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雪》中有漢武帝,為何沒提到漢高祖劉邦?

2020-11-19 騰訊網

《沁園春·雪》中有漢武帝,為何沒提到漢高祖劉邦?

毛澤東是我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在青年時期曾說:吾人攬史時,恆讚嘆戰國之時,劉項相爭之時,漢武與匈奴競爭之時,三國競爭之時,世態百變,人才輩出,令人喜讀。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澤東在不同的時期,對漢高祖和漢武帝都曾經作過評價。比較而言,他對漢高祖劉邦的評價可能還要更高一點。

他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為何漢武帝會出現在他的名篇中呢?

這主要是因為,《沁園春·雪》創作的特定歷史時期,是在十四年抗戰期間。而漢武帝的歷史功績主要體現在抵禦外敵。

漢武帝雖然在晚年有一定的缺點,但他開疆拓土,使漢朝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他「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抗擊匈奴、敢於開拓進取、奠定了民族統一的基礎,其歷史功績令人嚮往。

長遠來看,漢武帝比漢高祖更厲害。漢高祖的人才多,但飛鳥盡,良弓藏,劉邦在當皇帝後大開殺戒,與朱元璋相似,漢武帝的貢獻卻更大。

而在漢武帝之前的文景二帝,毛澤東認為他們只知道守成,「沒有什麼可稱道的」。

另外,作為詩詞來講,講究意境和文字美,讀起來既要押韻又要朗朗上口。詞中的「秦皇漢武」,如果換成「秦皇漢高」,就明顯會使人感到讀起來不那麼順暢,比較拗口。所以這裡取秦皇漢武更好。

相關焦點

  • 漢高祖劉邦年輕時沒少麻煩大嫂一家,為何發跡後卻不待見她們?
    漢高祖劉邦年輕時沒少麻煩大嫂一家,為何發跡後卻不待見她們?漢帝國的創建者,漢高祖劉邦生於公元前256年,他的出生地,是屬於楚國的沛縣豐邑中陽裡,也就是現在的江蘇省豐縣一帶。劉邦本名劉季,出生於一個富裕的下層平民家庭。他的父親被稱為劉太公,母親被稱為劉媼。
  • 稱呼劉邦為「漢高祖」居然是錯誤的?「太祖」、「高祖」廟號辨
    也許很多人都會說:這有什麼難的啊?三歲的小孩都會!不就是「漢高祖」嗎?如果我說你的回答是錯誤的,你信嗎?嗯,肯定很多人不信!為什麼?因為我們從小到大,老師、同學、家長、專家、影視……幾乎所有人都說的是「漢高祖」!難道大家都錯了???也許學識淵博的讀者會引經據典的說:「漢高祖」這一稱謂怎麼會錯呢?
  • 為什麼有人說漢高祖劉邦是無賴?
    漢高祖劉邦,出身底層,年輕時候遊手好閒,所以有無賴之名。 元曲《哨遍·高祖還鄉》這樣寫:"你身須姓劉,你妻須姓呂,把你兩家兒根腳從頭數:你本身做亭長耽幾杯酒,你丈人教村學讀幾卷書。曾在俺莊東住,也曾與我餵牛切草,拽壩扶鋤。……少我的錢差發內旋撥還,欠我的粟稅糧中私準除。
  • 西漢皇帝列表及簡介,從漢高祖劉邦到漢武帝劉徹
    比如開朝皇帝劉邦,單說此人能成為皇帝,在當時就已經是開天闢地性的了,因此在此之前的夏商周乃至秦,都是出身、血統大於一切的。雖說劉邦不像朱元璋那樣以乞丐為起點,但畢竟朱元璋晚太多了,南北朝以後世族的傳承就已經不再是主流了,所以這樣看起來一個亭長能當上皇帝,開創性已然很足。
  • 漢武帝和漢光武帝,都有一個「武」字,他們是什麼關係?
    漢武帝劉徹劇照今天主要說說漢武帝和漢光武帝的事,漢武帝自不用說,他在位期間,他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徵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範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所以劉徹被稱為漢武帝。
  • 漢高祖劉邦封自己討厭的人為王侯,以安眾大臣的心
    當我們的漢高祖劉邦得了天下以後,就開始封賞,其中的二十多名最大的功臣,首先得到了封賞,大臣都開始認為自己有功,就感覺高高在上,每日每夜的互相爭吵,就害怕當漢高祖劉邦封賞的時候,論功不平,對自己的賞賜不公平。雖然大臣之間議論紛紛,是始終沒有一個好的決定。
  • 《沁園春.雪》中為什麼沒有提及明祖和清祖
    歷史如過眼雲煙,正如毛主席詞尾所說的那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裡面不僅提到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還提到了草原天子成吉思汗,但是明清兩代皇帝卻隻字未提,分析下來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明清兩祖和前朝皇帝的文化區別
  • 漢高祖劉邦的一生之恥,隱藏在一幅畫中的歷史真相
    已而有身,遂產高祖」。就是說劉邦是母親與龍交合後生下的。又雲劉邦「隆準而龍顏」,常有人發現他「其上有龍」,連呂后呂雉都說他「所居上常有雲氣」。——漢太祖高皇帝劉邦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和漢初名將韓信同名,遂史稱韓王信)在匈奴圍城和屢次求和被朝廷懷疑的雙重壓力下叛國起兵,與匈奴約定共同攻漢,以馬邑之地請降。隨後,韓王信與匈奴揮師南下,入雁門關,克太原郡,聲威甚大。面對韓王信的反叛,匈奴的進逼,劉邦震怒,在第二年親率三十二萬大軍,討伐韓王信,韓王信不敵漢軍,大軍潰敗,遂投奔至匈奴王冒頓。
  • 司馬遷是劉邦的「高級黑」,被漢武帝發現後,漢武帝:加官進爵
    男人有一個寶貝,用於傳宗接代,這是男人最基本的雄性特徵。現在特徵沒了,司馬遷出門還得遭受他人的鄙視和非議,這麼活著實在沒啥意思。 不過在史記裡,漢武帝的曾祖劉邦的形象可就沒那麼好了。
  • 毛主席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但是有三個缺點
    毛主席一生熟讀史書,那麼他對漢武帝是如何評價的呢?1957年的一天,毛主席在與《人民日報》負責人吳冷西談話時說:「高祖之後,史家譽為文景之治,其實,文、景二帝乃守舊之君、無能之輩,所謂『蕭規曹隨』,沒有什麼可稱道的。倒是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 誰敢跟高祖劉邦隨便開玩笑?
    漢汾陰侯周昌,就是這麼一個奇人。高祖劉邦的滿朝文武,包括蕭、張、曹、陳,無人敢跟天子玩笑,唯獨這個官位不高的周昌,葷的素的都敢跟劉邦來。關鍵是,面對這麼個放肆的傢伙,劉邦不僅不生氣,還總是忍俊不禁地喜歡他。周昌最大膽的一次舉動,是竟然在劉邦與愛妃龍榻上正親熱時,愣闖寢宮,打斷聖上的床頭好事。
  • 識時務者為俊傑——漢高祖劉邦的漢代流行話語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隙。」鴻門宴解讀:公元前206年,劉邦在鴻門宴上,對項羽誠懇地說:「我和您合力攻打秦,您在黃河以北作戰,我在黃河以南作戰,然而我沒想到自己能夠先進入關中攻破秦,能夠再次在這裡見到您。現在有小人的言辭,讓我和您有間隙。」
  • 漢高祖劉邦最寵愛的小老婆戚夫人死得有多慘?
    戚夫人,山東定陶人,漢高祖劉邦的寵妃,她出生在比較卑賤的貧奴之家,十六歲時,因美貌被打了敗仗逃至定陶的劉邦發現,進而得寵。關於戚夫人的死,在《史記呂太后本紀》中有明確的記載: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可謂慘不忍睹!  戚夫人之所以能得到劉邦的寵愛,除了其秀色可餐的相貌以外,多才多藝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 漢朝二十八帝,若在九泉下共聚一堂,漢高祖劉邦最想抽誰一巴掌?
    西漢十四帝:漢高祖劉邦→漢惠帝劉盈→漢前少帝劉恭→漢後少帝劉弘→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廢帝劉賀→漢昭帝劉弗陵→漢宣帝劉詢→漢元帝劉奭→漢成帝劉驁→漢哀帝劉欣→漢平帝劉衎;東漢十四帝:漢光武帝劉秀→漢明帝劉莊→漢章帝劉炟→漢和帝劉肇→漢殤帝劉隆→漢安帝劉祜→劉懿→漢順帝劉保→漢衝帝劉炳→漢質帝劉纘→漢桓帝劉志
  • 漢武帝為何賣官鬻爵?糟糕的經濟政策,成就了漢武帝的偉業
    其實這真的存在於歷史記載中。這就要從西漢初年一場戰爭說起,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後,面對北方的匈奴侵擾。劉邦決定御駕親徵,帶領久經戰陣的漢軍將士們出徵匈奴。漢軍求功心切,在白登地區,陷入匈奴大軍的包圍圈中。
  • 漢高祖劉邦為什麼不殺謀聖張良!
    張良是一個大謀士,為劉邦立下蓋世奇功,此人神機妙算,謀略過人,被稱為「西漢三傑」之一。 按理說功高震主,張良又不是劉邦的故人,為何劉邦對張良如此放心,不忍心下手呢? 另外劉邦的老婆呂雉也很信任張良。那麼劉邦夫婦為何不殺張良?
  • 「名人百科」漢高祖劉邦——十五個成語、十二項第一無人能及
    賞析:漢高祖劉邦起初十分厭惡儒生,認為他們沒有真才實學,不會變通。凡是戴著儒冠來求見的,他往往解下其人的儒冠,在其中「溲溺」(解小便)。宋王禹《四皓廟》:「秦皇焚舊典,漢祖溺儒冠。」亦作「溺冠」。清唐孫華《記裡中事》詩:「書牘人方尊獄吏,溺冠世久厭儒生。」
  • 漢高祖劉邦分封的八個異姓諸侯王,結局都怎樣?
    漢高祖劉邦在漢初一共分封了8個異姓諸侯王,他們分別是:燕王臧荼、韓王信、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盧綰、趙王張驁和長沙王吳芮。我們都知道:漢朝後來是「非劉姓不王」,那麼這些異姓王結局都如何呢?今天我按他們出事的先後順序為大家一一講述。
  • 漢高祖劉邦,駕崩之後,他的8個兒子,都是什麼下場?
    說起帝王之家的興衰,不得不提漢高祖劉邦,他一共有八個兒子,劉邦開國為帝,將八子分封為王,卻不曾想一個個都慘死。呂后怎樣對待劉邦的幾個兒子1、死時最小的劉如意。只可惜,有一天他起早運動,沒捨得叫醒弟弟,結果回來時,就發現劉如意已經七竅流血而死。大家都知道,劉如意是劉邦在世時最喜歡的一個兒子,他的母親戚夫人也是劉邦最寵愛的女人。在劉邦死前,戚夫人、劉如意和呂后已經從後宮的爭寵變成了政敵。因為劉邦是有意讓劉如意即位的。
  • 韓嫣為何能成為漢武帝的男寵,難道是因為他很漂亮嗎
    在漢朝有很多非常著名的皇帝,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曾為漢代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漢武帝就是其中之一。在國力強盛的大漢王朝,幾乎每一位皇帝都曾有自己的男寵,漢武帝也不例外。在《史記》中,司馬遷曾特意為這一類人留出了一塊空地,來記錄他們的故事,正是我們現在熟知的「佞幸列傳」,那麼漢武帝的男寵是誰呢?他們之間又有怎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