到可惜,甚至很多人直接痛罵劉邦是一個走了狗屎運的小流氓!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劉邦也好,西漢的歷代皇帝們,他們為何沒有去醜化項羽?又或者,他們為何不把劉邦的形象寫得高大上一點呢?要知道,他們可是有這個能力的!
  • 西漢從劉邦開始就不敢打匈奴,怎麼到漢武帝就敢打了?
    劉邦建立西漢後,常常受到匈奴來犯,為了消除邊疆隱患,劉邦下令出兵徵戰匈奴。誰料,被匈奴打的潰不成軍。劉邦再也不敢打了,之後繼位的漢文帝、漢景帝也都不敢出兵打匈奴,可怎麼到了漢武帝時期,就敢打了? 自此以後,劉邦就再也不敢打匈奴了,還常常送去美女和錢財以求和平。
  • 劉秀:能做皇帝多虧娶了兩個好老婆!
    雖然論國際咖位,劉秀比不上劉邦和劉徹有名——他既沒像劉邦那樣兔死狗烹殺大將也沒像漢武帝那樣開疆闢土幹匈奴甚至沒有比後來的賣鞋匠劉備出名但在江湖野榜上劉秀的熱度是一度要直接PK自己的老祖宗劉邦的劉邦能坐定天下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因為知人善任,有一幫經世致用的良將
  • 司馬遷是劉邦的「高級黑」,被漢武帝發現後,漢武帝:加官進爵
    司馬遷家境不錯,二十多歲就開始遊山玩水,我們旅遊是玩景區和吃美食,他不一樣。 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所以這就是《史記》成就這麼高的原因。
  • 東漢光武帝劉秀,定要承襲「漢」號的真正原因!
    ,但他的皇位不是繼承的,如果按照親親疏疏的皇室繼承法則,西漢的帝位,別說八桿子打不著劉秀,一百八十桿子也打不著他!為此,大才子曹植才慨嘆:「漢之二祖(高祖劉邦、世祖劉秀),俱起於布衣!」後世所謂的東漢、西漢之分,是因為劉邦所建立的漢朝都城在偏西的長安,所以稱為「西漢」,而劉秀建立的漢朝都城相對來講在偏東洛陽,所以稱為「東漢」。
  • 西漢皇帝列表及簡介,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武帝劉徹
    相較來說兩漢裡西漢的諸位皇帝要比東漢知名度高一些,畢竟開創性的東西更多。比如開朝皇帝劉邦,單說此人能成為皇帝,在當時就已經是開天闢地性的了,因此在此之前的夏商周乃至秦,都是出身、血統大於一切的。雖說劉邦不像朱元璋那樣以乞丐為起點,但畢竟朱元璋晚太多了,南北朝以後世族的傳承就已經不再是主流了,所以這樣看起來一個亭長能當上皇帝,開創性已然很足。
  • 毛主席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但是有三個缺點
    毛主席一生熟讀史書,那麼他對漢武帝是如何評價的呢?1957年的一天,毛主席在與《人民日報》負責人吳冷西談話時說:「高祖之後,史家譽為文景之治,其實,文、景二帝乃守舊之君、無能之輩,所謂『蕭規曹隨』,沒有什麼可稱道的。倒是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 影視劇頻頻露面的宋仁宗,為何存在感不高
    上面這些耳熟能詳的影視劇,大家認識了包青天,認識了穆桂英,甚至對公孫策、展昭、龐太師、八賢王等個性鮮明的配角印象深刻,而皇帝宋仁宗,在這裡面都只是一個協調關係的人物,沒有多少存在感。很多人都會覺得穆桂英、公孫策是真實歷史人物,這就是影視文化的力量,至於那些沒有被渲染的真實人物,沒多少人關心。
  • 赤眉軍和綠林軍先後登臺唱戲,劉秀也站到了舞臺之上!
    這時候呂母去世了,她的大部分人馬就投靠了樊崇,樊崇得到了鼓勵,他就帶領赤眉軍侵入東海郡,然後又和朝廷的軍隊幹起來了,結果敗了,損失了幾千人。赤眉軍不虛榮知進退,就離開了東海,轉而攻打那些好欺負的地方。一番周折之後,就到了蒲陽。這時候已經是公元23年了,樊崇得到了一個消息,同樣起義的兄弟單位立了一個皇帝更始帝,還哥們是劉邦的嫡親子孫,根正苗紅。
  • 朱鮪殺害劉秀的哥哥,又差點斷送劉秀的帝王夢,為何最後能善終
    劉玄登基後,朱鮪和李軼作為劉玄的心腹,認為劉縯的威脅太大,多次設計謀害劉縯。劉縯死後,朱鮪和李軼又多次建議劉玄斬草除根,加害劉秀。劉秀都不敢給劉縯戴孝,他一邊向劉玄表忠心,一邊在劉縯喪期迎娶陰麗華,表示與哥哥一刀兩斷,這才騙過了劉玄。劉秀謀求出巡河北時,朱鮪堅決反對,他始終認為對劉秀不能放鬆警惕。怎奈劉秀做足了功課,替他說話的都是重量級人物,朱鮪反對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