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雪》中有漢武帝,為何沒提到漢高祖劉邦?
毛澤東是我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他在青年時期曾說:吾人攬史時,恆讚嘆戰國之時,劉項相爭之時,漢武與匈奴競爭之時,三國競爭之時,世態百變,人才輩出,令人喜讀。
沁園春·雪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採;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澤東在不同的時期,對漢高祖和漢武帝都曾經作過評價。比較而言,他對漢高祖劉邦的評價可能還要更高一點。
他評價:「漢武帝雄才大略,開拓劉邦的業績,晚年自知奢侈、黷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詔,不失為鼎盛之世。」
「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的政治家」。
為何漢武帝會出現在他的名篇中呢?
這主要是因為,《沁園春·雪》創作的特定歷史時期,是在十四年抗戰期間。而漢武帝的歷史功績主要體現在抵禦外敵。
漢武帝雖然在晚年有一定的缺點,但他開疆拓土,使漢朝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他「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抗擊匈奴、敢於開拓進取、奠定了民族統一的基礎,其歷史功績令人嚮往。
長遠來看,漢武帝比漢高祖更厲害。漢高祖的人才多,但飛鳥盡,良弓藏,劉邦在當皇帝後大開殺戒,與朱元璋相似,漢武帝的貢獻卻更大。
而在漢武帝之前的文景二帝,毛澤東認為他們只知道守成,「沒有什麼可稱道的」。
另外,作為詩詞來講,講究意境和文字美,讀起來既要押韻又要朗朗上口。詞中的「秦皇漢武」,如果換成「秦皇漢高」,就明顯會使人感到讀起來不那麼順暢,比較拗口。所以這裡取秦皇漢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