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敗三家上市房企,去年的上海拿地冠軍大華集團再次一鳴驚人,在年底拿下上海中環優質地塊。
12月18日,上海中環內涉宅地普陀區石泉社區W060402單元B4-1地塊競價出讓。大華集團旗下的上海長華置業發展有限公司以30.6億元的總價摘地,溢價率達17.56%,成交樓面價為47434元/平方米。
這次摘地並不容易,大華集團的對手是中駿、中建、金茂三家上市公司,最終競價輪數達102輪。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感嘆,正值年底的償債高峰,「三道紅線」下上市房企也會有所顧忌,這給了大華集團這樣的非上市房企一些拿地機會。不過,隨著「三道紅線」的細化,以後這種拿地機會越來越少。
不止是宅地從地塊質量來看,普陀區石泉社區W060402單元B4-1地塊稱得上是「重磅地塊」。
本次出讓地塊位於上海市中內環之間,近真如副中心核心位置,為商住辦地塊,出讓面積為25599.4平方米,起始總價為26.03億元。
據房管局介紹,該地塊綜合起始樓板價為40350元/平方米,住宅部分地價53851元/平方米,周邊同區域公寓均價93000元/平方米,住宅建築不超過60米,應建設高層住宅。
記者梳理發現,與本次地塊不同,該區域之前出讓宅地多為「城中村」改造項目,例如今年2月,與之相近的普陀區真如社區W060802單元F04-02A地塊和普陀區石泉路街道石泉社區W060401單元A10A-01地塊出讓,均是「城中村」改造項目——紅旗村地塊,最終這兩塊地被中海收入囊中。
盧文曦分析,中海這類大開發商的進入,證明區域發展的潛力和預期不錯。尤其作為商住辦綜合性的地塊,住宅部分可作為回血,商業和辦公可以持有,目前區域內商業的需求性較高。等區域內偏中高端的一些項目多起來之後,整體消費要求會提升,區域消費力不成問題。
本次拿下商住辦地塊,似乎也印證了大華集團在商業地產方面有更進一步的意願。
據大華集團官網披露,截至2016年底,大華商業持有運營的商業面積已逾80萬平方米,包括1個時尚購物中心、5個嘉年華區域商業中心、2個大華鄰裡中心、56個品質生活館、3家高星級酒店以及多個寫字樓和養老服務機構。
對於大華集團的商業運營能力,業內有觀點認為,頭部房企迅速規模化導致大華集團在招商、談判、運營管理中愈發弱勢,同時存量改造存在一定難度,現金流難以平衡等問題將造成挑戰。
關於地塊後續的商業開發計劃,記者嘗試致電大華集團,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從冠軍到榜外作為深耕上海三十多年的本土房企,大華集團一貫低調,除了此前成立改制和借殼上市兩次事件,幾乎很少引起業內關注。
直到2019年,大華集團成為「黑馬」,一舉拿下上海地區拿地面積和拿地金額雙料冠軍,憑藉一口氣在寶山區拿下8宗地塊,其全年上海拿地總金額達到162億元。
不過,到了今年,大華集團再次轉向低調。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今年前10月上海市場拿地排行榜中,大華集團未進前10。
時至年底,大華集團才終於開始在上海參拍宅地,卻並不順利。
記者發現,大華集團近期兩次參競上海宅地均為陪跑。10月底,備受關注的純宅地楊浦區定海社區D1-5地塊(定海路街道152街坊)競價出讓,融創+上海城建聯合體擊敗大華集團等企業以21.46億元摘地。到了12月,崇明區長興島罕見宅地出讓,金茂以13.5483億元的總價, 28.08%的溢價率摘地,大華集團再次與之失之交臂。
直到本次普陀區石泉社區W060402單元B4-1地塊的出讓,大華集團展示出了拿地的強烈意願。從一開始與中駿競價,到最後與金茂爭奪,價格突破30億後依然堅持加價,最終摘地成功。
此前,大華集團以深耕寶山區聞名,在上海的公開土地市場露面較少。對於大華集團中意普陀區地塊的原因,盧文曦分析,出讓地塊接近普陀區和寶山區的接壤處,所以大華集團對普陀區域內的經營狀況,算是比較了解,給了大華集團比較大的信心。
全國市場方面,根據中指研究院2020年1-11月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金額與面積排行榜,大華集團的金額和面積均未進入前一百。而在新增貨值榜單上,大華集團以259億元的全口徑新增貨值排在第70位。
從總體來看,雖然「三道紅線」的壓力最先降到了12家試點房企頭上,但涉及範圍正在逐步擴大,土地市場整體正在降溫。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1-11月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059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2%,降幅比1-10月份再擴大1.9個百分點。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分析,「三道紅線」是針對大房企來進行的,大華集團雖然不是上市公司,但也是上海本土較大的企業,其相關融資也受到關注。從這個角度看,類似企業也需要保持財務的穩健。